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实时三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3D-RV-volume)功能评估高血压不同构型阶段右心室功能。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另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3D-RV-volume技术获取右室功能参数,比较组间差异,对右室功能参数间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离心性肥厚组(D组)较其他各组,RVEDV增大,PAP增高,RVEF、RVFLS、TAPSE及FAC等右室功能参数减低(P0.05);向心性肥厚组(C组)较正常构型组(A组)及对照组RVEF、RVFLS、TAPSE减低,PAP增高,较向心性重构组(B组)FAC、RVFLS减低(P0.05);B组较A组FAC减低及A组较正常组RVFLS减低(P0.05)。将RVEF与RVFLS、TAPSE、FAC间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432、0.518、0.761 (P0.01),与FAC间相关性最好。结论 4D-RV-volume可早期发现高血压不同构型患者右心室功能改变,与常规二维右心室功能参数间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及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价保留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在我院肾内科确诊尿毒症并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血透组,分为透析前和透析后,另外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面积变化分数(FAC);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右室室间隔纵向应变(RVSLS);右室量化分析系统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上述各组间参数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和透析后RVEDV、RVESV均增大,LVEF、RVGLS、RVFWLS、RVSLS、TAPSE、FAC、RVEF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和后RVEDD、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组患者透析前相比,透析后RVESV、RVEDV均减小,RVGLS、RVFWLS、RVSLS、RVEF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TAPSE、FA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RVEF与RVGLS、RVFWLS、RVSLS的绝对值呈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83,0.702,0.476。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右室量化分析系统可以评价保留LVEF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左室质量指数(LVMI)不同分为正常LVMI组44例和高LVMI组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二维超声参数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右室Tei指数;4D-RV-Volume技术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率(RVFLS)、室间隔纵向应变率(RVSLS)、面积变化分数(RVFAC)等;比较各组上述参数变化。结果高LVMI组LVIDD、LVESD、LVPWT、IVST、RVEDV、RVESV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LVMI组TAPSE高于对照组和正常LVMI组,RVSLS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正常LVMI组、高LVMI组E/A、RVFLS、RVFAC、RVEF均呈降低趋势,PASP、右室Tei指数均呈升高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与右室Tei指数、PASP均呈负相关(r=-0.513、-0.470,均P0.05),与TAPSE呈正相关(r=0.607,P0.05)。4D-RVVolume技术检测右室RVEDV、RVESV、RVEF在不同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4D-RV-Volume技术可定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为尿毒症并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40例(透析组)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面积变化分数(FAC);应用2D-STI技术测量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室间隔纵向应变(RVSLS);应用右室量化分析系统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正常对照组与透析组透析前后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RVEF与右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后RVEDV、RVESV均增大,LVEF、RVGLS、RVFWLS、RVSLS、TAPSE、FAC、RVEF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透析前比较,透析组透析后RVEDV、...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不同分为正常LVMI组(44例)和高LVMI组(4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脉冲多普勒频谱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的比值(E/A)、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右室Tei指数,4D-RV-Volume技术获得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率(RVFLS)、室间隔纵向应变率(RVSLS)、面积变化分数(RVFAC)等参数。结果 高LVMI组LVIDD、LVESD、LVPWT、IVST、RVEDV、RVESV均高于对照组(P<0.05),LVEF低于对照组(P<0.05);高LVMI组TAPSE高于对照组和正常LVMI组(P<0.05);对照组、正常LVMI组、高LVMI组E/A、RVFLS、RVFAC、RVEF呈降低趋势(P<0.05),PASP、右室Tei指数呈升高趋势(P<0.05)。RVSLS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RVEF值与右室Tei指数、PASP呈负相关(r=-0.513、-0.470,P<0.05),与TAPSE呈正相关(r=0.607,P<0.05)。4D-RV-Volume技术检测右心室RVEDV、RVESV、RVEF在不同观察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4D-RV-Volume技术可定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结构和功能,为高血压患者病情评估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65例ASD患者按PAH程度分成轻、中、重度PAH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于手术前后分别对ASD各组及正常对照组行RT-3DE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绘制右室容积-时间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轻、中、重度PAH组术前RVEDV、RVESV及RVSV均大于正常对照组;轻、中度PAH组术前RVEF、TAPSE均大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AH组RVEF、TAPSE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重度PAH组术后RVEDV、RVESV及RVSV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TAPS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SD各组术后RVEDV、RVESV及RVSV均小于术前,轻、中度PAH组术后RVEF和TAPSE均小于术前,重度PAH组术后RVEF和TAPSE均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肺动脉压逐渐增高,右室容积-时间曲线幅度逐渐低平,收缩峰值时间随之后移。