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2年来,我们对26例老年粘滞血症患者进行了清栓酶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26例老年高粘滞血症均系本院内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3岁。全组26例近期均无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蛇协编《清栓酶应用常规》一书第3版高粘滞血症的诊断标准。甲皱微循环用徐州光学仪器厂生产WX-753B型微循环显微电视系统。按全军微循环专业组的观察方法和指标进行检查与观察。均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1992年4月~1996年3月间9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出血与气温关系的统计分析,并对151例不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察。 1 临床资料 98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皆符合“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其中男83例,女15例,年龄34~72岁,平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各种生化与病毒学指标 ,甚至可改善逆转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我们观察了 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并与 3 0例未作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进行比较 ,探讨拉米夫定抗肝纤维化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共计 77例 ,治疗组 47例 ,男 3 2例 ,女 15例 ,年龄 2 0~ 5 2岁 ;对照组 3 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8~ 5 4岁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 。二、治疗…  相似文献   

4.
甲襞微循环(NFM)是临床最常用的外周微循环检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全身微循环状态。通过NFM可以直接观察到机体微血管循环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可见到红细胞聚集、白色微血栓、出血、渗出等。对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99年~2001年对符合WHO诊断标准的80例高血压病和110例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抗凝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对比观察。抗凝治疗前多数病人有微循环障碍,经过2~4周的抗凝治疗后,微循环改善。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男18例,女12例,年龄18~45岁,病程1.5个月~2年。诊断依据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拟定标准。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肝血流图与其病情的关系,我们对360例此类患者进行了有关检查,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男327例,女33例;年龄16~57岁,平均3727岁。临床分型为急性肝炎46例,慢性肝炎262例,肝硬化52例。采用无锡石中光学仪器厂产MCX-5A型微循环显微摄影、电脑综合定量闭路电视系统,于室温20℃平静状态下测患者左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状态,根据田氏加权积分标准进行评价。采用上海医疗器械高…  相似文献   

7.
姬群英 《山东医药》2002,42(16):68-68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1 0月 ,我们采用胸腺肽和山莨菪碱治疗 48例重症肝炎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48例重症肝炎均为住院患者 ,按 1 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岁以下 7例 ,2 0~ 40岁 35例 ,40岁以上 6例。入院时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和意识改变 ,TBIL34 2~ 1 0 5 2 μmol/L。病理分型 :急重肝 38例 ,亚重肝 1 0例。方法 :①免疫调控剂 :胸腺肽 5~ 2 0mg加 1 0 %葡萄糖液2 50ml静滴 ,1次 /d ,连用 7~ 1 4天。②改善肝微循环障碍药物的应用 :山莨菪碱 1 0~ 5…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临床各科收集了51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证及46例血瘀证的患者,对他们进行了甲皱微循环的活体观察,并以同龄组为对照,从微循环的角度探讨了祖国医学气血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气虚证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986年5月修订),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同时选择6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一)辨证标准 气虚证: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或懒言,自汗,舌胖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20~62岁,平均为41岁。病程1~5年者46例,5~10年者14例,60例患者治疗前后均经B超检查确诊,16例经过CT检查确诊。1.2 诊断标准 以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胆系疾病第二次经验交流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肝复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10月~1996年12月,我们用中药肝复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2 一般资料 门诊收治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  相似文献   

11.
作者试用脉络宁治疗肝硬变患者,观察其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均为我院1995年3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住院病人,男68例,平均年龄44.2岁,女22例,平均年龄46.8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90例病人随机分为脉络宁组、对照组、丹参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采用甘利欣注射液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200例均系我院1993年3月~1997年11月住院患者。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120例,慢性重型肝炎80例。男152例,女48例,年龄16~65岁,平均38.2岁。乙型肝炎160例,丙型肝炎12  相似文献   

13.
近3年来,我院应用153Sm注射液治疗48例强直性脊柱炎(AS)伴髋关节病变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48例AS伴髋关节病变(髋关节60个)患者,男45例(髋关节54个),女3例(髋关节6个);年龄18~48岁,平均31岁;病程3~15a。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均有单侧或双侧髋关  相似文献   

14.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病、高发病.2000年7月-2002年7月,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各种心律失常4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1例病人均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3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9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同时对部分病人作血液流变学、鲎试验与cLsp检测,以探索它们的关系.方法一、对象各型肝炎共96例,其中男82例,女14例.全部均为本科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参考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的防治方案,除急性肝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1998年9月~2000年5月,运用胸腺因子D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有完整资料的79例病例小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7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均为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4例,女15例。年龄17~4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7.
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少见的首发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由于其首发症状少见而致误诊,误诊为过敏性紫癜、淋巴结核和脱发各2例、心肌病1例。误诊时间为6~48个月不等。现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1月,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ChiCTR1800019060),探索了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CAD)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临床疗效。该研究共纳入48例CAD合并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检测,然后随机分为EECP组(n=24)和对照组(n=24)。患者均按照指南推荐的标准药物进行治疗,EECP组检测完IMR后进行EECP,60 min/次,5次/周,共治疗7周,随访12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循环障碍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符合美国NCEP-ATP诊断标准的123例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采用微循环障碍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各组治疗前后的指标自身对照以及两组间比较。 结果 ①两组经治疗后腹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各组间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②微循环障碍治疗后,各项指标降幅更为明显,两组间治疗后疗效对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循环障碍疗法对MS的治疗较常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脉络宁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我们用脉络宁静滴治疗脑梗塞患者 2 0例 ,并于用药前后观察其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脑梗塞患者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4 6~ 72岁。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头颅 CT检查发现均有脑梗塞病灶。方法 :患者除用能量合剂外 ,均给脉络宁注射液2 0 ml加 10 %葡萄糖 2 50 ml静滴 ,每日 1次 ,2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用 WX- 9型微循环显微电视电脑处理系统观察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 ,记录微血管袢数目及血液流速异常、红细胞异常聚集、白色微小血栓形成者。结果 :用脉络宁治疗前后甲襞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