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电脑鼠标卫生状况,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60台电脑鼠标表面进行采样,按消毒前后进行细菌学分析。结果我院60台电脑鼠标细菌污染率为79.8%,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芽胞杆菌、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等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最高细菌菌落数为203cfu/cm2。结论基层医院电脑鼠标卫生状况较差,污染严重,应加强清洁消毒,从而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泌尿外科感染者主要致病菌及致病菌的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本院泌尿外科500株致病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统计,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最新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200l--2002年共检出泌尿外科500株致病菌。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肠球菌属等,其中真菌感染率比往年增高。金菌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为84.9%。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91.4%;CNS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92.9%;两种致病菌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也在增加;肠杆菌科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62%;致病菌对呋喃妥因、丁胺卡那、庆大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应重视泌尿外科感染者的致病菌及在治疗中致病菌耐药性监测工作,随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ICU环境卫生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通过多种措施改进ICU环境卫生状况并结合调查方法,将环境卫生改善前后3次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CU内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均是混合污染条件致病菌的载体,从ICU环境、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检出细菌多为芽孢、革兰阳性等非致病菌,但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亦广泛存在。医院感染与环境监测结果表明,3次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逐次增加(P<0.05),病房感染率也是逐次降低(P<0.05),说明强化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 ICU感染率与环境监测合格率不存在相关关系,但这只说明环境卫生效果监测不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关注指标,二者不是无关的,单纯通过环境消毒效果监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药房污染菌监测及预防效果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王刚  谷容  刘昌林  刘彬 《中国药师》2003,6(1):36-37
目的:考察医院药心药匙及调剂人员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找出控制污染的措施。方法:监测药房空气,调剂人员手和药匙在消毒与非消毒情况下的细菌污染,将污染菌作分类,鉴别,记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气,调剂人员手和药匙的污染菌符合医院感染的一般科室控制标准,污染菌以G^ 菌为主,多为正常寄生菌和条件致病菌。结论:消毒与否对菌落记数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用75%乙醇,2%戊二醇,0.5%84消毒液均可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版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细菌2 58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 277株占49.44%和肺炎克雷伯菌590株占22.84%,其他致病菌716株占27.7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78.0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3.39%,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医院致病细菌的临床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对半合成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碳青霉烯类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但也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菌株;阿米卡星3年来一直保持较低耐药率;应加强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微生物检验及对细菌培养,常规药敏试验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期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检验科检验标本的耐药菌株检出情况,并分析各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本组共58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30株(56.90%),革兰阴性杆菌250株(43.10%)。常见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6株(13.1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88株(15.17%),大肠埃希菌68株(11.72%),铜绿假单胞菌78株(13.45%),克雷伯菌属50株(8.62%),不动杆菌属54株(9.31%),肠杆菌属28株(4.83%),枸椽酸菌属48株(8.28%),肠球菌48株(8.28%),变形杆菌属42株(7.24%)。耐药性分析:变形杆菌属对头孢他定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肠杆菌属对氨苄西林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氧氟沙星、头孢他定等抗生素均产生明显的耐药性,结果提示环丙沙星注射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良好,敏感性最高。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及临床微生物检验监测,了解各类细菌的耐药情况,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评价2013-2014年南阳市市区五家三级综合医院检出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五家医院临床分离菌信息,对细菌培养阳性率、常见分离菌种类、细菌药敏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家医院两年共送检标本102 318例,其中检出28 755例,检出阳性率为28.10%。分离的28 75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5 755株(占20.01%),革兰阴性菌20 689株(占71.95%),真菌2 311株(占8.04%)。主要检出菌为大肠埃希菌(占14.82%)、肺炎克雷伯菌(占13.75%)、铜绿假单胞菌(占12.41%)、鲍曼不动杆菌(占10.0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04%)、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16%)等。MRSA及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6.81%和76.95%,大肠杆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9.99%和38.7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红霉素耐药率在80%以上,对庆大霉素、呋喃妥因较敏感,耐药率在4.68%~31.32%之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耐药率在63.87%~93.03%之间,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药率为0.92%~27.22%。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7.19%和64.19%,对黏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耐药率为1.65%~27.33%。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复方磺胺甲叶噁唑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7.69%和44.04%,对其他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60%。结论:鉴于南阳市市区五家三级综合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医院须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从而为肿瘤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18例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阳性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 418例痰标本共检出致病菌450株(复数菌32例),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7.6%,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9.1%,真菌占13.3%,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同时60株金葡菌中检出耐甲氨西林(MRS)19株,占31.7%;238株大肠埃希氏菌检出产ESBLs细菌119株,占50.0%。结论对于肿瘤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临床上应重视细菌的种类分布和细菌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高伟  冯忠军  李筱轶  邸海灵  王鹏 《河北医药》2009,31(9):1123-1124
目的探讨医院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对我院临床、医技和后勤行政科室的28台计算机的键盘、鼠标进行物体表面采样,做细菌学监测分析。结果28台计算机的键盘及鼠标带菌率为100%,带菌量平均为120.08cfu/cm2,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微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占绝大多数,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等致病菌。结论医院计算机键盘、鼠标细菌污染严重,已成为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应重视和加强键盘和鼠标的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10.
