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台州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养育环境特征及Weiss功能性缺陷程度评定量表评分现状。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8月在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0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80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一般资料、Weiss功能性缺陷程度评定量表评分,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Weiss功能性缺陷程度评定量表评分[家庭(1.68±0.35)分、学习和学校(1.62±0.43)分、生活技能(1.24±0.32)分、自我管理(1.43±0.29)分、社会活动(1.43±0.38)分、冒险活动(1.52±0.37)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庭(0.98±0.27)分、学习和学校(0.53±0.12)分、生活技能(0.74±0.06)分、自我管理(0.59±0.04)分、社会活动(0.36±0.07)分、冒险活动(0.37±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791、67.461、43.445、81.112、78.320及79.051,均P<0.05)。观察组患儿注意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自我觉知的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心理门诊收集ADHD患儿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与被试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发育儿童作为对照组,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儿童神经心理缺陷自评问卷(SAND-C)评估两组儿童的症状和自我觉知水平。结果 ADHD组在运动和行为控制、记忆和语言两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注意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ADHD患儿神经心理缺陷自我觉知的运动和行为控制因子与Conners问卷的学习问题、焦虑、多动指数三个因子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ADHD组患儿不能意识到自身在疾病上的缺陷,过高地评估了自己的能力,神经心理缺陷自我觉知水平低下,会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感觉统合(SIT)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力和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训练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1例。训练组患儿进行SIT训练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进行针刺联合SIT训练治疗。采用感觉综合评定量表检测患儿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及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情况;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定患儿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全量表智商(FIQ)及不分心因子(C因子)水平;采用试听连续整合测试(IVA-CPT)评分评定患儿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综合注意力商数(FAQ);采用CRT评分评定患儿自觉能力、比较推理能力、抽象推理能力及智商数;采用Conners量表评定患儿品行、身心及多动指数。结果 治疗后,与训练组患儿前庭失衡(32.25±10.22)分、触觉过分防御(41.52±9.35)分、本体感失调(37.65±11.72)分及学习能力发展不足(30.15±11.71)分相比,联合治疗组患儿前庭失衡(40.18±10.8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肠道细菌构成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天津仁和天成医院收治的ADHD患儿85例为ADHD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2例为健康组。收集两组儿童粪便样本行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特点。结果ADHD组患儿Shannon指数(2.87±0.79)、Simpson指数[0.85(0.79~0.92)]均低于健康组[(3.26±0.85)、0.92(0.89~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2.862、5.685,均P<0.05)。ADHD组患儿肠杆菌属[(4.37±1.42)%]、气味杆菌属[0.98(0.71~1.19)%]、枸橼酸杆菌属[(4.52±0.79)%]、肠杆菌科[(6.38±2.85)%]、粪拟杆菌[(6.37±1.87)%]及内脏拟杆菌[(3.35±1.42)%]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组[(2.85±0.64)%、0.53(0.48~0.59)%、(2.22±0.95)%、(3.16±1.05)%、(3.87±0.85)%及(1.52±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7.861、6.934、13.208、8.418、9.532及9.888,均P<0.05)。ADHD组患儿韦荣球菌属[(5.74±1.35)%]、副拟杆菌属[(3.98±1.10)%]、双歧杆菌属[(1.12±0.25)%]及普氏栖粪杆菌[(2.76±0.98)%]相对丰度均低于健康组[(8.98±1.59)%、(6.08±1.74)%、(1.89±0.43)%及(5.41±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11.045、7.055、10.635及12.626,均P<0.05)。ADHD组患儿对立违抗[(15.34±4.24)分]、注意力不集中[(18.37±2.85)分]、冲动与多动[(16.24±4.12)分]评分及中文版ADHD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总分[(49.95±10.42)分]均高于健康组[(8.65±1.67)分、(9.41±3.87)分、(8.16±1.77)分及(26.22±5.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67、16.171、14.487及16.388,均P<0.05)。ADHD患儿肠杆菌属、气味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科、粪拟杆菌及内脏拟杆菌与SNAP-Ⅳ各子量表评分和总分均呈正相关,而韦荣球菌属、副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普氏栖粪杆菌与SNAP-Ⅳ各子量表评分和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ADHD患儿肠道菌群存在异常,且肠道菌群改变与患儿病情严重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认知行为特征,为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和分类标准,将96例ADHD患儿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三个亚型。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数字划消测验、韦氏记忆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比分析不同亚型ADHD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认知行为特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亚型ADHD患儿的Conners量表总分均显著增高(P0.01),数字划消得分、记忆商和全量表智商均显著降低(P0.01)。不同亚型之间比较,可见混合型患儿的Conners量表总分[(38.45±15.02)分]最高(P0.01),数字划消得分[(75.38±13.15)分]、记忆商[(71.29±9.46)分]和全量表智商[(84.12±10.21)分]均最低(P0.01)。【结论】各亚型ADHD患儿均存在行为障碍和认知缺陷,混合型受损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认知行为疗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5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托莫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ADHD评分、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评分、多动症症状检查量表第4版(SNAP-IV)评分、中文版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ADHD评分[(35.26±4.28)分、(36.18±5.27)分]和SCARED评分[(7.58±0.24)分、(7.56±0.32)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09、0.335,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DH...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患儿的家庭环境特征.