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骨梗死全身骨显像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病例男,55岁。左肺癌术后2年半、感冒后发热、双下肢疼痛半个月、体重下降约4kg,要求进一步诊治入院。该患者于2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左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腺癌。术后用药紫杉醇+顺铂化疗4个周期。  相似文献   

2.
自 1997年开始对 7例食道纵隔支气管瘘患者开展食道支架植入术 ,在解决患者进食困难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男性 ,年龄 45~ 75岁 ,其中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 1例 ,食道中下段癌伴右支气管瘘 2例 ,食道癌术后放疗后并发支气管瘘 3例 ,左肺癌术后放疗中并发右支气管瘘及纵隔脓肿 1例。上述病例均伴有吸入性肺炎 ,术后经抗炎治疗后肺部感染、纵隔脓肿控制。 1例死于大出血 ,1例死于肿瘤衰竭 ,5例健在 ,最长为 2 7个月。1 2 方法。患者仰卧床上 ,放入口托 ,在X线引导下插入亲水软导丝…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3岁,因"左小腿、踝关节骨折后5个月功能障碍"来就诊。患者就诊前5个月车祸后导致左胫骨干和外踝的闭合骨折,受伤当天行"左外踝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行长腿石膏前后托固定胫骨干骨折。术后5个月由于发现小腿畸形,伴踝关节负重时疼痛以致不能行走来就诊。既往:体健。查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0岁,因"进食梗噎1个月余"于2007年12月3日入院.患者1个月内曾3次行胃镜检查均见距门齿36~38cm处食管黏膜溃疡,质硬,易出血,但病理活检未找到癌细胞,胸部CT示纵隔内小淋巴结影.入院后建议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小弯,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多处肿大且已溶合成团,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手术顺利,术后留置胃管负压吸引.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但术后第5日突发上腹部胀痛,肛门尚未排气.  相似文献   

5.
晚期食管癌性梗阻食道支架植入术21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梗阻症状消失,钡透支架扩张直径达到1.2~1.8 cm,生存期3个月以下者3例,3~6个月者6例,6~9个月者5例,9~12个月者3例,12个月以上者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10例术后发生呕血性黏液.表明对晚期食管癌所致梗阻或并发食管气管瘘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加强术后辅助治疗及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并发症少,患者可接受.  相似文献   

