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麻醉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0例行纤维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检查前采取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取2%盐酸利多卡因喷于咽喉部做表面麻醉3次,观察检查前、检查中、检查结束后5 min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不良反应及对纤维胃镜检查的感受.结果:两组检查中及检查后SpO2较为平稳;观察组HR检查中、检查结束后与检查前变化不大,SBP、DBP检查中下降明显,与检查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结束后自行回升,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SBP、DB检查中升高明显,检查结束后开始下降,与检查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咽喉不适、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4.00%,、8.67%、10.00%、5.33%,对照组分别为20.67%、36.00%、37.33%、17.33%;检查无任何不适感者观察组有87.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纤维胃镜检查中应用异丙酚麻醉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异丙酚和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1476例给予异丙酚和芬太尼,633例不予任何镇静剂,比较2组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反应和感受、检查时间,观察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镇静组患者99.25%无不适感,而对照组29.1%无明显不适感(P<0.01).镇静组患者咳嗽、躁动、恶心呕吐和咽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静组胃镜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1),镇静组术后清醒时间1.6±1.5min,检查中血压有所下降,但检查结束后很快恢复到检查前水平.结论胃镜检查时适量应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镇静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智  肖胜  王琦  全剑秋 《四川医学》2020,41(1):72-74
目的分析丙泊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丙泊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6010例设为试验组;同期普通胃镜检查917例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后,以丙泊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行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仅行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镇痛镇静程度、HR、SBP、DBP和SpO2。结果试验组5799例(96.49%)患者对镇痛镇静效果肯定211例(3.51%)有肢动需要适量追加丙泊酚,HR、SBP、DBP和SpO2稳定。对照组多有恶心、呕吐、挣扎等不适和HR、SBP、DBP变化,组间HR、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胃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确切患者舒适合作,可满意消除检查对机体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丙泊酚复合曲马多在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曲马多在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0例为丙泊酚复合曲马多静脉麻醉下电子胃镜检查,另一组60例为常规电子胃镜检查。检查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麻醉镇静组患者检查前后SBP、DBP、HR、SpO2均有变化。用药后SpO2下降,P&lt;0.05,有统计学意义;SBP、DBP下降,P&lt;0.01,有统计学意义;HR下降,P&lt;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用药有效。常规检查组检查前后比较发现,检查后SpO2下降,均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SBP、DBP升高,P&lt;0.01,有统计学意义;HR加快,P&lt;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曲马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3个月~6岁患儿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Ⅰ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相比SBP和DBP、HR显著升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一种理想麻醉。  相似文献   

6.
段小素 《当代医学》2011,17(4):82-8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行无痛胃镜检查的高血压病人麻醉时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50例ASAⅠ-Ⅱ级高血压病人要求无痛胃镜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A组)、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组(B组)。观察各组麻醉前、麻醉后2min、胃镜检查后2min,苏醒时SBP、DBP、HR、SPO2以及麻醉药用量、检查中体动、呛咳及检查后不良反应。结果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为高血压病人行胃镜检查时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杨常保 《吉林医学》2013,(20):4045-4046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门诊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探讨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分为无痛胃镜检查组(A组)和常规胃镜检查组(B组)各9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SBP、DBP、HR和SpO2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和芬太尼后全组出现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不同程度下降,但绝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A组检查完毕待患者完全清醒,无任何不适,检查中恶心呕吐、呛咳、躁动、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镇静效果好,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人经鼻胃镜检查时生命体征及术中反应,并与经口无痛胃镜相比较,探讨老年人经鼻胃镜检查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方法选取北京老年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60岁老年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经鼻胃镜组)50例,对照组(无痛胃镜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术中反应及操作时间(与麻醉后行胃镜检查时间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胃镜检查中SBP、DBP、HR均较检查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O2较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SBP、DBP、HR、SaO2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胃镜检查过程中,试验组SBP、DBP、HR、SaO2分别为(129.4±6.3)、(71.3±4.2)mm Hg、(82.0±4.2)次/min、(98.0±2.9)%,均较对照组高(P〈0.01),胃镜检查中对照组患者SBP、DBP、HR、SaO2分别为(110.1±3.1)、(60.2±2.3)mm Hg、(67.5±3.8)次/min、(95.3±2.0)%,均较前显著降低(均P〈0.01);胃镜检查中,试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呛咳、躁动,术后询问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胃镜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稍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患者经鼻胃镜检查是更安全的,可耐受的。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先明 《海南医学》2010,21(17):42-43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需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无痛胃镜组(P组)和常规胃镜组(C组),每组30例。P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C组采用吞服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心率(HR)及副作用。结果 P组麻醉后患者能在无知觉和无痛觉中接受检查,出现恶心呕吐、咳嗽及体动等副作用少,血压(BP)、心率(HR)变化比C组相对稳定,均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可充分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无挣扎,检查操作顺利,循环稳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异丙酚加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的应用,并与咪唑安定加氯胺酮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阑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异丙酚加芬太尼,Ⅱ组采用咪唑安定加氯胺酮,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5、10、15min的RR(呼吸频率)、HR(心率)、SpO2(氧饱和度)、MAP(平均动脉压)、术后清醒时间(睁眼和清楚应答)、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后1、5、10、15min,HR、RR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2、MAP无显著差异,Ⅰ组术后无躁动,恶心、呕吐1例,Ⅱ组术后躁动4例,恶心、呕吐6例。结论:异丙酚加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比氯胺酮加咪唑安定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循环系统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对高血压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行无痛胃镜检的患者,根据患者有无患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36例,对照组(无高血压)60例。静脉注射芬太尼0.001 mg/kg和异丙酚1.5~2.5 mg/kg。记录两组的用药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观察时点:麻醉前(T0)、诱导后准备进镜前(T1)、胃镜经食道入口平面(T2)、胃镜取活检(T3)、检查结束即时(T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各时点的SBP、DBP、HR、SpO2的下降幅度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时,异丙酚和芬太尼复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但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麦亚强 《河北医学》2007,13(2):204-206
