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输血传播病毒(TTV)可以引发肝炎.驻闽某部队连续两年发生以ATL升高为特点的肝炎流行,根据调查研究认为病原是TTV.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学研究和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TT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目前对其流行病学的了解尚不充分。虽然对TTV的传播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认识尚不一致。一般认为TTV可经血液等途径传播,但大量研究表明,TTV还可通过其它途径传播。本文对近年来与性接触传播有关的各种人群TT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TTV经性接触传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TT病毒(TTV)是新近发现的一种DNA病毒,有关TTV的研究近年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TTV相关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区不同人群TTV核酸检测及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贵州地区TTV感染状况,分析TTV贵州株的基因特点。方法 以公布的TTV第1读码区序列设计两对寡核苷酸引物,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ed—PCR)检测贵州地区不同人群血清中TTV核酸(TTV DNA),并对3份TTV DNA阳性血清的PcR产物,用直接测序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 62例正常人,37例志愿献血员,50例血液透析患者,107例静脉药瘾者及139例肝病患者血清中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6.45%(4/62),8.1%(3/37),26.0%(13/50),25.23%(27/107)和16.55%(23/139)。在肝病组中,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35.71%(5/14),14.15%(15/106)和15.79(3/19)。测定的282个核苷酸中,3株贵州株的同源性均高于99%,与日本株N22相比,同源性都为98%。结论 贵州存在TTV感染,血透患者中有较高的TTV感染率,TTV可能是重型肝炎的病原因子,3株贵州株可能为同一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部分幼儿TT病毒DNA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幼儿人群中TT病毒的流行率及基因判别。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hemi-nested PCR)方法检测幼儿血清标本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110份幼儿血清中,TTV DNA总检出率为12.73%。在107名ALT正常,抗HAV-IgM、HBsAg、抗HCV阴性的幼儿血清中,TTV DNA检出率为11.2%(12/107);从1名ALT升高幼儿血清中检出TTV DNA,从2名HBsSg阳性幼儿血清中检出TTV DNA阳性血清1份。对2株TTV DNA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与日本分离株N22、TA278(G1a)、TX011(G1b)、TS003(G2a)、NA004(G2b)和中国株CHN1相应位置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3.3%/86.0%、84.2%/87.8%、93.7%/98.6%、67.6%/67.1%、64.9%/64.4%、83.8%/88.3%,经系统发育分析它们属于G1b型。结论 幼儿人群中存在TTV感染,TTV流行率为12.73%。TTV感染可能存在血源传播途径外的其他传播途径,并存在健康携带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TT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研究我国TTV株序列特点。方法 采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TTVDNA,PCR阳性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我国7例TTVDNA株部分序列与日本株相比,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4.7%-98.4%及62.7%-96.4%;7株间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3.5%-98.4%及60.2%-96.4%,分别属于两种型及其中一型中的两种亚型。结论 我国存在TTV并可能存在多种TTV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解决因TTV在样本中的水平极低而导致从高背景核酸样本中检测TTV DNA存在非特异性扩增的问题。方法 采用辛和素生物素系统将TTV特异的核酸片段包括被在微孔板上,利用特异核酸捕获样本中的TTV DNA,从而建立特异核酸捕获-PCR检测TTV DNA方法,并以10份血清(4份TTV DNA阳性)和肝组织配对标本为对象与抽提法进行比较,阳性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最后评价特异核酸捕获-PCR的特异性。结果 抽提法在血清和肝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10和9/10。RFLP初步分析产物具有特异性,但经DNA序列分析证实的检出率仅分别为2/10和3/10。采用特异核酸捕获-PCR检测的结果与抽提法经DNA序列分析后的结果一致,获得的电泳条带也更为清晰。结论 特异核酸捕获-PCR方法能显著提高TTV DNA检测的特异性,特别是针对高背景核酸标本,表明该方法在其他低水平病原体检测及高背景核酸样本检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广泛采用的TTV DNA检测方法如不进行DNA序列分析则可导致过高地估计了TT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TT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目前对其流行病学的了解尚不充分.虽然对TTV的传播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认识尚不一致.一般认为TTV可经血液等途径传播,很大量研究表明,TTV还可通过其它途径传播.本文对近年来与性接触传播有关的各种人群TT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TTV经性接触传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分子杂交法研究肝炎病人血清和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各型肝炎病人血清和肝组织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核酸检测分析,探讨病毒的致病性。方法 以地高辛为标记物制备TTV DNA探针,斑点杂交法、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血清中及肝组织中TTV DNA。