结论 RT-3DE可准确、快速及无创地评估ASD合并PAH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各20例;另选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比较各组常规超声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及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以及RT-3DE所测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差异;同时分析RVEF与常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增加,TAPSE、S’及RVFAC测值降低,RIMP测值增加,且中度组与对照组和轻度组,以及重度组与正常组和轻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R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越重,RVESV越大,RVSV及RVEF值越低;其中,除轻度组与正常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与TAPSE、RVFAC及S’均呈正相关(r=0.658、0.832、0.886,均P=0.000),与RIMP呈负相关(r=-0.759,P=0.000)。结论 RT-3DE能准确判断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对临床评价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降压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7例和同期50例无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其中97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成LVMI正常组(50例)及LVMI增高组(47例),均行降压治疗,于治疗前、24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及舒张早期三尖瓣口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比较降压治疗前后各组上述参数变化。结果 (1)降压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LVMI正常组TAPSE、FAC均减小,E/e’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MI增高组RVEDV、RVESV及E/e’增大,RVEF、TAPSE、FAC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VMI正常组比较,LVMI增高组RVEF减小,TAPSE、E/e’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降压治疗后:LVMI正常组TAPSE及LVMI增高组RVEF、TAPSE均增大,LVMI增高组E/e’减小,与降压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MI增高组RVEDV、E/e’均较LVMI正常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右室发生重构及功能受损,LVWI增高者更甚;经降压治疗可使其右室结构及功能明显改善;RT-3DT可准确评估降压治疗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评价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40例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的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正常组与肺动脉高压组二维超声测量RVESV、RVEDV、RVSV、RVEF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与肺动脉高压组三维超声测量RVESV、RVEDV、RVSV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VEF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通过测量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来评价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右心衰竭(RHF)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RHF早期阶段患者及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RHF患者各25例,分为Ⅱ组和Ⅲ组,正常对照组30例(Ⅰ组)。常规测量右心房的左右径(RA-D1)和上下径(RA-D2)、右室基底部左右径(RV-D)、右室游离壁厚度(RV-FW)、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RT-3DE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分析各组间的差异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与RVEF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RA-D1、RA-D2、RVFAC、TAPSE、RVEDV、RVESV、RVSV、RVEF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V-D、S′在Ⅰ组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FW、RIMP在Ⅱ组与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RVEF与RVFAC、RIMP、S′、TAPS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71、0.431、0.652(P0.01)。结论 RT-3DE可准确定量测量RHF患者的右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并可敏感发现RHF早期阶段患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60名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程度分为三组:轻度组20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20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组对照;先用M型超声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二维测量右室面积变化分数 (RVFAC),并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并计算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最后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计算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结果 各组间舒张末期容积(R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高压程度越重,RVESV越大,SV及EVEF值越低,但在中度组和重度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射血分数(RVEF)与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 (RVFAC)及三尖瓣环 收缩期峰值速度(S’)呈正相关,与右室做功指数(RIMP)呈负相关。