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鸣  房波  王海青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15-2717
目的了解德阳市城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状况、影响因素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市内4所城市小学6 285名7~12岁学生进行常规体检和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对某些影响因素、口腔保健知识等做问卷调查。结果被检者六龄牙的患龋率11.58%,龋均0.22,充填率33.80%。患龋率及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有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下颌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结合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六龄牙患龋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刷牙次数、年龄、性别、牙位、全身营养状况等。结论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本地小学生六龄牙的患龋现状及相关情况,对实施六龄牙患龋预防治疗措施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小学生乳牙患龋情况及口腔卫生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儿童乳牙患龋概况及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儿童牙病防治及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方法:检查深圳市泰宁小学一年级183名学生乳牙龋齿的患病情况,同时对部分四、五年级学生进行“少儿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并对患龋情况及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被调查乳牙患龋率77.60%,龋均3.0,男、 女生差异有显性。问卷调查317人,全部问题 回答正确率仅为17.09%。结论:乳牙患龋情况十分突出,且充填率相对偏低,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较低,提示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及宣传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岱山县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探索学生防治龋齿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研究要素基本相同的2所学校所有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10人)和对照组(240人),对实验组学生及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问卷对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口腔卫生基本知识知晓率、正确刷牙率分别从79.52%,60.95%上升到89.71%,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患率、龋均分别从48.57%,1.81下降到22.5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保健健康干预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纠正不良行为,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越秀区小学健康教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广州市越秀区19所全日制小学5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初级卫生保健的达标自评活动,对辖区小学的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从总体情况看,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79.88%,其“四害”知识和眼保健知识达80%以上,肺结核病知识为78.2%,营养知识和传染病知识较差,分别只有72%和76.2%,平均患龋率为17.39%,龄齿填充率为91.96%。从健康教育效果看,3组学校健康知识均分、成绩分布比较,差异具极显著意义;3组学校间患龄率和龋齿充填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说明学校对健康教育重视的程度,师资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起决定作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也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007--2012年我区口腔防治试点小学学生龋齿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07--2012年我区试点小学学生口腔检查结果,分析1-6年级在校学生患龋和缺失牙情况。结果2007--2012年间我区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40.37%,恒牙患龋率为9.89%,乳牙充填率为15.49%,恒牙充填率为25.68%,乳、恒牙龋均分别为1.52和0.23。结论小学生龋齿患病率高和充填率低仍然是我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口腔保健知识,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驻马店市小学生龋病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我市小学生患龋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对我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小学生牙病防治的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驿城区和山区农村小学生共5426名,调查小学生牙病患病率,并检测饮用水源氟含量。对驿城区三所小学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连续观察二年,拟定调查问卷,调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对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信息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我市饮用水源氟含量0.59~0.89mg/L,小学生平均龋患率12.5%,观察点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64.8%,刷牙方法正确72.1%,常年坚持使用含氟牙膏60.6%,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加强口腔卫生保健,使用氟化物牙膏预防龋病,可作为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 (KAP)的现况及患龋情况 ,分析与学生龋齿有关的口腔保健KAP因素 ,为今后制定口腔防治、干预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布心小学 1878名在校学生 ,进行龋齿患病情况检查和口腔保健KAP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龋齿患病率 6 4 70 % ,学生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得分较低 ,与学生患龋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口腔保健行为的形成率、知识的知晓率对龋齿的影响较小。结论 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不仅要增强口腔保健知识和信念 ,还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口腔保健行为的形成率 ,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降低患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厦门市小学高年级学生刷牙行为、口腔保健知识状况及来源,为今后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厦门市5所小学四至六年级953名学生进行刷牙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来源进行调查。结果在刷牙方式、刷牙时间、选用含氟牙膏在3个年级学生中有区别,均以六年级学生掌握最好,其他方面的口腔保健知识没有区别。口腔保健知识来源呈现多渠道,家庭、学校仍是最重要的知识来源,牙膏牙刷上的广告、网络、小区宣传栏等正成为小学生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重要来源。结论要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强化从小抓起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对幼儿家长实施口腔保健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适合幼儿家长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方法,为制定幼儿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3年9月对两所幼儿园共150名4岁年龄组的幼儿家长进行基线调查和对幼儿进行口腔体检,针对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意识较为淡薄、口腔保健知识相对缺乏及幼儿患龋率较高等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经过一年的干预后,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和对幼儿进行口腔体检,并将干预前后调查和体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教育后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教育前后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显示,13道相关知识题中有10道题存在显性差异,幼儿的患龋率从干预前的53.0%,下降到干预后的52.0%。结论对家长实施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其保健意识,可以控制和减少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西安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分析患龋率与其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关系,为制定面向西安市小学生母亲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随机分层整群抽取西安市7个区县14所小学1768名二年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龋病与其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关系。数据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率之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西安市二年级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71.7%,恒牙患龋率为19.6%,总患龋率为73.4%;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乳牙和恒牙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生母亲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口腔健康知行信能力越好,越能促进儿童的口腔健康并降低患龋率。结论西安市小学生患龋情况不容乐观;母亲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小学生患龋的关键因素,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小学生母亲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 增进儿童健康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639名受检儿童回答问题结果分析,口腔龋患不仅和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有关,而且和教师及学生家庭成员的口腔保健知识程度有关,龋患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牲极大。因此应加强学校口腔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重视口腔卫生,保护牙齿。我们认为要从托幼机构、小学抓起,积极开展口腔卫生保健教育,把口腔健康教育推向社会。促进口腔健康,人人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2.
