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反馈调控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初始靶浓度(CT)设定为5.0μg/ml。Ⅰ组为对照组,根据临床表现调节靶浓度;Ⅱ组为反馈调控组,调节靶浓度使AAI值维持于20~30。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AAI值。记录诱导注药至开始肠镜时间、注药至苏醒时间及自动坐起时间、异丙酚总量。记录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病例数。结果注药至苏醒时间及自动坐起时间Ⅰ组较Ⅱ组明显延长(P<0.05)。异丙酚总量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1)。注药后两组的MAP、HR、SpO2均有所下降。Ⅰ、Ⅱ组发生低血压的病例分别为10例、6例(P<0.05);两组发生心动过缓的病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Ⅱ组发生呼吸抑制的病例分别为18例、12例(P<0.05);AAI值在注药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T2,T3和T4时,Ⅰ组的AAI值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联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反馈调控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且受检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更加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反馈调控靶控输注(TCI)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前列腺电切术的可行性,探讨芬太尼的最佳血浆靶浓度及临床麻醉状态下AAI与有创平均动脉压(MAP)是否成平行下降关系。方法择期前列腺电切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均靶控输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A组靶控输注芬太尼2ng/ml,B组芬太尼1.5ng/ml,C组芬太尼1ng/ml,三组均行AAI监测,AAI波动于10~30间,记录3组间MAP和AAI变化,芬太尼及异丙酚的靶控输注总量、病人苏醒的时间。结果(1)三组中A组AAI变化最明显(P<0.05),(2)C组MAP下降较明显(P<0.05),但仍处于正常范围(3)三组间C组异丙酚用量最大(P<0.05),(4)A组苏醒延迟。(P<0.05)结论通过AAI反馈调控,发现临床麻醉状态下AAI与MAP不形成平行下降关系,靶控输注异丙酚3μg/ml时复合芬太尼血浆靶浓度1ng/ml比较适用于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小儿眼窝填充术围术期麻醉效果与恢复质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眼窝填充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静脉全麻后联合眼窝深部浸润麻醉;B组20例,静脉全麻。气管内插管后持续输注0.2μg/(kg.min)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通过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调节丙泊酚输注速率,使AAI维持在20~30,记录入室所测值为基础值(T1)、插管时(T2)、眼窝深部浸润(T3)、术中分离眼窝深部组织(T4)、术毕(T5)、拔管时(T6)六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值及丙泊酚T4点给药速率和全程给药速率。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 h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在T4点MAP、HR、AAI值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分离眼窝深部(T4)点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及均值,A组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h时血糖和血清皮质醇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增高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拔管时间小于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屏气呼吸道梗阻,A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眼窝填充手术,能降低术中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有助于术后苏醒,可有效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和代谢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反馈调控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择期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AAI监测。Ⅰ组(AAI反馈调控组)通过AAI监测对麻醉深度行反馈调控,调控七氟醚浓度使AAI维持于20~30。Ⅱ组(常规对照组)根据体动、BP、SpO2等变化,凭经验调控七氟醚浓度。记录基础值(T1)、切皮时(T2)、停吸入七氟醚时(T3)、睁眼时(T4)4个时间点的HR、BP、SpO2、AAI,统计手术时间、七氟醚浓度、体动次数及病人苏醒时间。结果(1)血流动力学比较:Ⅰ、Ⅱ组病人基础值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皮时、停药时两组均低于同时段的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I比较:两组T1、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T2、T3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Ⅰ组吸入全麻药浓度为(2.0±0.3)%,Ⅱ组吸入全麻药浓度为(3.1±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至睁眼时间Ⅰ组为(4.3±1.5)min,Ⅱ组为(6.5±2.8)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反馈调控,可减少七氟醚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用量,从而提早苏醒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采用脑电非线性分析监测技术,研究异丙酚靶控麻醉对不同脑区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3μg/mL靶控输注组(A组)、异丙酚4μg/mL靶控输注组(B组),每组20例。麻醉方法采用全凭静脉异丙酚靶控麻醉,监测患者清醒时、诱导、术中、苏醒、出室时的脑电非线性参数—近似熵(ApEn)、关联维数(D2)和复杂度(Cx),以及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异丙酚镇静下患者各个脑区的非线性参数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患者,术中与清醒时、苏醒相比较,ApEn、D2和Cx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同一阶段ApEn、D2、Cx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达到靶控浓度过程中脑区从额叶和顶叶区向颞叶和枕叶逐渐被抑制,停药以后脑区又从颞叶和枕叶区向额叶和顶叶逐渐恢复兴奋。