目的:了解异丙酚静脉麻醉在门诊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门诊胃镜检查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麻醉组和对照组(n=50),麻醉组静注异丙酚注射液;对照组予咽喉部表面麻醉.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在检查中的反应、患者接受程度、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和检查前、中、后的生命体征,以及患者麻醉后的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行行走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麻醉组患者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少(P<0.01),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低(P<0.05),患者的接受率高(98%).麻醉组检查中、检查后SBP、DBP、HR、RR、SpO2 与检查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检查中SBP、DBP、HR,RR 较检查前相比明显升高(p<0.01), 且与麻醉组检查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麻醉组所有患者均入睡,无术中知晓.术后约6min 清醒.15min 内完全恢复正常. 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门诊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有效,且清醒快、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纤维胃镜检查时患者往往有明显不适感(咽部不适、屏气、咳嗽、恶心、呕吐),甚至躁动,难以合作,给胃镜检查带来困难。本文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东莨菪碱静脉麻醉下施行胃镜检查,试图减少上述表现,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6):75-75,78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各28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记录SBP、DB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前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20min硬膜外组的SBP、DBP及HR较麻醉前和全麻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SpO2较麻醉前和全麻组明显降低(P〈0.01)。术毕放气后20min硬膜外组SBP、DBP、HR及SpO2恢复至术前水平,全麻组在气腹和放气后各参数无明显变化。硬膜外组患者气腹后有心悸、气促、腹胀痛等不适症状出现,全麻组患者无不适症状出现,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充分,清醒迅速。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较安全,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玉琴  吴宜 《中原医刊》2011,(19):87-88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比较胃镜检查麻醉组和对照组检查中的反应及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胃镜检查中血压、心率均高于检查前高于麻醉组(P〈0.05),麻醉组恶心、呕吐、咳嗽、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谢立兵 《当代医学》2011,17(33):126-12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来院检查的60岁以上老人共80例,随机分为无痛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无痛观察组在胃镜术前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芬太尼后做胃镜检查,常规对照组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后检查.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检查中的反应及检查前、中、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无痛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有变化,与术前、术后和对照组术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处理后,对顺利检查都没有影响.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是一种舒适、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7.
何桂香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113-1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异丙酚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靶控输注麻醉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实施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诱导前SBP、DBP、HR、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对照组SBP、DBP、HR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中知晓率、SpO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靶控输注血流动力指标相对平稳,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麻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麻黄碱、异丙酚、芬太尼配伍使用与单纯使用异丙酚、芬太尼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探讨麻黄碱减少异丙酚、芬太尼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的可行性。方法76例拟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病人,年龄65~80岁,均无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及心律失常。检查前行心电图、血压检查,心率均在60~100次/min之间,血压均控制在(160-100)/(100-70)mmHg范围内。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8人,A组(观察组):异丙酚+芬太尼+麻黄碱组。B组(对照组):异丙酚+芬太尼组,二组患者胃镜检查均为同一人操作,分别对2组患者的SPO2、BP、HR、R等进行监测,并对检查结束后患者的反应进行评价。结果①2组患者检查前BP、HR、R、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观察组):检查中,检查后BP、HR、SpO2与麻醉前无明显下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对照组)检查过程中BP、HR、R、SpO2与检查前、后相比较有明显下降,尤以收缩压下降显著(P〈0.05)。②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均不能回忆检查过程,无任何不适。检查清醒后头昏、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盛冬采 《求医问药》2011,9(2):103-104
目的:探讨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后行胃镜检查(观察组),50例进行传统胃镜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检查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过程中未出现不适,其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检查中的HR、SPB、DPB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SpO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布托啡诺联合异丙酚和东莨菪碱应用于老年人门诊胃镜检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布托啡诺组(B组)、异丙酚组(P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B组在充分咽喉表面麻醉后使用布托啡诺、异丙酚和东莨菪碱静脉缓慢推注下行胃镜检查术,P组在充分咽喉表面麻醉后仅使用异丙酚和东莨菪碱行胃镜检查术,C组只使用咽喉表面麻醉;3组分别于术前(T0)、术后1 min(T1)、术后5min(T2)、术后10 min(T3)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B组在T1-T3各时间点SBP明显下降(P〈0.05),但均不低于基础血压20%,HR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呼吸频率有明显减慢(P〈0.05);P组在T1,T2各时间点SBP有明显下降(P〈0.05),T1时间点有40%患者下降值大于基础血压20%,T1时间点心率下降明显(P〈0.05),呼吸频率有明显减慢(P〈0.05);C组在T1-T3各时间点SBP、DBP、HR、RR都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异丙酚和东莨菪碱应用于门诊老年人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但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