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M型超声及组织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判断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收缩功能,对临床评价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探讨手术前、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65例ASD患者按PHA程度分成轻、中、重度三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就诊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分别对ASD各组于手术前、后及对照组进行RT-3DE检查,应用TomTec 4D RV软件分析出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右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三组术前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P<0.05);轻、中度组术前RVEF、TAPSE均大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2)三组术后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P<0.05),RVEF、TAPSE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3)三组术后RVEDV、RVESV、RVSV均小于术前(P<0.05);轻、中度组术后RVEF、TAPSE均小于术前(P<0.05),重度组均大于术前(P<0.05)。结论RT-3DE可精准、快速、无创的评估ASD合并PAH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几何构型,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右室早期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符合研究标准的对象113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传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如三尖瓣环E/A和E/e’、右室做功指数(Tei指数)、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收缩压(SPAP)等以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如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每搏量(RVSV)。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研究对象划分为4组:正常构型(NG)组,向心性重构(CR)组,离心性肥厚(EH)组,向心性肥厚(CH)。比较各组参数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右室二维和三维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1)与CH组相比,EH组的RVSV、RVD明显增大,RVEF明显减低(P<0.05);与NG、CR、EH组相比,CH组的Tei指数、SPAP、RVFW显著增加,TAPSE明显减低(P<0.05);(2)与NG、CR、EH相比,CH组E/A明显减小,E/e’明显增加(P<0.05);(3)与NG、CR组相比,EH和CH组的RVEDV和RVESV均明显增高(P<0.05);RVEF从NG组到CH组依次减低,与NG组相比,CH组的RVEF明显减低(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几何构型基础上的RV结构和功能不同,尤以CH组RV结构和功能受损最重;RT-3DE能够较准确地评价高血压患者右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终末期慢性肾疾病(ESRD)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纳入规律血液透析的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ESRD患者43例,诊断标准GFR<15mL/(min·1.73m2),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ESRD组(n=23)、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n=20),对照组选择25例健康志愿者。测量各心腔大小、LVEF及右室做功指数(RIMP);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右室容积(EDV、ESV)、右室每分输出量(RVCO)、射血分数(3DRVEF)、面积变化分数(FAC)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通过3D-STI获取游离壁整体纵向应变(3DGLS)。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ESRD组及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EDV、ESV、RVCO、RIMP显著增大,3DRVEF、TAPSE、FAC显著减低(P<0.01);ESRD组RVD1、RVD2、RV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SV、PA、RAD、RVD1、RVD2均增大(P<0.05)。与ESRD组比较,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EDV、ESV、RVCO增大,3DRVEF、TAPSE、FAC减低(P<0.05)。②3DGLS在对照组、ESRD组、ESR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依次显著减小(P<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3DGLS的绝对值与3DRVEF、TAPSE、FAC、RIMP均呈强相关(r=0.7701、0.6206、0.5922、-0.5475,P均<0.0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早期、敏感的定量评估LVEF保留的血液透析ESR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三平面技术(RT-3PE)及全容积技术(FV-3DE)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按Ganau法将高血压病人分为A、B、C、D4组,共143例,另设对照组35例.用RT-3PE技术及FV-3DE技术分别测定各组的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室每搏射血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RT-3PE技术发现高血压病D组R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数值在正常范围内.FV-3DE技术发现高血压D组R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结论 RT-3PE技术及FV 3DE技术均能早期发现并检测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伴轻、中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行封堵介入术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63例ASD患者按PAH程度分为轻、中度组,并选取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RT-3DE技术测量ASD患者封堵术前、术后及健康人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量(RVSV)、射血分数(RVEF).结果 (1)两组ASD患者术前的RVEDV、RVESV、RVSV、RVEF,术后RVEDV、RVESV、RVSV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 (2)两组ASD患者术后的RVEDV、RVESV、RVEF均小于术前(均P<0.05).(3) ASD中度PAH组术前、术后的RVEDV、RVESV、RVSV均大于轻度PAH组(均P<0.05). (4) ASD合并轻度、中度PAH患者封堵术后的RVEF无明显差别.