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世宏  王国荣 《疾病监测》2010,25(10):799-802
目的定期对腹泻病例、外环境及水产品进行霍乱病原体监测,以掌握其动态变化,为预测疫情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范围开展腹泻病例监测,选择历年霍乱高发的1个城区、1个渔农村为监测点,对外环境和水产品进行专项监测。结果开展监测的前12年(1986-1997年)共登记腹泻患者74 734例,检测霍乱弧菌63 544例,检测率为85.03%,检出阳性1807例,阳性率为2.84%,死亡6例,病死率为0.33%。年最高发病率为374.76/10万(1994年),年均发病率为45.48/10万,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带菌率为2.58%(151/5845),可能引起霍乱发病的可疑污染物检出率为3.94%(119/3018)。监测点专项监测各类样本6331份,检出霍乱弧菌48份,检出率为0.76%,其中水体检出率0.27%(6/2185),水产品检出率1.05%(19/1803),粪便检出率1.47%(23/1569),774份蝇类未检出。监测共检获菌株2125株,经鉴定除在冻虾仁中检出1株O139群霍乱弧菌外,其余2124株均为O1群霍乱弧菌。流行菌株20世纪90年代前以稻叶型1d占优势,90年代后转变为小川型1b为主,且监测点检测出的48份霍乱噬菌体生物型与当年的霍乱流行型完全一致。35株小川型1b菌株药敏试验显示氟哌酸为首选药物,强力霉素敏感,痢特灵中敏,青霉素耐药。开展监测后12年(1988-2009年),腹泻患者登记50 591例,检测43 798例,检测率为86.57%,监测点专项监测各类样本6192份,均未检出霍乱弧菌。结论开展监测的前12年普陀区霍乱疫情严重,而后12年霍乱疫情为零报告。长期对霍乱进行定期监测,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治本为主是控制霍乱发生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浙南沿海地区腹泻病例霍乱弧菌感染和外环境霍乱弧菌污染情况,为防控霍乱传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标本分离培养方法,对温州市所属沿海地区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及其环境标本进行霍乱弧菌分布调查。结果 2010-2013年度从温州市104个肠道门诊45 921份病人标本中分离出5份霍乱弧菌阳性,感染率为0.01%。从210份与霍乱病人密切接触者标本中分离出2例霍乱弧菌阳性,阳性率为0.95%。从9 497份水体和食品标本中分离出4例霍乱弧菌阳性,阳性率0.04%,分离出的霍乱弧菌有O139群、O1群稻叶型、O1群小川型等。结论浙南沿海地区为霍乱老疫区,人群和外环境目前仍受霍乱弧菌感染潜在威胁,应加强肠道门诊早期诊断,采取积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霍乱暴发疫情进行霍乱弧菌菌型鉴定及药敏分析,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和外环境标本进行菌型鉴定,并对菌株进行临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采集45份标本,其中9份患者肛拭子和1份外环境拭子检出O1群ElTor霍乱弧菌稻叶型1d,密切接触者标本中未检出霍乱弧菌;10株霍乱弧菌对20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100%耐药的抗生素只有复方新诺明1种,敏感的抗生素有菌必治、庆大霉素等11种,中敏的抗生素有氨苄西林等8种。结论引起本次食源性霍乱暴发疫情的霍乱弧菌菌型是O1群ElTor霍乱弧菌稻叶型1d;菌必治、庆大霉素等可为抗菌治疗和预防性服药的首选药物,而复方新诺明则不应被选用。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霍乱病例与环境来源霍乱弧菌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环境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抗生素敏感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选取2006-2007年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相关来源、环境(珠江水体和海水产品)来源的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在菌型分布、药物敏感性、毒素基因携带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2006-2007年,广东省共分离各类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170株。其中,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37株,环境来源菌株133株(海水产品来源37株、珠江水体96株)。两种来源菌株的菌型构成均以O1群El Tor稻叶型为主;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以产毒株为主,ctxA毒素基因携带率(83.8%)显著高于环境菌株(4.5%);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以产毒株为主的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78.8%,78.8%)高于以非产毒株为主的环境来源菌株(50.6%,13.9%,P0.05)。环境来源菌株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17.7%)高于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0%,P0.05)。O139群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0%)高于稻叶型和小川型菌株(8.9%,0%,P0.01)。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显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之间,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之间以及其他的O1/O139群霍乱弧菌之间,PFGE型别表现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广东省O1/O139群霍乱弧菌来源复杂多样,霍乱防控形势严峻,需要密切注意菌株型别变异情况及菌株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福建省漳州市海、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及菌型特征。