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给予常规抗炎、控制性氧疗、氨茶碱、祛痰及一般支持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由专业精神科医师团队进行专业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心理量表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干预2周后综合心理干预组心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利于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合理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蓉  崔淼航  方瑞霞 《河北医学》2009,15(9):1110-1111
目的:分析合理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行一般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进行干预前后得分评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对手术前乳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杨茹 《华夏医学》2014,(3):25-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74-177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期间我院门诊80 例PDR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33±3.06)分和(47.38±3.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18±4.94)分和(55.65±3.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叙事护理对PDR 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视觉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熊军英 《当代医学》2016,(18):111-1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7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26%,对照组为80.1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42.05±6.14)分vs(54.88±5.79)分]、[(42.05±6.14)分vs(69.18±5.38)分]、[(41.96±5.87)分vs(54.04±5.88)分]、[(41.96±5.87)分vs(68.33±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54.88±5.79)分vs(68.33±5.48)分]、[(54.04±5.88)分vs(68.48±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  相似文献   

6.
ICU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的临床状况及临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100例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状态;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求助者中心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对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60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常规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放松训练,观察组患者上述基础上联合求助者中心疗法进行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SCL-90评分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各量表评分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训练联合求助者中心疗法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生回顾干预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癌症终末期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的顺序编号,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生回顾方法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照顾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量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差异。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各个维度评分以及患者的抑郁、焦虑、自卑情绪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能力、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t值分别为4.624、7.559、9.557、12.391、14.341、9.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HAMA、SE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0.451、0.356、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抑郁、焦虑、自卑发生率为10.0%、16.7%、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53.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生回顾能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癌症患者焦虑、抑郁、自卑的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9.
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李遵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的改善效果,为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被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变化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胡进梅 《广东医学》2016,(Z1):280-28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探讨其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 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 SDS)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及满意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给予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肝癌介入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 SDS 评分、SAS 评分均比干预前减少,但观察组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术前术后患者焦虑及康复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采用剖宫生产的产妇9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心理干预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治疗。对比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结果:心理干预治疗前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心理干预,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较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的开展对剖宫产产妇的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曾佳乐  石惠 《当代医学》2022,28(3):77-8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干预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服药依从性、生活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和探讨脑功能治疗仪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干部科、神经内科门诊序贯就诊的50~80岁确诊为MOH的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撤药及尼莫地平(30 mg,3次/d)预防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YS7004脑功能治疗仪治疗及心理干预综合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以评价患者头痛程度,对比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①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③治疗后2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功能治疗仪及心理干预治疗方法,对老年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可以缓解头痛,改善焦虑、抑郁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武敏  袁庆婷  龙良琴 《安徽医学》2017,38(12):1614-1616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BI指数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SDS、BI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4 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心理治疗组,常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化疗、放疗及支持治疗; 心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综合运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定.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 心理干预组第8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卓新 《中外医疗》2012,31(15):23-24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患者心理特点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86例患者,总结其心理特点,并对4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本研究的护理干预,与仅实施术前告知注意事项、术后平车推出由其家属照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SAS正负向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正向评分和负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手术后仅负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手术后观察组正向评分和负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满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但能提高手术后患者的预后,还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伍于斌  陈伟  路华 《医学综述》2012,(21):3684-368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桂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采取观察、交谈记录及焦虑自评表(SAS)、Zung抑郁自评表(SDS)、症状自评表(SCL-90)和生存质量表(CARES-SF)的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CARES-SF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心理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比干预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延长冠脉介入手术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还可增强其治疗信心和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洪群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2):122-123,125
目的 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21例术后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3.0)》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活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价.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除便秘项目的评分外,干预后QLQ-C30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前后SAS、SDS≥51分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期间的意义。方法将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变化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