结论:在麻醉的不同阶段、不同脑区监测到的脑电非线性参数不同;异丙酚3μg/mL靶控输注与异丙酚4μg/mL靶控输注,两组浓度对脑区的抑制在非线性监测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儿全麻苏醒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扁桃体手术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随机分为NS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DL组(右美托咪定0.2 μg/kg);DM组(右美托咪定0.4 μg/kg);DH组(右美托咪定0.6 μg/kg),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10 min,DL、DM和DH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NS组给予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泵注,均在10 min内泵注完毕.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仪,记录各组AAI数值恢复至35的时间(T35)、45的时间(T45)、65的时间(T65)、85的时间(T85).结果 与NS组比较,DH组T35、T45、T65和T85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T35和T45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5和T85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组T35、T45、T65和T85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全麻苏醒期时,剂量选择0.2 μg/kg时,对各观察点的AAI值恢复时间无明显影响;剂量选择0.4 μg/kg时,明显延长AAI值恢复至35和45的时间,对AAI值恢复至65和85的时间无明显影响;剂量选择0.6 μg/kg时,各观察点的AAI值恢复时间均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7.
胃镜检查中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咪唑安定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异丙酚-咪唑安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过程。方法4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为异丙酚-芬太尼组,B组为异丙酚-咪唑安定组,A组芬太尼1μg/kg、B组咪唑安定0.03mg/kg静脉注射后2m in,两组均以异丙酚1.6mg/kg静注。记录:①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进镜前、胃镜过咽时、胃镜检查中各时点的HR、SBP、DBP、SpO2。②胃镜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①胃镜经过咽腔时,B组有4例体动、2例屏气、2例咳嗽。此时点HR、SBP、DBP均升高,SpO2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各时点无统计学意义。②胃镜检查时间两组无差异,苏醒时间A组低于B组(P<0.01),定向力恢复时间A组低于B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经过平顺、效果满意、苏醒时间短,是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C三组。给予三组患者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处理,其中A组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4 ng/m L,B组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6 ng/m L,C组患者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8 ng/m L,对比三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三组患者临床麻醉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监测指标异常率为30.0%,B组患者监测指标异常率为6.7%,C组患者监测指标异常率为6.7%。A组患者异常率最高,比之B、C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异常率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对比,C组患者所用时间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所用时间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把控制输注麻醉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瑞芬太尼血浆浓度为6 ng/m L临床应用效果最佳,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对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用异丙酚诱导心血管麻醉,根据异丙酚使用剂量将患者随机分为0.5 mg/kg组、1 mg/kg组和2 mg/kg组,每组40例。采用惠普监测仪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心率(HR);采用A-line监测仪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麻醉诱导所需时间,比较并分析不同剂量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对心血管应激和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插管前即刻BIS和HR值均降低,与基础值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 min,三组患者的BIS值低于基础值,HR高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时,2 mg/kg组患者的AAI值均低于0.5 mg/kg组和1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剂量相比,2.0 mg/kg异丙酚心血管麻醉可明显改善心血管应激反应,可更好地恢复意识,对心血管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手术患者128例,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复合组)65例,异丙酚组63例,记录患者麻醉前、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后1 m in、停药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异丙酚用药剂量。结果两组麻醉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喉罩置入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喉罩置入后1 m in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异丙酚用药剂量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明显减少了异丙酚用量,可以为喉罩麻醉提供良好的置入条件。  相似文献   

11.