方法 2008年5-10月采集养殖场及市场、餐厅销售的海、水产品,用涂抹法对其体表、腮部和泄殖腔取样后,直接接种于碱性蛋白胨水进行增菌,划线接种庆大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取纯培养物进行染色镜检,用霍乱弧菌混合多价、O139群及单价分型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阳性菌株进一步做试管凝集及系统生化鉴定;使用常规PCR检测霍乱弧菌肠毒素ctxA基因。霍乱弧菌检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果漳州市海、水产品霍乱弧菌带菌率为5.08%(26/512),其中小川型15株、稻叶型11株。蛙类带菌率最高为25.00%(13/52)。ctxA基因检测均为阴性。增菌6~8 h霍乱弧菌检出率为0.78%、增菌18~24 h为2.34%,两种增菌时间霍乱弧菌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增菌霍乱弧菌检出率为2.34%、第二次为5.08%,两次增菌霍乱弧菌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漳州市海、水产品存在霍乱弧菌污染,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霍乱疫情的发生。本次通过对染菌样品培养条件进行对比实验证明,染菌样品最适增菌时间应为18~24 h并宜二次增菌。  相似文献   

7.
甲鱼及养殖水中5株带毒力基因O1群霍乱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杭州市江干区水产品中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病原学鉴定及分子分型。方法按《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对51份样品进行霍乱弧菌分离与鉴定。运用改良Kirby-Bauer纸片法和PCR检测5株霍乱弧菌对1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是否携带ctxA和tcpA毒力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从51份样品中检出O1群霍乱弧菌5株,其中小川型4株,稻叶型1株。5株霍乱弧菌的ctxA和tcpA毒力基因结果均为阳性。5株菌株对11种抗生素敏感,对红霉素和利福平中介,稻叶型菌株对氨苄西林敏感,小川型菌株对其耐药。PFGE分为两型,两型间仅有一条带的差异。结论本次分离的5株O1群霍乱弧菌均携带ctxA和tcpA毒力基因,故有必要加强对水产品尤其是甲鱼的监测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上海市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86株O139群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基因(ctxA)、溶血素基因(hlyA)、毒素协调菌毛基因(tcpA)、调控蛋白基因(toxR)和编码霍乱毒素基因的CTX基因组基因(zot、ace)。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进行11种抗菌药物(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敏感试验。结果 患者来源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93.2%(41/44)为产毒株,水产来源菌株58.3%(21/36)为产毒株,6株水体来源菌株均为非产毒株。PFGE分析将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35个型别。MLST分析将O139群霍乱弧菌分为9个ST型,其中流行菌型为ST 69型,非产毒株以ST 162型为主。86株O139群霍乱弧菌经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显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的耐药情况比非产毒株严重。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O139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对萘啶酸耐药严重。结论 上海市患者和水产来源O139群霍乱弧菌构成以产毒株为主。PFGE分型提示水产为霍乱疫情的主要传染源。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高度克隆化,流行菌型为ST 69型,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查明引发浙江省宁波市某服饰公司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菌.方法 对采集到可疑食品和肛拭等标本参照GB/T4789-2003标准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参照霍乱防治手册检测菌株的CT毒力基因.结果 6份患者大便标本与14份轻微腹泻患者或腹部不适者大便标本中检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9株,其中腹泻患者标本检出6株,轻微腹泻患者中检出3株,检出率为45.0%.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剩余食物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O1群和O139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为非O1群霍乱弧菌O29血清型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8年北京市O1群霍乱弧菌表型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2018年收集北京市霍乱患者和外环境分离的29株霍乱弧菌,应用常规鉴定方法进行血清分型,荧光定量PCR检测霍乱弧菌ctxAB基因,应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11类21种试验药物),应用NotⅠ及ShifⅠ酶切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29株O1群霍乱弧菌中小川型非产毒株、稻叶型非产毒株和小川型产毒株构成比分别为62.07%(18/29)、24.14%(7/29)和13.79%(4/29);29株菌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82.76%,美罗培南敏感率100.00%;28株菌耐药;有9种耐药型别,最多耐13种药;有13种耐药类别,最多耐7类药;29株菌株PFGE分子分型为16个型别(BJ1801 ~ 1816)。