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法(IHC)、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 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 110 例作为研究 对象,分别采用 IHC 和 FISH 进行 HER2 表达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0 例患者中,IHC 检测 HER2 表 达的阳性率为 60.91 %,FISH 为 57.27 %;IHC 与 FISH 检测 HER2 表达共有 12 例不一致,经 Kappa 分析,κ = 0.775, 一致性较高;不一致的 12 例病例中,经再次检测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抗体浓度过高或过低、IHC 结果判读差错。 结论:IHC 与 FISH 在乳腺癌患者 HER2 表达的检测中,FISH 的稳定性更高,而 IHC 易受主观性、技术性等因素的 干扰,但两者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必要时需结合两种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IHC与FISH检测HER2表达,分为IHC组和FISH检测组,对比两组的阳性率及一致性。结果:387例乳腺癌患者中,IHC检测HER2表达(0)74例、(1+)113例、(2+)128例、(3+)72例,阳性率为51.68 %(200/387),阴性率为48.32 %(187/387);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166例(42.89 %),HER2基因非扩增221例(57.10 %);200例HER2表达阳性的患者,HER2基因扩增161例,符合率为80.50 %;187例HER2表达阴性的患者,HER2基因非扩增182例,符合率为97.3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HC与FISH检测乳腺癌HER2表达的一致性较高,临床可结合两者检查结果指导乳腺癌治疗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9 月 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80 例乳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链霉菌康生物素蛋白 – 过氧化物酶 连结法(SP)对 AR 在不同分子分型中表达进行观察,分析 AR 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中表达特征,分析乳腺癌组织 中 AR 表达与各分子分型乳腺癌预后关系。结果:80 例患者分子分型:管腔上皮 A 型(Luminal A)42 例,管腔上皮 B 型(Luminal B)11 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过表达型 10 例,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9 例,正常 细胞样型(Normal–like)8 例;共有 58 例呈现 AR 阳性,其中又以 Luminal A(80.95 %)、Luminal B(72.73 %)、 Normal–like(75.00 %)分型的阳性比例最高,Basal–like(44.44 %)阳性比例最低。随访截止于 2021 年 9 月或死亡时间, Luminal A、Luminal B、Base–like 与 Normal–like 的 AR 阳性组术后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阴性组更低,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HER2 过表达型乳腺癌 AR 阳性组术后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与阴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AR 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为临床分子分型判断及预后不良 结局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究 p53 及 B 淋巴细胞瘤 / 白血病 –2(Bcl–2)基因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7 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 p53 及 Bcl–2 基因阳 性表达的检测。分析乳腺癌患者中影响 p53 及 Bcl–2 基因阳性表达的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120 例患者中,p53 基因阳性表达 85 例,Bcl–2 基因阳性表达 35 例。p53 基因阳性表达的患者中,不同肿瘤分期系统 (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之间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cl–2 基因 阳性表达的患者中,不同 TNM 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之间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TNM 分期 Ⅱ ~ Ⅲ 期、肿瘤组织低、中分化、ER 阳性是 p53 基因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TNM 分期 Ⅱ ~ Ⅲ 期、肿瘤组织低、中分化是 Bcl–2 基因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p53 阳性表 达的变化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TNM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 ER 性质等均可对 p53 阳性表达率的变化造成明显 影响。而 Bcl–2 则反映患者预后状况,TNM 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 Bcl–2 基因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对 患者 p53 及 Bcl–2 基因阳性表达的测定能够更好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8 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就诊的 82 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血清,以及同期来本院体检的 20 例健康者的血清,采用化学发 光免疫测定(CLIA)法检测血清 HER2 水平,分析胃癌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 HER2 表达水平、胃癌不同分期患者血清 HER2 检测水平、血清 HER2 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变量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 HER2 高表达率(39.02 %)高于健康者 (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胃癌患者Ⅰ、Ⅱ期的血清 HER2 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01);不同病理 M、区域淋巴转移、TNM 分期、浸润深度患者的血清 HER2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 HER2 高表达,检测血清 HER2 能够评估患者区域淋巴转移、病情进展情况,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相应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腺癌HER-2/neu基因扩增情况及与某些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切片中HER-2/neu基因扩增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kistochemistry,IHC)法观察CD34标记的乳腺癌组织中的新生血管,光学显微镜下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30例标本中HER-2/neu基因扩增的11例。HER-2/neu基因扩增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级及淋巴结状况均不相关,与MVD相关。结论:HER-2/neu基因扩增与肿瘤血管生成关联,HER~2/neu基因水平与MVD在乳腺癌的预后判断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女性乳腺癌HER-2基因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采用FISH双色法检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的HER-2基因及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情况,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59例乳腺癌患者中,FISH检测阳性125例,IHC检测阳性239例,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将FISH结果和IHC结果进行分组比较,IHC为()者,FISH阳性率为76.19%;IHC为()者,FISH阳性率为52.25%。表明FISH和IHC有显著相关性。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是造成IHC过度表达但FISH检测为阴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IHC检测受实验室因素和主观因素影响,17号染色体非整倍体也是造成IHC过表达但基因不扩增的主要原因,所以确定HER-2扩增情况用FISH法检测更准确,能对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多基因组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鉴别皮肤黑色素瘤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在商丘市 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诊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选取 40 例作为恶性组,另在 同期收诊的皮肤良性黑色素瘤患者中选取 40 例作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 FISH 检查,计算 FISH 检查的鉴别皮肤 黑色素瘤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并观察扩增表现。