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外洗在肛门病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肛门病手术后易出现伤口疼痛、创缘水肿、创面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影响创口愈合.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自制中药外洗方用于肛门病手术后创口坐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240例,男143例,女97例,年龄14~78岁,平均46.2岁.其中混合痔手术110例,肛瘘手术62例,肛裂手术36例,肛旁脓肿手术32例.随机分为中药坐浴组126例,PP坐浴组11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马占君 《海南医学》2010,21(19):46-47
目的观察中药荆黄汤薰洗坐浴辅助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肛肠疾病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荆黄汤坐浴(治疗)组78例和1:5000高锰酸钾(PP粉)坐浴(对照)组72例,术后每日便后坐浴15-30min。统计两组排尿的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尿潴留的愈显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愈显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荆黄汤薰洗坐浴可以明显改善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并发症,疗效优于高锰酸钾坐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云南白药胶囊口服及外用对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位复杂性肛瘘3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64例,治疗组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口服及外用加中药熏洗坐浴及换药"的方式促进创面愈合;观察其对疼痛、瘙痒、出血、水肿及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结果 显示,有效率分别为98%、89%、85%和94%,创面愈合时间21.8+1.2天;对照组为术后单纯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及换药" 的方式促进创面愈合,有效率分别为58%、46%、60%和74%,创面愈合时间25.7+1.2天,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生肌之功效,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口服及外用加中药熏洗坐浴及换药"的方式可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出血及分泌物,减轻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氦氖激光加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3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0~65 岁;病程1-15年。 治疗方法:①自拟熏洗方:大黄、芒硝、苦参、枯矾、 板兰根、贯众、茵陈、地肤子各30g,加水1500-2000ml,煮 沸30分钟后先熏局部,适温后去药渣坐浴15-20分钟,每 日1次。②使用J-H100型氦氖激光医疗机的扩散镜头光斑 6cm,输出功率30mW,局部照射20分钟,每日1次。  相似文献   

5.
运用消炎坐浴洗剂治疗38例肛瘘术后患者,另设30例PP粉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探讨消炎坐浴洗剂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结果:消炎坐浴洗剂组伤口愈合时间较PP粉组缩短约4d;术后伤口疼痛、渗液等症状减轻,消炎坐浴洗剂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显示消炎坐浴洗剂对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院1996年至今,采用切开挂线加开窗加部分缝合法,结合中药煎剂薰洗坐浴治疗8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5例中,男58例,女27例,年龄17~73岁,平均45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4.2年。均为单个内口、2个(或以上)外口,瘘道多为弯曲。均  相似文献   

