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根部分切除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有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舌根部分切除术及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式联合治疗OSAS5例。结果:本组单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S的有效率为0%,而舌根部分切除术及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治疗OSAS的有效率为100%。结论:对于多部位狭窄引起的OSAS患者,采用多种术式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疗效。方法 在传统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的基础上解剖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 ,保留软腭肌肉及悬雍垂。结果 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型术治疗OSAS治愈 2 2例 (73.3% ) ,有效 7例 (2 3.3% ) ,无效 1例 (3.4% ) ,总有效率 96 .6 %。 4例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软腭有明显瘢痕收缩 ,咽腔有效通气截面增加。本组未发生术中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及术后腭咽关闭不全等并发症。与同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患者的治愈率对比差异显著。结论 此术式可有效扩大咽腔 ,避免腭咽闭合不全等并发症 ,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2例患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保留悬雍垂及咽腔的基本结构,扩大软腭的切除范围。结果 术后6~12个月后复查多导睡眠监测仪,显效13例(31%),有效20例(47.6%),总有效率78.6%。结论 改良UPPP是治疗OSA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瑛  王蕾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67-136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病人通常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以改善睡眠状态下的气道梗阻,围术期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和一定难度。现对我院近年来5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处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重症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OSAS),是由于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在我国的发病率达7%~13%,且有增加趋势。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OSAS的主要手段。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只能解决主要狭窄部位,但术前即以存在的下咽腔狭窄及术后咽腔部位的水肿和渗血均可导致术后上呼吸道梗阻和窒息。因此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术后需留置气管导管,故要求充分的  相似文献   

6.
腭咽成形和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君 《中国医药导报》2010,7(4):158-158,161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OSA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PSG。结果:本组53例OSAS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困难、出血、喉水肿及腭咽关闭不合等并发症。治疗6个月复查PSG,AHI明显下降,最低SaO2明显升高,咽腔有效面积扩大,悬雍垂萎缩至生理大小。PSG复查结果显示,显效23例(43.4%),有效25例(47.2%),无效5例(9.4%),总有效率为90.6%。结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安全、有效,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世飞  谢天宏  邓建华 《广东医学》2006,27(10):1509-1510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OSAHS患者,按解决口咽平面狭窄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4组,第1组采用经典的UPPP术(即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第2组采用改良UPPP术(即悬雍垂塑形 腭咽成型术),第3组采用射频消融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第4组采用腺样体切除 扁桃体摘除术。结果1,2,3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82.1%,83.3%,75%,4组患者手术有效率100%。结论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数为多平面阻塞,通过解决鼻腔鼻咽平面狭窄,处理舌根肥厚及配合UPPP和改良UPPP手术均能取得满意手术疗效,小儿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仅行腺样体切除 扁桃体摘除术也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蓓  梁建平  陆秋天  李东云  袁弘  唐凤珠 《广西医学》2005,27(11):1828-1829
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手术常需要全麻,有着操作欠简便、部分患者出血多且不易止血、患者不易接受等缺点。射频腭咽成形术是一项新的微创治疗技术。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们采用射频腭咽成形术治疗轻、中度OSAS患者30例,现将其治疗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手术方法及保留悬雍垂的意义 ,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疗效 ,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经睡眠呼吸监测分析仪 (PSG)监测后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手术治疗 42例患者 ,随访 6个月以上。结果 显效 2 3例 ,进步 12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3.2 0 % ,无 1例出现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误咽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UPPP手术是治疗OSAS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郭坤杰 《中原医刊》2004,31(8):37-38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已被广泛采用。发生大出血及鼻咽喉狭窄等并发症的报道已不鲜见,悬雍垂保留与否意见不统一。本文就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悬雍垂的处理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宋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32-1832,185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多,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30例OSAS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剑平  李凤提  刘俪 《广西医学》2004,26(7):1059-105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睡眠时由于上呼吸道阻塞,引起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临床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和憋气。对儿童的智力和发育有很大影响。去除梗阻病因是治疗OSAS的关键,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也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术后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病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UPPP) ,拟探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疗效。方法 严格筛选住院手术的 34例OSAS患者 ,将咽腔阻塞部位分为 3个部位 ,即 :腭咽部、口咽部、下咽部 ,手术选择腭咽及口咽部阻塞病例 ,手术采用UPPP术式。结果 术后 1个月和术后 1年监测显示OSAS患者的平均呼吸紊乱指数 (RDI)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术后 1年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 根据手术治疗的需要 ,有必要将OSAS患者分为单纯腭咽部阻塞和腭咽部以下阻塞两类 ,重点选择腭咽部及口咽部阻塞的病例进行手术 ,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发病率较高且有一定潜在危害的一种睡眠疾患,我院在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对采用多导睡眠仪(PSG)诊断的OSAS共25例,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zynsoplasty,UPPP)治疗,虽说目前治疗OSAS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但因OSAS患咽腔都较狭窄,手术有一定危险性,对患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得当可使手术风险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5.
低温射频等离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张月敏 《广西医学》2006,28(2):291-29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临床上常见并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致死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反复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1],可造成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气管切开、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及扁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韦笑一 《华夏医学》2005,18(5):822-823
上气道形态异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主要致病因素,切除悬雍垂及部分肥大的软腭组织,解除口咽部阻塞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如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及白天嗜睡等症状,使患者在生活中其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悬雍垂腭咽成型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健康教育,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效应,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痊愈。我科从2002年1月到2004年11月共对34例悬雍垂腭咽成型手术患者实施了全面细致、适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强化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疗效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传统UPPP手术加以改进 ,在其术式基础上同期行扁桃体前后弓缝合术 ,封闭扁桃体窝及舌根前移术 ,术后随访 6月~ 3年。结果 :显效 5 8.8% ,好转 2 6.5 % ,无效 11.7% ,总有效率 85 .3 %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进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彧  李佩忠 《黑龙江医学》2005,29(9):644-645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方法本组病例82例行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切除双侧扁桃体、部分腭咽弓、软腭、悬雍垂,扩大咽腔。结果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部位位于口咽部的OSAHS患者,可明显扩大咽腔,术后经6个月随访,82例患者均取得治愈及显效。结论全麻下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阻塞部位位于口咽部的OSAHS患者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是临床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术式.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平均教)大于5[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手术方法及保留悬雍垂的意义,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经睡眠呼吸监测分析仪(PSG)监测后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手术治疗42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显效23例,进步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20%,无1例出现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误咽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UPPP手术是治疗OSAS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