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金凤 《当代护士》2018,(6):146-147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满意度、情感分值、健康指数及一般感情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肺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常规组,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4周后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于明英  孙利华   《护理与康复》2018,17(8):72-7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治疗。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有效率,采用汉化的眩晕障碍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的影响程度。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80.65%,观察组93.65%,两组比较x2=4.73,P0.05;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对照组(9.87±3.32)分、观察组(4.73±4.55)分,两组比较t=7.211,P0.01。结论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用于眩晕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住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下肢静脉术后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测定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以及睡眠潜伏期指数;采用由Thomas等编制的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各项PSQI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提高住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及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儿科常规护理及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良好,且操作简便易行,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各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14 d的每天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便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吴玲芳  程海英   《护理与康复》2022,21(1):51-53+5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突发性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干预时间为28 d。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84.09%)高于对照组(50.00%),经比较Z=4.005,P<0.001;观察组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患者听力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平坦下降型:Z=3.032,P=0.002;全聋型:Z=3.361,P=0.001)。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6,P=0.03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可改善平坦下降型与全聋型患者听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更有助于减轻患者胃痛程度,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神经衰弱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衰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在穴位敷贴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SAS得分、SDS得分及PSQI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防治血液病患者化疗致胃肠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51例化疗前静脉注射恩丹西酮,观察组51例在静脉注射恩丹西酮基础上应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胃肠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Ⅱ度和Ⅲ度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组11.8%、对照组37.3%;Ⅱ度和Ⅲ度腹胀发生率观察组13.7%、对照组4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防治化疗致胃肠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及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降压效果与眩晕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及眩晕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护理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经济简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并记录患者14天的每天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便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关节肿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TKA术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7 d。比较2组膝盖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量表(HS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5、7天膝盖肿胀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30天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0天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利于减轻TKA患者术后肿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34-4136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痛程度及肠鸣音恢复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耳穴压豆按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腹痛程度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1d、2d、3d腹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腹痛程度,促使肠鸣音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把78例冠心病介入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沟通,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沟通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及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观察比较2组患者焦虑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低于治疗组(P0.05),焦虑好转,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短期内有效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术前焦虑状态,使患者安全渡过了待手术期,保证了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在冠心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籽和穴位贴敷,B组给予耳穴压籽,C组给予穴位贴敷。观察治疗前后四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四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吴茱萸敷脐联合耳穴压豆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吴茱萸敷脐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便秘发生率观察组20.00%、对照组5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吴茱萸敷脐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对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耳穴组、音乐组、音乐联合耳穴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其余各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音乐组给予个体化音乐干预,耳穴组给予耳穴贴压,音乐联合耳穴组给予个体化音乐联合耳穴贴压干预,对所有入组患者均于术前晚及出院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结果:4组患者术前晚PSQI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出院时PSQI各维度得分比较显示,音乐组、耳穴组、音乐联合耳穴组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组、耳穴组与音乐联合耳穴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音乐干预、耳穴贴压、音乐干预联合耳穴贴压均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但音乐干预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并不优于单独音乐干预或耳穴贴压疗法。  相似文献   

19.
卫敏华  莫艳霞  赵红梅 《妇幼护理》2022,2(24):5791-5794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神经外科卧床清醒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 我院 56 例神经外科卧床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给予饮食指 导干预及腹部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以及不良 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PAC-QOL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神经外科卧床清醒患者经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 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眩晕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眩晕患者100例,均为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均采用穴位贴敷手段治疗,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贴敷过程中的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有中医特色的精心护理干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CL-90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眩晕患者,在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的同时,重视有中医特色精心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保证临床疗效,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