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检测胎儿胆囊发育的可行性,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胆囊容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孕19~38周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符合标准的每个孕周筛选出30例共计600例。常规测量胎儿胆囊二维径线值,应用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估测胎儿胆囊容积。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正常胎儿胆囊大小随孕周的增加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胆囊长径与容积相关性最显著。同时获得不同孕周胎儿胆囊形态。结论胎儿胆囊容积与孕周呈曲线相关关系,随孕周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曲线呈"S"形生长曲线形式。建立正常胎儿胆囊大小的的参考值范围以及胆囊容积与孕周之间的曲线方程,根据曲线方程,可以通过孕周来估测胆囊的正常范围,将估测值与实际测得值进行比较,可为诊断胎儿胆道异常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二维超声孕16~40周胎儿胆囊大小的参考值范围,探讨胎儿胆囊二维测值与孕周的关系,为产前检查提供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新指标。方法 纳入2014年12月~2017年8月于我院行产前筛查的孕13~40周、单胎、孕妇无妊娠并发症、孕妇在成都地区生活时间>5年的721例胎儿,观察胎儿胆囊显示情况,纳入能清晰显示胎儿胆囊的684例胎儿,测量胆囊纵径、前后径,获得胎儿胆囊生长曲线及方程。结果 正常胎儿胆囊纵径及前后径大小与孕周呈直线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纵径:Y=0.347X+12.481 (X=孕周,Y=胆囊长径),P<0.01,R2=0.092;前后径:Y=0.056X+3.222(X=孕周,Y=胆囊前后径),P<0.01,R2=0.043,根据方程可得出相应孕周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论 二维超声测量胎儿胆囊大小能够一定程度评估胎儿发育情况,尤其是胎儿胆道系统发育情况;二维测值以胆囊纵径评估较准确,通过对胎儿胆系的观察可为诊断胎儿胆系异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三维容积测量监测胎儿小脑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景技术测量小脑体积的可行性,并建立不同孕周胎儿小脑体积正常范围参考值.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45例正常胎儿,胎龄20~36周,进行小脑三维超声容积取样,启动体积自动测量技术应用程序,自动分析出体积测量值,分析其与孕周、双顶径的相关性.并随机选取30例行三维测量的组内及组间重复件检验.结果:三维超声测量小脑体积的重复性检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小脑体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加(r=0.950,P<0.001),并与双顶径增长一致(r=0.963,P<0.001).结论:三维超声容积测量功能检测胎儿小脑体积是可行的.所获数据为产前判断小脑发育不良和相关异常,准确推算孕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测量胎儿小脑体积,及研究与孕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38周的无明显合并症的孕妇176名,采用超声诊断仪,用二维模式找到小脑横径测量平面后,切换成三维模式,进行三维容积采样,启动体积自动测量技术的应用程序,系统自动给出体积测量值,并与孕龄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胎儿小脑体积与孕龄呈正相关,并初步得出各孕龄胎儿小脑体积正常参考值范围,其值从孕19周的平均1.258 cm3增至孕38周的平均18.913 cm3,R2=0.9938.结论: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测量胎儿小脑体积,其值随孕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三维VOCAL技术测量胎儿后颅窝池的可行性,探讨不同孕周胎儿后颅窝池宽度的正常范围参考值。方法选择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20-35孕周正常胎儿220例,以年龄20~34岁孕妇作为测量对象,对胎儿进行超声后的随访。结果超声测量的220例正常胎儿中,后颅窝池整体容积在32周之前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而扩大,33周之后随着孕周的增加而缩小,后颅窝池容积与孕周具有相关性(r=0.997,P〈005)。结论VOCAL技术测量后颅窝池的容积随着孕周的不同而不同,范围为2.0~13.0mm,32周之前后颅窝池宽度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33周之后随孕周的增加而减少,最大〈13.0mm。此结果为该技术测量胎儿后颅窝池宽度变化趋势提供了临床参考.也为评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三维超声检测妊娠中、晚期胎儿甲状腺的体积大小与孕周的关系,以超声辅助判定胎儿甲状腺的生长发育水平.方法 选取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妊娠22 ~ 36周的健康孕妇100例,超声检测胎儿一般发育状况的同时应用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分析(3DUS-VOCAL)技术检测胎儿甲状腺体积的大小,并评估胎儿甲状腺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中期与妊娠晚期胎儿的甲状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甲状腺体积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体积=-1.29 +0.08GA(r =0.873,P<0.01).