结果:80 例患者均经 FISH 检验获得满意荧光信号,可以 判读 FISH 结果。FISH 鉴别皮肤黑色素瘤良恶性的准确率为 92.50 %(74/80),特异度为 95.00 %(38/40),灵敏度 为 90.00 %(36/40)。恶性组中有 36 例经 FISH 检验为阳性,表现为 CCND1、RREB1 和 MYB 基因异常改变,其中 CCND1 扩增占 36.11 %,RREB1 扩增占 22.22 %,RREB1 扩增合并 MYB 缺失占 36.11 %,CCND1、RREB1 和 MYB 同时异常的仅占 5.56 %。结论:FISH 在皮肤黑色素瘤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高的效能,并能在早期检出黑色素瘤异 常的基因改变。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 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90 例 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 曲妥珠单抗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 例:未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与观察组(45 例: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 CD3+、CD4+、CD4+ /CD8+ 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上述外周 T 淋巴细胞检测 结果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 %)略高于对照组(6.67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可显著改善个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IL)–17、IL–10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中的水平及意义。 方法:选取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4 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 RA 的手术切除滑膜组织标本 80 例为 RA 组,另选 取 20 例骨性关节炎(OA)标本作为对照组(OA 组)。两组均行免疫组化 EnVision 法染色。比较两组患者 IL–17、IL–10 在滑膜组织中的水平差异,并分析 IL–17 与 IL–10 的相关性。 结果:IL–17 在 RA 组的阳性率高于(OA 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标本的 IL–10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L–17、IL–10 在滑膜被覆细 胞的阳性率和滑膜下组织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Spearman 相关性检验,RA 组的 IL–17 与 IL–10 水平呈负相关(r = –0.623,P < 0.05)。 结论:IL–17 在 RA 患者滑膜组织中的水平显著升高,IL–10 则有一定的 降低,且患者的 IL–17 与 IL–10 表达呈负相关,两者表达失衡在 RA 发病预测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 (HBV–DNA)的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145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均 接受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以及 FQ–PCR 技术检测血清 HBV–DNA。比较不同 HBV–M 患者血清 HBV–DNA 水平以及不同病情患者 HBV–DNA 水平。结果: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HBcAb 阳性患者的 HBV–DNA 水平低,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F = 1.052,P = 0.339);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sAg、HBeAb,HBsAg、HBsAb、HBcAb, HBsAg、HBsAb、HBcAb 阳性患者的 HBV–DNA 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680.180,P < 0.001);重度患者的 HBV–DNA 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 FQ–PCR 技术检测患者的 HBV–DNA 水平,可反映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程度以及疾病类型。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血清 N 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淀粉样蛋白 A(SAA)及尿微量白蛋白 / 肌酐比值(UACR) 联合检测在尿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预后情况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0 月 住院尿毒症患者 100 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者 5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 NT–proBNP、SAA 及 UACR 水平以及 NT–proBNP、SAA 及 UACR 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预后良好组的血液透析 6 个月 后的 NT–proBNP、SAA 及 UACR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T–proBNP、SAA 及 UACR 联合检测 对预后效果评估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比单独检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清 NT–proBNP、SAA 及 UACR 是判断尿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预后良好的敏感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对判断尿毒症患者长期血液透析预后效果有一 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转铁蛋白(uTRF)、β2 微球蛋白(β2–MG)及肾损伤分子(KIM–1) 对其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收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100 例 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 103 例作为对照组,再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病情缓解或无进展组 78 例和病情恶 化组 22 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UA)、胱抑素 C(CysC)、微量白蛋白(mAlb)、 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uTRF、β2–MG、KIM–1 等指标,并分析观察组患者中各指标的相关性, 计算 uTRF、β2–MG、KIM–1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 uTRF、β2–MG、KIM–1 水平 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情缓解或无进展组患者 uTRF、β2–MG、KIM–1 均低于病情恶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uTRF、β2–MG、KIM–1 水平与 CysC、 mALB、SCr 呈正相关,与 GFR 呈负相关;uTRF、β2–MG、KIM–1 联合检测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评估价值最高。 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 uTRF、β2–MG 及 KIM–1 会出现升高,三项指标与患者血清 CysC、mALB、SCr 及 GFR 水平有关,故可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安 阳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216 例的临床资料,并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复发的 因素。结果:216 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51 个月,9 例(4.2 %)出现局部复发,11 例(5.1 %)出现远处转移。5 年无远 处转移生存率为 94.91 %,5 年总体生存率为 98.1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乳腺癌家族史、淋巴结转移、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状态是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乳腺癌家族史、淋巴结转移、 Her–2状态是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 DRD2 基因外显子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湘潭第五人民医院收 治的 80 例抑郁症患者,构建 3 个 DNA 混合样本;选取同时期 80 名健康人员,构建 2 个 DNA 混合样本。