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女童卵巢扭转8例临床分析;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的突变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楔形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2.
武春华 《中外医疗》2012,31(12):120-121
目的 探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有效方法及多囊患者的病因病理及体质特点.方法 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均采用针灸治疗.结果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8例患者均有效,治愈率87.5%.结论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宫寒不孕、体质-痰湿体质)致不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伯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27-27,34
以现代医学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080233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080234 中西医结合治疗克罗米芬无反应多囊卵巢综合征62例临床观察;080235 黄体生成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mRNAs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080236 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信号转导分子STAT3磷酸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080237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空腹皮质醇浓度测定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关系,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机制,基于肠道菌群,从脾的生理功能及健脾类方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等方面,探讨以脾为中心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行性。肠道菌群之增强机体免疫及促进机体消化、吸收、排泄功能与中医脾脏的抵御外邪、运化水谷精微等生理功能相似,脾失健运形成痰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基础。中医经典健脾除湿方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和卵巢多囊样改变。故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应以健脾除湿化痰药物为主,兼予补肾填精、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瘦素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相关研究,二甲双胍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及意义,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2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及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150例患者计算体重指数确定体重指数、详细描述症状、体征、化验室妇科内分泌检查、胰岛素抵抗实验、彩超卵巢体积检查。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青春期体重的增加发病率增高,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症状较非肥胖组加重。结论对青春期体重增长过快的人群,控制体重增长可期待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瘦素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相关研究,二甲双胍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及意义,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2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提高促排卵功能.方法 对12例因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用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经期抗炎治疗.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可提高排卵功效及受孕率,值得进一步探讨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1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概述1.1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和高雄激素征以及卵巢多囊样表现等,同时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1]。不孕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可增加妇女不孕、糖尿病、子宫内膜癌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青春期PCOS与PCOS的症状相似,常表现为月经稀发和(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甚至闭经,且多伴有肥胖、多毛、痤疮等,故有研究认为PCOS是青春期PCOS的延续。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青春期PCOS的内分泌紊乱及其相关症状对控制PCOS的发展有一定的效果。就近年来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炎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发现PCOS患者存在慢性低度炎症,与其远期并发症的形成密切相关。但最近证据提示慢性持续性炎症出现可能在更早期即参与了PCOS病理生理的发生和发展,如慢性炎症与高雄激素血症、慢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PCOS患者慢性低度炎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为PCOS的病因学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药防治PCOS临床实践中,要把体质调理同中医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密切结合起来,针对青春期前PCOS高危体质患者通过体质调理降低该病的发生率,针对育龄期的PCOS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体质调理提高临床疗效。要针对PCOS中医证候病名规范、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诊断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更好的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PCOS的特色和优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目前妇科临床常见疑难疾病.中医学认为肾、肝、脾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痰湿、血瘀和痰瘀互结等病理产物是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肝之为病是育龄期女性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之一.治疗上肝、脾、肾三脏兼顾,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仅仅属于生殖系统疾病,同时被认为是一种累及全身、危害女性终生健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此,对PCOS的认识已远远超出了生殖健康的范畴。本文综述PCOS的分子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及其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障碍表现为天癸失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B  Yan W  Hou LH  Wu XK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18-1022
中医学多从月经病、不孕等生殖障碍疾病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PCOS的生殖障碍,主要特征为卵巢雄激素过多及卵泡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和不孕等。胰岛素抵抗是其关键病理机制。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天癸异常(包括时限、状态、节律)与女性生殖障碍关系密切。卵巢是PCOS治疗的靶器官,其功能特征符合女性天癸的特点,即具有时限性、状态性和节律性,PCOS卵巢功能障碍,表现为典型的"天癸失序"。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征。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从中医理论知识,根据PCOS的临床症状来分析其致病的主要机理。认为脾肾两虚为其致病之本虚,湿热、痰湿、瘀血为其标实之象。意在探讨PCOS的病机,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治愈本病。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目前的常见的多发病,同时又是一个难治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等。PCOS妇女存在的生育障碍因素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研究者们对PCOS的治疗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就PCOS助孕方面的中西医治疗状况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中50%~75%为肥胖型PCOS,且以向心性肥胖为主。肥胖型PCOS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子宫内膜癌等远期并发症的风险成倍上升。临床上针对肥胖型PCOS尚无统一治疗标准,且减轻体质量对此类患者至关重要。穴位埋线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对针灸技术的延伸和发展。穴位埋线应用于不孕症的研究较少,文章介绍将穴位埋线技术应用于肥胖型PCOS不孕症患者,获得成功妊娠。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因此,明确PCOS的病因病机在制定PCOS治疗方案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目前中医界对PCOS的研究,将其病因归为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等4个方面。现代研究认为PCOS病因中的先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及母体子宫内环境两方面,而后天因素多与女性出生后的代谢障碍及生活方式相关。此外,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在PCOS的病因病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