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结合肿瘤病学特点,分析中西医临床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为例,讨论如何挖掘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的实践途径,提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法,以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带好临床实习生是教学医院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中西医结合妇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既具有临床各科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中西并重,不但要突出理论的结合,还要突出临床的结合,是临床教学的重点任务,也是对中西医结合理论及实践的总结探索,总结临床带教体会,以期探索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带教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刊开辟"思路与方法学"专栏以来,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纷纷来稿,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路与方法。由于篇幅所限,又要集思广益,编辑部综合摘登来稿,供读者参考。今后欢迎结合本单位或个人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实践提出更具体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教学研究等思路和方法,为搞好中西医结合,振兴中华医学,交流经验,踊跃探索,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发展新成果,出现新气象!  相似文献   

4.
葛永祥  王丽辉 《陕西中医》2010,31(12):1689-1691
当前,很多的学者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因此目前探索、阐释中西医结合的相关理论和临床运用心得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中西医结合的内涵、中西医各自的 特点及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引发出对怎样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  相似文献   

5.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西医结合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中西医结合尚有许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何定义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内涵、外延,以界定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可行的方法手段,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提高等,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回顾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发展,从"范式"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发展的模式,并从中抽提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内涵及外延,以期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导报》2011,(12):52
"以临床疗效来检验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务实推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学术创新。"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11月23日举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王国强指出,中西医结合工作必须服务于我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的大局,当前要突出以解决临床问题、提高临床疗  相似文献   

7.
在重大疑难疾病治疗过程中,单纯依靠西医或者中医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因而加强中西医协作能力,联合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探索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机制与模式,对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意义重大。中西医双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从而提高结直肠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现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出教学应从临床实践出发,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按中西医各自不同的临床优势,以病证结合的方式授课,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通过案例和临床见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掌握临床课的正确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香港特区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特点,认为香港特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具有学术要求严格、全英文教学、执业要求规范的特点,而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具有理论知识完善、PBL教学模式、重视临床实践的特点,对于来内地深造的香港研究生应采用双语教学、将中西医比较学习、个性化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及临床操作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可更好的满足香港地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作为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振兴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教育,增强其岗位胜任能力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的现状和需求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为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建议和意见,旨在更好的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医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人们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模糊数学理论。黑箱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 ,研究和探索中医学 ,寻找中西医结合的途径 ,取得了许多的成果 ,但中西医结合的路还很长很艰辛。笔者在西医院中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多年 ,深切地感受到中西医结合的困难所在 ,在于两种医学临床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此不揣冒昧 ,试图从这一角度寻找中西医结合的共同点。所谓“医者意也”。我们从事临床医学工作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 ,在诊病过程中 ,从辨别症状 ,寻找病因 ,分析病情 ,作出诊断 ,构思治则与治法等 ,这一系列活动都要通过医生临床思…  相似文献   

12.
信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2011年10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拟在"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基础上,再遴选一批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专科建设项目,并开始申报。政府举办的地市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综合医院以及县级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探索支气管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方法收集50例支气管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运用西医疗法疗效显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支气管肺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监测,就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过程中需关注的相关特性指标和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为促进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注重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整体效应、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的培养、注重运用中西医结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探索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实习是医学临床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带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开拓临床思维,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于2006年开始实施中医药强省工作,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于七年间完成"三级跳",2007年3月成为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2009年成为广州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文章介绍了医院在"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和医院内涵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为广东省"创新机制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优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中西医结合医学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的建设对加速医学进步、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过程中既需要秉承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又需要牢牢把握住"专"的特征。文章从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这家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发展、提升的管理思考和体会入手,为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的建设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与临床研究,提出肝癌临床诊治“扶正攻毒理论”,一为促进肝癌临床中西医结合“治则”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二为探索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肝癌临床实践的整合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王成荣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6年获"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称号,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的研究对象。王老为全国首批西学中学员,曾获卫生部"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由于其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王老在从医57年间长期致力于临床中西医学结合的探索,力主倡导、推广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文章就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诊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敏 《中医正骨》2008,20(2):65-65,70
腰椎间盘矣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 herniation LIDH)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发病,各种非手术疗法是该病临床治疗的首选,积极、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是中西医临床工作者的共同任务。然而由于各自理论体系、认识方法、诊断技术与处理措施的巨大差异,使得该病的非手术治疗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从而使临床疗效难以保证。因此,按照循证医学的理论与实践,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诊疗特长与优势,走优化组合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必将开辟HDH腰腿痛非手术诊疗的临床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