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P53 蛋白、微小核糖核酸 –211(miR–211)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 据系统(TI–RADS)4 类结节良恶性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 168 例 甲状腺 TI–RADS 4 类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49 例)和恶性组(119 例)。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 TSH、P53 蛋白、miR–211 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 TSH、P53 蛋白、miR–211 水平与结节良恶性的 相关性以及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结果:和良性组患者比较,恶性组患者入院时血清 TSH、P53 蛋白、miR–211 水平 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 TSH、P53 蛋白、miR–211 水平 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均呈正相关(r = 0.677,0.586,0.714,P 均<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血清 TSH、P53 蛋白、miR–211 水平联合诊断恶性甲状腺 TI–RADS 4 类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15,诊断灵敏度、特异 度分别为 83.19 %、91.84 %。 结论:甲状腺 TI–RADS 4 类结节恶性患者的血清 TSH、P53 蛋白、miR–211 水平均高于良性患者,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结节定性的诊断价值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联合结核感染 T 细胞检测(T–SPOT.TB)试验在肺结核患者中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2 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 85 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 TB–Ab、 T–SPOT.TB 试验检查,以痰涂片、痰培养及病理检查为诊断 “ 金标准 ”,判定 TB–Ab、T–SPOT.TB 试验及两者联合在肺结 核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85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 “ 金标准 ” 明确诊断为肺结 核 50 例(58.82 %)。TB–Ab 诊断灵敏度低于 T–SPOT.TB 诊断和联合诊断;T–SPOT.TB 诊断特异度高于 TB–Ab 诊断和联 合诊断;T–SPOT.TB 诊断阳性预测值高于 TB–Ab 诊断和联合诊断;TB–Ab 诊断阴性预测值低于 T–SPOT.TB 诊断及联合诊 断;TB–Ab 诊断准确度低于 T–SPOT.TB 诊断和联合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SPOT.TB 在肺 结核中诊断效能高于 TB–Ab 诊断,而两者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组)、50例乳腺导管增生病变伴有乳头溢液患者(良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乳头溢液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用四格表法统计分析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结果:乳腺癌组乳头溢液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且乳腺癌组中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明显高于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P <0.01);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与对应血清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r=0.872、0.789、0.843),P <0.01;乳腺癌组乳头...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在诊断 EB 病毒(EBV)相关传 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IM)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宁德市蕉城区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期间收治 的 94 例疑似 EBV–IM 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间接免疫荧光法与 qPCR 检测。以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结 果为金标准,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与 qPCR 联合以及单独检测对 EBV–IM 的诊断价值。结果:94 例疑似 EBV–IM 患 儿中,金标准检测出阳性 90 例,阳性检出率为 95.74 %,阴性 4 例,阴性检出率为 4.26 %。与金标准比较,两种方 法联合的一致性最好(κ = 0.883,P < 0.05);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 EBV–IM 患儿 EBV 抗体、EBV–DNA 阳性率和女性 EBV–IM 患儿 EBV 抗体 与 EBV–DNA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与 qPCR 对 EBV–IM 患儿均 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两种方式联合检测对 EBV–IM 的诊断价值较单一检测更高,且检测结果不受患儿性别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B)、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临床 价值。方法:选取泉州市中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40 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 UG–FNAB、 CEUS 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 UG–FNAB、CEUS 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140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示 60 例恶性,占比 42.86 %(60/140);80 例良性,占比 57.14 %(80/140);CEUS 诊断灵敏度 75.00 %、 特异度 73.75 %、准确率 74.29 %;UG–FNAB 诊断灵敏度 95.00 %、特异度 92.50 %、准确率 93.57 %;UG–FNAB 诊断效能 明显优于 CEU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UG–FNAB 技术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优于 CEUS。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倍体分析联合 p16/Ki–67 双染在宫 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 197 例患者进 行研究,观察并比较 HPV 分型检测、DNA 倍体分析、p16/Ki–67 双染三种检测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阳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结果:HPV 分型检测、DNA 倍体分析、p16/Ki–67 双染三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结果均与病理活检结果 的一致性计算结果分别为 κ = 0.658、0.622、0.570,P 均< 0.05;三者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 (κ = 0.766,P < 0.0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HPV 分型检测、DNA 倍体 分析和 p16/Ki–67 双染三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准确度高于 DNA 倍体分析和 p16/Ki–67 双染 2 种单独检测,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HPV 分型检测、DNA 倍体分析以及 p16/Ki–67 双染无论是单独检测还是联合检测, 都对宫颈阳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三者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更具优势,既能提高了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又能避免活检给患者带来的身体损伤。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在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 基因扩增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首发乳腺癌患者 103 例作 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组织穿刺标本以及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分别应用 IHC 以及 FISH 对患者 HER–2 进行检测,对两种方 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3 例乳腺癌组织标本检测结果显示:HER–2 蛋白(–)或(+)者 9 例,(++)者 42 例,(+++)者 52 例;基因扩增情况为:阳性(扩增)72 例,阴性(未扩增)31 例。