结果 检测103例血清,TTV总阳性率为25.24%(26/103);甲-戊型肝炎组检出率21.81%(12/55)、非甲-非庚型患者检出率47.37%(9/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3/20)。临床可见TTV的单独感染和重叠感染;出现急性、慢性甚至重度肝损伤。12 肝组织可见TTV阳性,阳性颗粒主要见于肝细胞核内。结论 从血清和肝组织证实了TTV的存在,提示这种病毒可能是导致肝脏炎症的一种新病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索青海少数民族地区输血后肝炎病毒(TT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和TTV DNA部分核苷酸片段序列的分析。方法 采用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藏族、蒙古族、土族人群TTV的感染性,TTV DNA应用荧光法测序分析部分核苷酸片段。结果 ELISA检测74例藏族TTV阳性率14.9%;57例蒙古族TTV阳性率1.9%;土族未检测到阳性。PCR检测13例TTV阳性血清,DNA阳性率53.8%;藏族TTV DNA部分核苷酸测序,对照BDH1.Shanxi13.Gla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结论 TTV在青海少数民族人群间有一定的感染性,不同区域的民族感染率有显著差异。藏族株TTV DNA片段对照分析同源性为90%以上,属Gla亚型。提示民族间感染有输入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9个TTV新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基因结构及基因分型的研究。方法:从9名TTV第4基因群感染阳性的婴儿血清中抽提取其DNA,用long inverted PCR扩增出全基因组,克隆和测定全基因组序列,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计算机分析。结果:首次次测定了TTV第4基因群共9个新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其中8个分离株代表核基因群首次报道的8个新基因型。结论:TTV基因组核酸序列具有高度异质性及基因型的高度多样性,但是,其独特的转录特性和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在各自的基因群及基因型中十分保守。  相似文献   

12.
马悦  高小平  马荣  陈艳君  马洪刚  唐玲 《现代免疫学》2001,21(4):249-249,198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 (ELISA )对 10 8例不同来源的血清进行输血传播病毒 (TTV )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 :TTV在血透患者中感染率最高 ,且TTV与其他肝炎病毒可重叠感染。在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TTV感染率亦较高。提示 :应重视对TTV的检测 ,特别是对献血员、血液透析患者应进行TTV的常规检测 ,避免经血传播。对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进行TTV检测 ,有利于临床的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13.
328例血清TT病毒DNA及其IgG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中TT病毒(TTV)感染情况。方法 根据Okamoto报道的TTV全序列设计引物,建立TTV DNA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利用该法对81例正常人、92例献血员、123例甲-庚型肝炎,32例非甲-庚型肝炎病人进行TTV DNA检测,同时用ELISA法检测抗TTV IgG。结果 TTV在以上四种人群中阳性率分别为2.5%、2.2%、19.5%、28.1%,抗TTV 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2%、3.7%、26.8%、34.4%。前者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重叠感染中TTV合并HBV的二重感染率最高为75.0%。结论 不同人群匀存在TTV感染;正常人群和职业献血员存在健康携带状态;甲-庚型肝炎和非甲-肝炎病人为高危人群;TTV可与各型肝炎存在重叠感染;TTV除经血传播外,存在其他传播途径,抗TTV IgG可作为TT病毒感染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TTV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以了解西安地区TTV基因及基因结构的特点。方法 采用巢式PCR从转氨酶活性异常增高的患者血清中,得到TTV阳性扩增产物,将其插入pGEM-T easy载体,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 获得1个pGEM-TTV重组载体。序列分析表明,插入片段为196bp。该序列与AF065400株等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AF065400(中国株)94.9%、AF351132(中国株)98.0%和NC-002076(日本株)99.0%。结论 西安地区TTV阳性扩增序列与报道的AF065400株、AF351132株和NC-002076株的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属同个基因型别。  相似文献   

15.
TTV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检测TTV的酶免疫技术,了解不同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TTV抗体的分布情况,并结合TTV DNA的检测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 以原核表达的TTV ORF1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抗-TTV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不同肝炎患者中抗-TTV抗体;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中TTV DNA。结果 所建立的检测TTV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不同别肝炎患者中抗-TT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甲型肝炎患者10.5%(4/38),乙型肝炎患者12.5%(16/128),丙型肝炎患者8.3%(7/84),丁型肝炎患者7.7%(30/93),健康人群1.3%(1/78)。统计学分析表明,非甲-庚型肝炎患者抗-TTV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型肝炎患者(P<0.01),而正常人群则显著低于肝炎患者(P<0.05)。抗-TTV阳性率与TTV DNA阳性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在不同型肝炎患者中均可检出抗-TTV抗体,但以非甲-庚型肝炎患者阳性率高;TTV抗体可与基因同时存在于患者血清中,抗-TTV抗体可能类似抗-HCV, 是一传染性标志。  相似文献   

16.
