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纤毛蛋白(NRP)是信号素(Sema)家族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共同受体.通过Sema家族和VEGF家族,NRP分别在神经元和心血管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NRP通过与其配体的其他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如Sema家族的神经丛蛋白和VEGF家族的VEGF受体(VEGFR)2,进而加强其信号传导,从而调节一些生理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为胞迁移.研究证实,NRP在一些疾病病理相关过程中亦起着重要作用.NRP可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这提示NRP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此外,在免疫系统中,NRP通过Sema3A参与免疫负调节,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提供新思路.笔者拟就NRP及其配体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些相同的受体和配体共同存在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内,成为免疫物质在脑内产生效应和神经介质在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脑损伤及脑可塑性中起重要作用。它们的迁移、活性及其释放的细胞素,直接影响了各种脑损伤局部的环境,决定了是否有利于神经元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有关Neuropilin(NRP)研究的进展,不仅揭示了NRP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1-2],最近还发现NRP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一种新型受体,许多研究表明,NRP在肿瘤生长、血管生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能作为许多肿瘤进展期的标志物之一[3].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SARS-CoV-2多经空气飞沫传播,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刺突蛋白主要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结合,促其进入宿主细胞,或引发/激活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 (TMPRSS2),在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其他可能促进感染的分子介质包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GTR2)、CD147及嗅觉受体。研究表明,呼吸道和嗅觉上皮中高表达的NRP1能够促进SARS-CoV-2进入大脑,可经单克隆抗体阻断NRP1而抑制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Kindlin家族是新近发现的粘着斑蛋白(focal adhesion protein),有3个成员(Kindlin-1、Kindlin-2、Kindlin-3).多项研究表明,Kindlin家族参与整合素活化、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在临床上与皮肤疾病发生、肿瘤的侵袭、心血管生成、免疫系统功能有密切关系.Kind...  相似文献   

6.
免疫系统是一种由专职细胞和器官组成的复杂网络,参与免疫应答。在免疫应答时,细胞以一种复杂而又动态的方式互相交流、迁移、分化和死亡。在同一时间里,细胞或组织内数百万的功能分子(如基因、RNA分子、蛋白质和代谢产物)形成一个复杂的通路网络,密切协调以产生生物效应(如产生抗体、细胞分化、干扰素α释放,激活内质网应激通路等)。采用传统方法单独研究系统每个成分,得到的可能是免疫系统的一种狭隘和孤立的知识。而系统疫苗学利用高通量技术可获得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 MSI)和支架覆盖表面积(stent coverage surface area, SCS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N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231例。根据PCI过程中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NRP组(TIMI 0~2级,n=48)和正常血流组(TIMI 3级,n=183)。以有创监测的心率与收缩压或平均动脉压比值计算休克指数(shock index, SI)或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I,MSI);以支架直径(D_(支架))、长度与圆周率的乘积计算SCSA。对NRP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正常血流组相比,NRP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史、Killip分级为Ⅲ/Ⅳ级的比例更高,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降低;SBP10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比例、SI、MSI、D_(支架)和SCSA增大(P0.05)。NRP组患者预后较差,院内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6.3%vs 0.5%,P=0.030)。MSI≥1.2、SI≥0.7和SBP100 mmHg时,患者发生NRP危险度分别是3.365、3.025和2.957(P0.05);SCSA≥350 mm~2和D_(支架)3.0 mm时,患者发生NRP的危险度为2.836和2.138 (P0.05)。结论:MSI≥1.2和SCSA≥350 mm~2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中N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RP患者院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叉头框蛋白B2(FOXB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定量PCR检测正常肝细胞LO2细胞和肝癌细胞系Hep3B、Huh7细胞FOXB2 mRNA的表达,构建过表达FOXB2的细胞模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过表达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FOXB2对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FOXB2对Huh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FOXB2对Huh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FOXB2在肝癌细胞系Huh7和Hep3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肝细胞LO2(P<0.001);过表达FOXB2抑制了Huh7细胞的增殖(P=0.005)和克隆形成(P<0.001);FOXB2过表达肝癌细胞的迁移(P<0.001)和侵袭(P=0.002)能力低于Vector对照细胞。