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高度、Cobb's角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路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治疗,能有效促进术后运动评分、触觉评分改善及伤椎高度、Cobb's角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德龙 《安徽医药》2004,8(6):434-435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对21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例采用后路AF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于术后X线检查,20例获得随访.结果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到98%,椎体后缘高度平均恢复到95%,Cobb角平均矫正到8.5°.1例术后1月,因早期下床活动出现椎弓根钉切割椎体,Cobb角增大至25°,1例因植骨不充分术后8月出现断钉两枚.20例有神经功能有Frankel 1~3级以上恢复,改善率平均95%.结论后路AF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有良好的复位伤椎、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陆焱  郭瑛  梁昌海  邢国 《河北医药》2023,(19):2983-2985
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应用后路减压植骨治疗的具体方法,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入时间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总计选入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和研究组(50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路减压植骨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伤椎高度、Cobb角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各项脊髓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临床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脊柱骨折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及脊柱功能障碍问题,患者伤椎高度、Cobb角会在治疗后有显著提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适合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5个月~3年,平均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椎体高度大部分恢复.术后神经功能均有1~2级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出现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分别接受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骨折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前路手术组患者在伤椎高度恢复情况、cobb角、触觉评分和运动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行前路手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曹飞 《现代临床医学》2018,44(5):365-366
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13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各65例,均为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跨伤椎置钉,试验组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椎体前缘压缩比、后凸Cobb角以及并发症等。实验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1年试验组的椎体前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1);试验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引流量,改善Cobb角,降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中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前路手术内固定)和观察组(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伤椎状况、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椎管占位率、后凸Cobb角、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8%较对照组28.13%低(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能减小术中出血量,恢复伤椎生理结构,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照。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1例,予经伤椎固定治疗,对照组41例,予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后JOA、VAS评分,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压缩率与后凸Cobb角情况,对患者行6个月随访,观察Cobb角与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研究组JOA、VAS评分情况相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研究组术后椎体压缩率与后凸Cobb角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末期研究组骨折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优于跨伤椎固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椎体前路、后路椎管环形减压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上患者采用经前路(21例)、后路(25例)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对其椎体Cobb角的改善程度进行观察以判断其远期疗效。结果术后46例患者,21例前路术后胸腰椎骨折X线片均示骨折获骨性愈合,椎体Cobb角平均改善4.5度,椎间矫正高度无丢失,25例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后Cobb角减少9.5度左右。结论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集复位、减压、固定、矫正畸形、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于一次手术的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曾博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5-165
目的对脊柱胸腰段的骨折使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把55例胸腰段的骨折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1例患者使用后路椎弓根的螺钉内固定配合伤椎的内植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4例患者使用外侧的骨融合术,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后的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比值、Cobb角和VAS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椎体高度恢复很理想,对后凸成角出现畸形的矫正非常明显。随访16个月后,观察组伤椎的椎体前缘的高度比值、VSA的评分改善情况都要好于对照组,Cobb角的矫正情况经过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后路椎弓根的螺钉内固定配合椎弓根的伤椎内植骨能够对伤椎高度进行恢复,减少了后凸矫正的角度丢失,临床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畸形矫正、神经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椎体后凸和侧凸角度均明显减少,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一期愈合,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术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后入路减压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后入路经伤椎弓根向伤椎椎体内植骨,同时行椎管环形或次环形减压、短节段或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3例,其中59例获得随访。术前及随访时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比较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同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无植骨操作所致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无感染。CT检查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融合良好,术后平均随访24.5个月,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T12(3.07±0.34)cm,L1(3.19±0.35)cm]与正常值[T12(3.21±0.35)cm,L1(3.35±0.50)c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向椎体内植骨,能够达到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损伤阶段的前、中柱的稳定性,也能预防术后远期发生椎体塌陷。局部自体骨取材方便,较异体骨费用低廉,较取髂骨并发症少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治疗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3例,均采用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问为(173.6±32.8)min,术中出血量为(649.5±203.1)mL,术后24h伤口引流量为(297.2±56.3)mL,骨折愈合时间为(16.8±3.4)周。术后患者发生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椎管容积率均明显大于术前,术后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结论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治疗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减压彻底,骨折复位效果好,内固定更为牢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赵辉  纳强  柏涛  徐恒旭 《云南医药》2014,(6):651-653
脊柱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创伤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几乎90%的脊柱骨折发生在胸腰段,其中涉及患者椎体三柱损伤的爆裂骨折占胸腰段损伤的10%~20%[1]。如未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可继发后凸畸形,甚至瘫痪。临床上治疗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手术方式常采用单纯前路手术直接减压、单纯后路减压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三种[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对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观察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治愈率为76.00%(23/30),关节功能评分为(84.16±3.28)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2.10±3.55)分,患者满意度为83.00%(25/30)。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用于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前路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obb角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满意,可明显促进骨性愈合,减少Cobb角丢失,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4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分别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较成功,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创伤小,可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经前后路复位植骨钉棒内固定+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路手术治疗29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18例。临床随访中根据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脊柱畸形角的纠正情况来评定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前路治疗的29例患者全部治愈,植骨治愈的效果良好,治愈率为100%。经后路手术的18例患者中,有16例得到了良好的恢复,2例患者存在一定的脊椎弯曲,47例植骨治愈情况良好。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对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均良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纠正脊柱骨折后畸形,利于术后的活动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40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根据手术方法和入路分为两组: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20例,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20例,并对其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0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根据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术后Frankel分级:A级0例、B级14例、C级11例、D级10例、E级5例.结论 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应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最大限度的为患者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9年3月本院采用后路减压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新鲜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1.5岁。骨折部位:T112例,T129例,L111例,L22例。按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A级3例,B级2例,C级3例,D级13例和E级3例。伤椎椎体楔变:脊柱后凸畸形大于20°者9例,占37.5%。手术方法: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经伤椎椎弓根开孔,通过套管植入自体松质骨碎块于伤椎椎体内。结果:随访3~38个月,平均23.2个月,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0%~100%,伤椎椎体高度维持良好,形态无塌陷,未出现因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CT显示伤椎椎管减压充分,椎体内植骨块边缘模糊。融合良好,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分级分别无改变。结论:胸腰椎新鲜爆裂骨折患者,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及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对术后早期活动及预防术后远期椎体塌陷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