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组60例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79例患儿、抽动障碍组60例患儿及正常对照组71名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组不和睦家庭占16.7%,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者占76.7%,父母对孩子有不合理期望的占41.7%,亲子缺乏交流的占35%,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采用惩罚的父亲占55.0%,母亲占48.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组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比较,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中所有10个分量表得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组亲密度(7.17±2.12)、知识性(3.40±2.11)与组织性(5.55±2.01)得分低于抽动障碍组(分别为:7.90±1.67、4.72±2.04、6.50±1.8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组道德宗教观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30±1.50比5.87±1.25),独立性得分(5.53±1.31)高于正常对照组(5.06±1.47),矛盾性得分(4.32±2.58)高于正常对照组(2.68±1.82),知识性(3.40±2.11)、娱乐性(3.83±2.59)、组织性(5.55±2.01)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13±1.85、5.34±2.14、6.80±1.75).结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患儿的家庭环境特征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是相似的,均存在家庭功能缺陷,治疗应采取包括改善家庭环境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疾病特征等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于佛山市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心理门诊的6~12岁ADHD患者共72例,该72例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中国修订版韦氏智力测验(C-WISC)、数字划销测验(NCT)、父母儿童行为问卷(PSQ)的测量,了解其认知特点和疾病特征。结果 1)ADHD患儿的言语智商(VIQ):VIQ可显著正向预测ADHD患者依从性水平 (F=8.36,P<0.001,决定系数为0.14);言语智商(VIQ)和总智商(FIQ)共同正向预测ADHD儿童患者复诊次数(F=10.17,P<0.01,决定系数为0.22);2)PSQ的多动冲动分量表可显著负向预测ADHD患者依从性水平(F=9.24,P<0.001,决定系数为0.15)。结论 ADHD患者的疾病特征对服药依从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早期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干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温岭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家庭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行为干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NAP-I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ADHD)、父母症状(Conner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1,P<0.05);干预前,两组SNAP-IV、ADHD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SNAP-IV、ADH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89、8.823,P<0.05);干预前,两组父母Conners量表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父母Conner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但两组品行问题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学习问题、多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为干预联合家庭干预对学龄前ADHD儿童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务社工模式下的家庭干预疗法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内科门诊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家庭干预。分别在研究开展前、开展6个月后和开展12个月后,收集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wanson Nolan and Pelham-Ⅳ rating scales,SNAP-Ⅳ)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数据,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6月后和12个月后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评分、SNAP-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社工模式下的家庭干预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单纯多动症与伴对立违抗患儿智力和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伴与不伴对立违抗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力和行为的差异,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CBCL)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对单纯多动症患儿37例和合并对立违抗障碍的多动症患儿22例进行评分和对比分析。结果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组患儿的总智商、言语和操作智商及填图、积木、拼图3个分测验评分均低于单纯多动症组;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患儿组行为量表违纪、攻击行为和外化性问题评分高于单纯多动症组患儿。结论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患儿的智商较单纯多动症患儿低,提示共病组存在更为明显的大脑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患儿存在更加严重的违纪、攻击及外化性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揭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视感知发育特点,为探索其成因、完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ICD-10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选取来自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心理门诊的4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性别年龄配对的正常儿作为对照。分别采用Frostig视觉感知发育量表和韦氏智力量表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及相关性。 【结果】 1)病例组总视感知,以及缩减运动的视感知和视运动整合两成分因子所得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男生空间位置、视觉关闭和手眼协调分测试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女生空间位置、视觉关闭、图形稳定性、手眼协调、临摹、空间关系分测试低于对照组(P<0.05 )。病例组男生手眼协调分测试明显低于女生(P<0.05)。3)病例组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均低于对照组GVP、MRP及VMI与FIQ、PIQ、VIQ均有相关(r=0.4~0.7,P<0.001)。 【结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存在着视感知发育的落后或缺陷,男女生的视感知能力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注意障碍儿童的治疗中,必须同时努力促进儿童的视觉感知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哮喘性支气管炎健康宣教与家庭管理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给予常规家庭照护,观察组患儿出院后在常规家庭照护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采用自制问卷统计哮喘性支气管炎宣教情况,采用自我照护能力量表(ESCA)统计家庭照护能力,对两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情况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进行评分,采用抑郁-焦虑-应激自评量表简版(DASS-21)评价患儿心理状况,对两组患儿上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健康宣教与家庭管理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规范用药、诱发因素、呼吸锻炼及饮食运动知识得分[(21.14±3.24)分、(28.56±2.54)分、(17.33±2.13)分及(20.69±3.23)分]均高于对照组[(16.34±2.78)分、(24.35±4.35)分、(14.35±2.67)分及(18.06±2.