患者自控镇静用于眼底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后阻滞眼底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自控镇静(PCS)的优越性。方法42例择期球后阻滞眼底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P组15例,应用1%异丙酚;R组15例,应用0.5%异丙酚+0.001%瑞芬太尼;C组12例,空白对照组。PCS组(P组、R组)采用爱朋全自动注药泵,选择负荷剂量+持续背景输注+PCS(LCP模式)静脉输注异丙酚和(或)瑞芬太尼。术中监测BP、HR、SpO2、RR、听觉诱发电位(AAI)、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患者合作评分、术者满意度,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AP、HR、SpO2和A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RR显著低于P组、C组(P<0.05),PCS组的镇静评分、合作评分、满意度评分、球后阻滞疼痛评分明显优于C组(P<0.05),PCS组用药量个体差异较大。三组均无术后恶心、呕吐等现象。结论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进行PCS可安全用于球后阻滞眼底手术,是一种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接受全麻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A组60例)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B组60例).A组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如意识、血压、肢动)调整丙泊酚用量,B组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维持BIS值在55~60.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丙泊酚总量、术后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T1、T2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下降幅度小于A组(P<0.05);B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均明显小于A组(P<0.05);B组呛咳、呃逆,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可安全地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可减少丙泊酚用量,苏醒迅速,但需密切观察术中呼吸、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美托嘧啶(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将23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全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输注丙泊酚和静脉泵注射雷米芬太尼,研究组给予静脉泵注生理盐水与Dex稀释药物,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2组不同麻醉时刻BIS、AAI、MAP及HR的变化情况,同时监测患者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1)维持麻醉过程中,BIS和AAI值均逐步下降,使用右旋美托嘧啶20min后BIS值显著低于给药前,而AAI值变化不显著;(2)MAP:研究组中与t0时刻相比,t1、t2时刻MAP明显升高(P<0.05),t1、t2时刻MAP高于对照组,t3时刻低于对照组(P<0.05)。(3)HR:研究组中与t0时刻相比,t2、t3时刻HR明显升高(P<0.05);t2、t3时刻HR低于对照组(P<0.05);t0时刻检测显示,AST、ALT、ALB、TP和TBiL等生化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时刻研究组AST、ALT、ALB、TP和TBiL与t0时刻相比均降低,且均低于同时刻对照组水平(P<0.05),对照组AST、TBiLt3时刻与t0时刻相比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嘧啶有助于患者降低BIS而保持AAI不发生明显变化,且麻醉20min维持MAP和HR在正常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A组在异丙酚1.5~2.5mg/kg+咪达唑仑0.01~0.05mg/kg,B组单用异丙酚1.5~2.5mg/kg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给药后的HR、MAP、SPO2;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的差异,术后询问患者的遗忘程度及满意度。结果:300例患者均完成胃镜检查,安全离院。与A组相比,B组的患者的遗忘程度及满意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生命体征的波动小于A组(P<0.05),且苏醒时间长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少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B组也明显多于A组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胃镜检查是一项安全、可靠、无痛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斯河  莫家玲 《淮海医药》2006,24(3):202-203
目的比较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模拟靶控榆注与手控输注异丙酚的麻醉效果,观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择ASA Ⅰ级60例患者,随机分A组(手控组)、B组(模拟靶控组),每组各30例.A组:手控输注异丙酚2 mg ·kg-1·min-1;B组:模拟靶腔输注异丙酚1.5 mg·kg-1·min-1,连续观察平均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异丙酚总用量(mg),诱导时间(s)、苏醒时间(s).结果2组麻醉诱导前后MAP、RR、Sp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苏醒时间B组比A组快(P<0.05).结论模拟靶控输注应用于气管插管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可使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平稳,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清醒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监测镇静深度的价值。方法4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腰麻平面稳定后,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清醒镇静,靶浓度从0.5μg/ml开始,输注5min后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为0分。记录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每变化0.1μg/ml时的BIS、AAI和OAA/S评分,并记录脑电信号采集成功率和脑电信号的恢复时间。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AAI、BIS与改良OAA/S评分、EC进行相关分析。