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灯盏花素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灯盏花素(Breviscapine)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 Mass]灯盏细辛中提炼的黄酮类混合物,具有抗缺血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器官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等多方面作用,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上的应用比较广泛。本篇对近十年来灯盏花素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居文政  许美娟  谈恒山 《中草药》2007,38(9):1440-1443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省区,被列为云南省重点种植的药材之一。灯盏花首载于《滇南本草》,具有散寒解表、活络止痛等功效,主治瘫痪、跌打损伤等[1]。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灯盏花具有抗脑缺血、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及脑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2]。灯盏花素是灯盏花中提取的主要成分,黄芩素苷(灯盏乙素,scutellarin),即4′,5,6-三羟基黄酮-7-葡糖醛酸苷,在灯盏花素中一般占90%以上,是灯盏花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瘫痪的主要有效成分。由于…  相似文献   

3.
灯盏细辛注射液中绿原酸和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盏细辛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该注射液的原药材灯盏细辛是菊科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花、东菊。灯盏细辛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咖啡酸酯类等[1-3],药理研究报道其主要有抗脑缺血、抗心肌梗死、降低血液胆固醇  相似文献   

4.
中药灯盏花及其同属部分植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系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具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曾予收载。灯盏花注射液对中风后瘫痪有效。近年来,有关灯盏花及其制剂的研究报道较多。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据《中国植物志》第74卷记载,飞蓬属(Erigeron)植物约有20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大陆及北美洲,少数分布于非洲和大洋洲。我国有35种,主要集中在新疆和西南区山区。此属包括两个亚属:飞蓬亚属(Subgen.Erigeron)和三型花亚属(Subgen.Trimorpha)。这两个亚属又各分两个组和一些亚组和系。短葶飞蓬主要分布于我国  相似文献   

5.
灯盏细辛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灯盏花始载于<滇南本草>,又名灯盏细辛.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又名灯盏花、东菊,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干燥全草,飞蓬属约有200种以上,而能入药的短亭飞蓬只有3种.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始载于《滇南本草》,又名灯盏细辛、东菊。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能入药的短葶飞蓬只有3种,主要产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南、贵州及西藏等地亦产,  相似文献   

7.
吴丰  刘爱民  马林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1092-1093
<正>灯盏细辛,又名短茎飞蓬,为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主要有效成分为灯盏花乙素(seutel- latin),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瘫痪,冠心病等。由于原药材需求量大,野生植物资源日益减少,目前我国云南地区已开始引种栽培,但栽培种有效成分含量如何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HPLC测定了栽培  相似文献   

8.
正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灯盏花素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野黄芩苷(C_(21)H_(18)O_(12)),又名灯盏花乙素(4’,5,6-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其含量占总黄酮的90%以上。该提取物具有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9.
灯盏乙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丽  刘东阳  江骥  胡蓓 《中草药》2006,37(8):附9-附11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经醇提后的一类总黄酮,其主要包括灯盏乙素和灯盏甲素,灯盏乙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苷(scutellarin,又名灯盏乙素、野黄芩苷)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及脑栓死等所致完全性及不完全性瘫痪。同时对冠心病、高黏滞血症、白斑癌变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现将灯盏乙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药效学研究有大量文献报道了灯盏乙素对心脑血管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由于灯盏花素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灯盏乙素,所以常用主要含灯盏乙素的灯盏花素注射液或片剂进行研究。1.1对脑血管的作用:Hu等[1]用灯盏花素对缺…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的心脑血管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莉 《中医药信息》2013,(6):134-136
灯盏花素(Breviscapine)是从菊科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一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主要成分是灯盏乙素和少量灯盏甲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抗血栓等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分离得到以来已被制成各种剂型,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灯盏花素对心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是菊科飞蓬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等功效。灯盏花素是短葶飞蓬干燥全草的提取物,由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萜类、植物甾醇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组成。其中,黄酮类成分灯盏乙素(4'-羟基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苷醛酸苷),灯盏甲素(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占灯盏花素总量的90%以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炎、抗衰老、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脂、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防治肿瘤、抗脑损伤等。目前,灯盏花素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所致后遗症、高黏脂血症、脑血栓、肾病、肝病、阿尔兹海默等多种复杂疾病的治疗。尤其在对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治疗中,灯盏花素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此外,研究表明灯盏花素与甲钴胺、弥可保等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该文就目前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其相关联合用药进行综述,试图为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灯盏细辛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灯盏细辛又名灯盏花、东菊,盛产于云南,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t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中国药典》1977年版曾予以收载,其性寒、微苦、甘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功效,其有效成分为灯盏花总黄酮。现将其制剂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短亭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溶解血栓、改善脑血液流变学及抗血小板凝聚、抑制PKC过度激活、抑制EAA氨基酸胞外堆积和细胞内钙超载、防止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等作用[1~4],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现就其在肾病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概述如下。1 肾病1.1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血液高粘状态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付秀兰等[5]采用灯盏花注射液20ml(含总黄酮900mg)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日,14d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灯盏细辛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廷钊  周萍  刘文庸  张川  苏娟  张卫东 《中草药》2004,35(11):1304-1305
灯盏细辛,异名灯盏花,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全草,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等功效。灯盏花乙素为灯盏细辛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中风后瘫痪、复发性口疮及冠心病等。其含量测定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但因灯盏细辛中含多种黄酮,故干扰较大。本实验考察了多种测定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建立了测定灯盏花乙素的HPLC法。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及其制剂临床应用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m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省区,首载于《滇南本草》,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灯盏花素是从天然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份,为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花乙素。现代药物研究证明,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降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主要成分是黄酮、灯盏甲素、灯盏乙素。其中灯盏乙素具有减少血小板计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体内凝血功能及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还能改善心肌缺血。近年来该药临床应用广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黄酮类有效成分,其中主要为灯盏花乙素,并有少量灯盏花甲素,具有扩张微细动脉,降低血液粘度,抗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防栓及溶栓的药理作用.我院自2000年10月~2001年10月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并进行对照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研究近况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m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细辛、东菊,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省区,首载于<滇南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曾予以收载.  相似文献   

19.
灯盏花生物学特性及其药用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俭  肖逢连  阳小燕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25-2926
灯盏花为菊科飞蓬属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Hand.-Mazz.的全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黄酮、吡喃酮、咖啡酸酯、酚酸类等50多种化合物。其活性成分主要为灯盏乙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脏,抗血栓形成,保护脑缺血神经,减少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损害,增强肝脏解毒功能,保护糖尿病性肝脏、肾脏等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灯盏花含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新 《中成药》1998,20(11):49-50
灯盏花是菊科短葶飞蓬属植物灯盏细辛En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性味苦。主含黄酮葡萄醛甲酸酯甙、羟基黄芩素木醛酮等化学成分。功能活血舒筋、散寒解表、止痛消积等。复发性口疮(RAu)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研究表明,RAU患者唇舌粘膜存在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变化,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亦能收到良好疗效。本实验是研制了灯盏花含片,以颗粒的制备、屏蔽苦味后的适口性及压片的粘冲性等为筛选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1药品、辅料与设备1.1药品:灯盏花干燥全草,购自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