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未经治疗。检查方法用精子混合凝聚试验(MAR),直接用精液检查精子膜表面抗体IgG阳性。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受孕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男性不育与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产生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通过对285例不育患者(排除器质性病变及不明原因的不育患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盒进行AsAb的检测。结果:男性不育组285例共检出AsAb阳性69例,阳性率24.21%。结论:抗精子抗体阳性对男性不育有明显影响,是导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本世纪Meichnikoff(1990)、Pffeifer(1905)和Henh(1928)已分别发现精子有抗原性。自50年代Wilson在男性不育症病人血清中发现精子抗体,90年代WHO报道大概有3%的不育患者为免疫因素引起的不育,在10%不育男性血清和俄精浆中可以发现抗精子抗体,在不孕妇女血清和/或官颈粘液中存在着抗精子抗体。目前,对于抗精子抗体导致的免疫性不育的治疗主要采用皮质类醇类药物,其疗效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然而,长期或大剂量应用这类药物时会产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不能接受或者难以接受治疗,因此国内近年开展了中医药治疗免疫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4.
免疫不育方治疗免疫不育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性不育在男科疾病中经常发生,WHO人类生殖研究,发展和研究培训特别规划署1988年报告6407例男性不育病例中有2.9%的患者病因为免疫因素,在原发性不育中,免疫性不育占2.7%,继发性不育中,免疫性不育占4.0%,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男性生殖系统的致免物质发生自身免疫产生抗精子抗体而引起不育。自2004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免疫不育方治疗男性不育60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精索静脉曲张并免疫性不育3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索静脉曲张在男性继发性不育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男性不育患者中占40%,世界卫生组织已把精索静脉曲张列为引起男性不育的首位病因。它主要通过表现使精子的生成障碍,发育畸形,活力改变,甚至正常精子数量的减少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引起弱精症而导致不育。近几年来,随着男性学科的发展,有关男性不育的病因学又有了新的内容——免疫性不育,即男性或女性的血液体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ASAb,影响厂精子的活力而导致不育。本文通过引例精嘉静密曲张并免疫性不育临床资料也证明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因而,它是治疗男性不育症中一个不…  相似文献   

6.
胚胎发育得以启动的前提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各种干扰这一形成过程的原因都将导致不育。现有资料表明,免疫性不育在男性不育症中约占10%,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简称抗精子抗体,an-tispern antibody AsAb)的存在在免疫性不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精子顶体酶(acrosin)活性的测定,讨论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对精子顶体酶的影响,旨在更深入地探索抗精子抗体影响受精过程进而引起不育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不育组:随机选择婚后4年以上原因不明的男性不育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统计分析男性不育患者血液抗精子抗体与精子表面抗体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对它们在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 055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血液抗精子抗体检测。运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对1 672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子表面抗精子抗体检测,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检测的474例结果进行2检验。 结果血液抗精子抗体检测2 055例,阳性375例,阳性率为18.25%;精子表面抗精子抗体检测1 672例,阳性12例,阳性率为0.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抗精子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精子表面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在男性不育患中,有一部分是由免疫因素所致,约占15%~30%。抗精子抗体是免疫性不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作用已得到肯定。本就我院检测的92例不育男性的抗精子抗体(AsAb)同精液常规检测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这2项检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约17%属于免疫性不育.主要由于男性产生的抗精子抗体,引起精子凝集、制动,引发不育.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自拟"消抗"方剂治疗免疫性不育取得满意疗效.现与西医疗法对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男性不育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平  李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94-1494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及解脲支原体(UU)检测,并对两者均为阳性患者分别进行单独口服倍他米松和口服倍他米松加服交沙霉素的治疗观察。结果AsAb阳性组的UU栓出率(66.7%)显著高于AsAb阴性。组(40.2%),且加服抗生素治疗UU的AsAb转阴率(70%)明显高于未加服抗生素组(36.4%)。结论彻底治愈生殖道UU感染能有效治疗男性不育,尤其是男性免疫性不育。  相似文献   

