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平均眼压、临床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的房角粘连范围显著减小,而前房深度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14.29%(6/4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2.
邱培雄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61-262,265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55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选择随机抽取同期年龄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50例(55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术前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安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与老年白内障手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54例54眼为观察组,采用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38例38眼为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0.5第1天为42.6%(23/54)、第7天为66.7%(36/54)、第30天为92.6%(50/54);对照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38例38眼,术后视力≥0.5第1天为36.8%(14/38)、第7天为57.9%(22/38)、第30天为73.7%(28/38),两组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7%,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由于受原发病的影响,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采用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效果较理想,临床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9,(2):244-24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5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视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前角膜散光和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和视力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眼压水平和前房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眼压水平和前房角有明显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眼压水平更低,前房角更宽(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8/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睡眠情感以及精力等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前房角情况,且并发症明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陈奋勇 《当代医学》2021,27(4):44-4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伴散光患者视觉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伴有散光患者46例(56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28眼).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对照组植入折叠式的人工晶体,观察组植入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状态和散光情况.结果 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远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角膜散光、总散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伴散光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远视力,显著降低总散光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32例41眼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行青光眼、白内障分期手术的患者35例42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个月、6个月角膜散光轴向分布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1周角膜散光轴向分布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能较好地保持了角膜原有的功能形态,降低了术后角膜散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10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组视力、眼压和角膜散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对视力的改善.方法 对40例(60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应用常规切口手术治疗40例作对比,比较两组的视力恢复及散光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40例60眼手术后视力均有大幅度提高.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疗效确切,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疗效. 方法 32例(4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9.38,P<0.01);术后平均眼压为(12.06±2.54) 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前房深度明显加深,房角开放,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好,良好控制术后眼压,开放房角,并发症少,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的视觉效果。方法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45例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45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照组),观察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远、中、近视力,戴镜率及术后视觉不良症状。结果 观察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后裸眼远、中、近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不良(光晕炫光)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戴镜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熟的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能够明显改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视力及视觉不良症状,降低患者的戴镜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三联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焦作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三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者为首选治疗方法,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清亮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56例白内障患者,把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做为观察组,把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做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清亮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矫正视力情况对比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清亮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围术期,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术后1W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舒适度,并于出院时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 (1)术后1W,对照组不舒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晶体移位、术后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视网膜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较好,能在提升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间长垣县中医院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59例(59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视力及QOL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8%。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可有效改善其术后视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67例(90眼)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选取其他条件相近的53例(85眼)非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所得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发现两组病例比较术后视力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出现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瞳孔散大困难及前房变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安全有效,可为早期发现及治疗眼底病变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14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及角膜散光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患者眼压,提高视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白内障患者86例,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综合组(n=43)和常规组(n=43),两组均采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遵医率、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综合组遵医率97.67%(42/43)较常规组72.09%(31/43)高(P0.05);综合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与常规组18.60%(8/4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采取综合护理可提高遵医率,改善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晶状体超声乳化与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患者行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眼压水平比较无差异(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均较术前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视力大于0.5的例数,两组术后对应时间内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临床价值优于小切口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但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费用较高,患者可根据自身家庭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联合应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乳化手术相比,联合应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作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常用术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