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甲状腺超声图像处理软件(AmCAD-UT Detection)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方法:166例甲状腺结节由超声医师根据其二维超声及二维联合超声造影特征分别进行TI-RADS分级,CAD系统自动进行分级。建立ROC曲线,比较三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找出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最佳截点,比较CAD系统与二维超声及二维联合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CAD系统描述的超声特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差异,评估其诊断效能。 结果:CAD系统、二维超声、二维联合超声造影的AUC分别为0.859、0.833、0.930,诊断能力比较:二维联合超声造影>CAD>二维超声。CAD系统的灵敏度及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特异度低于二维超声,二维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回声、强回声点、不规则边缘等特征对诊断恶性结节意义较大。 结论:甲状腺超声图像处理软件(AmCAD-UT Detection)能够敏感地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全面而准确地量化结节特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I-RADS与S-Detect技术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个结节的超声图像,行TI-RADS分类,并获取S-Detect结果,将每枚结节TI-RADS分类根据S-Detect结果进行联合诊断调整。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I-RADS及其联合S-Detect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能。结果较TI-RADS单独诊断:CUT OFF值设为4a类时联合诊断后AUC、特异度、准确度均有上升(P0.05),灵敏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CUT OFF值设为4b类时联合诊断后特异度上升(P0.05);AUC、准确度、灵敏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RADS与S-Detect技术联合可提高超声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在减少非必要FNA、避免过度诊断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与多名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初步探讨CAD软件的诊断价值及分析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对CAD软件及超声医师诊断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四川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信息(PACS)系统中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图像50张,采用CAD软件及111名超声医师同时对50张甲状腺结节图像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AD软件,准确率最高的高年资医师、准确率最高的低年资医师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各组间准确率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采用Z检验。 结果CAD软件、准确率最高的高年资医师、准确率最高的低年资医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6.9%、87.5%、86.9%、77.8%、82.0%;86.9%、77.8%、76.9%、87.5%、82.0%;82.6%、70.4%、70.4%、82.6%、76%;CAD软件与高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相同且均高于低年资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D软件与高年资医师ROC曲线下面积一致且均大于低年资医师,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医师误诊的病例主要为桥本甲状腺炎以及微小低回声病灶伴点状强回声的甲状腺结节,而分布位置以及结节内粗大钙化灶伴后方宽大声影造成了CAD软件的误诊。 结论CAD软件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与高年资医师一致,高于低年资医师;甲状腺结节的分布位置以及结节内粗大钙化灶伴后方宽大声影可能是影响CAD软件诊断准确性的因素;而桥本甲状腺炎以及微小低回声病灶伴点状强回声可能会影响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基于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CAD)的甲状腺超声图像处理软件(安克侦)与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评分的差别,初步探讨安克侦CAD软件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病例资料。每个病例选取一个结节进行分析,所有结节均经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病理证实。由两位年资不同的超声医师评估结节图像,分别对结节的5个特征(成分、回声、形态、边缘、强回声)进行评分,得出总的TI-RADS评分并分类。安克侦CAD软件则通过自动分析结节图像,得出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标准的TI-RADS评分。 结果安克侦CAD软件的TI-RADS评分与高年资医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64,P=0.335),与低年资医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593,P<0.001)。以TR5为恶性诊断界值,安克侦CAD软件的诊断敏感度与高年资医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2% vs 86.54%,P=0.815),且其略高于低年资医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2% vs 73.08%,P=0.052)。安克侦CAD软件、低年资医师、高年资医师评分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65.56%、87.78%、82.22%,安克侦CAD软件明显低于低年资和高年资医师(65.56% vs 87.78%,χ2=12.893,P<0.01;65.56% vs 82.22%,P=0.004)。CAD软件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低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0.735 vs 0.921,Z=4.537,P<0.0001;0.735 vs 0.898,Z=4.033,P=0.0001)。 结论安克侦CAD软件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诊断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均低于高年资及低年资医师。其综合诊断效能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及报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共103例患者的资料,同时把术后病理结果、超声TI-RADS分级做对比、研究。结果:以2~4a类评判为良性,4b^5级评判为恶性,则103例患者中共有9例假阴性、10例假阳性;103例患者经超声诊断48例淋巴结有转移,病理证实61例,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8%。