6.
晚期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食道支架置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合文献报道探讨防范措施.结果 11例晚期食道癌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出现疼痛9例,占81.8%;胸骨后不适8例,占72.7%;少量出血5例,占45.5%;气管狭窄呼吸困难2.例,术后2个月内死亡,占18.2%.未出现严重的大出血、食道穿孔、支架移位、支架堵塞等并发症.结论 食道支架置入术后,要警惕支架压迫和肿瘤生长导致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对于胸中上段食道癌,主动脉弓旁病变患者选择支架直径16或18 mm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内隧道术治疗婴幼儿左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ALCAPA)疗效.方法对5例肺动脉内隧道术矫治ALCAPA患儿,于手术后出院前及门诊随访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全部患儿重建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内隧道通畅,左心室功能明显改善,射血分数显著增加,术后2~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肺动脉内隧道术可以显著改善ALCAPA患儿左心功能.超声心动图随访能够显示内隧道通畅情况、心功能恢复程度、并发症及术后残留异常.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4岁,因左睾丸进行性肿大,怀疑左睾丸精原细胞瘤而行左睾丸切除术,部分精索切除.后经病理切片确诊.术后一个月于2003年1月6日来我院进行"狗腿子野"放射治疗5次,并给予益生血胶囊以升白细胞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9.
1案例介绍1.1病例介绍患者女,23岁。因"外伤后左髋疼痛伴活动受限1 d"于2012年8月10日入某市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行左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病灶清除,带缝匠肌髂骨瓣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术。2012年12月3日在原手术医院门诊复查X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处螺钉顶出关节面。3 d后在原手术医院行左股骨颈骨折术后部分内固定取出术。术后6个月在某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 ,36岁。左小腿疼痛 3个月。查体 :左小腿外形及皮肤色泽正常 ,左胫骨上端外侧压痛明显 ,未扪及包块 ;左膝关节屈、伸不受限 ,内旋、外旋过程中感左小腿上方疼痛。X线示 :左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侧胫骨内 ,胫骨上端几乎被肿瘤组织所填充 ,并已多处穿破骨皮质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瘤约 8cm× 6cm× 5cm大小 ,形状不规则 ,质软 ,呈鱼肉状。术中冷冻切片诊断 :左胫骨肉瘤 ,类型未定。遂行肿瘤刮除术和髂骨植骨术。术后给予Vm -2 6 ,MTX化疗 3次。术后 5个月 ,患者再次出现左小腿疼痛。查体于左侧月国窝偏下…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于PTCA术前、术后 3d及 3个月对 3 0例PTCA患者进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 ,并采用心导管法记录PTCA术前及术后即刻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PTCA术前较术后即刻心导管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术后 3d与术前比较 ,除个别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改善外 ,整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而术后 3个月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较术前及术后 3d改善明显 ,表现为EPV增加 ,APV减少 ,E/A >1,AETp缩短 ,AETp AET负值增大( P <0 .0 5 )。结论 PTCA能改善远期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在该院施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8例患者资料.其中,右肺上叶切除6例,右肺中叶切除3例,右肺下叶切除15例,左肺上叶切除4例,左肺下叶切除10例,对3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并同期施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58.6±34.4)min,术中出血量(183.5±76.5)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3±2.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3.5)d.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肺癌31例,肺转移瘤3例,炎性假瘤2例,肺隔离症1例,肺曲菌球1例.随访1~12个月,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6和9个月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可靠、技术可行,具备安全、微创、恢复迅速的优势,适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和需要施行肺叶切除的良性肺部疾病,但需要娴熟的内镜下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9年3月采用食管支架重置术治疗1例肺癌切除术后食管受累引起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左肺癌,左肺完全切除术后1年,吞咽困难1个月余,患者2007年6月因左肺癌行左肺切除术.术后1年余出现吞咽困难,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中下段受累,管壁增厚.钡餐透视显示食管中下段重度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的超声心动图动态变化.方法 超声心动图观察6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30 d的动态改变,并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结果 术后供、受体心房吻合处显示清晰,心房扩大,心房大小与术后瓣膜反流程度相关;右室逐渐增大,肺动脉压逐渐增高,心室壁增厚,均于1~2周左右达到最大,之后逐渐缩小降至正常;5例术后1~3 d左室壁运动增强,1例术后1 d左室壁运动减弱,于术后3 d恢复;术后1周左右6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心包积液,1~3个月内消失;3,6,12个月随访显示心脏大小及功能稳定.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较准确评价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早期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为临床判断其疗效、排异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UPLMCA)为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疗效.方法:于发病8 h内采用PCI治疗UPLMCA病变患者28例(LVEF均等于或大于0.45).术前30 min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或噻氯匹定500 mg,并予低分子量肝素5 000 U 皮下注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常规方法于左主干置入支架,对合并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病变者先予以常规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处理,再行左主干的支架置入.左主干的支架置入均为直接置入,支架球囊释放压力14~18 atm,扩张时间2~3 min,重复造影,如效果不满意者,予支架球囊原位增加2~4 atm压力再扩张.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所有患者置架处血流均达TIMI Ⅲ级.所有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随访5~11个月,仅1例术后2个月出现梗死后综合征(经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情况稳定.结论:对于LVEF等于或大于0.45的UPLMCA病变患者,及早行PCI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21例晚期食管癌性梗阻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1例患者术后梗阻症状消失,钡透支架扩张直径达到1.2-1.8 cm,生存期3个月以下者3例,3-6个月者6例,6-9个月者5例,9-12个月者3例,12个月以上者4例。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10例术后发生呕血性黏液。表明对晚期食管癌所致梗阻或并发食管气管瘘者行食道支架植入术,加强术后辅助治疗及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并发症少,患者可接受。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3岁,以"气短4个月,加重10 d"为主诉入院.4个月前突发胸痛,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入口植入药物支架1枚,术中出现室颤,给予心肺复苏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后器械失效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为85岁男性,因摔倒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d入院.髓部X线检查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术后复查髋部X线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装置位置好.术后4个月复查,查体见左下肢肢体短缩及外旋畸形,髋部X线片示左髋内翻,骨折局部塌陷.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未遵医嘱,术后1个月即下地负重.术后9个月再次复查左髋部X线示内固定失效,故再次收入院行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恢复好.结论 PFNA内固定适于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但仍需避免过早负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鼻胃肠管联合食道支架置入降低食道癌性狭窄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食道癌性狭窄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观察组采用鼻胃肠管联合食道支架置入,对照组单纯采用食道支架植入。对比两组在术后1个月的支架移位发生率、术后3个月内支架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个月的支架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内支架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胃肠管联合食道支架置入可明显降低支架术后支架移位及支架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sVEGF)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5 4例肺癌患者sVEGF水平 ,同时测定 16例肺癌患者术后 1个月的sVEGF浓度。结果 :肺癌患者sVEGF浓度为 10 2 .5± 31.9ng/L(x±s)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16例肺癌患者术后 1个月测定sVEGF浓度 ,有 11例sVEGF浓度下降 ,5例sVEGF浓度升高 ,升高组和下降组手术前后测定值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sVEGF浓度测定对肺癌的辅助诊断及监测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