11.
免疫性男性不育系指成年男性自身精子产生抗精子抗体(AsAb)从而使生育能力降低的状态。中医无此病名,多归于“不育”、“无子”等范畴,我们近年来应用加味知柏地黄丸配合强的松治疗,并与单纯用强的松治疗的32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支原体感染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正雄 《中国医刊》2002,37(11):49-50
目的 阐明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精浆不同类型抗精子免疫球蛋白在男性不育中的关系,为免疫性不育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70例不育症患者进行精液Uu培养和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精浆抗精子IgG、IgA,并与38例正常生育者作比较。结果 解脲支原体感染者占男性不育者40%。Uu感染者Ig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Uu感染者;Uu感染者中IgA阳性率明显高于IgG阳性率,生育组与不育组之间抗精子Ig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育组无论有无Uu感染者与生育组抗精子IgA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Uu感染可以增加生殖道局部抗体-抗精子IgA的产生,影响生殖过程。对Uu感染的治疗,可能会阻断精子抗体发生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以及在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95例男性不育患者及80例正常生育对照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总抗体(TIg)、IgG和Ig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不育患者组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5.3%,对照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为3.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精子抗体是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抗精子抗体的存在降低了妊娠的几率,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对诊断不孕症有一定价值,而且可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免疫性不育在男科疾病中经常发生,WHO人类生殖研究,发展和研究培训特别规划署1988年报告6407例男性不育病例中有2.9%的患者病因为免疫因素,在原发性不育中,免疫性不育占2.7%,继发性不育中,免疫性不育占4.0%,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男性生殖系统的致免物质发生自身免疫产生抗精子抗体而引起不育.自2004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免疫不育方治疗男性不育60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抗精子抗体(AsAb)是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得到证实[1]。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原因不明性不育中有10%~30%可能由AsAb引起[2]。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AsAb引起的免疫性不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精子的抗原性、抗精子抗体的形成、作用机理、检测方法以及抗精子抗体引起的免疫性不育的治疗措施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加以综述。1精子的抗原性精子的抗原成分很复杂,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原被发现。目前已知人类精液含30余种抗原,其中精浆抗原达15种之多,精于抗原至少含有7种,某些抗原为精子和精浆所共有。…  相似文献   

16.
男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精浆抗精子抗体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男性不育症患者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UU)与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 对124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生殖道进行UU培养和AsAb检测,对其中87例UU阳性的精液常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UU与(26/37),总符合率66.9%(83/124)。不育组UU感染率70.16%,生育组感染率为16.41%(P<0.01),不育组感染率明显高于生育组。87例UU感染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分析,至少有2项以上指标不正常,68例AsAb阳性。结论 UU感染与AsAb关系非常密切,是引起男性免疫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观察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对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男性不育者45例(不育组)与男性正常生育者20例(生育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均测定抗精子抗体和精子顶体酶活性.结果45例不育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51.1%;不育者精子顶体酶活性明显低于生育者;抗精子抗体阳性者顶体酶活性明显低于抗精子抗体阴性者.结论男性抗精子自身抗体可降低精子顶体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其精液与有生育能力男性有否差异。方法:收集10年来资料完整的403例男性不育的临床资料(称不育组)进行其原发不育因素与继发不育因素的比较。同时把自免疫(抗精子体阳性)、附性腺感染、精索静脉曲张三因素引起不育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精子活动率与35例具有生育能力的男性(为生育组)进行比较。结果:原发不育高于继发不育(P〈0.01):三种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育龄夫妇有15%存在不育问题.在诸多不孕因素中,由于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导致不育占10%~30%,抗精子抗体(AsAb)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生育过程[1].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直接法是检测结合在精子表面的AsAb,作为WHO推荐为临床男性不育诊断中免疫性不育的检测方法,已在国内外生殖医学领域中推广应用.本文分析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我科检测的565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结合抗体发生率以及精子结合抗体与自身血清精子抗体(BAsAb)、精浆精子抗体(SAsAb)以及其配偶BAsAb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7):445-445,F003
免疫性不育症是指由男性自身对抗精子的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的不育症。以往本症多称为“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症”,中医学无此病名记载,多归于“不育”、“无子”等范畴。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逐步发现男性自身的免疫反应与其生育能力密切相关。大约10%的不育男子发现有抗精子抗体,其发病率占所有不育夫妇病因的3%左右[1]。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类固醇免疫抑制法、避孕套隔离法、防凝法及夫妻间血液注射免疫法、精子洗涤后人工授精等方法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现代中医男科学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的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