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肺痿”一词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之后,历代诸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予以探讨确系必要。《说文》云:“痿,痹也”。段玉裁注:“古人多痿痹联言,因痹而病痿也”。说明瘘证是继发性疾病,多由痹证发展而来。痹,闭也,壅闭不通之意。《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合论于同一篇中确有一定的含义。考诸痿证首见于《素问·痿论篇》,其以“肺热叶焦”立论。分列脉痿、筋痿、肉痿、痿躄之证,据此  相似文献   

2.
《内经》记载的疾病甚多。以专题论述疾病名篇的,见于《素问》的则有:《热论》、《评热病论》、《疟沦》、《咳论》、《举痛论》、《风论》、《痹论》、《痿论》、《气厥论》、《厥论》、《奇病论》等;见于《灵枢经》的则有:《寒热病》篇、《癫狂》篇、《热病》篇、《厥病》篇、《杂病》篇、《周痹》篇、《胀论》、《论痛》篇、《水胀》篇、《寒热》篇、《大惑论》、《痈疽》篇、《忧恚无言》篇等。散见于各篇中记载的病证尤多,有外感病,有内伤杂病;有内科,妇科,儿科、眼科、喉科等等。虽然在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见证时,有详有略,但是对于各种疾病的认识,已经进行了各种的分证与鉴别,这些对疾病的分证方法,实际上就是后世各种辨证方法的雏型。  相似文献   

3.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4.
痿病探微     
[目的]"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详细阐发机理,成为后世医家研讨基础,历代医家看法大同小异,均认为以筋肉无力,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易与痹症混淆,吴昆提到"痿痹二病也,《内经》亦有称痹为痿者,故而为一",张子和认为:"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痿病包涵现代医学多种疾病(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等),皆影响到神经、肌肉等组织。痹症属风湿类疾病,也有相当一部分影响到神经、肌肉;而归为痿病范畴的重症肌无力从西医角度来讲是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的,一些归为痹症范畴的风湿类疾病与自身免疫失调有关。痿病成因不仅在于情志内伤等,亦与外伤邪气有关,痿症以肺热叶焦、阳明虚、带脉不引、内虚、湿热为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5.
痹证和痿证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古人对两病的认识,无论从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和治疗方药等都有严格的区别,《医宗金■》对此作了概括性的总结,他在“痿痹辨似歌”中说“痿病足兮痹病身,仍在不疼痛里分。但观治痿无风药,始晓虚实别有因。”由此不难看出,两病的鉴别要点在于“痛”与“不痛”。即痿证手足痿软,毫无疼痛,病因多为热盛伤津,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等,属虚证;痹病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属实  相似文献   

6.
《内经》论"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痹 ,《汉语大辞典》解释为 :( 1 )中医指由风、寒、湿等侵蚀肢体引起的疼痛或麻木的症状。谭嗣同 :“惟病麻木痿痹 ,则不知之。”( 2 )气郁闷。如刘禹锡 :“厩枥也 ,上痹而下蒸。”( 3 )麻木。如嵇康 :“危坐一时 ,痹不得摇。”《说文》则指出 :“痹 ,湿病也。”《中藏经·论痹》记载 :“痹者闭也。五脏六腑 ,感于邪气 ,乱于真气 ,闭而不仁 ,故曰痹。”《内经》原文涉及“痹”的内容 ,全书共有 1 84处 ,其中《素问》有 98处 :金匮真言论 2 ,阴阳别论 1 ,五藏生成篇 6,异法方宜论 1 ,移精变气论 1 ,玉版论 1 ,诊要经终论 1 ,脉要精微论 2 ,平…  相似文献   

7.
对《素问·痹论》关于营卫之气与痹病关系的论述中“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的解释,后世注家存在着诸多分歧,主要观点有二:其一认为,营卫之气均不会令人痹,“其气”乃统指营卫二气,“病”是指痹以外的病;其二认为,痹病与营气相关而与卫气无关,“其气”专指卫气言,“病”亦指痹以外的其他疾病。本文认为,营卫之气均与痹病相关,“其气”乃指营卫之气,“病”则包括痹病在内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论痹与痿     
痹病和痿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并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早在《内经》一书中,就设专篇,较系统地论述了两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辨证、治疗原则、治法及预后。鉴于两病在病位、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多有相同,证候也错杂多见、难以截然分开,历代医籍虽见有痹痿合论,但均不全面,本方拟详细论述,明其异同,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9.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中医对阳痿的认识已有3千年的历史,《素问?痿论》中又称“宗筋弛纵”和“筋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发为筋痿”.《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阳痿为“阴痿”.《类证治裁》说“伤于内则阳不起,故阳之痿”.《伤寒杂病论》将阳痿列至虚劳篇,“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总结历代医家思想,笔者认为应从虚劳、从肝和从瘀三个方面论治阳痿.  相似文献   

