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常人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的视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正常人眼在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的视力变化.方法:54例(108眼)正常视力的成年男性,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MFVA-100)比较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100%、25%、10%、5%)的logMAR视力,并分析亮、暗背景下视力的相关性.结果:背景亮度相同时,随对比度的下降各组视力呈下降趋势,低对比度组视力明显低于高对比度组(P<0.001);对比度相同时,暗背景组视力明显低于亮背景组(P<0.001).亮背景100%对比度组视力与暗背景各组视力之间均无线性相关,与亮背景25%、10%、5%对比度组视力呈正线性相关(P<0.001);暗背景100%对比度组与暗背景25%、10%、5%对比度组视力呈正线性相关(P<0.001).随着对比度的降低,各组视力的波动幅度增加,暗背景下对比度5%时差异最大.结论:正常人眼亮背景下的视力优于暗背景,随着对比度降低,视力渐趋下降,个体差异增加,亮、暗背景之间的视力变化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军事直升机飞行学员在亮环境下不同对比度的视力变化情况。方法应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MFVA-100)检查86例(172眼)直升机飞行学员在亮环境中不同对比度(100%、25%、10%、5%)左右眼的log MAR视力,并分析不同对比度视力的相关性。结果在对比度100%、25%、10%、5%的log MAR视力右眼分别为-0.001±0.128、0.257±0.152、0.537±0.158、0.726±0.174;左眼分别为0.003±0.127、0.248±0.156、0.521±0.170、0.706±0.197;随对比度下降,视力呈下降趋势,高对比度组视力明显好于低对比度组(P<0.05)。左右眼在相同对比度下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100%对比度与25%、10%、5%对比度均呈正线性相关(P<0.05)。结论不同对比度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对比度越低,视力波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机种飞行员在暗环境中不同对比度下的视力和反应时间。方法测量不同机型的75名男性飞行员在暗环境下的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年龄22-38(26.44±2.84)岁。按机种不同分为直升机组(54人108眼)、运输机组(5人10眼)、歼击机组(16人32眼)。先测量三组正常环境下的裸眼视力,再测量三组飞行员在暗环境正常背景下100%、25%、10Yoo和5%对比度下的视力和反应时间,先后测量右眼和左眼。比较各组不同对比度下的视力和裸眼视力的差别、暗环境各对比度下的视力和反应时间的差别。结果三组飞行员正常环境下的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直升机组100%对比度视力较裸眼视力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输机组和歼击机组100%对比度视力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对比度下各组的对比度视力均较正常环境下的裸眼视力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对比度下降,各组对比度视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在各种对比度下,直升机组对比度视力较歼击机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输机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25%和10%三个对比度下直升机组反应时间较歼击机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输机组和其他两组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5%对比度下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型的飞行员,虽然裸眼视力无明显差异,但在暗环境正常背景不同对比度下的视力和反应时间存在差异,直升机组较歼击机组对比度视力好,反应速度快。飞行员低对比度视力检查结果可为建立不同对比度下的视力正常值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模拟飞行光环境下,不同视力受试者对比度视力的差异,为保障飞行安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测量双眼视力,24名受试者分为1.0/1.0组、0.8/0.8组、0.6/0.6组和0.4/0.4组(均为小数视力),每组6人,分别在模拟日光、迎光、背光、曙暮光和云上光环境下检测100%、80%、60%、40%、20%和10%对比度的视力。运用具有2个重复测量因素的三因素设计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光环境对不同视力者对比度视力的影响。结果光环境、视力和对比度3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进一步行两因素交互作用检验,光环境和对比度与视力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均<0.01),而光环境和对比度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相同对比度下,与日光环境相比,各视力组在曙暮光和云上光的对比度视力下降(P<0.05);对于80%、60%、40%对比度,0.6/0.6和0.4/0.4组在迎光环境下的对比度视力低于日光(P<0.05);对于20%、10%对比度,各视力组在迎光环境下的对比度视力低于日光(P<0.05)。