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洋 《吉林医学》2011,32(22):4624-4624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和疗效。方法:7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误诊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误诊情况分析表明,最主要误诊疾病为急性胃肠炎,共26例(34.2%),其次为急性心血管疾病,共17例(22.4%)。采用综合治疗后,65例(85.5%)患者病情缓解,11例(14.5%)患者死亡,其中心力衰竭为5例,心律失常4例,死于感染性休克为2例。结论:临床应加强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视,特别注意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晕厥等情况,只有做好尽早诊断,才能有效地治疗不典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晦床特点,误诊原因,诊治体会,使临床医师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71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不典型的特点。结果本组71例患者由于症状、心电图不典型导至误诊死亡6例,其中死于心源休克1例、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1例,室壁瘤破裂出血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特别是老年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诊断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及早确诊,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孙自伟 《中外医疗》2012,31(5):76-76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对症综合治疗后,好转28例(84.8%),死亡5例(15.2%)。其中死于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各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影响预后。诊断应结合临床体征及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做心肌酶检查,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杜秀霞 《中外医疗》2008,27(33):22-22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院7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结果72例患者中,8例死亡.其中,心源性休克3例,心律失常2例,心力衰竭1例,肺部感染并感染性休克2例.结论:加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原因和心电图不典型改变.  相似文献   

5.
柏晓莉  蔡强 《吉林医学》2012,33(21):4605
目的:探讨老年性不典型心肌梗死首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0例误诊患者中,误诊为急性心力衰竭、急腹症、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心律失常、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牙痛、肩周炎、咽炎、休克及其他疾病。结论: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导致误诊,延误治疗。目前临床医生应掌握其各种临床特征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提高诊治水平,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与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表现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5例非特异性临床症状患者均无典型胸痛症状。其中28例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恶心、呕吐;18例表现为放射性异位痛(包括咽痛、牙痛、和颈肩痛);10例主要表现为气促;5例主要表现为休克;3例主要表现为头晕和肢体乏力;1例主要表现为晕厥。20例患者首诊发生误诊,其中10例以腹痛和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分别误诊为急性胃炎8例、胆囊炎1例、胰腺炎1例;主要表现为咽痛、牙痛和颈肩痛,分别误诊为颈椎病4例、咽炎1例、牙髓炎1例,2例误诊为休克查因,1例患者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期;1例晕厥患者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误诊中12例首诊时未行心电图检查,2例休克患者考虑右室梗死,心电图检查未加做V3R、V4R、V5R导联;2例后壁梗死未做V7、V8、V9导联。4例入院时心电图心梗改变不典型,未引起重视,1例大致正常,1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仅有V3、V4导联R波振幅减低。其中误诊为胆囊炎和慢性支气管炎者,同时合并有此类疾病,误诊为颈椎病中2例,既往诊断有颈椎病。20例误诊患者经行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营养心肌、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其中12例已错过最佳心肌再灌注治疗时间,经积极治疗,15例患者好转出院,5例患者死亡。结论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易重视和及时诊断,但以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心梗患者并不少见,特别老年人更易出现,如得不到足够重视,就易造成误诊误治。因此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易患冠心病的高危患者,一定要重视并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必要时动态观察,以提高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3月3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或病理性改变不明显.无Q波、无明显ST段抬高者13例;仅有ST-T变化、无Q波9例;梗死型Q波形成,ST段呈弓背向上,T波倒置7例;延缓出现梗死Q波5例,前间壁1例,后壁1例,下壁1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结论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40%的心电图变化不典型,即指没有病理性Q波,或心电图改变不典型者,临床易于误诊、漏诊,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因此对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胸闷、突发心力衰竭,休克、晕厥等症状者,应及时进行辅助检查和心电图动态观察,进一步明确诊断,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甄新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92-2493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7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经过治疗后,61例患者好转,9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86%。死亡原因:2例为休克,5例为心力衰竭,1例为心室纤颤,1例为心搏骤停。其中临床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和休克的患者病死率最高。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发生漏诊,需要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4例,死亡6例。其中患者死于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2例,心脏骤停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影响患者预后,及时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岑兆海 《微创医学》2005,24(1):40-41
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AMI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晕厥、心衰、休克等,梗死部位为前壁2例,前间壁3例,下壁2例,广泛前壁2例,下壁并前壁1例.门诊及住院部分别误诊为急腹症、急性心衰、心绞痛、肺心病、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误诊时间为8小时至6天.结论凡遇老年人或既往有心血管病患者,不管有否典型心肌梗死症状,均应常规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1.
岑兆海 《医学文选》2005,24(1):40-41
目的 探讨老年不典型AMI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晕厥、心衰、休克等,梗死部位为前壁2例,前间壁3例,下壁2例,广泛前壁2例,下壁并前壁1例。门诊及住院部分别误诊为急腹症、急性心衰、心绞痛、肺心病、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误诊时间为8小时至6天。结论 凡遇老年人或既往有心血管病患者,不管有否典型心肌梗死症状,均应常规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2.
靳培敏 《中原医刊》2011,(21):96-97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首诊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首发症状为急性上腹痛伴恶心、呕吐20例,腹痛、腹泻6例,头晕头痛8例,咽痛5例,左肩疼痛2例,咳嗽、咳痰6例,胸闷、呼吸困难8例,昏迷2例,抽搐3例。后经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等变化方确诊为AMI。本组明确诊断后予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治疗,54例临床治愈出院,2例因病情加重自动出院,4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2例死于心脏破裂。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而延误治疗。临床医生应掌握其各种临床特征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的变化,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邓新燕 《吉林医学》2010,31(36):6818-6818
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情况与特点,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死亡率。方法:对22例患者误诊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发病诱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无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症状,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者9例,急性胰腺炎者2例,急性胆囊炎者1例,误诊为老慢支合并肺部感染6例,肺炎2例,误诊为肩周炎2例。结论:临床医生应对老年人高危人群中的急性心肌梗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如相应疾病治疗后症状不能缓解者,要及时做常规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肌钙蛋白,以减少误诊率和降低死亡率,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晓斌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44-144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科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不典型心肌梗死的特点,发现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牙痛、下颌痛,突然出现心力衰竭或原有心力衰竭加重,心律失常、休克、急性脑血管病,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结论为有效防止不典型心肌梗死漏诊、误诊,应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必要时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误诊的急性心梗病例的发病原因.结果 2例误诊为急性胃炎,3例误诊为胆囊炎,3例误诊为牙科疾病,2例误诊为颈椎病,4例误诊为肩周炎.结论 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有出现在下颌与脐之间的任何不适或疼痛都应想到急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预后较为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断诊并无困难,但对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就容易发生误诊、漏诊,使患者突然死亡。本文对我院1998年以来诊治的不典型急性梗死4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0岁 ̄75岁,平均62岁。①临床表现不典型者29例:其中:无痛者12例,上腹痛者8例,右侧胸痛者2例,咽喉痛者2例,牙痛者1例,只表现为心律失常者3例,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者1例。以上病例均经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②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15例;患者有典型的心前区…  相似文献   