结论 三维超声检测妊娠中、晚期胎儿甲状腺体积大小有助于评估胎儿甲状腺的发育情况及早期诊断胎儿甲状腺异常,亦可随访判断作为宫内治疗是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VOCALTM)技术测量正常胎儿后颅窝池容积与孕龄的相关性,浅探VOCALTM技术测量后颅窝池容积在异常胎儿筛查中的价值。方法运用GE 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VOCALTM技术检测孕20~32周的354名胎儿后颅窝池容积,分析正常胎儿后颅窝池容积与孕龄的相关性,拟合正常胎儿后颅窝池容积的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异常胎儿和正常胎儿后颅窝池容积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孕周胎儿后颅窝池容积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胎儿后颅窝池容积与孕龄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87,P〈0.05)。经引产证实的4例出生缺陷儿后颅窝池容积测量值分别为:10.35 ml、12.21 ml、14.98 ml和15.45 ml,中位测量值为13.60 ml,显著高于正常胎儿后颅窝池容积(2.8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胎儿后颅窝池容积与孕龄呈正相关,VOCALTM技术测量后颅窝池容积在异常胎儿的筛查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20-28周胎儿各心腔与大血管径线正常范围,建立该阶段胎儿心脏发育与孕周关系曲线,为产前先心病咨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超声诊断科行产前筛查的孕妇2267名,对胎儿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不同孕周胎儿心脏发育各参数,探讨胎儿心脏发育与孕周的关系,建立曲线图。结果胎儿各心腔及大血管内径随孕周增大而增大。结论胎儿心腔及大血管内径与孕周呈正相关,符合胎儿心脏发育特点,该结果可为胎儿产前超声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肺容积生理测值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可行性、重复性.方法 对402例孕20~32周正常胎儿肺脏行三维超声容积扫描,应用体积自动测量技术(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VOCAL)分别测量胎儿左肺(LLV)、右肺(RLV)、总肺容积(Tot FLV),...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三维VOCAL旋转技术在发现胎儿肺发育不良和降低胎儿围生期死亡率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290例(其中正常组胎儿270例,肺发育不良高危组胎儿20例),以孕周为单位将其分组,每一孕周归为一组。追踪随访所有胎儿至出生后一周,使用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设备进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获取胎儿生物学指标: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等,并通过Hadlock方程系统计算生成胎儿质量(EFW)。通过三维图像采集清晰显示胎儿整个肺脏,利用VOCAL旋转技术通过旋转法来测量胎儿肺容积。将获得的胎儿肺容积比系统估测的胎儿质量,得出肺容积与胎儿质量比值。对于肺发育不良高危组选择终止妊娠者行胎儿尸体解剖获得湿肺质量及胎儿质量,计算胎儿湿肺质量与胎儿质量之比值,采用水容积置换法得到实际肺容积,并与产前诊断结果对照,评价三维超声VOCAL旋转技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结果 肺容积与孕周及胎儿质量高度相关,且三者呈正相关性。肺发育不良高危组胎儿肺的质量明显减轻,胎儿肺容积明显减小,肺容积与胎儿质量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 正常胎儿肺容积均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长,与孕周呈正相关,与胎儿质量存在显性线性关系;应用肺容积与胎儿质量之比能较准确的诊断肺发育不良,而三维超声VOCAL旋转技术对测量胎儿肺容积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孙艳平 《中外医疗》2016,(18):189-190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评价胎儿肺发育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门诊接受常规检查的320例孕周为16~37周正常单胎妊娠孕妇以及12例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胎儿进行肺三维超声体积检查,使用VOCAL技术测定胎儿左右肺的体积,分析左右肺和总肺的体积与孕周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妊娠胎儿的左右肺和总肺体积均与孕周呈高度相关的关系(P﹤0.001)。超声诊断结果、临床诊断结果以及病理诊断结果均基本符合。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可为16-37周胎儿提供评估肺发育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超声观察胎儿胸腺并应用改良Simpson法公式计算其体积,建立正常值参考范围,旨在发现胸腺发育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查胎龄20~39+孕周无明显异常胎儿,选取在三血管或三血管气管切面,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胸腺的容积(体积),计算正常值范围,采用回归分析各测量项与孕龄的关系。并依此进行胸腺筛查。取不同孕期胎儿,分析其体积正常值范围。结果胎龄20~23+周时胸腺体积平均值(0.91±0.29)cm3;24~27+周时为(2.65±0.62)cm3;28~31+周时为(4.78±1.25)cm3;32~35+周时为(6.43±1.39)cm3;36~39+周时为(10.65±1.92)cm3。共检出了7例胎儿胸腺减少。