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生活质量与Child分级的关系,力争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50例,按照不同的Child分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受Child分级的影响,评分量表中的主观健康感受、心理健康程度、日常精力在不同Child分级患者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并与患者的肝硬化程度(Child分级)相关,护理工作应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有效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探讨不同Child分级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为提高肝硬化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入选的7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分级,其中Child A级22例、Child B级39例、Child C级17例,采用简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中文版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然后比较不同组之间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Child分级为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健康感受、心理健康及精力三个方面在不同Child分级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与Child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制定有效的临床及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并评价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QOL)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22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2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QOL测量与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SF-36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QOL的主要因素是性别、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P=0.004、0.013、0.011).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全面下降,Child-Pugh分级、性别与血小板计数为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与分析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中文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探讨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不同影响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NYHA分级Ⅳ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分级,Ⅲ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Ⅱ级与Ⅰ级患者,Ⅱ级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病因患者(P0.05)。多元回归分析可见,NYHA分级、病因均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NYHA分级、病因均为影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49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的因素。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偏低,性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家族史、合并症、睡眠、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肝功能Child-Push分级是影响其自我健康管理水平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或可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探讨不同Child分级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为提高肝硬化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入选的7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分级,其中ChildA级22例、ChildB级39例、ChildC级17例,采用简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SF-36)中文版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然后比较不同组之间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Child分级为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健康感受、心理健康及精力三个方面在不同Child分级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下降,与Child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制定有效的临床及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王建军  刘瑞定  俞建国  王世峰 《浙江医学》2011,33(9):1320-1321,1377
目的 了解岱山县近两年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岱山县内镜诊断的RE患者,通过症状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RE患者中A级和B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性别、吸烟、饮酒以及RE分级对症状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患者年龄对症状评分的影响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RE患者在生活质量量表各个维度的积分均有下降,但吸烟、饮酒、年龄、性别以及内镜下分级对生活质量量表综合评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患病时间、症状量表评分对生活质量量表综合评分的影响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岱山县RE患者程度多较轻,年龄对RE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病时间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9-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HAMD-24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价,统计20分的例数。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以及肝硬化知信行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抑郁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1)11例≤20分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37例20分的患者为研究组。(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病程5年,有并发症,Child分级C级的患者抑郁得分研究组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知信行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病程长、有并发症、Child分级高是肝硬化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而知信行水平高是保护因素(P0.05)。(4)肝硬化患者抑郁程度与Child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r=0.836,P0.05)。结论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患者的学历、病程、是否合并并发症、Child分级、肝硬化知信行水平均影响其抑郁情况。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尤其具有高风险的患者,以提高患者的知信行水平,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汉化版生活质量量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36,SF-36)在CRSwNP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汉化版SF-36量表对148例确诊为CRSwNP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评价,分析年龄、性别、病史、临床分型、鼻窦镜评分、CT评分等因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① CRSwNP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 6个维度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对CRSwNP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RSwNP病情的评价指标中,病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临床分型、鼻窦镜评分及CT评分与生理健康有关,与精神健康无明显相关;② SF-36量表的信度和校度均通过考核。结论CRSwNP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组明显下降,病史是CRSwNP指标中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中文版SF-36可用于CRSwNP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Chalder乏力评分量表研究乏力与肝硬化Child-Push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58例,慢性肝病无肝硬化患者15例,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sh分级,对所有患者进行Chalder乏力评分量表自评,并分析乏力与肝功能Child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halder乏力评分与肝病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疲倦和需要更多的时间休息与肝病程度呈正相关,感到精力充沛和感到手脚都很有力量和与肝病呈负相关。Chalder乏力评分与肝硬化Child分级有明显相关性,感到疲倦、需要更多时间休息、虚弱、感到着手做事情有困难的分值随着Child分级的升高而显示出升高的趋势,感到精力充沛和手脚很有力量的分值则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乏力在肝硬化和慢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尽相同,这些症状的评分与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部分条目与肝硬化Child分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静  张俐  袁发焕 《重庆医学》2008,37(2):144-146