结论 FOXB2在肝癌细胞中低表达,FOXB2过表达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TF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ERK1/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GES-1细胞为研究对象,用Western blot检测ITF对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以不同浓度ITF及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处理GES-1细胞,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用细胞穿孔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比较不同浓度ITF对GES-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ERK1/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结果:ITF提高了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U0126抑制了ITF激活的pERK1/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在细胞培养的24h后,ITF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了GES-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U0126抑制了ITF对GES-1细胞的促增殖和迁移作用。结论:肠三叶因子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Hep G2、Huh-7和正常非肿瘤细胞系HL-7702,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对不同肝癌细胞系及正常非肿瘤肝细胞系的侵袭迁移能力进行比较;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OX-2、E-cadher-in、Snaill的蛋白表达;采用5μmol/L的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通过对肝癌细胞系Hep G2、Huh-7和对照组(空培养基)细胞迁移侵袭的比较得出DAPT和NS-398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肝癌细胞系及正常非肿瘤肝细胞系的侵袭迁移能力比较结果显示,HL-7702细胞系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量分别为(128.23±10.34)、(112.34±9.02)个,低于Hep G2、Huh-7细胞系细胞迁移、侵袭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和NS-398处理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加5μmol/L的DAPT后Hep G2的细胞迁移侵袭数量分别为(213.36±9.02)和(197.53±11.27)个,Huh-7的细胞迁移侵袭数量分别为(201.74±11.23)和(179.63±9.26)个,采用50μmol/L NS-398后,Hep G2的细胞迁移侵袭数量分别为(203.26±11.25)和(187.54±11.37)个,Huh-7的细胞迁移侵袭数量分别为(187.63±8.87)和(165.64±8.45)个。与对照组相比,使用DAPT或NS-398处理后的肝癌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中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 G2和Huh-7两细胞系在5μmol/L DAPT干预后,COX-2、Snail蛋白表达明显出现下调,而E-cadher-inl表达明显出现上调现象。结论 Notch信号通路在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阻断后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Notch调控COX-2后其蛋白表达下调,然后调控Snail/E-cadherin的表达,从而改变肿瘤细胞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CXCR4被认作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actor-1,SDF-1)的唯一受体,它们以一对一的方式存在,在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迁移,组织损伤修复、炎症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广泛参与机体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Balabanian等[1]在2005年发现了SDF-1的新受体CXCR7,Bernhagen等[2]在2007年发现CX-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OXC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HBE和人NSCLC细胞A549、H1299中FOXC2的m RNA表达水平。利用pcDNA3.1-FOXC2建立FOXC2过表达的细胞模型,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NSCL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q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人NSCLC细胞H1299、A549中FOXC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HBE(P0.05)。过表达FOXC2促进了A549细胞的侵袭迁移,上调了MMP9的表达(P0.05)。结论:NSCLC细胞中FOXC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样细胞,过表达FOXC2可能通过上调MMP9促进NSCLC细胞的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是酵母Ste20激酶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同源蛋白,随着其作为Hippo抑制通路的核心组件在果蝇体内的重新定义,MST1得到了广泛的研究。MST1在调节胚胎生长发育、细胞迁移和分化、维护免疫系统稳定、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MST1的基本结构、生理功能、信号调控及其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TIGAR调节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下游基因TIGAR在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iRNA技术在A549细胞中干扰TIGAR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杂交检测相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在A549细胞中成功干扰TIGAR后,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量均下调。结论 TIGAR促进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范莉  陈淑琴 《新医学》2015,(3):140-143
脑衰反应调节蛋白-2(CRMP-2)是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它不仅在哺乳类动物的神经系统内高度表达,而且在T细胞、肿瘤细胞和正常上皮细胞等非神经系统的细胞和组织中存在表达。在神经系统中,CRMP-2在促进神经轴突生长、维持神经细胞极性、神经元迁移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在非神经系统中,CRMP-2正向调节T细胞骨架重组和细胞迁移,负向调节肿瘤细胞的迁移水平,并以磷酸化形式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被认为可能成为某些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间歇时间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 将传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1 s间歇组、5 s间歇组和10 s间歇组,分别给予相应间歇时间磁刺激,观察不同间歇时间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在磁刺激作用下,采用PEA-15磷酸化阻滞剂Bis I、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阻滞剂U0126处理细胞,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PEA-15和pERK1/2表达。 