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  魏斌宏  贺玉良 《包头医学》2016,40(3):187-188
目的:探讨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误诊茎突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咽部反复疼痛,咽部异物感明显。接受规则放化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本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结论:扁桃体是结外淋巴结侵犯头颈部最常见的部位,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咽旁间隙受侵是其典型CT表现,患者对放化疗敏感。  相似文献   

2.
扁桃体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占全身淋巴瘤的4.7%,占结外淋巴瘤的7.8%-21%,但因其早期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近期我院接连收治2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误诊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扁桃体是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侵犯部位,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咽痛、咽异物感、扁桃体肿胀、发热、吞咽困难等,较易误诊误治[1],现对我院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韦氏环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和病理误诊的原因和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韦氏环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韦氏环原发性NHL中临床误诊18例,病理误诊72例,1临床和病理均误诊的有18例,平均每例病理误诊约2~3次.误诊疾病为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咽炎、淋巴组织增生等.全部72例最后经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韦氏环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病理表现复杂,适当取材和依据免疫组化尽早确诊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40例小儿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曹友文南京市儿童医院210008恶性淋巴瘤好发于淋巴组织,以颈、纵隔、腋窝、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以及胸腺、扁桃体。但由于起病隐匿,淋巴结以外病变相当多见,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往往与其它疾病相混淆,诊断困难,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咽淋巴环恶性淋巴瘤误诊的原因和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多次误诊的咽淋巴环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每例误诊约2次。误诊疾病为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癌、颈淋巴结炎、流行性腮腺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性肉芽肿。经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结论 咽淋巴环恶性淋巴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发生误诊,应提高认识,尽早行病理学检查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蒲念  张晶 《四川医学》2000,21(6):559-560
腭扁桃体恶性淋巴瘤在耳鼻咽候科临床并非少见,该肿瘤的临床特征不典型,专科医生对此病又缺乏认识,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现就本科近5年来收治的6例腭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女4例,男2例,年龄32~70岁。6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部位:6例病变均原发于扁桃体,其中4例伴有右颈部淋巴结肿大,余2例为单纯的扁桃体肥大。1.2 临床表现:6例均有咽异感症或咽痛。4例出现吞咽梗阻,语音含糊不清。1例出现消瘦,发热,盗汗,血沉加快。腹部B超均无异常。局部检查:6例扁桃体肥大增生,…  相似文献   

8.
头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占整个头、颈恶性肿瘤的3%,多见于扁桃体、咽后壁、鼻咽部等。原发性鼻腔NHL较少,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导致误诊。为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笔者对近期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原发性鼻腔NHL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止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唐林甫  奉孝荣  吴骞 《西部医学》2007,19(5):1011-1012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原发性扁桃体非何奇金淋巴瘤比较少见,若对该病认识、重视不够,极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我院1995年9月~2005年9月共收治拟诊慢性扁桃体炎患者514例中病检发现4例扁桃体非何奇金淋巴瘤,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是恶性淋巴瘤好发部位之一,病变易侵犯咽淋巴环,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与漏诊。现报告误诊的10例,并对误诊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10例中,男6例,女4例,4~64岁,平均32岁;误诊时间3月~2年,平均8月;误诊病种为腺样体肥大1例,慢性扁桃体炎3例,扁桃体癌2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颈淋巴结结核2例,颈淋巴结炎8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平均每例患者误诊近2次;确诊病种为非霍奇金淋氏巴瘤7例,霍奇金氏淋巴瘤3例。  1例原发于鼻咽部,表现为鼻塞、…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喉部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属于结外型淋巴瘤,由于喉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确诊较为困难,常易误诊。笔者收治1例喉恶性淋巴瘤误诊为喉结核,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为首发症状的扁桃体非霍杰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2例扁桃体非霍杰金淋巴瘤引起OSAS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0岁男性及71岁男性,睡眠打鼾,易醒.后者伴有无痛性双侧颈部包块。CT示前者双侧扁桃体肥大,口咽腔狭窄,咽旁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后者T1加权MRI增强扫描示双侧扁桃体肿大,与周围软组织界限清晰,并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组织学前者可见滤泡样结构,缺乏极性和外套区,南小一中等大的淋巴细胞构成,核仁不明显,部分区域似单核细胞样。后者滤泡样结构消失,弥漫分布大一中等大小的生发中心样细胞,可见核仁。免疫组织化学示前者CD3(-)、CD20(+)、CDIO(-)、Bcl-2(+)、Ki-6725%(+)。后者CD20(+)、Bcl-6(+)、MUM-1(+)、CDIO(-)、CD45RO(-)、Ki-6750%(+)。诊断:(右侧扁桃体)非霍杰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以OSAS为首发症状的扁桃体非霍杰金淋巴瘤罕见,临床容易误诊。影像学有助于诊断,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是确诊分型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原发于头面部的恶性淋巴瘤大多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复杂,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头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5年生存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因此早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我院1983年以来经治12例头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中8例误诊,为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诊治水平,现将8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8例误诊患者中,男6例,女2例,年龄8~60岁,平均365岁,发病至确诊时间1~36月,平均125月。2 讨论21 误诊原因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累及结外组织,头面部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好发部位,在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发生于扁桃体…  相似文献   