在相同对比度下,与1.0/1.0组相比,0.6/0.6、0.4/0.4组在5种光环境下的对比度视力均下降(P<0.05);对于20%、10%对比度,0.8/0.8组在日光、迎光、曙暮光、云上光环境下的对比度视力低于1.0/1.0组(P<0.05);在相同的光环境和对比度下,0.4/0.4组的对比度视力低于其余视力组(P<0.05)。结论光环境、对比度和视力水平对对比度视力的作用相互影响。近视飞行人员在不利光环境(如迎光、云上光和曙暮光)下观察低对比度目标时对比度视力严重下降,对飞行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故应重视近视飞行人员的对比度视力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视觉功能的恢复.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42例(60眼),在术前和术后1周、1月分别测量最佳矫正视力,并应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MFVA-100)测量明亮(85cd/m2)、高亮(260cd/m2)背景下不同对比度(100%、25%、10%)的视力,用1og MAR值表示,观察手术后矫正视力和对比度视力的改变,分析不同情况下对比度视力相关性.结果 手术前明亮背景下100%的对比度视力高于高亮背景下(t=-2.901,P<0.05);明亮背景下,术后1月100%的对比度视力高于术后1周(t=-2.398,P<0.05);术后1周,明亮背景下各对比度视力均高于高亮背景(t=3.480、2.256、2.287,P<0.05);术后1月,明亮背景下100%的对比度视力高于高亮背景(t=2.647,P<0.01).结论 白内障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对比度下视力.手术后随着时间进展,高对比度视力可进一步改善,低对比度下眩光造成的视觉障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蓝光滤过型非球面人工晶体眼和球面人工晶体眼在不同背景下不同对比度视力及色觉。方法对52例(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随机双盲的方式分别植入蓝光滤过型非球面人工晶体或球面人工晶体,术后3个月在暗背景(25cd/m^2)、高亮背景(255cd/m^2)、蓝色背景下检查患者不同对比度的视力及色觉。结果白色背景暗环境低对比度下(10%和5%对比度)蓝光滤过型非球面人工晶体组患者较球面人工晶体组患者视力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色觉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暗环境低对比度下蓝光滤过型人工晶体较球面人工晶体更能提高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毛欣杰  王武  陈岩  郑斌 《浙江医学》2011,33(3):325-327
目的 探讨配戴多焦角膜接触镜矫正老视视远和视近视觉质量的效果.方法 18例老视患者分别配戴框架眼镜和多焦角膜接触镜后,测量亮环境下不同对比度(100%、25%和5%)视远和视近的LogMar对数视力,并在亮环境下测量对比敏感度,比较两种矫正方法对视觉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亮环境下,对比度为100%时,框架眼镜配戴后的视远视力和多焦角膜接触镜配戴后的视力无明显差异(P >0.05);而对比度为25%和10%时,多焦角膜接触镜配戴后视远视力均显著低于框架眼镜配戴后视力(P<0.01).多焦角膜接触镜配戴后视近视力均明显低于框架眼镜配戴后视力(P<0.05).在低频(1.5周/度)情况下,框架眼镜和多焦角膜接触镜配戴后对比敏感度值无明显差异(P >0.05);而在其他空间频率(3、6、12、18周/度)下,框架眼镜配戴后的对比敏感度值均明显高于多焦角膜接触镜配戴后的对比敏感度值(P<0.05).结论 多焦角膜接触镜在高对比度和亮环境下有很好的视远和视近视觉质量,而在低对比度下视觉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青光眼低对比度视力的变化特点及与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成像仪Ⅱ型(HRT Ⅱ)颞侧盘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青光眼患者45例(83眼),根据视野结果分为早期组21例(40眼)和中晚期组24例(43眼);正常对照组23例(40眼)。对3组受试者行屈光矫正后,采用多功能视力测量仪测得100%、25%、10%和5%4个对比度视力,分析比较各组低对比度视力有无统计学差异及青光眼组各低对比度视力与HRT-Ⅱ测得的颞侧盘沿面积(RA)、盘沿容积(RV)有无相关性。结果 3组间25%、10%及5%对比度视力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各低对比度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组各低对比度视力较正常对照组和早期组均下降(P<0.05),10%、5%低对比度视力与颞侧RA呈负相关(r=-0.361;r=-0.318,P均<0.05)、与颞侧RV呈负相关(r=-0.303;r=-0.377,P均<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青光眼病情进展导致低对比度视力下降,中晚期患者10%、5%低对比度视力与颞侧盘沿参数RA、RV有相关性,对比度视力检查可以对老年中晚期青光眼中心视功能的病情评估和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度急性缺氧对视觉系统识别目标背景对比能力的影响程度及其生理机制。方法:用投射式双变量对比视力表在90Lx照度下检查31名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人员呼吸空气和呼吸低氧时13个不同对比度的视力,同步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31名飞行员低氧对比视力综合13个对比度平均下降率为10.8%,低氧时,高,中,低对比度时的对比视力平均下降率与缺氧后心率变化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轻度急性缺氧对视觉系统识别目标背景对比能力有显著影响,轻度急性缺氧对低对比视力影响最为显著,机体对缺氧敏感度越高,对比视力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的瞳孔测量方法,即G oldm ann眼压计(gp)、Colvard瞳孔测量计(cp)和Pro-cyon影像瞳孔测量计(pvp)。