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使用SF-36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生理、社会心理一般影响因素调查表对5所医院的21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1)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健康常模,并随年龄增加而生活质量下降;(2)在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路径中,心理健康对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01,而生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66.心理健康、透析时间和年龄对生理健康有直接效应.生理健康、抑郁、血红蛋白和透析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抑郁的直接效应因素为SCL-90总分、躯体化和强迫.结论 可以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CONTEXT: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as not been evaluated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surgery. Evaluation of health status as a mortality predictor may be useful for preoperative risk stratification.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scores from the preoperative Short-Form 36 (SF-36) health status survey predict mortality following CABG surgery after adjustment for known clinical risk variables. DESIG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onducted between September 1992 and December 1996. SETTING: Fourteen Veterans Affairs hospitals. PATIENTS: Of the 3956 patients undergoing CABG surgery only and who were enrolled in the Processes, Structures, and Outcomes of Care in Cardiac Surgery study, the 2480 who completed a preoperative SF-36. MAIN OUTCOME MEASURE: All-cause mortality within 180 days after surgery. RESULTS: A total of 117 deaths (4.7%) occurred within 180 days of CABG surgery. The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of the preoperative SF-36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6-month mortality after adjustment for known clinical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following CABG surgery.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a 10-point lower SF-36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score had an odds ratio (OR) of 1.3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1-1.77; P=.006) for predicting mortality. The SF-36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scor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6-month mortality in multivariate analyses (OR, 1.09; 95% CI, 0.92-1.29; P=.31). CONCLUSIONS: The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score from the preoperative SF-36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 following CABG surgery. The baseline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score does not appear to be predictive of mortality. Preoperative patient self-report of the physical component of health status may be helpful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BG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在气郁质得分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现场调查法,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北京、河北获得2 113例有效样本数据。运动水平由自我报告获得;气郁质得分采用中医体质量表气郁质亚量表计算;HRQOL评价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获得生理领域(PCS)、心理领域(MCS)及其总体HRQOL得分。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运动的中介效应。[结果]1)气郁质得分与PCS(r=-0.461,P<0.01)、MCS(r=-0.564,P<0.01)以及总体HRQOL(r=-0.573,P<0.01)呈负相关;运动水平与气郁质得分(r=-0.108,P<0.01)呈负相关,与PCS(r=0.115,P<0.01)、MCS(r=0.100,P<0.01)以及总体HRQOL(r=0.111,P<0.01)呈正相关。2)运动在气郁质得分与PCS、MCS和总体HRQOL间的中介效应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93%、0.53%和0.69%。[结论]运动在气郁质对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负向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量较小,仅占不到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应对资源与支气管哮喘患者身心健康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昔表(IPC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防御方式问卷(DS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对184名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一般自我效能感(r=0.356)、内控性(r=0.208)、有势力的他人(r=0.341)、相遇(r=-0.340)、主观支持(r=0.201)、客观支持(r=-0.160)、不成熟的(r=-0.429)、中间型防御方式(r=-0.257)、掩饰度(r=-0.160),积极应对(r=0.231)以及消极应对(r=-0.505)均与精神健康总评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均P<0.05);躯体健康总评仅与一般自我效能感(r=0.175)、机遇(r=-0.150)、消极应对方式(r=-0.359)、不成熟的(r=-0.256)及中间型防御方式(r=-0.146)显著相关(均P<0.05);消极应对是躯体健康总评(t=5.189)及精神健康总评(t=6.758)的有效预测指标(均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势力的他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可通过消极应对对患者的躯体及精神健康产生影响.结论 消极应对不仅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躯体及精神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可作为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及社会支持的中介变量从而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特点,为高血压的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汇集全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健康状况调查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数据1281例,采用方差分析比较BMI分类不同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HRQOL的差异.结果 低体质量中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的8个维度及其生理领域(PCS)、心理领域(MCS)得分均最低,除RE维度外的其他7个维度和生理领域(PCS)、心理领域(MCS)得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F,RP,BP,GH,VT,MH,P<0.01;SF,PCS,MCS,P<0.01).生理领域(MCS)得分组问两两比较显示:低体质量组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组[(62.30±22.12)分,(72.40±20.86)分,P<0.05]、超重组[(62.30±22.12)分,(74.97±19.20)分,P<0.05]和肥胖组[(62.30±22.12)分,(74.57±19.22)分,P<0.05];心理领域(MCS)得分组间两两比较显示:低体质量组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组[(68.81±20.48)分,(74.70±20.41)分,P<0.05]、超重组[(68.81±20.48)分,(78.08±18.23)分,P<0.05]和肥胖组[(68.81±20.48)分,(78.69 ±17.77)分,P<0.05];正常体质量组显著低于超重组[(74.70±20.41)分,(78.08±18.23)分,P<0.05].男女分层分析,女性较之男性低体质量者显示了更差的HRQOL.结论 低体质量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RQOL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促进应更加关注低体质量者,特别是女性低体质量者.