17.
孙艳华 《黑龙江医学》2004,28(4):317-317
有些疾病常有心肌梗死的某些特征,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本文收集了我院1990~2 0 0 2年间2 3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 3例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心肌梗死3例,其中,活检确诊1例;肥厚型心肌病误诊4例;大叶性肺炎误诊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4例;肺梗死误诊2例;肺心病误诊9例。2 讨论2 1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易波及冠状动脉,当动脉炎发展致使血流通过极少或阻断时,产生类似心肌梗死的改变,常有胸痛、心力衰竭、AMI的心电图改变。2者的鉴别在于:①前者的胸痛多为持续性,长达1~数天,不…  相似文献   

18.
刘树基 《广州医药》2003,34(4):34-35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找出预防对策。方法:对41例误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误诊为消化道疾病;7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3例误诊为肺心病;3例误诊为心绞痛;2例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误诊为感染性休克,1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典型症状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当患者缺乏典型症状时 ,则可能误诊为其他疾病。以下对 7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情况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 7人 ,男 5人 ,女 2人。年龄 62~ 75岁 ,平均 68 3岁。即往有消化道疾病史 3人 ,发病前有不良饮食史 3人。1 2 误诊情况 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其中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重 1人 ,刀割样疼痛 2人 ,剧烈疼痛 4人 ,伴恶心、呕吐者 6人 ,腹泻 1人 ,大汗 2人 ,轻度胸闷 1人 ,病程中出现血压下降 ,四肢湿冷 ,面色苍白等休克症状 2人。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等位性Q波(即不典型坏死型QRS波)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初诊为心功能不全患者入院后动态观察心电图存在等位性Q波,动态观察血清心肌酶学与肌钙蛋白I,最终确定为急性心肌梗死36例进行心电图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漏诊心肌梗死,其中存在对应性R波增高、QRS波群顿挫、AVR导联变化的等位性Q波类型易漏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心电图合并束支阻滞者,合并原位陈旧心肌梗死者易漏诊,非ST段抬高者易漏诊.结论 通过提高对心肌梗死时不典型坏死QRS波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可以减少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