结论 RT-3DE可用于评价ASD患者封堵治疗前后右室功能;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右室容积及收缩功能可在术后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入组2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技术测量右心室壁厚度(RVWT)、右心室前后径(RV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收缩压(sPAP),采用经胸三维分析软件测量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使用2D-STE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心肌收缩期应变(Ss)、心肌收缩期应变率(SRs)、心肌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心肌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比较整体收缩应变(GSs)及整体收缩应变率(GSRs)、整体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及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RVWT、RVD、R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SE、sP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SRs、SRa、S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右心室游离壁中间段S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观察组GSs、GSRs、GSR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2D-STE技术能敏感评估SLE患者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证实SLE患者早期已经出现右心室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在成人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PH患者70例,依据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分为轻度组(40~50mm Hg)25例、中度组(50~70mm Hg)25例、重度组(≥70mm Hg)2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记录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右心室横径(right ventricular dimension,RV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t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并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应用RT-3DE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RVSV)、右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Pearson法分析RVD与RVEDV,各变量与RVEF的相关性。结果中度组、重度组LVEF[(59.10±2.55)%、(56.22±2.72)%]、TAPSE[(15.40±2.22)、(12.56±1.66)mm]、RVFAC[(42.20±2.70)%、(32.89±2.89)%]均低于对照组[(63.88±3.79)%、(22.25±3.99)mm、(56.00±3.62)%]、轻度组[(62.75±2.75)%、(19.63±2.50)mm、(49.13±3.83)%](P0.05),RVD[(39.77±6.68)、(47.33±5.70)mm]、MPI(0.54±0.16、0.76±0.10)均高于对照组[(33.75±4.68)mm、0.39±0.01]、轻度组[(36.13±3.83)mm、0.43±0.02](P0.05),且对照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LVEF、TAPSE、RVFAC均低于中度组,RVD、MPI均高于中度组(P0.05);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RVEF[(54.50±5.26)%、(50.13±2.03)%、(40.70±4.21)%、(36.11±7.27)%]依次降低(P0.05),4组R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RVEDV[(90.10±6.67)、(114.56±14.37)mL]、RVESV[(53.60±4.99)、(78.44±10.99)mL]均高于对照组[(70.00±7.51)、(31.75±5.99)mL]、轻度组[(73.75±5.43)、(37.13±3.87)mL](P0.05),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对照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VD与RVEDV呈正相关(r=0.752,P0.01),TAPSE、RVFAC与RVEF呈正相关(r=0.751,P0.001;r=0.907,P0.001),MPI与RVEF呈负相关(r=-0.817,P0.001)。结论 RT-3DE可敏感反映PH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且肺动脉收缩压越高,RVEF越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法洛四联症(TOF)手术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法 30例TOF患者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确诊后,使用RT-3DE采集患者的右室全容积数据库,分析右室舒张末容量(RVEDV)、收缩末容量(RVESV),计算射血分数(EF).比较术前、术后12 d、术后3个月RVEDV、RVESV及EF值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中20%(6/30)患者术前右室EF低于50%,术后12 d收缩末容量较术前增加(P<0.05),EF值较术前减低(P<0.05),术后3个月RVEDV较术前增大(P<0.05).常规二维超声术后复查,70%患者(21/30)残留肺动脉分支狭窄,所有患者均存在肺动脉瓣反流.结论 RT-3DE能简便、准确地确定右室容积并计算右室收缩功能;TOF患者术后残留肺动脉分支狭窄及肺动脉瓣反流可能导致右室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65例伴有三尖瓣反流的SSc患者,测量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估测肺动脉压力(SPAP)。按SPAP严重程度将SSc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No-PAH)组,轻度PAH组和中重度PAH组以及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参数包括: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三尖瓣环运动幅度(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AC)、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侧壁纵向收缩峰值应变(RV-LS)、右心室侧壁纵向收缩峰值应变率(RV-LSR)。结果 (1)对照组与No-PAH组比较,各参数无统计学差异;轻度PAH组与No-PAH组比较,右室壁整体及各节段纵向峰值应变、整体及中间段、心尖段纵向峰值应变率明显减低(P0.05);而基底段应变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中重度SScPAH组与各组比较,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2D-STI参数与常规超声参数具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 2D-STI可较早期评估SSc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减低,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