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病机层次和要素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黄开泰 《河南中医》2004,24(3):12-13
中医学是直接从临床中形成、发展的,所有理论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和临床具有极大的一致性,一切临床活动都以病机为中心。病机可分为四个层次:①病机理论基础;②基本病机;③病病机;④证候病机。病机的要素有病种、病因、病位、病性、病形、病势等六项。病机要素量和病机层次具有对应关系,病机层次越低要素量就越多,与临床关系就越直接;病机层次越高要素量就越小,与临床关系就越间接,但这并不反应临床意义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3.
六经"病"的病机探讨(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仲景对病的规范不是规定脉证,而是从脉证的病机意义实现对病的规范。病病机具体要素的核心构成决定病的基本属性,是疾病分类的依据;而要素关系则反映具体疾病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的证候规律。病病机的对象界有大小之分,有包含与被包含之别,有彼此传变之系,是病在一定时间、空间纵过程的相对稳态,通过证候病机反映出来。把握病痛机有利于引导临床辨证向证候病机运动和预测疾病的传变趋向。  相似文献   

4.
六经"病"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仲景对病的规范不是规定脉证,而是从脉证的病机意义实现对病的规范。病病机具体要素的核心构成决定病的基本属性,是疾病分类的依据;而要素关系则反映具体疾病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的证侯规律。病病机的对象界有大小之分,有包含与被包含之别,有彼此传变之系,是病在一定时间、空间纵过程的相对稳态,通过证侯病机反映出来,把握病病机有利于引导临床烨证向证侯病机运动和预测疾病的传变趋向。  相似文献   

5.
黄梅春 《新中医》1998,30(5):51-51
六经合病并病治验举隅黄梅春江西省高安市太阳卫生院,高安市太阳圩乡(330809)《伤寒论》六经合病、并病的理论,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无论是外感疾病还是内伤杂病,不论何种疾病的任何阶段,只要辨证属六经合病或并病的证候,采用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从临床角度,论述排病治疗与排病反应。指出:排病反应是在正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时把病排出或者需要药物的帮助,或者靠自身正气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痹痿辨析论     
痹病和痿病是中医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两类疾病 ,可以囊括现代医学里的很多病种。其二者的临床表现、证候特征及发展演变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某些医师的实践诊疗过程中往往不能透察明晰 ,称痹为痿 ,或称痿为痹。这种对疾病本质认识上的含糊不清会影响对患者的正确处方用药 ,而导致治疗上的错误 ,延误病情。为能更好地认识此两类疾病 ,笔者现将其二者做一辨析 ,阐述如下以飨读者 :1 病名溯源当分为二痹、痿两病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为之设专文二篇“痹论”、“痿论” ,《灵枢》中也有专文“周痹” ,并散载于《内经》其他篇 ,广泛地…  相似文献   

8.
新版<中医诊断学>:"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1].虽然证候是疾病一定阶段的证候,但临床患病大多不是单一的,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证候每每成为多种疾病"合病"、"并病"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9.
中医络病学在近30年间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和临床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络脉—血管系统病"概念的提出引发了对中医络脉络病与现代医学心血管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大致形成共识,中医络脉类似于西医血管,西医心血管病可以利用中医络病病机加以分析、辨证及治疗。现就络病学说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伤寒六经之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任 《河南中医》2004,24(8):4-5
伤寒六经病变之实质即为六类综合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实质分别即毒血症等、菌血症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伤寒论》即对其辨证论治等分别进行了论述。以下略陈管见,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 997至 1 999年采用自制“慢盆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 2 1 1例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 1例均系门诊病人。年龄 1 9~ 2 5岁 3 9例 ,2 6~ 40岁 1 2 1例 ,41~ 5 0岁 5 1例。病程 2~ 6个月 68例 ,1~ 3年 92例 ,4~ 5年 3 0例 ,7~ 1 0年 2 1例。其中流产后发病者 80例 ,产后3 8例 ,放置宫内节育器 47例 ,取环术后 3 1例 ,宫外孕术后 1 3例 ,阑尾脓肿术后 2例。   2 .症状和体征  2 1 1例中 ,有腹痛者 1 81例 ,腰痛 89例 ,白带增多 1 0 7例 ,阴道出血 3 1例 ,月经不调 5 1例 ,不孕…  相似文献   

12.
柴胡清肺饮治久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3个病例的介绍,分析久咳的病因病机,认为在宣肺、清肺、润肺的同时,应着重“治肝”,以自拟柴胡清肺饮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开鬼门,洁净府"是中医治疗水肿的经典之法。通过宣肺发汗,通利小便,停留于体的水分,能随汗排出或从小便排出。张仲景提出了"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具体准则。慢性肾功能衰竭本为脾肾虚衰,浊毒潴留,属水肿范畴。遵循开鬼门,洁净府这一准则,辨证施治时灵活运用宣肺发汗、通利小便及通腹泻浊等方法,使肺气升降正常,三焦气机通顺,邪毒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4.
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口服宁泌泰胶囊治疗4周。结果:近期痊愈150例,有效82例。无效88例,总有效率为72.5%。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药.参阳方(主药:党参、黄芪、丹参、锁阳、女贞子等)的急性与慢性毒性反应。进行常规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并通过建立移植瘤模型,观察该方对荷瘤裸鼠的长期慢性毒性反应和对其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参阳方经小鼠灌胃的日最大耐受量为50g/kg体重,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107倍;对荷瘤裸鼠的生存期无影响;心、肝、肾标本光镜下均未见病理学改变。提示参阳方对小鼠、荷瘤裸鼠无明显的急性及慢性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治咳方治疗慢性咳嗽11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治咳方治疗慢性咳嗽患者110例,2周为一疗程。结果:临床控制5例,显效28例有效48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73.6%。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病邪,属于中医“伏邪”范畴,对伏邪的治疗,温病学家提出“透邪外达”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就慢性乙型肝炎伏邪性质及其邪伏病位作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治疗组 (30例 )给予加味补中益气汤 ,胃复春组 (15例 )给予胃复春片治疗 ,西药组 (15例 )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各治疗 6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73 33% ,胃复春组为 5 3 33% ,西药组为4 6 6 7%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胃镜、病理、Hp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胃复春组和西药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毒邪"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毅 《江苏中医药》2002,23(11):52-54
“毒邪”是对机体有危害作用的致病因素的总称 ,其危害性较一般的邪气严重。慢性肾衰分清泌浊功能减退 ,秽浊溺污不得外泄 ,蓄积体内 ,秽浊积久 ,酿为浊毒 ,久则瘀毒互结 ,形成浊毒、溺毒、瘀毒顽证 ,其表现各异。治疗“浊毒”以化为主 ,“溺毒”以排为主 ,“瘀毒”以行散为主。  相似文献   

20.
在慢性肾脏病中,"浊邪"主要指浊阴之类,具有流动性、污秽性和有害性,如饮、水、痰、湿以及部分瘀血(血行缓慢之瘀血),可称水浊、痰浊、湿浊、饮浊、瘀浊。当多种并存时,常常概称为"浊邪"。对于"浊邪"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缺乏较为系统的认识及根本性治疗措施。中药复方在治疗慢性肾脏病脂质代谢紊乱具有多靶点、多向性、多层面等优势,且副作用较小,价格较低,但中药药物间的协同降脂效应及单味药有效降脂成分、作用机理研究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