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中西医快速康复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沂市中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西医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口服身痛逐瘀汤、穴位敷贴。观察比较两组的VAS疼痛评分、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组间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组间术前、术后第1天的膝关节活动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术后第3、5、7天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组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便秘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下肢肿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应用在TKA围术期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活动,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控制、炎症因子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襄阳市中医医院下肢骨科收治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均采用TKA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在术后静滴氯诺昔康(16 mg)。而观察组在术前3 d即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并在此基础上术后联合静脉滴注氯诺昔康(16 m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1 d及术后1、3 d的围手术期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VAS评分、IL-6在术前及术后1 d均低于对照组,膝关节HS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1 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两组上述观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氯诺昔康超前多模式镇痛对行TKA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改善效果确切,可对术后疼痛达到早期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某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某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第2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HSS、ROM、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观察组HSS和RO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52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角度≥90°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第1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d两组VAS评分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90.、首次下地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为80.8%,对照组为65.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假体在全膝关节置换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108膝)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应用固定平台假体(51例,54膝)和活动平台假体(49例,54膝)置换治疗,记录膝关节术前及术后HSS评分、测量膝关节最大屈曲度.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患膝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7~55个月的随访,两组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比较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固定或活动平台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均能获得显著疗效,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保留滑膜对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进一步明确其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2016 年1 月248 例行单膝TKA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KA 治疗,对照组120 例术中切除滑膜,观察组128 例术中保留滑膜,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感染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9.56 ±26.35) min、术中出血量(472.42 ±86.18) mL、术后24 h 引流量(685.25 ±92.68)mL 及术后输血率29.17%均明显高于观察组[(71.25 ±21.58) min、(198.56 ±48.52) mL、(354.26 ±75.28) mL、10.94%](均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 周关节活动范围、住院时间基本相近(均P >0.05);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术后1 d、术后7 d 均较术前明显增高,于术后14 d 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患者WBC、CRP、血沉水平在术前、术后1、7、14 d、术后6、12 周、术后6月、术后1 年8 个不同时间段均稍高于对照组,但经组间t 检验均P >0.05;观察组术后12 周HSS 评分表中功能评分(19.65 ±2.46) 分和总评分(86.06 ±1.68) 分均高于对照组[(18.92 ±2.36)、(85.06 ±1.58) 分](均P <0.05),其他项评分两组评分基本相近(均P >0.05);术后1 年HSS 评分表中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基本相近(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0.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 <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滑膜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进而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且不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在TKA 手术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4):222-224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腓骨截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对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12个月,并对其术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的内侧间室高度、胫股角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6与12个月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VAS评分分别于术后3、6与12个月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及FTA角度高于对照组,MPT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并评估康复治疗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4月以来收治的接受TKA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TKA术后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SS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稳定性),据此评定康复治疗对患者TKA术后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HSS评分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在TKA患者的术后恢复中,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显著,是临床上较佳的选择之一,应该进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目标护理用于62例膝关节患者对其术后康复锻炼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62例膝关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1例,给予目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康复锻炼积极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的HS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坚持锻炼、动作标准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术后患者实施目标护理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TS理念联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措施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后腹腔镜围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2017年11月行后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泌尿外科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干预组则应用FTS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出血情况、术后首次排气、留置引流管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成功情况,同时分别应用SAS、SD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应用SF-36生活调查表调查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并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治疗前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术后首次排气、留置引流管时长、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AS和SD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手术后应用SF-36量表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发现在生理职能、一般情况、精神健康和精力4个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联合心理护理指导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应激能力,安全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手术治疗中围术期护理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FTS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FTS护理,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缓解了疼痛,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刘飞  黄彰  江华  刘同玉  刘伟 《安徽医药》2017,21(8):1423-1425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置换(TKA)术中髌下脂肪垫的保留与切除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及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 对56例骨关节炎病人(72个膝关节)采用人工全膝置换术,分为A、B两组,A组为保留髌下脂肪垫(36个膝关节),B组为切除髌下脂肪垫(36个膝关节),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nsall-Salvati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年,A、B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及术后的Insall-Salvati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前及术后的Insall-Salvati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中髌下脂肪垫的保留与切除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而髌下脂肪垫的切除可导致低位髌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通络汤联合膝痹汤外洗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疗效,为临床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纳入100例重度膝关节炎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解毒通络汤及膝痹汤外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后HS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症状积分及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及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热解毒通络汤联合膝痹汤外洗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并发症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2例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SF-36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VAS评分(1.24±0.54)分和SF-36评分(88.46±6.8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38±0.64)、(80.24±6.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进行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是一种优质的康复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膝关节翻修术治疗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接受一期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感染病原,并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KSS、HSS与OK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评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接受一期膝关节翻修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28例接受一期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3±10.1)岁,截止到末次随访,除1例患者死亡(死于心肌梗死)失访外,其余27例患者平均随访25.7个月(13~39个月),未发现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感染复发。患者术前KSS评分平均(34.19±13.00)分,末次随访时平均(76.37±16.46)分;术前HSS评分平均(36.03±13.3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71.24±16.39)分;术前OKS评分平均(16.62±3.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43±6.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选择合适适应证情况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通过一期膝关节翻修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重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关节镜清理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1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比照组(n=21)和探析组(n=30),比照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探析组患者接受腓骨近端截骨术与关节镜清理联合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S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均明显较术前低,两组HSS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探析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比照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比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FTA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探析组患者FTA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比照组患者FTA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探析组患者FTA角度明显优于比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6例,总发生率为28.57%,探析组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3例,总发生率为1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关节镜清理联合治疗能够使其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可减轻其疼痛感且具有更高的手术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40-142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应用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的缓解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6月~2017年8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出9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h,观察组的VA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膝关节屈曲度≥90°耗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的应用强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全方位整体性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符合要求的96例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式不同分为TKA组50例和腓骨截骨组4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住院费用及手术前后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膝关节HSS评分及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低于TK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显著升高、VAS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骨近端截骨术与T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腓骨近端截骨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术后第2天开始逐渐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术后第7天开始逐渐进行康复锻炼,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估及膝关节韧带损伤评估(HSS),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 0.01、P 〈 0.05),但观察组HSS提高更显著(P 〈 0.05).结论 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局部疼痛点封闭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心收治的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局部疼痛点封闭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并统计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1.67%、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KSS及Lvsholm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KSS及Lv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WOMAC各单项评分和总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WOMAC各单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SF-36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 0.05)。结论 曲安奈德局部疼痛点封闭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提高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