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定向迁移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目前已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应用研究的新热点,因其较绝大多数成体组织或器官特异性细胞有更强的增殖活性,且易于在体外培养而受到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则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强大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羊水、脐带血、骨膜、骨骼肌、心肌等组织内也均储有.  相似文献   

2.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将细胞和材料构建成工程骨用作骨移植替代材料。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培养技术较为成熟,基因转移技术的应用使得其分化增殖能力得到增强,更利于骨组织的再生。现有多种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支架材料均未能达到理想的要求,需应用新技术工艺对其进行修饰和改性以降低免疫原性,增强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吸附、分化、增殖能力,并在工程骨构建过程中引入生长因子,利于新骨形成。组织工程骨初步进入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将逐步实现产品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研究引导新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发展最为迅猛的时代,而干细胞的研究又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最热门的、最前沿的课题。干细胞是一种早期未分化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它所产生的子代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就好比是一颗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再长出种子来。目前我们把干细胞分为两类:最原始的干细胞称为“全能干细胞”,如早期胚胎干细胞,它来自于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成骨诱导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6周龄大鼠双侧腹股沟处脂肪,酶鹪法分离培养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培养18d,检测细胞成骨表型转化: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以及细胞矿化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果大鼠脂肪中能分离培养出一定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液作用下,可特异性表达成骨分化的标志: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同时也具有矿化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论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已经引起了人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热潮,尤其是做为组织工程及心血管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方面。常规用于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补片为涤纶补片,它具有质量轻、质地薄、生物相容性较好等优点,但近几年发现,用其修补后,如若发生术后残余漏,较易引起溶血、真菌或细菌感染。因此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构建一种含有类心肌样细胞具有生物活性的补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低,需经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并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形成复合物,然后将其复合物植入机体组织或器官病损部位,才能达到修复缺损心肌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取材简单、增殖速度快、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等特点,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是最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之一,还可以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本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NSCs)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为NSCs移植提供细胞源.方法:取4月龄(±15 天)正常孕妇水囊引产胎儿大脑纹状体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培养于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同时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抗原的表达来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bFGF和B27培养基中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并出现少量细胞分化.单细胞培养4天即开始分裂,同时伴有个别细胞分化;出现大量神经球一般为15天;分化的细胞在30天开始分解,50天左右基本消失.细胞培养3个月(每月补液1次)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单细胞克隆可连续传代10次,仍具增殖分化能力.液氮冻存6个月的细胞复苏后仍具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克隆传代增殖的细胞球经Nestin免疫荧光鉴定,呈阳性结果,证实其胚胎源性.结论:采用bFGF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连续稳定增殖,并有少量分化,细胞体外培养3个月、克隆连续传代10次情况下的细胞仍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组织工程技术为根治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心肌组织工程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在种子细胞等方面的难题还远没有解决。本文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作了一下综述,为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骨组织工程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方面:①种子细胞的研究;②支架材料的研究;③组织工程化骨的临床应用,其中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中首要的、最基本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脂肪源性干细胞又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处于未定向分化状态并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近年来,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上的转化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阴道组织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林海  刘伟 《江西医药》2009,44(2):176-179
临床上采用自体组织移植再造阴道的方法存在着会造成新的缺损和再造阴道的组织形态功能与正常阴道组织差异较大等缺点。阴道组织工程研究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以阴道黏膜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阴道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功.但由于其来源及增殖能力有限且多次传代后细胞功能易老化.获得的细胞数量远不能满足构建器官的需求.因而阴道组织工程要取得进展必须先解决种子细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姜笃银  杨定文 《江苏医药》2005,31(8):609-611
干细胞具有稳定的存活、增殖和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在皮肤再生医学和未来组织工程皮肤领域具有广泛的研发潜力。在成年动物皮肤、神经系统、骨髓造血系统和肝脏等多种组织中存在着增殖和分化能力强的干细胞。本文主要就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的可塑性、成熟细胞向干细胞逆分化、干细胞基因治疗与皮肤再生医学,以及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等内容系统地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大鼠骨髓,采用密度离心法和全骨髓贴壁法联合培养并结合传代获取、纯化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抗原CD29、CD90及CD34的表达。CCK-8法测定第1、3代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经全骨髓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联合培养,所得到的原代细胞形态呈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接近融合状态时可呈现均一的长梭形,排列规则。传至第8代时,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其形态宽大畸形,呈树枝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分离的细胞CD29的表达率为94.97%,CD90的表达率为88.50%,CD34的表达率为2.23%。CCK-8法显示第3代细胞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是骨组织工程的优良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苗宗宁  祝建中  戴涟生  陆华  惠国桢 《江苏医药》2003,29(11):810-812,F002
目的 探讨纳米材料作为组织工程骨基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后作为种子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通过对复合物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了解细胞在材料中生长情况。结果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为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8天,分布于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大量分化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结论 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是一种构建组织工程骨的较好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5.
