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损伤中,部分病人由于损伤范围较广,血管缺损及挫伤较长,直接修补或吻合很困难,尤其是机械绞伤及挤压伤,常伴有广泛的撕脱、肌肉坏死及骨折。血管内膜挫伤严重,如勉强行血管吻合,因血管张力过大和内膜损伤严重常致手术失败。而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血管损伤的诊断及修复方式的选择,回顾分析采用结扎、修补、端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等方法修复的损伤血管17例的临床效果.结果,17例中治愈11例,死亡2例,截肢1例,外伤后动脉瘤1例,患肢运动功能障碍2例.认为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理的修复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道了下颌骨切除立即应用骨移植修复14例。其中用带血管蒂髂骨瓣修复6例,游离髂骨修复5例,游离肋骨修复3例。结果11例成功,3例失败。现将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植骨失败的原因做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5.
6.
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四肢动脉血管损伤85例,经行血管吻合和静脉移植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吻合血管的异体骨膜移植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和停用免疫抑制剂后成骨情况。方法:将供体带血管蒂股骨骨膜吻合移植于受体尺骨1.5cm骨缺损处,使用6周免疫抑制剂后停药,分批处死。作大体观察,X线、光镜、电镜检查。结果:异体骨膜移植组早期成骨且修复骨缺损,停用免疫抑制剂后骨缺损继续修复。对照组无一成骨。结论:吻合血管的异体骨膜在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停药后能够成骨并诱导自体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8.
9.
带真皮下血管网植皮修复手掌皮肤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带真皮下血管网植皮修复手掌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手掌皮肤组织缺损者行带真皮下血管网游离植皮术;损伤为带蒂皮瓣状者行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原位植皮术。手掌创面清创,若局部肌腱或掌骨外露,经过软组织转移覆盖后可达到植皮要求。腹部取与创面大小相符的皮瓣,经过修整以保留仅贴在真皮下的血管网脂肪,一期植皮修复创面。如损伤为带蒂皮瓣状,修剪皮瓣中、远端以保留仅贴在真皮下的血管网脂肪,原位植皮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56例,其中皮肤软组织缺损26例,创面面积为1.5-6.0cm^2,合并肌腱、掌骨外露7例。损伤为带蒂皮瓣状30例,其中蒂在近端18例,蒂在远端12例,蒂宽度0.5-2.0cm,皮瓣长度2.0-4.5cm。皮片(瓣)全部成活,手掌外形饱满。经过6个月-2年随访,皮片(瓣)的质量、质地感觉满意。结论:该手术方式适用范围广,手术方法简单,临床评价优良。  相似文献   

10.
张日霖  梁伟钧 《河北医学》2011,17(4):541-544
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干细胞的研究热点之一,它经过诱导分化后所得内皮细胞不仅能够在体外成功诱导分化生长,而且还能够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具有修复内皮,重建血管等生理功能,相关的研究也证明EPCs移植可用于血管新生或心血管组织工程上。这为EPCs移植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在移植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屠玉兰  徐国康 《四川医学》2000,21(10):928-929
我院自 1990年至今收治四肢血管损伤病例 80余例 ,其中对 2 2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病人采用大隐静脉游离移植术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19例 ,女 3例 ;年龄 17~ 53岁 ,平均 2 6 .7岁。其中肱动脉 8例 ,动脉 7例 ,股动脉 2例 ,股静脉 1例 ,腋动脉 1例 ,腋静脉 3例 ;伴骨折 5例 ,其中膝关节骨折 2例 ,肱骨髁上骨折 1例 ,肱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各 1例 ,伴严重软组织损伤 2例 ;就诊时间最早 15分钟 ,最长 9天。1.2 方法1.2 .1 大隐静脉切取方法 :在大腿部大隐静脉走行部位作长度适当的纵行切…  相似文献   

12.
樊佃怀  孟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31-531
我院整形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游离皮瓣移植,带血管蒂皮瓣移植及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急诊修复手背虎口区皮肤缺损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血管的腓骨嵌入长段骨缺损处,观察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情况和关节功能.结果 18例移植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至9年.10例胫骨缺损的患者平均术后4.5个月愈合,8例骨肿瘤患者平均3个月愈合,仅1例肿瘤术后发生骨折其余未见复发.术后观察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率为100%,骨愈合率为100%,腕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方法,移植骨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快,是治疗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手外伤手术中,经常遇到手指掌侧皮肤及动脉同时缺损的情况.以往常采用指骨缩短,植皮及静脉皮瓣游离移植等方法解决.而指骨缩短会影响患指的外观及功能;植皮要受供区创面情况的限制,静脉皮瓣成活率低,所以修复较低为困难,我科自1991年开始,采用吻合血管的邻皮指瓣修复该类创伤5例;成功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交通事故的增多,上肢动脉血管的损伤越来越多,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使伤残率降低。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9例上肢动脉血管开放性损伤患者,采用了血管端吻合和自体血管移植的修复方法,上肢功能达到大部分恢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唐耀庭  谭海涛 《微创医学》2007,2(6):566-567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显微外科已经历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显微外科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显微外科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迅速发展起来。自1975年首次报道用游离腹股沟皮瓣修复小儿皮肤软组织缺损以来,小儿带血管蒂组织移植技术在成人应用成熟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下面就该技术做一综述。1传统皮瓣从解剖学的角度看[1],人体的皮肤血供均来自深部动脉,通过三个途径营养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即直接皮肤动脉、穿动脉和伴随皮神经浅静脉的营养血管。与血管解剖学相对应,临床上皮瓣亦可以形成三种类型,即直接皮支皮瓣、穿动脉皮瓣…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工作中股动脉损伤、缺损很常见,多因刀刺伤所致。在血管修复中,如果血管缺损较多,应做血管移植,勿在有张力下勉强直接缝合。我院自1995年以来,取大隐静脉移植修复股动脉缺损12例,均获得成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9月采用带血管蒂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缺损 5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此类手术难度大 ,护理要求高 ,对患者的观察及精心护理及为重要 ,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5 0例 ,男 42例 ,女 8例 ,年龄 8~ 6 0岁 ,病程 1小时至 6个月 ,急性损伤 46例 ,长期不愈合 4例 ,皮瓣取自前臂、髂腹部、肩胛、足背部、小腿内侧、胸大肌等处 ,全部成活 ,功能较满意。2 术前护理2 1 做好心理护理 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并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 ,解除患者悲观失望和恐惧心理 ,配合治疗 ,树立康…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在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的疗效。方法:应用带血管的腓骨嵌入长骨缺损处,观察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情况和关节功能。结果:18例移植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至9年。10例胫骨缺损的患者平均术后4.5月愈合,8例骨肿瘤患者平均3月愈合,仅1例肿瘤术后发生骨折其余未见肿瘤复发。术后观察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率为100%,骨愈合率为100%,腕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方法,移植骨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快,是治疗长段骨缺损、重建腕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下颌骨缺损立即修复33例,运用肋骨修复29例,髂骨3例,钢丝支架1例。33例面形恢复良好,31例咬(牙合)关系恢复良好。讨论了术中要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及粘膜下层,移植物长短需适当。术后要配戴斜面导板以维持咬(牙合)关系,认为修复下颌骨缺损以肋、髂骨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