Abstract:
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 HRQOL) among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BMI) so 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health promotion of hypertensive.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health status data from a population of 1281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from Beijing and 8 provinces of China ( Jiangsu, Anhui, Gansu, Qinghai, Fujian, Jilin, Jiangxi, and Henan) was made in the study.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appli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HRQOL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different BMI categories. Results For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ow body mass index, the scores of 8 dimensions and scores in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 and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 of SF-36 were the lowest;except the role-emotional(RE) dimension,the scores of other 7 dimensions,PCS and MC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F,RP,BP,GH,VT,MH, P<0.01; SF,PCS,MCS, P<0.01). Comparing the scores between any two groups in PCS, the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low body mass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weight group (62.30 ± 22. 12 vs72.40 ±20.86, P<0.05) .overweight group (62.30 ± 22.12 vs 74.97 ± 19.20, P<0.05 ) and obese group (62.30 ± 22.12 vs 74.57 ± 19. 22, P < 0.05 ). Comparing the scores between any two groups in MCS,the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low body mass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weight group (68. 81 ± 20. 48 vs 74. 70 ± 20.41, P < 0. 05), overweight group (68. 81 ± 20. 48 vs 78.08 ±18.23, P<0.05) and obese group (68.81 ±20.48 vs 78. 69 ± 17.77, P<0.05); the score of normal weigh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verweight group (74. 70 ±20. 41vs 78. 08 ±18.23, P<0.05). Gender Stratification showed that females with low body mass index had worse HRQOL than males. Conclusion The HRQOL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ow body mass index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weight patients, overweight patients and obese patients, the health promotion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ow body mass index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 especially females with low body mass index.  相似文献   

16.
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与肝功能损害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5例男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肝硬化组 )和 2 0例健康男性 (对照组 )的血清性激素睾酮 (T)、雌酮(E1)、雌二醇 (E2 )、雌三醇 (E3 )水平 ,并采用Child pugh分级法将上述病例分为A级组、B级组和C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T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E1(P <0 .0 1)、E3 (P <0 .0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 ,E2 无明显差异。从ChildA级到ChildC级T水平呈渐进性显著下降、E1水平呈渐进性显著上升。肝硬化组Child pugh积分与T浓度成负相关 (r =-0 .5 3 ,P <0 .0 1) ,与E1、浓度成正相关 (r =0 .5 11,P <0 .0 1) ,与雌二醇 (E2 )、雌三醇 (E3 )浓度无明确相关。 45例肝硬化患者中有 3 2例有女性化征 ,有女性化征E1浓度明显高于无女性化征E1浓度。结论 :肝硬化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紊乱 ,其紊乱程度与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关系 ,测定性激素水平变化 ,可以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背景 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防控形势严峻。在亲密关系背景下,癌症患者与家庭主要照顾者以一个整体单元共同适应癌症。疾病自身及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造成其生活质量低下,还会严重影响与其具有亲密关系的家庭主要照顾者。目的 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APIM)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关系评估量表(RAS)测量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过去7 d对所处的亲密关系各方面的主观满意度,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SF-12量表评定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过去7 d的生活质量。并建立结直肠癌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与生活质量的APIM,分析患者和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共发放296对问卷,有效问卷271对,有效回收率为91.6%。患者亲密关系得分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生理健康(PCS)及心理健康(MCS)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患者PCS得分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PCS及MCS得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MCS得分与家庭主要照顾者的MCS得分呈正相关(P<0.05)。APIM分析结果显示,在主体效应方面,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与自身MCS呈正相关(P<0.001);在客体效应方面,患者的亲密关系和家庭主要照顾者PCS呈正相关(P<0.001),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和患者PCS呈正相关(P<0.001)。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亲密关系可以正向预测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可以正向预测自身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柏友霞 《吉林医学》2013,(27):5546-5547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分析的健康因素。方法:把肝硬化患者治疗预后转归状况多元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分量化,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肝硬化患者预后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统计分析表明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营养状况、病理学分型、规范治疗、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其他疾病等。结论:Cox比例风险模型在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健康状况追踪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为医院治疗与控制肝硬化病情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成人型脊柱畸形患者(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的步态特征,进一步熟悉ASD患者下肢功能的病理生理变化,为ASD患者的临床诊疗和术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ASD患者51例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例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基础疾病)选出51例健康中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分(Healthy Related Questionnaire of Life, HRQOL),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简版生活质量量表-36(Short Form-36,SF-36)评分。使用步态分析系统记录运动学参数。受试者骨盆及下肢特定的位置放置标记后在设定路线内以个体舒适步速行走,至少记录10个步态周期。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SD患者下肢步长、跨步长、步频明显减小,且行走过程中呈逐渐减慢趋势;ASD患者髋、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明显减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的VAS、ODI与步长、跨步长、步频、膝关节屈伸及髋关节屈伸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SF-36中的生理部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SD患者跨步长、步长、步频、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均减小,且活动中逐渐减小;ASD患者生活质量与运动学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瘦素的相关性、不同肝功能状态下瘦素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7例,按Child—Pugh分级A级34例、B级32例、c级31例;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瘦素和肝硬化相关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控制BMI与性别后仍随肝功能的分级进行性升高,Child—Pugh分级系统定量指标中以凝血酶原时间与瘦素相关性最高,瘦素水平女性比男性高,HOMA—IR与瘦素显著相关。结论肝炎后肝硬化瘦素水平增高,随着肝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增高,瘦素水平进行性增高,Child—Pugh分级系统的定量指标以凝血酶原时间和瘦素相关性最高,但其与肝硬化指标相关性不如胰岛素抵抗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