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 (Kappa = 0.779,P < 0.05)。结论:IHC 以及 FISH 均可作为对乳腺癌患者 HER–2 基因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ACR)、α1– 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联合检测诊断早 期糖尿病肾病(DN)的价值。 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早期 DN 患者 共 68 例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共 63 例作为对照组;将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人共 71 例作为健康组。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晨尿,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尿液 ACR、α1–MG、TRF 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 尿液 ACR、α1–MG、TRF 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早期 DN 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的尿液 ACR、α1–MG、TRF 高于对照组、 健康组,且对照组的 ACR、α1–MG、TRF 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 结果显示:尿液 ACR、 α1–MG、TRF 联合检测诊断早期 DN 的 AUC 高于 ACR、α1–MG、TRF 单独诊断。 结论:尿液 ACR、α1–MG、TRF 在早 期 DN 患者体内呈异常升高水平,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诊断出早期 DN,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究 18F– 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5 例疑似肺癌患者,以病理诊断为 “ 金标准 ”,计算 18F–FDG PET–CT 诊断效能,并参照病理 TNM 分期,判断 PET–CT 显像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结果:金标准确诊肺癌 91 例、 肺结核 3 例、肺纤维瘤 1 例,TNM Ⅰ 期 31 例、Ⅱ 期 27 例、Ⅲ 期 24 例、Ⅳ 期 9 例;PET–CT 显像显示肺癌 88 例,确诊肺癌 85 例,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分别为 90.53 %、93.41 %,与病理分期比较 Ⅰ ~ IV 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0.32 %、55.56 %、54.17 %、 88.87 %。 结论: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肺癌准确度和 Ⅰ 期鉴别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可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 3.0 T 磁共振(MR)多片技术双反转恢复(MS–DIR)序列在膝关节滑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均接受 3.0 T MR MS–DIR 序列和脂肪抑制 T1 增强(T1WI–FS–CE)序列检查,以 T1WI–FS–CE 为金标准,分析 MS–DIR 诊断膝关节滑膜病变类型与 T1WI–FS–CE 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图像评分。结果:T1WI–FS–CE 和 MS–DIR 序 列诊断膝关节滑膜病变类型的 Kappa 值为 0.797;MS–DIR 序列图像整体质量、图像均匀度、滑膜细节和 T1WI–FS–CE 序 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S–DIR 和 T1WI–FS–CE 序列诊断膝关节滑膜病变类型一致性好,准确 度高,且与 T1WI–FS–CE 序列图像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其血清的标志物。结果: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0.0 %;在大多数病型上, 比较阳性检出率,糖类抗原(CA)125 较 CA242 或 CA153 高,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高,联合检测较两两检测、单一检测高 (CA125 + CA242 除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将联合检测肿瘤的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恶性肿瘤, 取得了较为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小核仁 RNA 宿主基因 14(SNHG1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侵袭 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肝癌细胞 SNHG14 和 miR–656–3p 的表 达。与 sh–SNHG14,miR–656–3p 抑制剂,miR–656–3p 模拟物,pcDNA3.1–SIRT5 共转染后,检测 HepG2 和 MHCC97H 细 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然后用 qRT–PCR 测定 SNHG14、miR–656–3p 和 SIRT5 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 RNA 下调 SNHG14 与 miR–656–3p 之间的关系,以及 miR–656–3p 与 SIRT5 之间的关系。结果:HCC 细胞中 SNHG14 表达上 调,miR–656–3p 表达下调。抑制 SNHG14 和 miR–656–3p 过表达,可抑制 HepG2 和 MHCC97H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SNHG14 直接作用于 miR–656–3p,SIRT5 是 miR–656–3p 的靶基因。miR–656–3p 抑制剂或 pcDNA3.1–SIRT5 可逆转 sh–SN HG14 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SNHG14 通过调节 miR–656–3p/SIRT5 轴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后处理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 miR–499 的相对表达量 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58 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 例。观察组在主动脉开放后立即给予 rHuEPO 200 IU·kg-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 0.9 % 氯化钠注射液。 记录所有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数据,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开放后 3 h(T2)、6 h(T3)、24 h(T4)、48 h(T5) 5 个时间点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miR–499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 miR–499 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与 T1 相比,两组患者血清 miR–499 相对表达量在 T2、T3、T4 时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 miR–499 相对表达量在 T2、T3、T4 时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rHuEPO 后处理能降低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 miR–499 浓度,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MRI)联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检查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 86 例,均行 DWI–MRI、FFDM 单独及 联合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 DWI–MRI、FFDM 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乳腺病变类型,并比较诊断效能,分析不 同 b 值乳腺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结果:DWI–MRI 联合 FFDM 诊断准确度、灵敏度较 DWI–MRI、FFDM 单独诊 断高,漏诊率较 DWI–MRI、FFDM 单独诊断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 400 s·mm-2 、b = 800 s·mm-2 、 b = 1000 s·mm-2 恶性病灶 ADC 值均低于良性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DWI–MRI 联合 FFDM 应用 于乳腺病变鉴别诊断,可提高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率,提供病灶详细信息,有助于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612 抑制白细胞分化抗原 151(CD151)基因过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能力的影响。 