将上述 DNA 混 合样本作为 DNA 模板,实施聚合酶链扩增,使用 Light Scanner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进行突变情况的筛查,并对 Tc 值进行确定; 再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进行 40 倍的稀释,予以低温变性共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COLD–PCR)扩增后使用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进行突变情况的筛查,对筛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可知,抑郁症患者 DRD2 基因外显子并未存在显著的突变情况。结论:抑郁症的病因可能并非源于 DRD2 基因外显子的突变。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 2016 年 8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可依据急性卒中治疗 Org10172 试验(TOAST)分型将患者分为三组,即心源性栓塞(CE)组(12 例)、小动脉闭塞(SAO)组(30 例)、大 动脉粥样硬化(LAA)组(20 例)。同时将同一时期本院 60 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 Lp–PLA2 检测。观察两组 男性与女性受检者 Lp–PLA2 水平。同时,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三种脑梗死分型患者的 Lp–PLA2 水平。结果:观察组男性 与女性受检者 Lp–PLA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E 组与 LAA 组患者 Lp–PLA2 水平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 SAO 组与对照组 Lp–PLA2 水平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诊断中进行 Lp–PLA2 检测,有利于临床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病情与脑梗死分 型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人重组穿透素–3(PTX–3)、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治疗的胃癌患者 80 例及同期体检健康者 112 例,胃癌患者均 进行术后化疗,检测患者化疗前后 PTX–3、SCC–Ag 水平,并与体检健康者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与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间 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 PTX–3、SCC–Ag 较体检健康者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癌患者血清 PTX–3、SCC–Ag 水平在化疗前、化疗 1、3、6 个周期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癌 TNM 3 期患者 血清 PTX–3、SCC–Ag 水平较 TNM 2 期明显升高,胃癌高分化患者血清 PTX–3、SCC–Ag 水平较中低分化患者明显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显示 PTX–3 检测特异度为 98.75 %,优于 SCC–Ag,两 者灵敏度相同,均处于较高水平,且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后血清 PTX–3、SCC–Ag 水平呈下降趋势,且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 –21(miR–2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糖类抗原 153 (CA153)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中信惠州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72 例乳腺 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活检及血清 miR–21、sICAM–1、CA153 检查。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 分析 miR–21、sICAM–1、CA153 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同金标准的一致性以及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不同乳 腺癌分期患者 miR–21、sICAM–1、CA153 的表达水平。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后,72 例疑似患者中有 51 例为阳 性,21 例为阴性;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iR–21、sICAM–1 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差,CA153 和与金标 准的一致性一般,miR–21、sICAM–1、CA153 联合检测和金标准一致性好;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 miR–21、sICAM–1、CA153 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Ⅲ 期 miR–21、sICAM–1、CA153 表达水平均高于 Ⅰ 期、Ⅱ 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比较于单一使 用 miR–21、sICAM–1、CA153 对乳腺癌进行诊断,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且在不同分期患者中,上述指标表 达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不同证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差异与中医症候的分析。方法:选取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 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接收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80 例作为观察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选取同期 体检的健康体检者 20 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分别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各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 3(NLRP3)、NLRP3–2、NLRP3–3、NLRP3–4、NLRP3–5 基因 mRNA 的表达状况,分 析各组基因 mRNA 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中医症候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NLRP3 基因 mRNA 的表达水平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 NLRP3–2、3–3、3–4 基因 mRNA 的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比 对照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中瘀热阻滞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的 NLRP3–2、3–3、3–4 基 因 mRNA、IL–6 的表达水平均比肝肾阴虚证和痰浊阻滞证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证型患者的 NLRP3 基因 mRNA 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NLRP3–2、NLRP3–3、NLRP3–4、NLRP3–5 基因 mRNA 的表达会调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可能与瘀热阻滞证和湿热蕴结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分析福建宁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的核酸检测情况。方法:应用上海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 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对 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福建省宁德市 2 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阴性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合格的 47863 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47863 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混检有反应性样本例数为 772 例,混检阳性率 1.6 %;混检阳性标本拆分单项检测有反应性样 本例数为 120 例,拆分阳性率 15.54 %;检测出有 120 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呈反应性,标本阳性率为 0.3 %,丙 型肝炎病毒(HCV)–RNA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RNA 的结果均呈非反应性;120 例核酸检测呈反应性样本中, 46 ~ 60 岁、首次献血及外地的样本阳性例数显著高于 18 ~ 45 岁、多次献血和本地样本阳性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男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12 月宁德市 HBV 感染为常见的输 血传播疾病的主要风险,通过核酸检测可掌握HBV在本区域献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增加血液筛查的检出率,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