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复聪 《药物与人》1997,10(5):29-29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五官科常见的耳部化脓性炎症,临床上常常可见到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并且出现听力下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和颅外的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转变为慢性疾病;也可是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发展为本病。鼻、咽部如有慢性病灶也是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调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乔秀艳,李丽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可由不同种细菌感染所致。调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种类,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为此对我院收治的82例(8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  相似文献   

3.
张驰 《工企医刊》2015,(1):1204-1205
目的对中耳炎在临床上的几种常见类型的不同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中耳炎患者30例,其中包括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1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例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例,分别设置为Ⅰ组、Ⅱ组与Ⅲ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听力下降为Ⅰ组的主要症状,鼓室内或外耳道有脓性液体与耳痛为Ⅱ组的主要症状,听力下降与耳痛为Ⅲ组的主要症状,鼓室形成术在显微镜与耳内镜下完成。结论临床上常见的中耳炎类型包括胆脂瘤型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容易成为慢性中耳炎,诊断与治疗都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条件致病菌,常在健康人群的上呼吸道定植,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中耳炎、结膜炎、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Hi也是成人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见致病菌之一[1-3],但由其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合并脓毒血  相似文献   

5.
许伟民 《家庭医学》2021,(10):24-25
正耳部流脓或可危及生命耳朵流脓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表现,十分常见,很多人也没有把它当回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指的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化脓性炎症,主要症状为耳内长期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听力下降。通过检查可以看到鼓膜已经穿孔。不同程度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危险程度不一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单纯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一常见的耳科疾患,其发病率(成人)1.2%~1.8%,占耳鼻咽喉科初诊病人的11.7%.中耳由于其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给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和隐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近年致病菌的菌种有所改变,且耐药菌株也趋增多.为了有效地控制中耳炎,合理选用抗生素,指导临床用药,我院自1993年9月以来对门诊17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脓液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α-糜旦白酶治疗中耳炎50例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医院(226534)周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农村常见多发病。我科于1995年起使用α-糜旦白酶等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无论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是慢性化脓性中耳...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疾病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病例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以很快治愈。但有少数患者的病情却表现的较为危重,治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败血症的发生就是原因之一。败血症是由于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致病菌进入机体的途径一般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侵入。当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肝脏病变等疾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伴有鼓室积液的非化脓性中耳炎,过去称为卡他性中耳炎,为耳科常见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尤以小儿最常见,是造成小儿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此病不像化脓性中耳炎那样引起剧烈耳痛、发烧、或耳流脓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发生于小儿时常易被忽略,以致延误诊治,最终造成难于恢复的听力障碍,故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原因:①咽鼓管短、宽、平,位置较低,婴儿乎卧喂养或溢乳时,致病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②婴幼儿生理特点是身体抗病能力差,免疫力不强,易患流行病、急性传染病,可并发化脓性中耳炎。③小儿中耳粘膜上皮的粘液层缺少溶菌酶,局部抗感染的防御机能弱,易患中耳化脓。④小儿病理的特点是,中耳组织娇嫩,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感染后易发生充血、水肿、组织坏死、咽鼓管  相似文献   

1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中耳黏膜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病变,主要累及鼓室,但也可侵犯中耳的其它部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流脓、耳痛、耳鸣并伴有听力减退等。只有少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是单纯性中耳炎,只需药物治疗即可。近年来我院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395例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感染性疾病,不同地区病原菌的种类不同,对同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为了解张家口地区不同年龄人群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特征,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不同年龄组395例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抗生素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日常生活中导致中耳炎的原因很多,很多患者是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中耳炎的。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做好中耳炎的预防工作,避免走入误区。误区一:没有耳痛、耳道溢脓就不是中耳炎临床上,中耳炎分为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化  相似文献   

14.
邻居家一岁多的宝宝最近总爱感冒,鼻炎、咽炎没有间断。妈妈发现宝宝总爱抓耳挠腮,哭闹不止,不知是什么原因。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患了中耳炎。 一提到中耳炎,人们便会联想到耳朵流脓的化脓性中耳炎。因为流脓,容易被人发现,故能及时就诊。但是没有流脓的中耳炎则就鲜为人知了。由于不易被发现,容易致聋,所以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液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11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脓液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样本中检测出9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3.64%;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59株占64.13%;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最高,均达100.00%。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菌属为主,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临床诊治应根据致病菌及其药敏分析结果选择适当药物。  相似文献   

1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鼓膜穿孔、患耳反复流脓以及听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方式,但是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且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院护理的有效延伸,可以保障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可以有效保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术后恢复效果。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恢复状况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术后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为什么易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北京的一位患儿的妈妈来信咨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中耳的鼓室,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发生,主要为化脓菌感染。婴幼儿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可有畏寒、发烧、倦怠、食欲减退并常伴呕吐、腹泻。...  相似文献   

1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儿童最常见的耳病之一,其主要特征是长期或间断地耳流脓、鼓膜穿孔和耳聋。这种病多侵犯鼓室和乳突的黏膜,严重者可伴有骨质损伤,破坏听小骨、鼓室和乳突的骨壁。此外,中耳内可能还会形成一种似瘤而非瘤样的东西——胆脂瘤,它在细菌的作用下破坏中耳的传音结构,并进一步腐蚀骨壁,所以特别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鼻咽部的慢性炎症(例如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炎和慢性鼻窦炎等)、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慢性中耳炎分为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下部分仅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20.
杨艺全 《健康天地》2010,4(8):45-4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本病极为常见。临床上以耳内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笔者临床治疗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