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体生物钟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体生物钟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感觉和体力状况各有其变化周期,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23天,并发生兴衰变化。以智力节律为例,当人体处于高潮时,精力集中,反应灵敏;低潮时,则精神涣散,反应迟钝、除上述三大节律外,近年来英国学者发现还有一大节律对人类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性节律。研究认为,男性性节律是以15天为一循环周期,女性则是以27天为一循环周期。每个性节律周期的最后一天为性节律日,也称高潮日。每循环周期中间的一天为低潮日。性节律和其它生物节律一样,从人诞生的那…  相似文献   

2.
孕妇十不宜     
1.父母生物钟低潮时不宜受孕。孩子的健康智力与母体受精怀孕时父母的生物钟运动是否处在高潮期有关。生物钟又叫生物节律,人在出生后,生命韵律便开始了,并有高潮和低潮的变化,从而使生理、心理和心智行为产生最高或最低的效果。当三种生物钟都运行在高潮时,人就会情绪高昂,体力充沛,智能超常。如果夫妇两人的生物钟都处在高潮期受精怀孕,那么就会怀上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初,费里斯和斯沃博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病人如头痛、精神疲倦等,每隔23或28天就来治疗一天。于是他们就将23天称为“体力节律”,28天称为“情结节律”。而在20年后,特里舍尔发现学生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进行变化的。于是他就将其称为“智力节律”。后来人们就将“体力节律”、“智力节律”和“情绪节律”总称为生物三节律。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的生理变量都存在节律性的波动性,人们把这种波动性称为生物节律或生物钟。人体的生物钟存在于丘脑下部的上视束交叉神经核。松果腺分泌的褪黑激素是控制内源性生物钟的关键化学物质。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时刻起,直至生命结束,其体力、情绪和智力终生分别以23天、28天和33天为周期,按正弦函数模型节律性地变化。目前,国际上对生物节律能否指导交通安全仍然争论激烈。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个"时辰表"。它受宇宙环境的控制,显示出人体内周期性变化或节律,就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时间信号一样,让人的生理活动、思想、情绪、体力等,与行星运动的周期相协调,使之适应昼夜、日、月、季或年、潮汐等宇宙环境的有节律的变化。这种体内的"时辰表",人们称之为生物钟。  相似文献   

6.
在通讯、公安及医疗卫生行业,“三班倒”的职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少人白天睡不好,吃不香,体力、脑力甚感疲乏,在上夜班的时候常感到头昏脑胀,精神萎靡,全身疲软乏力,严重时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出冷汗,发生虚脱和昏厥,医学上把这一系列表现称为“夜班综合征”。 引起“夜班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白天睡眠,夜间工作,体内生物钟节律被打乱,内外环境周期的同步关系遭到破坏,因一时不能适应,故出现神经、消化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应当承认,经常进行“三班倒”而不注意调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人体生物钟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体生物钟理论认为,人体本身的智力、感觉和体力的状况各有它的变化周期,分别为33、28、23天。以智力节律而言,当人体处于高潮时,精神集中,反应灵敏;处于低潮时,则精神涣散,反应迟钝。除上述三大节律外,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孙川 《长寿》2005,(11):17
大家都知道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很有节律的自然界中。研究证明,大自然的节律无处不在,它同样体现在生物系统中,例如人的生理周期,每日的心率、体温、细胞新陈代谢等,都呈现出24小时的节律变化。这种节律变化规律,就是生物的“生物钟”现象。  相似文献   

9.
生物体本身都有其固有的生理周期,一天之内,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的高低、记忆力的强弱、内分泌激素的多少、神经活动的强弱、体力的强弱等等)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对此,我国古籍中就有“子午流注”之说,现代生物学称之为“生物钟”。“生物钟”学说与药理学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生物体本身都有其固有的生理周期,一天之内,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的高低、记忆力的强弱、内分泌激素的多少、神经活动的强弱、体力的强弱等等)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对此,我国古籍中就有“子午流注”之说,现代生物学称之为“生物钟”.“生物钟”学说与药理学结合,就产生了“时辰药理学”,这是药学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1.
《健康大视野》2009,(18):54-54
白天工作不瞌睡,夜间睡觉不熬夜,上床很快能入睡,说明生物钟准时正常,是健康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律,就会改变体内激素分泌量,导致神经紊乱,体内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提倡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法。  相似文献   