pvp瞳孔测量使用三种不同的照明状态:明视、较低照明及暗视。患者:3种不同方法测量100只眼(50名健康人)的瞳孔大小,其中女性29名(58%),男性21名(42%),平均年龄为25.16岁,范围18~30岁。结果:间视状态下(1.40lux)Gold-m ann眼压计测定的平均瞳孔直径为4.39±0.62m m。暗视状态下(0lux)Colvard瞳孔测量计测定的平均瞳孔直径为6.80±0.81m m。pvp检查瞳孔直径范围从暗视状态下(0.04lux)的7.06±0.71m m,较低照明(0.40lu…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主视眼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例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分别行主视眼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时右侧、左侧主视眼转变率为25.62%(31/121)、22.78%(18/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主视眼矫正视力高于非主视眼(P〈0.01),等效球径值高于非主视眼(P〈0.01);术后主视眼、非主视眼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等效球径值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3个月时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矫正视力、等效球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主视眼发生转变与未发生转变的患者不同空间频率时对比敏感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部分术后主视眼会发生转变,主视眼转变对视觉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20眼)高度近视眼患者(屈光度-8.50D-20.50D)表面麻醉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93±0.20)与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95±0.1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角膜内皮计数(2866±135)个/mm2,眼压(1.93±0.14)kPa,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12.25±2.56)D,术后角膜内皮计数(2831±151)个/mm2,眼压(2.00±0.15)kPa,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1.07±0.52。实际校正的球径度数与预期校正球镜的度数在±1.0D者为95%,预期柱镜为±1.00D者55%。100%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增加≥1行,术后裸眼视力≥1.0者为60%,术后裸眼视力≥0.8者为80%。结论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度近视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的疗效。方法确诊为BRVO并经激光光凝治疗的患者35例(35眼),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变化。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3眼(37%),不变16眼(46%),下降6眼(17%)。初始视力为0.2或更差的患者激光治疗后视力预后较初始视力为0.2以上的患者差。经1-3次光凝治疗,35眼中31眼视网膜出血水肿及新生血管消退,FFA显示渗漏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88.6%)。无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能加速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消除黄斑水肿,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初始视力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8例(128眼),分为A组(青白联合手术组,n=52)和B组(单纯小梁切除术组,n=76)。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愈率、眼压、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A组患者治愈率为90.4%,B组患者治愈率为86.8%.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分别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间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视力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0/52)1,与B组[14.5%(11/7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青光眼患者,选择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安全、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术后视力恢复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