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Mirizzi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ERCP检查确诊的3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Mirizzi综合征占同期ERCP检查的1.3%(30/2318),占ERCP诊断胆石病的2.4%(30/1270),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82岁,中位年龄58.3岁;临床表现为腹痛27例,腹痛伴有黄疸10例,伴有发热7例;术中考虑Ⅰ型27例,Ⅱ型3例;30例患者中合并胆道结石17例,伴有胆囊多发结石13例;经内镜治疗25例,其中19例行鼻胆管引流术,6例行胆道内支架引流术;行鼻—胆囊引流术5例;6例内镜引流术后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ER-CP对Mirizzi综合征确诊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欧阳彦成 《四川医学》2012,(9):1666-166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继发胆管结石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3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8例继发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前诊断继发胆管结石行ERCP取石后1W顺利进行LC,5例术中诊断行LCDB,15例术后1~15d出现腹痛、黄疸,行ERCP取石13例,发生重症急性胆管炎,行开腹胆管切开取石2例,无死亡患者。结论继发胆管结石可引发黄疸、急性胆管炎、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是LC手术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做好术前、术中诊断和预防处理及术后观察,ERCP是目前诊断和处理继发胆管结石,保证LC手术安全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3.
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阻性黄疸根据B超及CT检查容易与肝细胞黄疸鉴别 ,但对其准确定位与病因诊断困难。本文是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对梗阻性黄疸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 ,并与B超、CT对比 ,探讨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8例病例中 ,男 ,4 6例 ,女 4 2例 ;年龄 16~ 78岁 ,胆红素定量为 38 6~ 4 5 9 1μmol/L。 88例中 6 8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 5 8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取石 ,12例经内镜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 ,2例胆总管癌经EST后置入胆道支架成功引流。1 2 操作方法 :采用…  相似文献   

4.
张景成 《黑龙江医学》2003,27(7):530-531
有部分病人在胆囊切除术后一段时间内 ,渐出现胆囊切除后综合征 (PCS) ,如胆管结石、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胆管狭窄等。多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往内外科诊治颇为棘手 ,随着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等内镜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在诊治PCS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总结在 2 0 0 2年间经内镜诊治PCS 5 2例患者临床经验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5 2例病人均系 2 0 0 2年在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4 4例 ,女 8例。年龄在 2 8~ 75岁。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在诊断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0 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人行ERCP检查 ,其中 97例接受内镜治疗。结果 :首次ERCP检查的成功率为 97.1% (10 2 /10 5 ) ,为大多数病例提供准确的诊断 ,80例并发胆总管残余结石者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PT)取石治疗 ,97.5 % (78/80 )获成功 ;9(9/13)例胆管漏采用EPT、鼻胆管引流或置入聚乙烯支撑架治疗 ,8例胆漏在治疗后 4 8h内关闭 ,疗效肯定。 8(8/11)例胆总管部分狭窄者行内镜放置聚乙烯支撑架。 7例近期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远期疗效尚不确定。 1例胆总管完全闭塞仅行诊断性ERCP ;本组内镜诊断及治疗的早期并发症为4 .8% (5 /10 5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怀疑胆道并发症时 ,应及时行ERCP检查 ,对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和胆总管部分狭窄 ,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对 2 3例胆管、胰腺疾病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EST)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术 ,效果满意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3例 ,男 1 4例 ,女 9例 ,年龄 3 3~ 90岁 ,平均 67岁。胆总管结石 1 0例 ,外科术后残余结石 3例 ,再发结石 3例 ,重症胰腺炎 4例 ,胆道蛔虫症 3例。伴梗阻性黄疸 8例 ,其中单纯取石 1 0例 ,加ENBD 1 3例。2 手术方法先行 ERCP检查 ,使胆系显影 ,了解胆总管宽度及胆结石部位、大小、个数 ,决定是否行 EST,然后根据结石大小决定取石…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应用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11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术前均经B超、C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术中经逆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诊断的患者,男63例,女49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91例,  相似文献   