结果 1 s间歇时间磁刺激可明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迁移能力,促进PEA-15及ERK1/2磷酸化,并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加入Bis I可降低ERK1/2磷酸化水平及MMP-9表达,减弱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促迁移作用;经U0126试剂处理后,发现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的促迁移作用显著下降。 结论 1 s间歇时间磁刺激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PEA-15磷酸化,提高ERK1/2磷酸化水平,进而增强下游蛋白MMP-9表达,从而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liated protien, MRP)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患者骨髓涂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42例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表达。其中初发AL29例,复发13例。按FAB分类: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logenous leukemia AML)31例。结果 初发AL患者NRP的表达阳性率(17.2%)与复发患者(46.2%)有差异。骨髓涂片中MRP表达阳性患者化疗缓解率54.5%低于NRP表达阴性患者9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L患者骨髓涂片中MRP的检测是判断疗效的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对其疗效有其一定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HepG2和BEL7402两种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相应机制。方法利用MTS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在不同时间点对HepG2和BEL7402两种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雌激素诱导HepG2和BEL7402细胞凋亡的情况。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雌激素对HepG2和BEL740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下雌激素对肝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及其下游相关基因c-Myc、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MTS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时间点雌激素有效抑制了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并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升高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效果逐渐增强,与此同时,雌激素也降低了c-Myc、Cyclin D1等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数据显示雌激素诱导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凋亡并呈明显剂量依赖性,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出现下降。Transwell迁移实验证明雌激素明显抑制了HepG2和BEL7402细胞的迁移能力并且降低了MMP-9和VEGF的表达。验证了雌激素可有效抑制HepG2和BEL7402肝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雌激素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及下游相关分子的表达,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 术中无复流现象(NRP)的影响。方法将94例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 术中出现NRP的STEMI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54例)和对照组(40例)。2组行直接PCI术前均采用氯吡格雷片300 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顿服。在此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80 mg口服。2组术中出现NRP时,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μg·kg-1,5 min注射完毕。观察2组患者PCI术中出现NRP前(D0)、PCI术结束前末次(D1)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TIMI 0级、1-2级、3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 0级、1-2级和3级),校正TIMI 帧数(cTFC)、ST 段回落幅度(STR)及术前,术后12、24和48 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水平的情况。结果2组D0、D1时TIMI 0级,D0时TIMI 1-2级、TIMI 3级、TMPG 3级,D1时TMPG 1-2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D1时TIMI 1-2级、TIMI 3级、TMPG 0级、TMPG 1-2级、TMPG 3级与D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托伐他汀组D1时TIMI 1-2级,D0、D1时TMPG 0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D1时TIMI 3级、D0时TMPG 1-2级、D1时TMPG3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阿托伐他汀组STR<30%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2、24和48 h 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阿托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PCI术前预先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未能减少术中NRP的发生。术前预先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NRP 出现后心肌灌注,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单纯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改善NRP方面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CD4^+CD25^+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的亚群之一,主要来源于胸腺,表达IL-10 mRNA,细胞表面表达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受体α链(CD25),本身不产生IL-2,在体外为无能细胞(anergy cell),在体内、外增殖需要外源性IL-2。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性。它能通过细胞间接触方式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产生排异反应的部位,使免疫系统的其他部位保持稳定,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克服了机体在接受器官移植后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在移植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