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思考中医》十分重视直觉在中医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突出了中医思维的特点,古代医家将此概括为“医者,意也”。中医直觉思维与实践经验思维密切相关,虽有创新的作用,但又具有或然性、笼统模糊性、臆测性的特点,缺乏精确性。直觉的结论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理性的分析,否则只会造成谬误。  相似文献   

2.
作为科学思维的三大基本类型之一的直觉思维,常被人们用逻辑思维这个词所代替。本文将从数学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区别与联系;数学直觉思维与解决问题;数学直觉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诠释直觉思维在数学创造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引起我们对加强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证思维中的潜意识心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涵、形成、培养及创造性四个方面,探讨中医临证思维中的潜意识心理学特征。认为,中医临证思维方法除包含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外,还包含直觉、顿悟、灵感等通过潜意识心理活动完成的非逻辑思维成分。指出直觉、顿悟和灵感是潜意识在不自觉地围绕某些问题,如在信息加工中尝试、反馈、思考、探索,酝酿成熟后,又在意识层面上受到某种因素的刺激,而获得一种启示和诱导,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强调青年中医临床工作应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4.
贺萍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3):124-124
1运用“逆向思维”巧设问题,指引思路“逆向思维”一般在完成课文教学任务之后,另辟蹊径,提出一些“逆向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思想的骏马在崭新的思维空间驰骋,识正误,辨是非,求真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文学作品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完《祝福》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假如祥林嫂的儿子阿毛没有被狼衔走,那祥林嫂会不会改变‘穷死’的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讨论,有的说:“阿毛不死,祥林…  相似文献   

5.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本体,也是通过主体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状态或境界."道"不是实体,不可言说,不可分析,只能诉诸于主体的心性直觉.通过对"道"的直觉思维来把握和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上追求,是中国传统哲学通往形上境界的特有门径和思维特质,而这种思维特质的形成,正与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言意之辨"有着深刻的关联.可以说"言意之辨"既是这种超越而内在的直觉思维形成的深层原因,也是其成为传统和特质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中包括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结果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内科课堂教学中,狠抓6个环节,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明显提高了内科教学质量。1创造性思维及特点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于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人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组并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有下面3个特点:其一,表现在思维、结果和产物上的新颖性与效用性。其二,创造性思维除有直觉思维外,还具有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其三,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必须有创造性思维参与。2通过“六环节…  相似文献   

8.
浅谈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注重启发式教学。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启发”与“简化”相辅相成,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反相成,但只有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才可使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集“两成”于一身,达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思维能力的教育目的。从而为培养“实用型”卫技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视听教育是实现优化教学的教学手段之一。学习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心理学中许多问题。如感觉、视觉、听觉、想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活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受教育者怎样通过感知、思维和行动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以问题为中心"式思维训练在临床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每个临床医生几乎都是从医学生开始的 ,将一个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 ,良好的临床思维训练是其关键所在。几年来 ,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对“以问题为中心”式思维训练方法进行了探索。1 何谓“以问题为中心”式思维训练学生初到临床实践 ,会发现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有一段很大的差距 ,模拟临床某一个病人问题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结合所学书本知识设计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临床诊断推理过程表及解决问题要点 ,包括 :提出问题 ;详细了解病人情况进行体检 ;作出初步假想诊断 ,及其他假想诊断 ;确定探查病情的方案 ,及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形式语言的创造性思维 ,以民族文化精神为立足点 ,借助特定的思想基础、情感认识状态和思维的敏锐度 ,对中国画的现实视觉形态进行思辨上的体验。从而建立起切合时代脉搏的中国画形式语言 ,为视觉语言体系的建立 ,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12.
"风占"在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古人很早便开始关注"风"与其他现象之间的联系,风的季候性的发现及其与时空相应体系的结合为"风占"的产生和系统化提供了条件。"风"源于"天地之合气",这一突破性的认识使得其成为古人借以把握变化之道的重要媒介而受到重视。《内经》继承和吸收了这些基本思想,并运用其解释人体生命现象及疾病生成的原因。透过对《内经》"风占"思想背后所蕴含的内在思维结构的分析,有助于理解中医"象思维"的重要内涵,藏象理论形成的时空背景,"补不足,泻有余""以平为期"的治疗逻辑以及"天人相应"的因果观念。  相似文献   

13.
“五四”后期,周建人的性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前瞻性。深入挖掘和梳理其性道德思想的精华,对于当代高校树立科学的性道德观,进行性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性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龙仕柏 《海南医学》2012,23(7):97-98
为了探讨医院临床科研的哲学思维方法,本文从医学假说的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大项目"攻关与"小项目"的开发以及坚持实践第一等四个方面,进行临床科研的哲学思考,并运用哲学思维指导临床科研,达到了创新科研选题思维、明确主攻方向、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可见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对临床科研的实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临床思维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将数学中"集合"的知识引入临床诊断思维的教学中,把一个抽象的疾病诊断思维过程变成具体分析、思考、搜集具体材料和数据的处理过程。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临床诊断思维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对复杂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普遍缺乏形象思维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恰当的形象比喻、典型的记忆规律、反复的思维训练和大量的表象记忆,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医药院校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医药院校本科生特点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趋势,分析和论述将计算思维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以“思维导图”和“程序设计思想”为教学案例,阐述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思维构建问题解决方案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临床思维和检测结果的临床解读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即“系统疾病诊断小组”模式。该模式借鉴“器官导向教学”和“PBL教学”的指导思想,组织科室检验医师和具有临床医学背景的检验技师从学习疾病诊疗指南和典型案例诊断路径入手,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临床沟通和合作。该模式的目的是打破检验亚专业界限,强调检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相关临床诊疗知识的学习积累,最终具备将检验结果有效转换为诊疗信息的能力。该工作模式已经运行了2年多,科室陆续成立了8个系统疾病诊断小组,小组成员的临床诊疗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受邀参加临床会诊和加入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团队的人次较前明显增多,并尝试创建具有诊疗意义的检验分析报告和疾病临床诊断检验路径等,受到临床广泛好评。然而,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需要制定小组成员个性化培养计划和完善系统疾病诊断小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药剂学教学中构建了"五位一体"思维模式,阐明了"五位一体"思维模式的内涵,实施结果提高了药剂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中西医思维差异谈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思维方式在思维起点、思维过程、思维结果上存在本质的不同。现代中医院校大学生是在西医思维模式浸润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当前中医教育中存在着专业思想不稳固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对中医理论思维上的认知缺陷。可通过调整中西医课程设置、中医思维方法的渗透、加强中医文化氛围培养、经典和临床密切结合等4个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