计算AAI、BIS预测不同改良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结果异丙酚镇静时AAI和BIS与改良OAA/S镇静评级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AAI的相关系数高于BIS(P<0.05),AAI和BIS对不同改良OAA/S评分时意识状态Pk值分别为0.93、0.92(P>0.05);异丙酚镇静时AAI、BIS与EC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脑电信号采集成功率:BIS组>AAI组;脑电信号的恢复时间:BIS组>AAI组。结论丙泊酚TCI镇静时AAI同BIS一样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变化,但AAI监测镇静深度的价值略高于BIS,AAI较BIS更能实时、快速监测麻醉镇静深度,BIS较AAI更容易获得良好的脑电信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喉罩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观察靶控输注和手控输注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乳腺癌患者拟在全麻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靶控(T组)和手控(M组)组输注丙泊酚。T组效应室靶浓度为6μg/m L,M组诱导剂量为2.5 mg/kg,初始维持速度5 mg/(kg·h),复合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 ng/m L瑞芬太尼。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基础值的20%左右。比较两组用药量以及入室(T0)、诱导开始(T1)、置入喉罩即刻(T2)、置入完毕(T3)、切皮(T4)、停药(T5)、术毕(T6)、睁眼(T7)、自主呼吸恢复(T8)、指令动作恢复(T9)、拔除喉罩(T10)各时刻MAP、心率(HR)及BIS的变化。结果 T组丙泊酚用量高于M组(P=0.005),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异常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T组BIS值低于M组(39.80±9.62 vs.53.07±8.37,P=0.00);T2、T3时,T组MAP均低于M组(P=0.002,P=0.009);与T1相比,T组在T2~T5时,MAP明显降低(P<0.05),T2~T7时,HR明显降低(P<0.05),T2~T10时,BIS值明显降低(P<0.05);M组在T3和T4时,MAP明显降低(P<0.05),T10时,HR明显升高(P<0.05),T2~T7时,BIS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BIS监测的麻醉深度下,TCI和MCI丙泊酚都能满足置入喉罩的麻醉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与手控输注相比,喉罩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量偏大,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麻醉深度较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诱导麻醉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血气指标及诱导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的50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0例、C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A、B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给予0.5μg/kg、1.0μg/kg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比较3组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样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水平。结果 A、B组T1时的HR水平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T2时的MAP水平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1、T2时的SpO2水平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1时的BIS值显著低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2时的BIS水平显著低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体动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前提下实现喉罩置入,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微,麻醉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复合异丙酚在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宫腔镜术患者100例,ASA I级,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丙帕他莫组(A组):丙帕他莫30 mg/kg+异丙酚2 mg/kg;芬太尼组(B组):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 mg/kg。术中间断推注异丙酚维持麻醉,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及异丙酚用药量;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术中VAS评分和停药后改良OAA/S镇静评分。结果 A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A组的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呼吸暂停发生率分别为4%和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停药后3、4、5 min OA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帕他莫复合异丙酚具有麻醉起效快、苏醒快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更适于门诊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8,(4):265-26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丙泊酚靶控输注对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抽取法分成A组(实施小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B组(大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各9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及效应室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认知功能进行检测。结果:A组丙泊酚诱导总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4 h、48 h的MMSE评分均明显较B组高,P<0.05,而术后72 h两组MMSE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缝皮时及术后24 h的S100β浓度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而两组患者72 h的S100β浓度水平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小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可有效减少对患者近期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