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Hippo信号通路核心元件MS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5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33例正常人、23例完全缓解缓解患者及12例难治/复发患者的MST1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对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MST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完全缓解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复发患者与初治患者MST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完全缓解患者与正常人MST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ST1基因的低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stathmin1基因和蛋白在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和缓解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应用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5例正常人和7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stathmin1 mRNA和stathm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正常人体内检测不出stathmin1蛋白表达,其mRNA在正常人体内则低水平表达.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stathmin1 mRNA表达高于正常人(P<0.05),急性白血病复发者stathmin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初治者(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stathmin1 mRNA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stathmin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9%,stathmin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后表达明显下降或不表达,急性白血病复发者stathmin1蛋白表达与初治者无显著差别(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stathmin1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stathmin1蛋白和mRNA在急性白血病初治及复发患者体内高表达,而在缓解后体内仍有弱表达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stathmin1可能成为判断微残留白血病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肺耐药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耐药蛋白 (Lungresistanceprotein ,LRP)基因mRNA表达 ,探讨其与多药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 7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LRP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骨髓细胞LRP基因表达阴性 ,2 5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中 1 7例LRP基因表达阳性 ,1 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仅 1例阳性 ,1 0例复发难治患者 8例阳性 ,初治AML组及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LRPmRNA表达水平与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 ,LRPmRNA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分别为 3/1 1 ,4/5 ,P <0 .0 5)。结论 LRP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 ,检测L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 ,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5例初治、12例复发AML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11.75±108.33pg/ml和237.17±113.56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19.51±41.60pg/mL;P<0.05).初治AML患者中VEGF高表达组(>211.75 pg/ml)完全缓解(CR)率为52%,低表达组(<211.75 pg/ml)CR率为75%,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刺激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预后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L1和MicroRNA-138-5p(miR-138)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20例初治AML患者、9例复发/难治AML患者和8例完全缓解患者PBMNCs中PD-L1 mRNA和miR-138的表达水平,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组。结果:初治AML组和复发/难治AML组患者PD-L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且复发/难治AML组患者PD-L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治AML组患者(P0.01);初治AML组和复发/难治AML组患者miR-13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20例初治AML患者中共收集了8例完全缓解期标本,完全缓解组mi R-138的表达水平高于初治AML组(P0.05),而缓解组PD-L1的表达水平与初治AM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AML患者中PD-L1 mRNA与mi R-138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AML患者PBMC中PD-L1表达增加、miR-138表达下调,且两者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周期蛋白E2 (cyclin E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方法 急性白血病(AL)患者70例,包括新近诊断急性白血病患者41例、复发患者10例和完全缓解期患者19例.14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yclin E2和CDK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yclin E2和CDK2 mRNA在初治的AL患者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0.7% vs 0%,P<0.05),cyclin E2在完全缓解组中阳性率低于初治组(47.4% vs 70.7%,P<0.05),初治组CDK2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8.0% vs 28.6%,P<0.05).cyclin E2 mRNA阳性表达患者完全缓解率低于阴性表达者(48.3% vs 91.7%,x2 =5.016,P<0.05).结论 Cyclin E2和CDK2可望成为急性白血病早期预后指标和复发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WT1基因表达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作用,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55例初发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的WT1基因表达,跟踪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基因表达。结果显示,白血病初治组(40例ANLL、15例ALL)与正常人外周血WT1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WT1≤6.8×10-3组生存期长于WT1>6.8×10-3组(P=0.027);白血病患者初发时WT1呈高度表达,完全缓解后,迅速或缓慢下降至少1个对数级,复发时再次增高。跟踪检测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基因表达,结果7例复发,5例在临床复发前2-3月WT1的水平明显增高,至少上升0.8个对数级。结论: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外周血WT1表达具有简便易行、准确性高、特异性好的特点。与正常人外周血比较,WT1在各类白血病外周血中呈高度表达,且表达水平与预后负相关;对外周血WT1基因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可用于微小残留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检测人急性白血病(A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MAPLC3)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RT-PCR方法检测初治、复发难治、完全缓解(CR)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自噬活性以及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初治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自噬活性、Beclin1和MAPLC3mRNA表达分别为80%、0.68±0.18、0.24±0.06;在难治复发组分别为100%、0.79±0.09、0.30±0.07;在完全缓解组分别为40%、0.52±0.15、0.16±0.04;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57±0.13、0.16±0.05。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Beclin1、MAPLC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组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均上调,在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上调尤为明显,这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期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中期因子(Midkine,MK)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Q-RT-PCR)方法,对181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31名正常人骨髓标本进行了中期因子转录本的检测.结果 中期因子在初治和复发AL患者、AL完全缓解(CR)患者及正常人骨髓细胞均有表达.初治和复发AL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及CR患者(P<0.01及P<0.05).而正常人与CR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期因子的表达在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各亚型(包括pro-B-ALL,common-B-ALL,pre-B-ALL)及各年龄段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与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急性杂合性白血病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各FAB亚型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正常人相比,M2型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AML其他FAB亚型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3患者中期因子表达也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但与除B-ALL和AML-M2外的其他白血病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4+患者较CD34-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1),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M2患者较阴性的M2患者中期冈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B-ALL、AML-M2和AML-M3型白血病患者中均存在中期因子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升高,为白血病诊断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急性白血病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酶速率法检测4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缓解后、复发后,同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病毒性心肌炎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变化,测定初诊时骨髓原始 幼稚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儿童急性白血病初治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心肌炎患儿(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且与骨髓原始 幼稚细胞比例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P<0.05);完全缓解后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低于初治时水平(P<0.05),复发后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时水平(P<0.05).结论 血清乳酸脱氢酶可鉴别儿童急性白血病良恶性、病情监测、疗效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