杨琍琦 《安徽医药》2003,7(3):226-227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克雷伯菌属医院感染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来源于全省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710株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 >90 %。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菌对阿米卡星较敏感 ,与庆大霉素的耐药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 32 2 6 % ,对头孢噻肟为89 19%。结论  3种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多数抗生素都有较高的耐药率 ,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谢敏 《淮海医药》2005,23(4):276-277
目的调查了解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病房开水瓶塞的细菌污染情况及对消毒效果进行分析,为预防院内感染提供相应的对策。方法在无菌操作下取开水瓶塞用沾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反复涂擦采样,剪开操纵者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投入5ml无菌洗脱液中,立即送检。结果通过对120个开水瓶塞在外科病房使用后进行消毒前和消毒后细菌培养分析,发现未消毒的开水瓶塞有大量条件致病菌存在,消毒后的开水瓶塞细菌数明显减少。结论开水瓶塞的污染已成为院内潜在的感染源。对开水瓶塞使用后进行有规范的消毒处理,对预防院内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与临床标本中微生物菌群分布情况,探讨医院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及其分布与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医院环境中分离的微生物培养标本以及在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并作菌种鉴定和菌群分布调查。结果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与临床感染微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86%相同)。结论为尽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应严格把好环境这一关,并制定一系列消毒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为更好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9年1月15日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99人,发生医院感染18例,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2.58%;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1.1%;医院感染病昧惰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占50%;抗菌素使用率为40%,使用抗菌素前进行病原学检查76人,病原学送检率为27%。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的监控,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使用抗菌素,可控制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病区床头柜表面消毒前后细菌学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其相关分析。方法采用“棉试子倾注法”分别在消化病区、CCU病区(冠心病监护病房)及传染病区床头柜表面进行消毒前后采样,计算菌落数及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消毒前不同病区床头柜表面细菌总数占比:传染病区〉消化病区〉CCU病区;微生物占比:革兰阳性(G^+)球菌(占41.41%)〉革兰阳性(G^+)杆菌(占33.84%)〉革兰阴性(G)杆菌(占14.14%)〉真菌(占6.57%)〉革兰阴性(G^+)球菌(占4.04%);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结论在不同病区床头柜表面消毒前后分离出的菌株与医院感染病原菌存在有同源性。因此,加强医院各个区域环境的清洁消毒,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植物药消毒剂对医院产科母婴病房空间消毒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产科母婴病房一间,逢单日用紫外线照射灭菌法进行空间消毒,逢双日用植物药消毒剂喷雾进行空间消毒,消毒前30min及消毒后60min、240min各取样一次,进行空气微生物培养,对照比较空间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后60min植物药消毒剂细菌杀灭率91.83%,紫外线照射灭菌法细菌杀灭率80.1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物药消毒剂空间杀菌效果优于紫外线照射灭菌法,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该院消毒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方法对常用消毒剂(酒精、碘伏、新洁尔灭)、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及各种物体表面进行细菌计数测定。结果消毒剂合格率为95.79%(432/451),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1.67%(33/36);空气污染超标率为18.63%,物体表面污染率为27.3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监测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3 d,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荧光粒子计数器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检验科采血室作为实验点,使用荧光粒子计数器对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进行动态监测,同时与撞击法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物粒子数和细菌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结果空气中生物粒子数与细菌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89);非就诊时间空气中的细菌数≤500 cfu·m-3,其他时间均超过该数值,不符合国家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荧光粒子计数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生物粒子数,推测其细菌数,有望实现空气细菌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患者床头柜、病房门把、医生手携带细菌的数量,细菌培养情况。方法采集床头柜、门把手、医生手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进行细菌培养、细菌鉴定。结果床头柜、门把、手各有一定量的细菌,G+球菌中MRSA检出率比较高。结论医院应落实加强对床头柜、门把、医生手的消毒,普及医院感染知识。  相似文献   

19.
296例医院内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 -12月间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感染296例;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0.54%,念珠菌属中感染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54.73%)、热带念珠菌(13.18%)、光滑念珠菌(7.09%);真菌感染涉及的科室共有26个,其中,呼吸科感染例数居首,占33.78%;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患肺部疾病的真菌感染率居首,占32.43%,肿瘤伴发的真菌感染死亡率最高,感染8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5.66%;在治疗上,应用的药物有氟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其中氟康唑应用最频繁,达77.03%;真菌感染伴细菌感染的患者193例,占65.20%;大部分患者接受了侵入性操作.结论:对高龄、患严重基础疾病、需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合理选择药物,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尤其对合并感染更要加强警惕,积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