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徐莉  王健  罗林丽 《西部医学》2009,21(5):738-740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2~6岁择期行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分别以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15min(T4)、手术30min(T5)及清醒拔管(T6)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呕吐、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Lc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芬太尼、异丙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患者人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术毕(T5)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晴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Ⅱ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低于l组(P〈0.05),Ⅱ组患者T2时的心率低于Ⅰ组(P〈n05),T5时心率高于Ⅰ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问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Lc,可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红 《吉林医学》2008,29(23):2202-2203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短小手术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7年12月9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45例。B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R组为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全凭组术毕及静吸组切皮时SBp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Bp与各自诱导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静吸组的HR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组各时间点的心率与诱导前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全凭组明显优于静吸组(P〈0.05)。全凭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静吸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质量更优良,是一种较为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身静脉麻醉用于高龄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龄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每组24例,监测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前、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结果R组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后血压心率变化均小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组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高龄患者麻醉诱导更加平稳,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5岁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组(Ⅰ组),于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应用minimental state(MMS)测试方法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的MM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降低。Ⅰ组与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的MMS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与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对血压、心率变化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R和F组).R组基础麻醉静注异丙酚0.5~1mg/kg,诱导:瑞芬太尼2u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2mg/kg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5~45mmHg;麻醉维持: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20ug/kg/h,异丙酚5~10mg/kg/h.F组基础麻醉肌注氯胺酮5mg/kg,诱导:芬太尼2ug/kg, 余同R组.观察入室后(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T4)、拔管时(T5)血压心率变化及停药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R组入室后心率、血压较F组高,两组均未有呼吸抑制.诱导后R组心率较F组降低明显(P<0.01),插管后R组心率、血压较F组低(P<0.05),其余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麻醉药至患儿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R组早于F组(P<0.01).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较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麻醉平稳,麻醉深度可控性强,术后呼吸、意识恢复迅速完善.  相似文献   

7.
韩东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27-382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2011年间收治的82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组(观察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详细记录2组患儿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患儿术后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两种全麻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念  徐莉 《四川医学》2011,32(5):669-671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对术中麻醉维持、苏醒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0例2~6岁拟行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30):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分别以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15min(T4)、手术30min(T5)及清醒拔管(T6)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呕吐、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术中S-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P-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P-R组时间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S-R组12例(40%)P-R组3例(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比较,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是术后躁动发生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全静脉麻醉(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B)组,每组15例,A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 B组吸入异氟醚及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记录术中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B组术中的HR较A组增快.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可行性。②方法50例择期手术患儿,给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微泵持续榆注维持麻醉。连续监测HR、BP并记录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及停药后患儿呼吸、意识恢复的时间,术终至拔管时间。③结果各时点B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时、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30分钟时的HR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减慢(P〈0.05)。④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