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成骨细胞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丁亮华  罗光华  董选 《江苏医药》2005,31(2):84-86,F003
目的建立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分离、扩增以及诱导和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抽取健康成人骨髓组织,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在含体积分数为10%小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中,置于37℃、含体积分数为5%的CO2湿化空气孵箱中培养,通过传代培养扩增BMSCs,传三代时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观察增殖和分化情况,并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结节形成能力。结果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生长良好,表现出与典型的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论所建立的成人BMSCs分离、扩增以及诱导和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稳定和实用,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伏庭  章庆国  张娇 《江苏医药》2006,32(4):360-361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体外扩增能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组织工程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和基因载体,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它具有免疫原性弱,不诱导免疫排斥反应等特点,但对于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问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腰腿痛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疾患,绝大多数与椎间盘退变有关.目前,腰腿痛的临床治疗都只能缓解疼痛等症状,而不能阻止、逆转椎间盘退变的发生.随着对退变椎间盘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及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学的兴起,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治疗退变椎间盘已成为可能.BMSC是一群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来源,分化潜能,免疫学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本文就BMSC及其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曹玄林 《河北医药》2002,24(5):343-344
目前医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基因工程,另一方面是与移植和再造有关的细胞组织工程。前者在省、市级科研和医疗单位难以跟踪,而在组织工程方面却可通过努力大有作为。以胚胎干细胞研究为例,胚胎干细胞是尚未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原始细胞,它具有发育分化成组织器官细胞的潜力。胚胎干细胞移植与其它生物技术联合应用在未来几年很可能在移植领域引发革命性进步。目前,人们在  相似文献   

19.
骨髓中的细胞包括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两大类,其中骨髓基质非造血细胞中含有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的特性[1],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结缔组织,如骨、软骨、骨骼肌、肌腱、韧带、真皮、脂肪和骨髓基质,也可分化成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近年来,骨髓间质干细胞被认为是组织工程的一种理想种子细胞,在骨、软骨、肌腱组织工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颅脑损伤修复、心肌重建、创面修复、协助重建造血、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方面都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 (NSCs)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 ,为NSCs移植提供细胞源。方法 :取 4月龄 (± 15天 )正常孕妇水囊引产胎儿大脑纹状体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 ,培养于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B2 7的无血清培养基 ;同时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抗原的表达来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 :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bFGF和B2 7培养基中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 ,并出现少量细胞分化。单细胞培养 4天即开始分裂 ,同时伴有个别细胞分化 ;出现大量神经球一般为 15天 ;分化的细胞在 3 0天开始分解 ,5 0天左右基本消失。细胞培养 3个月 (每月补液 1次 )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单细胞克隆可连续传代 10次 ,仍具增殖分化能力。液氮冻存 6个月的细胞复苏后仍具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克隆传代增殖的细胞球经Nestin免疫荧光鉴定 ,呈阳性结果 ,证实其胚胎源性。结论 :采用bFGF和B2 7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连续稳定增殖 ,并有少量分化 ,细胞体外培养 3个月、克隆连续传代 10次情况下的细胞仍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