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 SGC–7901,对其转染 miR–612 模拟物(miR–612 组)或 pcDNA3.1–CD151 过表达 载体(CD151 组)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 – 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 SGC–7901 细胞中 miR–612 和 CD151 信使 核糖核酸(mRNA)表达,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和 Transwell 小室分别检测 SGC–7901 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 结果:与 miR–NC 组比较,miR–612 组细胞中 miR–612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 CD151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 与 CD151 组比较,在转染 72 h 后 miR–612 + CD151 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 < 0.05),miR–612 + CD151 组细胞凋 亡率明显高于 CD151 组(P < 0.05)。Transwell 小室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R–612 组中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 数均明显减少,而 CD151 组中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CD151 组比 较,miR–612 + CD151 组中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miR–612 可 通过靶向调控 CD151 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探讨 1.5 T 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曲线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血清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 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同时收集 同期本院接诊的 60 例乳腺良性病变者进行比较,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以 1.5 T MRI 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 两组动态增强曲线、DWI 图像,并检测两组血清 CEA 指标水平,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动态增强曲线联 合 DWI、血清 CEA 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动态增强曲线中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议Ⅲ型为主,对照组以Ⅰ型为主,组间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DWI 扫描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低于对照组,血清 CEA 高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5 T MRI 动态增强曲线联合 DWI、血清 CEA 诊断乳腺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 诊断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1.5 T MRI 动态增强曲线联合 DWI、血清 CEA 应用于乳腺癌的 诊断中,可显著提升乳腺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索中药柴胡疏肝散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内微小 RNA124(miR–124)的调控作用 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柴胡疏肝散调控神经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和途径。 方法:培养 SH–SY5Y 细胞,转 染 pCDNA3.1–miR–124 质粒,并予柴胡疏肝散干预,提取细胞蛋白并酶解,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 标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鉴定蛋白,软件 Proteome Discoverer1.3 处理数据,并进一步进行 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 blot 验证差异表达蛋白。 结果:SH–SY5Y 细胞经转染 miR–124 质粒后 miR–124 表达显著上 升,而转染 miR–124 质粒细胞在柴胡疏肝散处理后,miR–124 表达显著下降。表明对于 SH–SY5Y 细胞柴胡疏肝散可以 下调 miR–124 表达。蛋白质组分析共鉴定出肽段 15487 个,蛋白 3707 个。免疫印迹检测差异蛋白 NudE 神经发育蛋白 1(NDE1),在 miR–124 过量表达时 NDE1 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而在柴胡疏肝散与 miR–124 共同作用时该蛋白表达量 显著下调,说明柴胡疏肝散可通过下调 miR–124 表达,进而恢复 NDE1 的正常表达。 结论:本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可能经 miR–124 调控下游相关蛋白表达以及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 2015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73 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均开展磁共振成像、钼靶与超声诊断,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就 上述单一、联合方法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准确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采用三种方法相联合的方式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的准 确率高于任一单一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超声、钼靶在诊断乳腺癌方面,各有优势, 联合使用有助于检出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研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 C(Cys–C)、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 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1 月郑州阳城医院收治的早 期 DN 患者 78 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78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 RBP、Cys–C、UACR 水平并进 行比较,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早期 DN 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健康者比较,观察组早期 DN 患者 的 RBP、Cys–C、UACR 水平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BP 诊断出真阳性 56 例,真阴性 47 例; Cys–C 诊断出真阳性 53 例,真阴性 62 例;UACR 诊断出真阳性 66 例,真阴性 65 例;联合诊断出真阳性 77 例,真阴 性 74 例;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 RBP、Cys–C 和 UACR 单独检测更高,漏诊率、误诊率较 RBP、Cys–C 和 UACR 单独检测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早期 DN 患者的 RBP、Cys–C、UACR 水平均 明显高于健康者,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早期 DN 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能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痰噬菌体、结核菌素试验(PPD)三者联合检 测诊断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疑 似肺结核患者 82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T–SPOT.TB、痰噬菌体、PPD 检测。统计三种方法单独、联合检 测的诊断结果,并计算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T–SPOT.TB 与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均 高于痰噬菌体与 PP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与 T–SPOT.TB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痰噬菌体与 PPD 的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T–SPOT.TB、痰噬菌体、PPD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肺结核的价值优于单独痰噬菌体、PPD 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