白鑫  孟晶  苏晨 《中国卫生工程学》2023,(5):622-624+627
目的 调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小学生患龋及其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状况。方法 于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随机选取呼和浩特市赛罕区12所小学,选择每所小学7~12周岁年龄段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7~8、9~10、11~12年龄段小学生各27例,共计972例。检测调查对象的患龋情况,根据是否患龋分为患龋组和未患龋组。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发放1944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910份,回收率为98.25%,实际获得研究样本数为955例。入选小学生中有483例患龋(患龋组),患龋率为50.58%(483/955),将472例未患龋小学生归入未患龋组。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小学生患龋与性别、独生子女、居住地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学生患龋与家长学历、年龄、睡前进食频率、家庭人均收入、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率、使用含氟牙膏、含糖食物摄入频率、定期检查口腔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1~12岁、含糖食物摄入频率为经常、经常睡前进食是小学生患龋的危险因素(均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十堰市茅箭区儿童龋齿患病的现状,旨在有效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降低该区儿童龋齿患病率,增进儿童口腔健康.方法 对茅箭辖区11所公立小学学生进行口腔免费检查.按常规用口镜、探针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逐个视诊、探查,凡乳牙龋、补和恒牙龋、失、补均作为龋齿统计.结果 检查6 ~12岁小学生共计3 190人,其中男生1 646人,女生1 544人.患龋人数为2 243人,总龋患率为70.31%.人均患龋数为2.58颗.其中男生患龋人数为990人,龋患率为60.15%,女生患龋人数1 253人,龋患率为81.15%.结论 该区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比较严重.该区积极开展口腔检查工作,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试点小学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的差异,为深圳市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深圳市19所试点小学中随机抽取1所小学,对近2000名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纵向对比干预前后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前后,学生在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刷牙的次数、方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刷牙的目的等)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通过对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干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了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促进学生口腔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女性服刑人员口腔健康状况以指导口腔保健。方法按照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某监狱659名女性服刑人员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结石等,调查内容为口腔健康行为,包括刷牙行为,饮食行为。结果女性服刑人员患龋率52.35%,龋均2.61,龋齿充填率15.74%。农村来源女性服刑人员患龋情况较严重。城市和农村来源的女性服刑人员在患龋率和龋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牙结石检出率为66.34%。城市和农村来源的女性服刑人员牙结石检出无明显差异(P>0.05)。口腔健康行为分析表明:入监前农村来源的人员和城市来源的人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入监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女性服刑人员口腔健康状况一般,必须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使被动预防转化为主动预防,保持良好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6.
赵琦霓  林嘉旭 《现代医院》2005,5(4):104-104
目的 研究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的关系。方法 对汕头市76 3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患龋情况调查,按第一恒磨牙(也称六龄牙)龋病情况分为有龋与无龋两组,另将有龋一类又分为有龋已补及有龋未补两组,各列一表进行χ2检验。结果 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对第一恒磨牙龋有影响(P<0 . 0 5 ) ;对第一恒磨牙龋及时充填治疗影响明显(P <0 . 0 1)。结论 加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是预防儿童龋病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春雷  陈薇  郭燕萍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9):648-649,679
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择两所中学初一学生共826人,3所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72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专项健康教育培训及开展各种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干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及口腔健康检查的方法,进行干预前后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行为及口腔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经过两年健康教育,学生口腔知识及行为较健康教育前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患龋率、龋均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牙周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干预前。结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兵团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对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35所小学中抽取9所小学1-6年级,每年级1个班共计190名小学生,在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前后,以问卷方式对口腔卫生知识知、信、行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兵团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保健牙刷使用率、刷牙肯定率、正确刷牙率有显提高,统计学处理有显性差异9P<0.01)。结论 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卫生知识、信念、行为的易行有效措施;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西藏察隅某小学学生龋病以及口腔健康行为状况,为开展小学生龋病防治及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5月对某小学441名学生采用口腔检查和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441名小学生患龋率为 73.70%,早晚刷牙率20.86%,龋齿充填率0.45%。男生的患龋率75.80%,女生患龋率 71.62%,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2,P =0.319);男生龋均 3.22,女生龋均2.8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6,P =0.518)。调查对象总龋均为 3.03,患者龋均为 4.11。结论 察隅县完全小学龋病患病率较高,龋齿填充率较低,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加强预防措施,是现阶段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素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335-4335
目的:掌握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口腔保健情况。方法:根据WHO推荐的调查内容对该地区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小学生的口腔保健常识、口腔保健态度、口腔保健行为以及自我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价方面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口腔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改善他们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