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近10年来,自体骨髓移植(ABMT)得到广泛开展,技术日益成熟,为某些血液病及实体瘤的治愈或长期缓解带来了希望。本文介绍了ABMT治疗的基本原理,骨髓细胞的采集与保存方法,体外净化处理以及ABMT前的预处理方案等方面的新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各类疾病ABMT的现状,特别是在实体瘤治疗方面的情况。现有大量资料证明,ABMT能治愈不少造血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应用范围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2.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2):F0002-F0002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病科是从1961年起由普内科、血液内分泌科发展起来的血液病专科,1993年成立兰州军区血液病研究所,1995年被总后卫生部正式批准为全军血液病中心,1994年、1996年被确定为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现被国际骨髓移植组自体骨髓移植组欧洲骨髓移植组吸纳为登记组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3.
自体骨髓移植(ABM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手段,采集骨髓是ABMT非常重要的环节。我院从1988年以来共进行50例恶性血液病ABMT,现将ABMT中采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髓混合组织相关抗原(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丁一个新的方法,其骨髓的采集及回输为一重要环节,我院自   相似文献   

5.
自体骨髓移植采髓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骨髓移植采髓术的麻醉处理李朝鲜,梁淑筠,姜红麻醉科主题词骨髓移植,麻醉骨髓移植术正成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的复合免疫缺陷病(SCID)、某些基因性疾病、某些恶性或良性肿瘤、大剂量放疗和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等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某些白血病,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6.
全身照射治疗(TBI)已应用于同化疗联合杀灭肿痛细胞和骨髓移植前用于杀灭骨髓干细胞和有免疫原性的细胞。对异体或自体骨髓移植所用的全身照射技术和剂量是相同。TBI主要适应证包括某些高危的急性白血病,某些慢性白血病(如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症)和某些实体肿瘤(如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从二十年代起人们就已开始应用TBI技术,最初使用的参考剂量为10Gy,低剂量率,在数小时内给予。事实上,在这种剂量水平照射下,不治疗的话,在数周内仅由于造血系统损害而导致患者死亡,骨髓移植可拮抗TBI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TBI和骨髓移植后,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器官是肺,即发生间质性肺炎。低剂量率照射10Gy的效力,在生物学上,估计可杀灭约10~4骨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黄成龙  王志明 《武警医学》1997,8(5):285-287
骨髓移植及其临床应用武警北京二总队医院门诊部黄成龙,王志明综述毛秉智审校(北京100039)关键词骨髓移植,造血,血液病自1968年首次对1例儿童患者实施骨髓移植获得成功以来[1],目前骨髓移植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特别是配合化疗和放疗已成为治疗...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2-3年来有关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中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并与骨髓移植相比较。在国外自体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某些癌病症人的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迅速兴起,移植病人逾千例,尽管移植物中混入了比骨髓多10倍以上的T淋巴细胞,但急性移植物宿主病(AGVHD)(Ⅱ-Ⅳ度)发生率为35%(91/258),不高于骨髓移植的48%(187/383);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混合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同时体外高热及液体培养净化联合IL-2激活骨髓细胞,移植后又注射IL-2,以提高体内对残留肿瘤细胞的净化效应,减弱GVHD反应和增强GVL效应,结果:①MBMT是安全的,16例中无1例发生急性GVHD,②近期疗效较好,移植后16例中5例复发,11例未复发,其中7例中位随访12月仍存活且CCR,余4例死于并发症和其它非血液病;③16例除1例因早期死于VOD外,余皆成功造血重建;④对6例供受者性别不同患者性染色体分析发现3例移植后形成嵌合体,最长者已15月余.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恶性血液病治疗可能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天然抑瘤物净化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天然抑瘤物净化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100700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杨科滕爱萍何学鹏王立生①吴祖泽①裴雪涛①吴安玉席延荣屠玉玲贾志凌刘抗援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移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3.71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实体瘤目前...  相似文献   

1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应用自体骨髓移植(ABMT)38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13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自体骨髓联合移植15例。治疗白血病54例,恶性淋巴瘤1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化疗加多抗甲素或C—CSF动员。移植物采用微波、阿克拉霉素净化处理。结果:两组动员方案均有良好动员效果。ABSCT组及联合移植组造血功能恢复比ABMT组快(P<0.05),合并症少。66例中,45例仍呈持续缓解(CCR),中位CCR时间32(5~98)个月,复发21例。3年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8.5%及26.1%。结果表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ABSCT及联合移植具有造血功能恢复快,合并症少等优点。微波和阿克拉霉素体外净化移植物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低温生物学原理的深入了解,以及骨髓(BM)造血细胞低温保存技术与低温保护剂研制的日益进步,骨髓移植(BMT)业已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肿瘤的治疗以及严重放射事故救治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愈加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对6例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病人的BM进行了大容积低温冷冻,在此过程中,对常规大容量BM低温冷冻方法加以改良,同时采用冻存BM分批复温连续回输方法,以期提高移植骨髓细胞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自体骨髓移植已成为治疗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近年来,这一方法试用于晚期乳腺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对近年有关晚期乳腺癌的自体骨髓移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1992年4月以来我们用新鲜自体骨髓移植法治疗骨不连接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自体骨髓移植(ABMT)得到广泛开展,技术日益成熟。其疗效明显优于化疗,提高了白血病及其它恶性肿瘤的长期生存率和治愈率。由于ABMT采用的预处理方案中的药物剂量比常规化疗效量高出数倍及数十倍,容易伴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对这些并发症的防治是自体骨髓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值得重视。骨髓移植后带状疱疹(VHE)感染发生率较高,甚至发生全身播散VHE感染。本文报告我科3例ABMT后发生VHE的治疗、护理情况。1 临床资料 我院1993年1月到1996年5月为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微波体外净化的ABMT。在26例ABMT患者中有3例伴发带状疱疹感染,男2例,女1例,年龄在20~45岁。并发带状疱疹时间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战胜放射病造血综合症,在受照机体内必须存有未损伤的造血组织,这可采用屏蔽部分造血组织和骨髓移植等方法来达到,比较同种异种和自体骨髓移植,以自体骨髓移植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减少移植后疾病的复发。方法:比较了液体培养净化的ABMT和混合1/6量的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有核细胞的ABMT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对ABMT组11例和混合移植组23例的疗效进行了随访和分析对比。结果:ABMT组除2例移植早期死亡,余9例皆重建造血功能。混合移植组4周早期死亡,余19例皆成功造血重建。后者外周血三系细胞造血恢复无慢于前者,但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后复发的原因及机理,概述了近几年为减少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后复发采取的各种体内、外措施。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治疗许多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将可应用外周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取代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加速恢复大剂量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因此,随着外周血干细胞保存技术的进步和连续血细胞分离技术的应用,临床医生得以更广泛地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曾对1例患者用全淋巴区大剂量放、化疗随之采用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经过患者,男性,20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反复发作1年。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左颈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非何…  相似文献   

20.
自体骨髓移植(ABMT)已成为可能治愈恶性淋巴瘤(ML)和白血病的方法之一。近10年来我们采用高剂量化疗、全身(或淋巴组织)照射及ABMT治疗19例ML和3例白血病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动态评估ABMT前后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以探讨ABMT后造血功能重建的规律及其有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