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56、6.465、5.123及4.546,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ACT评分[(24.24±4.35)分]高于对照组[(20.17±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DASS-21评分[(16.24±4.36)分]低于对照组[(27.24±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ESCA评分[(126.43±9.67)分]高于对照组[(110.34±13.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2,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哮喘性支气管炎健康宣教与家庭管理效果呈正相关关系(r=0.526,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健康宣教运用恰当,可提高儿童及其家属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达到良好的家庭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5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采用哌甲酯口服,从每次5mg,每天2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每天最大剂量不大于60mg,适宜量为0.3~0.7mg/kg.d。结果:治疗前ADHD症状量表(ADHD-RS-IV)总分为(39.11±7.38)分,治疗后为(19.78±7.8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李一民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81-4483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 :将86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0.3~0.5 mg.kg-1.d-1的利他林片口服,每天2次;治疗组给予10~15 ml/次的小儿智力糖浆口服,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在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等五个方面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有效率74.42%。治疗组患儿血钙和血锌含量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仅血锌水平明显增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进行探究。方法:选取80例具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80名正常的儿童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儿童采用自我意识量表(PHCSS)进行评定自尊及自我评价程度,以及应用瑞文测验联合型进行评定智商情况,并作比较。结果:父母的教育方式同子女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关联;研究组患儿同参照组正常儿童的IQ都处于正常的水平(P>0.05);对比PHCSS评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明显的低于参照组(P<0.05),并且低意识水平的人数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较低的自我意识水平,家长需要做好正确的教育工作,实施有效的干预举措,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及自我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脑电图及神经心理特征情况,为儿童ADHD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2月北京安定医院收治的ADHD患儿17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ADHD分型分为多动/冲动为主型组31例,混合型组95例,注意缺陷为主型组51例。3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日本光电EEG-4418K型脑电图进行测定,并对3组患儿进行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VMI)、联合型瑞文测验(CRT)、反应时测定,比较不同类型儿童ADHD的脑电图及神经心理特征情况。结果 177例ADHD患儿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79例脑电图正常,占44.63%,98例脑电图异常,占55.37%。异常脑电图患儿中56例轻度脑电图异常,42例中重度脑电图异常;多动/冲动为主型组VMI测定结果高于混合型组与注意缺陷为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组CRT测定结果高于多动/冲动为主型组与混合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混合型组平均反应时、最快反应时及最慢反应时长于多动/冲动为主型组与注意缺陷为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ADHD伴有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异常,能显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改变,并且儿童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较差,VMI则能反应ADHD亚型中患儿注意力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事件相关脑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组40例,正常对照组22例。对所有对象进行儿童韦氏量表、P300测试。【结果】P300:ADHD组P300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靶P2、N2、P3潜伏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P3波幅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P300潜伏期与C-WISC的总智商、操作智商、语言理解智商因子及记忆/注意智商因子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事件相关脑电位P300可作为临床评价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脑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水平的影响,为促进ADHD儿童的智力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94例ADHD患儿进行智力测验,分析研究ADHD儿童智力及影响因素。结果ADHD儿童智商在正常范围偏低,父母文化程度、抚养方式、神经系统发育对ADHD儿童智商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1或〈0.05)。结论父母文化程度、抚养方式、神经系统发育是影响ADHD儿童智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6~11岁不同亚型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的年龄、行为及注意力的差异.方法 对2006年1~10月期间首次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临床诊断为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6~11岁男童185例,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诊断、分型,同时请家长采用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对儿童行为进行评定,注意力检查应用数字划消测验.结果 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混合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1.6%(77例)、7.0%(13例)和51.4%(95例),平均年龄分别为8.3±1.3岁、8.0±1.7岁和7.7±1.4岁.3种类型儿童年龄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185,P=0.028),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与混合型的年龄分布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χ2=7.354,P=0.007);②行为量表总分、外向分、外向因子多动、攻击、违纪得分在不同亚型儿童之间存在差异(F值分别为10.17、24.51、11.89、24.35、16.26,均P<0.01),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与混合型的总分、外向分、外向因子多动、攻击、违纪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4.50、-6.95、-4.86、-6.96、-5.67,均P<0.01);③不同亚型的数字划消测试失误率轻、中、重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6~11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中,注意缺陷的程度无明显差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混合型儿童比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就诊较早,且比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尤其是外向性行为问题,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混合型儿童更需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