7.
黄华勇 《广西医学》2001,23(4):966-967
自 1 996年以来 ,我科采用湖北省黄石市卫生材料厂生产的甘石创愈散纱条作肛瘘术后伤口引流 ,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系统观察 42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2 2例 ,对照组 2 0例。年龄在 1 5~ 67岁 ,平均年龄为 41岁 ,其中男 34例 ,女 8例 ;肛瘘切开挂线术 32例 ;肛瘘切开术 1 0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相似 ,治疗期间不用其它辅助药。1 .2 方法 :患者大便后用 1 /50 0 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1 0~ 1 5分钟 ,再用 1 /1 0 0 0的洗必泰棉球清洗伤口 ,实验组将甘石创愈散均匀喷撒在凡士林纱条上 ,用镊子将纱…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是一种传染性性病,此病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从1990年以来采用自拟中药解毒祛湿汤治疗尖锐湿疣1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2例中,男5例,女7例,已婚,年龄20~29岁6例,30~39岁4例,40岁以上2例。病期均在两个月~1年。主要好发于外生殖器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疣体呈小丘疹状损害8例,呈菜花状4例。治疗方法方剂组成:黄柏、苦参、地肤子、板兰根、野菊花、土茯苓、车前草、生地榆、忍冬花各30克,上药加水煎至2000ml,将药汁倒入清洁盆内,先薰洗后坐浴至水凉为止,1剂药用2次,每日早晚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利用自拟中药薰洗剂预防治疗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 502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5例,用自拟中药薰洗剂薰洗坐浴.对照组207例,仅以PP粉坐浴.结果 试验组对于术后肛缘水肿的预防治疗总有效率为89.49%,对照组为69.57%,2组间总有效及无效例数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X~2=31.74,P<0.01 ).结论 利用自拟中药薰洗剂预防治疗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五倍子汤加减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100例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手术结束后的第2天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50 mL灌肠保留15 min,用1∶5000高锰酸钾融合热水熏蒸,熏蒸半小时。每天均1次,治疗1周。五倍子汤组则采取五倍子汤加减熏洗治疗,手术后第2天进行熏洗坐浴,将五倍子汤加减煎煮为2500 mL,热气进行患处熏蒸,在药液温度降低在40℃左右开始进行坐浴,每次坐浴时间25 min,每天1次,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临床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平均分值,继发感染发生率。结果五倍子汤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五倍子汤组临床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平均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五倍子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平均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五倍子汤组与对照组继发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倍子汤加减方中各种药物可顺调气机、理气解郁、疏肝破气、清热燥湿解毒,将其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够提高效果。五倍子汤加减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未愈的疗效好,可更好减轻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对痔瘘术后并发症临床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痔瘘术后患者102例纳入研究中并分组,其中A组(50例,常规粉熏洗坐浴),B组(52例,中药方剂煎水熏洗坐浴),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1)治疗总有效率:A组80.0%,B组94.2%,P0.05。(2)术后疼痛时间:A组疼痛时间为(4.5±2.3)d,疼痛时间为(2.6±0.8)d,P0.05。(3)创面愈合时间:A组创面愈合时间(25.3±6.4)d,B组创面愈合时间(20.4±6.1)d。结论临床上对预防痔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通过中药熏洗方式,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50例低位肛瘘术后中药熏洗配合微波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低位肛瘘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疼痛减轻、水肿消退、分泌物减少及创面愈合时间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低位肛瘘术后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微波治疗效果好,方法简单,无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医挂线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中医挂线法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肛门功能评分、创面水肿与分泌物评分情况、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12个月内肛瘘复发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31/40)(P< 0.05);治疗后,2组分泌物与创面水肿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 < 0.001),且观察组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P < 0.001);治疗后5 d、10 d,2组肛门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01),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 0.001);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肛门功能评分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中医挂线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创面疼痛、水肿症状,减少创口部位分泌物,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法不同干预时机和坐浴时间配合微波治疗对促进肛肠病术后切口愈合的不同影响。方法:将129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6组,根据不同干预时间分别坐浴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并配合肛周微波治疗。观察1个疗程后伤口疼痛、水肿、出血及创面愈合情况。比较6组患者在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早期干预(24小时内)20分钟(A2组)配合肛周微波治疗对促进水肿面积的消退面积最佳;中药熏洗不同干预时机和持续时间对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均有缓解作用;伤口出血与坐浴时间无关。结论:肛肠病术后病人早期干预(24小时内)20分钟中药熏洗配合肛周微波治疗效果最佳,且痊愈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在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中的疗效分析。方法将80例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水肿与分泌物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肛门疼痛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创面水肿评分与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术后5 d以及术后10 d患者肛门疼痛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在肛肠外科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患者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恢复情况.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试验组采用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的疼痛减轻及肛缘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术后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肛缘水肿消退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能有效地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能有效减少患者疼痛及肛缘水肿,紫草膏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创面有较好的疗效,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王昱  柏连松 《西部医学》2017,48(3):28-30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湿热敷及换药,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熏洗坐浴及红油膏换药。对比2组创面愈合时间、每周创面愈合率、肛门疼痛程度及创面渗液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4周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术后3周内的创面渗液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采取中药煎剂阶段用药湿热敷及换药,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渗液。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2000年4月 ̄2003年5月应用中药内服加薰洗同时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扁平疣9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2岁 ̄52岁,病程4w ̄3年。对照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13岁 ̄55岁,病程2月 ̄3年。对重组人干扰素α-2a过敏者及心、肝、肾功能不正常者不作为观察对象。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中药(板蓝根30g,败酱草15g,木贼10g,香附10g,生薏仁15g,马齿苋15g,夏枯草20g,露蜂房15g,莪术10g,红花10g),每日1剂,每剂煎2次,分早晚服,第3煎煎取1500ml趁热薰洗30min,1次…  相似文献   

19.
肛门疾病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为了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中药肛疾康液局部坐浴薰洗 ,并与高锰酸钾液(PP液 )的疗效进行对比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 2 6 0例 ,均按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诊断。门诊观察 14 5例 ,病房观察 115例 ;男 16 6例 ,女 94例 ;内痔 38例 ,外痔 (炎性、血栓性 ) 2 9例 ,混合痔 39例 ,肛门裂 2 5例 ,肛窦炎 8例 ,肛瘘(急性炎症期 ) 18例 ,痔瘘术后 10 3例。年龄 9~ 70岁 ,平均4 1岁 ;病程最长 2 2年 ,最短 3天。1.2 排除对象 年龄在 9…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配合传统中药熏洗、换药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换药后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换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症状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症状(如疼痛、渗液、水肿、肛门坠胀等)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愈合时间平均(24.45±2.02)d,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28.56±2.22)d(P﹤0.05)。结论:热敏灸新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换药治疗能显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缓解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渗液、水肿和肛门坠胀,该方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