12.
《长寿》1997,(6)
什么是生物钟养生 先说什么是生物钟。新兴的生物钟学说认为:人体内有一张“预定时刻表”在支配、指挥着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血压、脉搏、呼吸、心跳、内分泌等都有高、低潮,称为“生物节律”。生理指标是“钟表”的指针,而生物钟则是齿轮,它决定着人体的高、低潮。生命的基本特征是节律性,“没有节律性,便没有生命”。因此,可以说生命是由生物钟支配的。  相似文献   

13.
以人大脑中间位置类似松果体结构所分泌被称为脑白金褪黑色素周期规律产生人体总生命生物钟立体节律,以及脑下垂体五类激素分泌周期规律产生人体总生物钟特有节律,人脑自动进行力档对于细胞功能启动等,人基因组代谢生物钟节律等各频率次数范围衡定逻辑推理力档在程序上永恒保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初,科研人员发现了人体存在着体力、情绪、智力三大生理节律。人从出生之日起,三节律同时起动运行,像钟表一样,循环往复,直至生命终止,所以人们又习惯称其为“生物钟”。  相似文献   

15.
生物周期的研究,国外较为广泛。有些生物周期现象得到科学界普遍承认,但也有些生物周期假说尚缺乏科学依据。如Thommen在1973年系统的介绍了生物周期三节律理论,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存在生物周期三节律现象,即体力周期23天、情绪周期28天,智力周期33天,从生到死永恒不变。每个周期又分为三个时期:高潮期、临界期和低潮期(简称三期)。人处在高潮期则精力旺盛、体力充沛、头脑机敏;低潮期人则上述行为相反;临界期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易出现差错。鉴于国内已将生物周期三节律的体力周期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但国外也有持否定态度的报道,本研究试图从生理学方面来探讨生物周期三节律的体力周期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16.
如何减少工矿企业工业性外伤,确保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力,已越来越受到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关注。根据柏林费里期、维也纳沃博特医师和奥地利教师特里舍尔等人的研究:每个人自出生以后,体内存在着体力、情绪、智力的生理节律。每个生理节律又由高潮期、临界期、低潮期组成。当人处于高潮期时,体力充沛、精神愉快、头脑灵敏;低潮期时,耐力下降、心神不宁、反应迟缓;临界期时,机体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调  相似文献   

17.
傅绘 《长寿》2006,(11):29-29
大千世界,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一种时间节律,犹如有一个时钟在控制,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钟”。人作为万物之灵,其生命活动也都具有生物钟节律,无论是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糖及内分泌激素,在一天24小时内都有一定的规律。生物钟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也有影响,所以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节律性的周期变化,这种节律周期称为生物节律,又叫生物钟。因为它,人体器官的各种功能在每天24小时的周期中才会有自身规律性变化,既有高潮,又有低潮。那么,你知道生物钟在24小时的表现吗?从1∶00~5∶00,人体处于养精蓄锐的状态,所以熬夜是坚决不可取的。1∶00大多数人进入浅睡易醒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2∶00除肝脏外,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3∶00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这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减少。4∶00脑部供血最少,不少重病人在这个时间死亡。5∶00肾不分泌,人已经历…  相似文献   

19.
尤康 《现代养生》2012,(6):67-67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个“时辰表”。它受宇宙环境的控制,显示出人体内周期性变化或节律,就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时间信号一样,让人的生理活动、思想、情绪、体力等,与行星运动的周期相协调,使之适应昼夜、日、月、季或年、潮汐等宇宙环境的有节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护好肛门     
“十男九痔”,说明肛肠疾患之多。以下六项对护好肛门,预防肛肠疾患有重要的意义。 便宜定时 应力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和新陈代谢是有节律的,破坏这种节律就会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