8.
张戈  杨成俊  陈国祥 《农垦医学》2007,29(6):419-420
自2002年8月~2007年6月,我院的36例胆管梗阻患者采取胆管内支架引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良性胆管梗阻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6~85岁,平均65.5岁,全部病例因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经超声、CT、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明确诊断良性胆管梗阻.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黄疸、部分患者伴发热,诊断为胆总管多发或巨大结石7例,良性胆管狭窄3例(2例为胆道损伤性狭窄,1例为硬化性胆管炎致胆总管狭窄),本组10例全部置入塑料支架.恶性胆管梗阻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4~79岁,平均61.5岁.突出症状为黄疸,术前血清胆红素102~635 μmol/L,包括胆总管癌12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壶腹周围癌4例,胰腺癌4例,转移癌压迫胆管1例,本组26例置入塑料支架18例,金属支架8例.恶性肿瘤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外科手术治疗.   ……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3年10月~2000年12月共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7284例次,造影成功6987例次,成功率95.9%,其中实施治疗性ERCP 4468例次,占63.9%。将全部治疗性ERCP病例分为两组:(1)切开组1416例,男女比例1.25:1,年龄范围26~96岁,对于胆管结石,切开完全取石成功率97%,其中233例巨大结石行机械碎石后取石成功,适应病例为胆囊切除术或总胆管探查术后发现的胆管残余结石,未经手术治疗年龄大于40岁无胆囊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作用. 方法 本院2005年1月~2011年6月26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31 ~85岁,中位年龄49岁,病程1~3年,发病次数2~4次.全部病例在急性发作期或发作间期均行磁共振下胰胆管造影(MRCP)及ERCP. 结果 26例患者行MRCP均未能明确诊断,经ERCP患者明确病因者12例(10例为胆管微结石,2例胰管开口狭窄并结石),可疑病因者14例(乳头旁憩室6例,十二指肠乳头炎8例).并根据ERCP诊断结果24例行内镜下胆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2例行胰管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6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胰腺炎未再复发,ERCP和EST过程中无胰腺炎加重、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RCP对不明原因复发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使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日趋广泛 ,我们应用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38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1一般资料1997年10月至2002年6月间共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464例 ,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96例 ,38例作了乳头球囊扩张治疗,期间未进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男性21例 ,女性17例 ,年龄21~79岁 ,平均 (52.8±6.9)岁。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3例 ,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14例 ,胆管术后复发性结石13例 ,伴有胆囊结石8例。1.2治疗器械及方法使用OlympusTJF30型十二指肠镜 ,球囊扩张导管采用MicrovasiveBost…  相似文献   

12.
鼻胆管引流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鼻胆管引流(ENBD)是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内镜治疗技术。我院1997年8月~2000年8月对3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致梗阻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行ENBD均获成功,症状减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患者均经ERCP检查,结合B超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致梗阻性黄疸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其中合并急性胆囊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冠心病、心功能Ⅳ级、频发室性早搏1例。主要临床表现:腹痛13例,黄疸14例,发烧7例,腹胀2例。肝功检查:总胆红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1 1月 ,我院共完成诊断性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2 5 5例 ,其中 1 5 1例进行了治疗性ERCP。其中男 5 6例 ,女 95例 ,年龄 2 5~ 77岁 ,平均 48.0 7 5 .2 8岁 ;病史 3 d至 1 6年 ,病种有胆管结石、胆管蛔虫、胆管良恶性狭窄、十二指肠壶腹癌以及缩窄性乳头炎 ,1 3 9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1 0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 ,取蛔虫 2例。2 方 法 采用日本 Olympus JF- 2 4 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 ,经 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 ,对内镜治疗适应证的患…  相似文献   