结论胎儿胸腺体积随胎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分辨力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胸腺。改良Simpson法测量胎儿胸腺体积是评估其大小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的夹角,并计算其95%参考值范围;探索其与胎儿孕周、头围、腹围和股骨长的相关性。方法按纳入标准入组2021年1-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进行产科超声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测量每个胎儿SMA与AA的夹角,并探讨该夹角与胎儿孕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的相关性。结果共计260例胎儿被纳入研究,孕21~41周正常胎儿SMA与AA的夹角平均值为(57.75±7.27)°(范围为40.90°~73.60°),95%参考值范围43.50°~72.00°。SMA与AA夹角与胎儿孕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无相关性(r=0.007、0.025、0.022和0.025,P>0.05)。超声测量孕21~41周胎儿SMA与AA夹角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观察者间95%一致性界限区间外数据点数2.86%,观察者内95%一致性界限区间外数据点数为0.04%)。结论孕21~41周正常胎儿SMA与AA夹角保持相对稳定,与胎儿孕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人胚胎长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胚胎长骨的发生及发育过程。方法取第9~38周人胚胎股骨,用HE、硫堇-苦味酸及Mauory氏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第9周胚胎股骨为软骨雏形。第10-38周胚胎股骨可分出骺软骨、干骺端及骨干三部分,干骺端原始骨髓腔内富含血管、成骨细胞及造血细胞,成骨细胞与造血细胞的比例随胎龄而异,第20周以前,以成骨细胞为主,造血细胞极少,随胎龄增加,成骨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造血细胞增加;骨干表面不光滑,有许多纵嵴、纵沟,骨外膜内层覆于嵴上并衬于沟内,纵嵴纵沟以第13—26周胚胎为多,第27周以后逐渐减少,骨干表面逐渐变得光滑,足月时出现外环骨板;骨干皮质由骨小梁网构成,胚胎早期网眼大、不规则,随胎龄增加,网眼变小,周围出现分层不清的同心圆状排列的骨板。结论人胚胎长骨的纵向生长速率随胎龄的增加而相对减慢,其横向生长是由于骨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以形成纵嵴的方式,不断地在骨干表面添加新的骨质,并进而形成新的哈佛氏系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20~40周正常胎儿胼胝体发育规律.方法 应用超声对340例清晰显示胼胝体的孕20~40周正常胎儿进行胼胝体长径、横径、厚径的测量,并将其各径线与孕周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比较.结果 正常胎儿胼胝体各径线与孕周(GA)呈正相关,长径=3.605+1.269 (GA) (r=0.961,P<0.01),宽径=1.257+0.177 (GA) (r=0.987,P<0.01),厚径=0.532+0.053 (GA) (r=0.952,P<0.01).结论 正常胎儿胼胝体的发育与孕周呈正相关,不同孕周各径线的参考值为产前超声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提供直接诊断依据,可用于胎儿孕周的确定,并评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静脉导管(DV)血流频谱的正确检测方法及正常胎儿DV的血流频谱随孕周变化的规律,建立DV血流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以320例孕11~40周正常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超声标准切面上测得胎儿DV血流频谱中的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SV)、心房收缩期波谷峰值速度(a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计算SV与aV的比值(S/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胎儿DV血流的多普勒频谱表现为同向三相波,SV随胎龄增长而逐渐升高(F=27.00,P=0.000),aV随胎龄增长明显升高(F=389.81,P<0.01),而PI(F=65.41,P<0.01)、RI(F=58.82,P<0.01)和S/a(F=47.79,P<0.01)则随胎龄的增加而减低。结论:正常胎儿D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血流峰值速度随胎龄增长而升高,而PI、RI和S/a则随胎龄的增加而减低,其中RI的降幅最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经腹部二维超声探讨胎儿不同孕周、双顶径与甲状腺大小相关性的研究,建立胎儿甲状腺正常参考范围,用于临床评估胎儿甲状腺功能。  方法  对740名妊娠20~38周的健康孕妇进行测量胎儿甲状腺直径、周长及面积,计算5th、50th、95th百分位数,分析其分别与孕周、双顶径的相关性。  结果  获得20~38周胎儿甲状腺的直径、周长及面积的正常参考范围,发现其第5th、50th、95th百分位数分别随孕龄增加而增大,与孕龄呈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9、0.904、0.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同时随双顶径增加而增大,与双顶径呈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2、0.914、0.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  建立不同孕龄和双顶径胎儿甲状腺正常参考范围,不仅有助于监测高风险胎儿甲状腺的大小,及早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还可通过监测甲状腺大小来评估甲状腺肿大胎儿宫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