TTV是 1 997年 Nishizawa发现的一种与人类隐源性肝病有关的新型肝炎病毒。 TTV为单链 DNA病毒 ,无包膜 ,基因排列与鸡贫血病毒 CAV相似 ,可能为人类第一种环状病毒。基因序列全长 385 2 bp,有 3个开放读码框架。TTV按基因结构分 G1~ G9等 9型 ,各型又分 2~ 3个亚型 ,不同种属的基因分型有差异。TTV有血源性、肠源性等感染途径 ,感染者均伴有 AL T的异常 ,但大部份无肝脏损害的生化、组织学证据。TTV在肝内复制 ,不整合于宿主的肝细胞中 ,确切的致病机理不详。关于 TTV的研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7.
原位杂交法检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病毒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证实在非甲-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 virus,TTV)的存在。方法 采用地高辛素标记TTV DNA探针以原位杂交技术对51例血清学病毒标记非甲-戊型、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HBsAg、HCV NS3Ag及HGV N55Aag阴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TTV基因的总检出率为27.5%,其中急性轻型肝炎的检出率为30.8%(4 /13),急性重型肝炎为1/8,亚急性重型肝炎为3/7,慢性肝炎为2/6,活动性肝硬化为2/9,慢性重肝肝炎为1/4,原发性肝癌为1/4。TTV DNA表达于肝细胞核或胞质内,以核型多见。在急性肝炎,TTV阳性细胞弥漫分布于肝小叶内,慢性肝炎于汇管区附近较为密集,而在肝硬化病例,阳性细胞在假小叶内多呈片族状不规则分布。结论 在不明原因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TTV DNA的检出表明TTV为一种新型的肝炎病毒,TTV为一种嗜肝性病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输血传播病毒 (TTV)与HBV混合感染的情况及其对肝脏病变程度和对HBV复制的影响 .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检测 152例HBV患者血清中的TTVDNA和ELISA进行乙型肝炎相关病毒标志物检测 .结果  152例HBV患者中TTV -DNA阳性 2 3例 (15.1% ) ,其中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TTV -DNA检出率分别为 2 / 18(11.1% )、8/ 54(14 .8% )、6/ 4 0 (15.0 % )、7/ 3 8(18.4% ) ,各组间无差异 .在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TTV -DNA阳性组与TTV -DNA阴性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变相似 .HBV和TTV混合感染组中HBeAg和抗 -HBcIgM阳性率低于单纯HBV感染组 (p <0 .0 5) ,而血清抗 -HBe阳性率则高于单纯HBV感染组 .结论 TTV的混合感染似乎并不影响HBV所致的肝脏病变程度 ,对HBV的复制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沿海地区人群TTV与HPV混合感染状况,探讨TTV传播途径。方法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nPCR),对健康体检和患宫颈疾病妇女150例宫颈病变细胞学标本及其平行97例血清标本进行TTVDNA及TTV病毒滴度的nPCR检测;应用导流杂交方法检测95例宫颈病变细胞学标本的HPV基因型。结果TTVDNA在55例健康妇女宫颈细胞标本中检出率52.7%(29/55),与其平行42例血清样本中检出率50.0%(21/42)。在患有疾病妇女宫颈细胞中TTVDNA检出率(74.7%)高于健康体检对照组(P=0.005)。TTVDNA在患者血清样本中检出率51%(28/55)。在宫颈细胞及其平行血清中均检测出TTV基因亚型G1b。TTV病毒滴度在宫颈细胞中高于在其平行血清10~1000倍。HPV在患者组中检出率98.9%(94/95),在健康组中检出率27.3%(15/55)。HPV基因型是高危型HPV16、18、33和低危型HPV6。HPV阳性标本TTVDNA检测率明显高于HPV阴性标本(P=0.02)。结论TTV在宫颈细胞中具有高检出率,在宫颈细胞中TTV病毒滴度高于其平行血清。TTV与HPV随性传播感染人群,并在女性生殖道内繁殖。TTV与HPV协同作用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泓强  罗红  聂青和 《医学信息》2002,15(11):663-663
20 0 0年意大利学者 Prim i等〔1〕从 1例感染 HIV的毒瘾者血清中分离到一株单链 DNA病毒 ,以该患者的姓名第一个字母命名为 SEN病毒 (SENV)。1  SENV的命名SENV为无包膜的单链环状 DNA病毒〔2 ,3〕。该病毒有 8个成员 ,分别命名为 SENV- A~ H。对 8株 SENV、 6株TTV原型株、 7株 TTV变异株 (SANBAN、TUSO1、PMV和 4株 YONBAN)、TTV样微小病毒 (TL MV)及鸡白血病病毒 (CAV)的 ORFs全序列分析比较发现 ,SENV的 ORF1氨基酸残基为 6 4 2 - 76 2个 ,N末端富含精氨酸 /赖氨酸区相对保守 ,与 TTV原型株、S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