14.
赖燕  刘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158-1160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淋巴瘤临床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分析8例有多次误诊经历的鼻腔鼻窦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误诊时间2~12个月,误诊次数2~5次,误诊病种有鼻炎、鼻窦炎、坏死性肉芽肿、风湿热、霉菌性鼻窦炎、干燥性鼻炎、上颌窦癌、鼻窦神经内分泌肿瘤、鼻息肉、鼻前庭炎、鼻中隔偏曲。最终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型7例,B细胞型1例。误诊原因包括医生认识不足、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活检取材不当、病理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鼻腔鼻窦淋巴瘤临床易误诊,提高认识、恰当取材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恶性淋巴瘤21例误诊分析王俊荣赵春亭陈玉美陈佳荣李白英牟爱芹徐桂珍(附属医院内科,滨州市256603)关键词恶性淋巴瘤;误诊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不一,临床表现多样,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误诊的21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原发扁桃体结核由于临床表现及局部特征不同,常与咽白喉、攀尚咽峡炎、粒细胞缺乏症咽峡炎、白血病性咽峡炎、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病难以区别,易被误诊。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3年以来我科经病理确诊的6例原发扁桃体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外淋巴瘤误诊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提高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2—2011年在本科首诊的38例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例恶性淋巴瘤被误诊,分别被误诊为结核病3例,慢性扁桃体炎3例,淋巴结炎3例,鼻息肉、慢性鼻窦炎2例,鼻咽癌2例,口咽癌1例,误诊率为36.8%。结论:首发在头颈部的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异性,易发生临床误诊,正确活检取材,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避免恶性淋巴瘤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原发于结外的恶性淋巴瘤 ,因其全身症状不明显 ,局部病变隐匿 ,无特殊临床表现 ,容易漏诊和误诊。现将本院自1990年至 2 0 0 0年 6月共 72例结外型恶性淋巴瘤的误诊情况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7年间共收治结外型恶性淋巴瘤 72例 ,均经病理活检确诊 ,男 46例 ,女 2 6例 ,原发部位于咽、扁桃体及软腭 16例 ,上、下消化道各 12例 ,颌下腺及腮腺 13例 ,胸膜 4例 ,乳房 2例 ,脾脏 4例 ,皮肤 3例 ,胸腺 1例 ,鼻腔 2例 ,额叶 2例 ,眼眶1例。 72例中误诊 36例 ,误诊率 5 0 % ,年龄 11~ 6 0岁 (中位43岁 ) ,误诊时间除 2例皮肤恶性淋巴瘤误诊长达 10…  相似文献   

19.
鼻腔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一般首发于淋巴结。淋巴瘤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器官中,其中以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最易受累。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恶性淋巴瘤首发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或无淋巴组织的器官。恶性淋巴瘤仅限于一个结外器官或组织,伴或不伴有区域淋巴结的浸润,称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有报道结外淋巴瘤的发病部位最常见的前五位依次为胃肠道、鼻腔、Waldeye环、脾、皮肤。原发性鼻腔及鼻窦淋巴瘤是指源于或者限于鼻腔及鼻窦的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结外淋巴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及误诊。本文就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特点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蕊  刘洋 《新疆医学》2015,(3):367-369
近年来,NHL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淋巴结,也可以发生于淋巴结外器官。扁桃体淋巴瘤属于结外型淋巴瘤,早期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故病理诊断前多被诊断为炎症、结核、恶性肉芽肿、扁桃体癌等而延误治疗[2]。扁桃体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主要集中于15~35岁的人群,儿童的发病几率也相对较高。原发性扁桃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单侧扁桃体肿大、咽部异物感、咽部疼痛、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