10.
痿病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属于现代医学的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等神经性肌萎缩、肌肉性肌萎缩。 我国古代文献对痿证的认识渊源流长,上古时代的《本经》、《下经》两书中就有关于“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记载,当时就已确立了“痿”的病名,并已具备了从五脏论痿的雏形,但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到了《内经》时代,中医对痿证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内经》设立专篇讨论痿证。说明当时痿证分类及  相似文献   

11.
胡静娟 《新中医》2006,38(11):55-55
《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脾是痹的古文通假字,心脾即是心痹,有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可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阳明不足病心痹”亦可证。隐曲指大小便,不得隐曲谓大小便闭;不月为月经闭止不行;风消指由胃风引起的消谷善饥;息贲指气息奔冲,贲与奔同,  相似文献   

12.
朱文锋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49-449
中医内科常见病类概况(10)朱文锋湖南中医学院(长沙410007)痿病类痿,或为萎,痿弱,萎缩而不用之义。《说文》:“痿,痹也。…痿病,又称痿证,实为病类概念。可分为肢体痿、内脏痿两部分,肢体痿系因邪气侵扰,经气阻滞,阴血亏损,肢体失养而致肢体筋脉弛...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 ,其典型症状和体征与“骨痿”极其相似[1]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肾脉微滑为骨痿 ,坐不能起 ,起则目无所见。”《素问·痹论》指出 :“肾痹者 ,善胀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以上描述如骨痛、畸形、筋骨拘挛、视物昏花等 ,几乎囊括了骨质疏松症的所有症状 ,这说明祖国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证候和病因病机均有较详尽的记载。笔者以下 ,就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作一归纳探析。1 肾虚为本历代医家多从肾与骨的关系出发 ,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内经》云 :“肾者主骨生髓” ;《医经精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症”病名,但《黄帝内经》有“骨痹”、“骨痿”等类似记载。如《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气至,名骨痹。”指出了肾虚外感,寒邪舍骨,发为酸痛者即为骨痹。《素问·痿论》云:“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相似文献   

15.
痹病与痿病,《内经》即有专题论述,但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曾一度痿痹不辨,究其原因有病因均与感受湿邪有关,症状均表现为手足肢体的病变,以及痹病日久可转痿病。痿病和痹病是有区别的,痹之为病必有疼痛及酸麻不仁感,痿病为筋肉弛缓枯细及肢体无力运动;痹病病因为外感风寒湿邪所得,痿病病因较复杂,有外感、感热和内伤;痹病以阴寒性质多见,痿病则以阳热为主。  相似文献   

16.
浅谈治痿独取阳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痿病 ,《内经》称之“痿”,是泛指肢体筋脉弛缓 ,软弱无力 ,日久痿废 ,手不摄物 ,足不任地 ,甚则肌肉萎缩的一类疾病。对于痿病的治疗古有“治痿者 ,独取阳明”之说。笔者临床所见 ,仍有不少医家遵循此说 ,而忽略了辨证论治 ,造成疗效欠佳 [1 ]。故笔者借此对“治痿者 ,独取阳明”谈谈两点浅识 ,意在抛砖引玉。1 独取阳明非《内经》治痿之宗旨“治痿者 ,独取阳明”按字义解释 ,“独取”二字之“独”字应释为单独或唯一 ,“取”字应释为应用、采用 ,“阳明”指的是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故“治痿者 ,独取阳明”之原意是指治疗痿病应…  相似文献   

17.
论阳痿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不坚硬,以致不能完成性交过程的疾病。本病属于男子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是性医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很快。但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以避免流弊。1 病名考证现在所指的阳痿一病,中医最早称为“阴痿”、“筋病”。从“阴痿’、“筋痿”到“阳痿”,这一命名的变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也反映了学术界认识的转变。下面作一简略考证。《内经》中多次提到本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素问·痿论》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灵枢·经筋篇》有“足厥阴之筋,其  相似文献   

18.
风湿病的分类及病因病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风湿病也称“痹”、“痹证”、“痹病” ,是因人体正气不足 ,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侵袭引起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 ,甚则关节变形 ,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的总称 (《中国风湿病学》)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且多缠绵难愈 ,危害极大。1 风湿病沿革“风湿病”之名 ,自古有之。长沙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风湿”记载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风湿”有 2 6处之多 ,《黄帝内经》除痹论篇外 ,以“风湿”单独出现者有 17处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以“风湿”作为病名 ,曰 :“病人一身尽痛 ,发热日晡所剧者 ,…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溯复习有关“痹”“痿”的古代文献,阐述石氏伤科对于膝骨关节炎“本痿标痹,痹痿并存”的中医病机认识。  相似文献   

20.
“肺热叶焦”——痿证主要病机的地位不容动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读范华昌君《〈痿论〉质疑》[1]一文颇多启迪。范君针对《痿论》“治痿独取阳明”治则,提出“《痿论》以肺热叶焦概括痿证(这里似漏‘病机’两字)既不全面,又悖于临床主要治则,不如取‘阳明虚,故足痿不用’作为痿的主要病机”。此言固然令病机与“证治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