14.
ERCP在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武  赵大建 《浙江医学》1996,18(5):276-277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e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了解胆道结石的分布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和减少术后残留结石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就1990年~1995年所作6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ERCP检查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38例,中位年龄41岁。合并肝外胆管或/和胆囊结石50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28例,其中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6例,单纯胆囊切除8例,胆总管探查2例,胆肠内引流术2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5月经内镜治疗梗阻性黄疸82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 ,男 49例 ,女 33例 ,年龄 2 6~ 89岁 ,平均 5 4.3岁。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黄疸 (总胆红素 >30 μmol·L-1)。腹痛 6 4例 ,食欲不振、乏力、寒战、发热 12例。所有病例经内窥镜逆行十二指肠乳头导管插入术 (ERCP)确诊 ,其中胆管结石 6 7例、胆管癌 10例、胰头癌 2例、乳头癌 1例、乳头炎性狭窄 3例、胆道蛔虫 1例。有 2例胆管结石分别合并胆管癌、胰头癌。另外胆管结石中合并胆囊结石 8例 ,肝内胆管结石 3例 ,肝硬化 2例 ,胆…  相似文献   

16.
ERCP和EST术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覃秀爱 《广西医学》2002,24(12):2119-212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 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1) ,笔者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期间 ,配合医生对 5 8例胰胆疾病患者进行 ERCP,经造影显示胆管内有结石时 ,即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 EST)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本组患者 5 8例 ,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 1 2~ 78岁 ,平均年龄 5 3.2岁 ,以上腹痛和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 ,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 2 7例 ,均行 EST术。1 .2 方法 :利用内镜操作技术 ,将十二指肠侧视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 ,寻找胰胆管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在诊断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 (RPC)中的意义 ;方法 :在十二指肠镜下将造影导管插入胆管后注入造影剂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囊 ;结果 :在 1 32例次ERCP检查中 ,5 8例 ( 47 5 % )经ERCP诊断为RPC ,其中 ,43例 ( 74 1 % )伴有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最好发于左肝内胆管。伴有胆囊结石及胆管狭窄的病人分别为 1 0例( 1 7 2 % )及 5例 ( 8 6 % )。但因部分病人胆管狭窄梗阻 ,肝内胆管显影不满意 ,实际比例可能略高于此 ;结论 :ERCP可以全面地展现出胆管系统形态学上的异常表现 ,准确定位结石 ,鉴别易于RPC混淆的疾病 ,在RPC的诊断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增  孙文俊 《河北医学》1997,3(1):49-50
我院自1986年对136例胆道疾剂的患者选择性的进行了ERCP检查。其中128例获排成功.失败8例,成功率94.1%,与其它医院报道的数字基本相符.本文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0例,女48例;年龄30~39岁25例。40~49岁42例,50~59岁41例.60岁以上的20例。经ERCP检查临床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79例,胆总管结石伴胆道蛔虫症8例,胆囊结石20例,胆总管结石伴左肝内胆管结石4例.伴右肝内胆管结石3例,胆总管远端良性狭窄8例,Vat。r氏壶腹腔2例.俄头痛2例,肝门部用管癌2例。其中胆囊不显影23例.占1.8%.联管不显影43例.人3.4…  相似文献   

19.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诊疗技术,是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自2005年3月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共施行ERCP4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1~87岁,其中胆囊伴胆总管结石14例、胆总管结石11例、胆  相似文献   

20.
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管继发结石各文献报导不一 ,我院外科近 1 0年共收治胆囊结石病例 347例 ,有 1 8例于术后 1月~ 3年不等发现胆管结石 (包括术后小胆囊结石 ) ,而再次行手术治疗 (发生率 5 2 % )。现分析原因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中 ,男 7例 ,女 1 1例 ,年龄 1 8岁~ 6 0岁 ,平均 5 1 3岁。首次手术前病史从 3月到 8年不等 ,症状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隐痛 7例 ,急性剧痛发作 1 1例。B超或CT提示胆囊多发结石 1 6例 ,单发结石 2例 ;胆囊炎症伴积液 1 1例 ,结石嵌顿于胆囊管 5例 ,胆囊慢性炎症 2例 ;术前检查均未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