结论北京市O1群霍乱弧菌以非产毒株为主,多重耐药严重;PFGE分子分型结果提示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特别要加强水产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山西省霍乱样粪便中分离到拟态弧菌,并检测其是否携带霍乱毒素基因。方法采集患者粪便、患者家用自来水、金鱼和鱼缸水标本,按照WS289-2008和《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方法 ,对标本进行增菌和选择性培养基的分离培养,疑似菌落以霍乱弧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并用API20E系统鉴定菌种。同时,疑似菌落用PCR检测O1、O139群特异性和是否携带霍乱毒素基因。结果粪便标本经增菌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在庆大琼脂和碱性琼脂上均有霍乱弧菌疑似菌落,但在TCBS琼脂上为绿色、透明、中等大小、光滑、湿润的菌落;血平板上可见灰白色、湿润菌落,有透明溶血环;染色镜检湿片暗视野下未见流星状运动细菌。氧化酶和粘丝实验阳性,霍乱弧菌O1、O139群血清凝集试验阴性。菌株经API20E鉴定为拟态弧菌(93.5%可能性)。环境标本中未分离和检测到拟态弧菌。PCR检测该拟态弧菌中携带霍乱毒素基因,而O1、O139群特异性为阴性。结论从急性霍乱样腹泻粪便中分离到1株拟态弧菌,对于临床类似霍乱样症状的病例标本,当病原的霍乱弧菌血清凝集为阴性时,应进一步做霍乱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源性疾病监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感染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科学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2015-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霍乱弧菌,针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图谱分析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2015-2017年,共收集1 105例腹泻患者,霍乱弧菌的检出率为0.54%(6/1 105),霍乱毒素基因ctxAB均为阴性,血清学分型为非O1/O139型,其中5株霍乱弧菌携带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 菌株PFGE聚类分析结果和MALDI-TOF MS图谱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霍乱弧菌流行强度不高,但其感染和病原学监测工作应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诊断方法,对常见的腹泻致病菌进行基因检测研究。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标本处理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PCR)诊断方法,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扩增5种菌的致病基因:志贺菌及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侵袭性质粒(ial)基因、副溶血性弧菌的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基因、O1群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A亚单位(ctxA)基因和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扩增产物经电泳,出现与已知阳性对照细菌条带大小一致的条带即判断为该标本阳性。结果对一组常规培养生化鉴定法诊断为霍乱的26份腹泻患者标本检测后,PCR法有24份检测到ctxA基因,PCR阴性的2份为非O1群;另一组56份粪标本分别检测到了ial、tdh、LT-B基因,PCR法较培养法阳性率高。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特异、经济和不需培养等特点,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An ecological and molecular-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Vibrio cholerae in some aquatic environments of Okayama was carried out. The strains of non-O1/non-O139 were isolated frequently, and unconventional O1 strains were rarely observed. These non-O1/non-O139 strains did not have ctxA, the gene of choleratoxin, the major pathogenic factor of epidemic cholera, but possessed hlyA, a gene encoding hemolysin thought to be a pathogenic factor for sporadic diarrhea or food poisoning. Furthermore these strains also had toxR, a gene controlling the pathogenic island of the V. cholerae genome, suggesting the potentia of these strains for accepting the horizontal transfer of virulence factor genes. Thus, continuous survey of the vibrio is to ensure the food safety of fishe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