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术后复发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且多次复发可造成睑球粘连、结膜囊狭窄、眼球运动受限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翼状胬肉术后复发逐渐成为眼科医师关注的焦点。本文系统梳理了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全身及眼部危险因素,翼状胬肉自身相关危险因素,分子生物学、基因、病原微生物相关危险因素等;并阐述了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治疗策略,如手术的选择,辅助药物、物理治疗策略,中医药治疗策略等。本研究可为眼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咖丝裂霉素浸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通过对64例77眼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用沾有0.2mg/ml丝裂霉素液的棉片在巩膜面上及结膜面下,将羊膜缝合固定于巩膜裸露区.结果:治疗效果好,术后反应较轻,术后随访1~2年以上,复发2例,占2.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加丝裂霉素浸渍疗效好,复发率低,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值得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表疾病.虽然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很多,但手术仍是此病的主要治疗措施,单纯的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29%~88%[1].因此提高手术质量对此病的预后十分关键.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对115例翼状胬肉患者施行自体结膜转位移植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翼状胬肉摘除联合球结膜瓣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采用翼状胬肉摘除联合球结膜瓣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35例(40眼)。结果:术后随访0.5~2年,仅2眼术后复发,复发率5%。结论:采用翼状胬肉摘除联合球结膜瓣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减少了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本手术取材容易,简单易行,安全,是治疗翼状胬肉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口服中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单纯胬肉切除术后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共54例(70只眼),其中双眼16例,睑球粘连1例,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口服中药治疗。结果:70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2年仅有2眼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口服中药是目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轻者影响外观或引起不规则散光,重者遮挡瞳孔严重影响视力.目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最常用的方法,但传统术式术后复发率达20~30%[1].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216例(216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的基础上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瓣游离植片以及丝裂霉素c术中局部应用治疗翼状胬肉59例(63眼)。结果:术后随访3月~2年,复发3例,复发率4.76%,余未复发。结论:上述复合手术方式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新鲜羊膜移行遮盖法与自体结膜移行遮盖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56例(80眼)翼状胬肉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9例(45眼)行新鲜羊膜移行遮盖法,B组27例(35眼)行自体结膜移行遮盖法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两组翼状胬肉异物感、角膜缘上皮生长情况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翼状胬肉复发2眼,复发率4.4%,B组翼状胬肉复发2眼,复发率5.7%。结论:新鲜羊膜移行遮盖法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翼状胬肉采用前弹力层面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84眼接受前弹力层面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辩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资料,病例都为原发性翼状胬肉;随访3~12个月.结果:2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2.4%.结论:前弹力层面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是治疗原发翼状胬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防止术后胬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4 2例 5 6眼。结果 术后随访 3~ 15个月 ,有 1眼复发 ,复发率 2 %。结论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明显降低了胬肉术后复发率 ,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抗代谢药物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观察9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后应用丝裂霉素C并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术后角膜面生长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94眼中术后创面修复快,只有2例有复发迹象者再次给予抗代谢药结膜下注射,均未再复发。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抗代谢药能有效预防及抑制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轻者影响美观及引起角膜散光,重者影响视力.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胬肉的主要方法,其术后复发率为20%~30%[1].复发性胬肉再手术后复发率更高,再手术时易发生角膜、巩膜穿孔,内直肌损伤.笔者采用同侧患眼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20例22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翼状胬肉手术不同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公认[1]:环境因素中主要是紫外线与翼状胬肉的发病有关.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很多,保守疗效有药物、腐蚀、烧灼、冷冻、激光、超声波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手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翼状胬肉手术操作不复杂,但术后复发率高,为预防复发,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一是不断改进传统的手术方法,设计新的手术方式.二是术后进行药物和物理治疗,如术后局部滴丝裂霉素C(MMC),局部采用β射线等,虽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易导致巩膜溃疡、角膜炎、感染、白内障等.因而选择良好的手术方式是减少翼状胬肉复发的重要手段.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3年3月对原发性翼状胬肉110例120只眼分别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5例63眼。结果:术后随访6一12个月,55例63眼翼状胬肉患者治愈53例61眼,复发2例2眼,治愈率为96.83%,复发率为3.1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110只患眼)翼状胬肉患者:2004年2月—2006年3月,对50例(60只患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2006年6月—2008年3月,对38例(50只患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6~18个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有19只患眼复发(31.7%),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3~7d,平均4.8d;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有2只患眼复发(4.0%),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 d。平均2.1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促进术区角膜上皮修复,减少翼状胬肉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原发及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6月我院资料完整的40例(40眼)翼状胬肉患者,其中8眼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眼,27只眼为初发病例,5眼为翼状胬肉转位术后复发合并睑球粘连。患者均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睑球粘连者分离粘连的睑结膜和球结膜。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平均随访10.4个月。结果 40眼术后均无明显胬肉组织残留,仅角膜见少许斑翳;除睑球粘连患者充血显著外,其余35眼为轻中度充血;25眼术后5~7天移植片生长成活良好,切口愈合,15眼延迟到术后10天切口愈合。随访6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征象。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可有效防止翼状胬肉术后的再复发,尤其对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或翼状胬肉转位术后复发的病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将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75例(80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37例(40只眼),实施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38例(40只眼),先予胬肉体部注射平阳霉素,每周1次,共2次,再实施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其余处理相同.随访1年,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年时,A组复发11只眼(31%),B组复发4只眼(11%).结论 胬肉切除术前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姜林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09-109
目的:探讨应用75%酒精翼状胬肉改进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32只眼大面积翼状胬肉应用75%酒精改进术式,观察此术式的复发率.结果:随访2~3年,1眼复发.结论:应用75%酒精改进术治疗大面积翼状胬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原因,以指导围手术期处置。方法回顾我院68例(72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皮愈合稳定、角膜恢复正常光滑透明、无翼状胬肉样组织生长为治愈;角巩膜缘有新生血管或翼状胬肉样组织长入视为复发。观察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并分析复发相关因素,指导术中及围手术期相关治疗。结果 68例(72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病例中,原发性翼状胬肉58例(61眼),假性胬肉4例(4眼),复发性胬肉6例(7眼);68例患者中有高原地区患者3例(4眼)。术后6个月内复发6例7眼(9.8%),其中1个月内复发1眼,1~3个月2眼,3~6个月4眼。复发病例中假性胬肉者复发1眼,高原患者1眼,睑板腺功能障碍1眼,干眼2眼,缝线刺激因素1眼,复发性胬肉者术后再次复发1眼。结论翼状胬肉术后复发与胬肉性质、环境因素、眼部环境及缝线刺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46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并观察护理。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20列38眼无复发,2列2眼患者18个月后复发,未出现植片脱落、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完善周密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的康复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