结论:甲状腺影像及报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让甲状腺占位性疾病超声诊断准确率极大提升,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治疗不足,或是过度治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 ,CAD)系统在甲状腺超声检查中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行手术切除的171例患者,共205个甲状腺结节。分别采用CAD及4名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对205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的TI-RADS指南进行分类,然后对4名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结合CAD也进行了研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AD系统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效能,以及CAD对不同经验水平的超声医师的影响。结果 CAD系统的使用提高了4名超声医师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及AUC值(结合CAD系统vs未结合CAD系统:灵敏度:超声医师A, 93.10% vs 87.93%;超声医师B, 90.52% vs 84.48%;超声医师C, 85.34% vs 78.45%;超声医师D, 75.00% vs 66.38%,AUC值:超声医师A, 0.95 vs 0.94;超声医师B, 0.93 vs 0.92;超声医师C, 0.86vs 0.81;超声医师D, 0.86 vs 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CAD系统的低特异性(73.03%)仅对超声医师C、D有显著性改善(P均<0.05)。CAD系统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与具有5年经验的超声医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但CAD系统的特异性较低。结论 CAD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结合CAD可有效提高初级医师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水平,也能提高高年资医师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超声影像以及数据报告系统在诊断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选择112例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且均为单发性结节。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TI-RADS分级诊断,然后根据患者性别的不同以及年龄的差异对其术后病理结果和TI-RADS分级进行统计,分析比较TI-RADS分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女性患者中,超声检查TI-RADS分级评定为1-3级13例,评定为4-6级55例,手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良性16例,恶性52例,其中TI-RADS分级的准确率为89.71%。男性患者中超声检查TI-RADS分级评定为1-3级9例,评定为4-6级35例,手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良性12例,恶性32例,其中TI-RADS分级的准确率为88.64%。结果:显示,TI-RADS分级诊断不同性别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30岁的患者术前TI-RADS分级诊断为1-3级4例,4-6级22例,术后病理检测良性6例,恶性20例,其TI-RADS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2.31%;31-40岁的患者术前TI-RADS分级为1-3级7例,4-6级34例,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良性7例,恶性34例,其TI-RADS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0.24%;41-50岁的患者术前TI-RADS分级为1-3级7例,4-6级25例,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显示良性10例,恶性22例,其TI-RADS分级诊断准确率为90.63%;51岁及以上的患者术前TI-RADS分级为1-3级4例,4-6级9例,术后病理检测良性5例,恶性8例,其TI-RADS分级诊断准确率为61.54%,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TI-RADS分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发现51岁及以上患者的准确率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超声影像以及数据报告系统在诊断不同性别的患者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诊断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进行TI-RADS分级诊断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常规超声分级、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多模式超声成像评分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5例,共计162个结节,分别行TI-RADS常规超声分级、弹性评分及造影增强模式分析,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三种方法诊断效能及联合诊断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并进行评分分析。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评分临界值。结果三者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8.8%、96.3%及93.8%,与单一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临界值为6分时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6%,特异性87.7%,准确率89.5%。结论 TI-RADS常规超声分级、弹性成像技术及超声多模式超声成像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率,当联合诊断评分6分时,可判断为恶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系统AmCAD-UT Detection(安克侦)用于甲状腺超声的诊断效能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17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甲状腺超声图像,分别由安克侦及4名超声科医师(A、B、C、D,分别具有10年、5年、1年及1个月以上甲状腺超声诊断经验)单独及以安克侦辅助医师分析图像,并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TIRADS)指南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安克侦及4名医师辅以安克侦前后根据ACR-TIRADS指南对结节进行分类的ROC曲线,计算ACR-TIRADS指南诊断良恶性结节的最佳截断值及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205个甲状腺结节,89个良性、116个恶性病变。ACR-TIRADS指南诊断良恶性结节的最佳截断值为TR5级。安克侦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与医师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特异度则低于医师A及B(P均<0.05),其AUC与医师A、B、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4、3.71、2.76,P均<0.05)。辅以安克侦后,4名医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93.10%、90.52%、85.34%、75.00%)及AUC值(0.95、0.93、0.86、0.86)均较前提高(P均<0.05),特异度则仅医师C、D较前改善(P均<0.05)。结论 安克侦对诊断甲状腺结节具有一定价值,敏感度与具有5年诊断经验的超声科医师相似,用以辅助可提高超声科医师、尤其是低年资医师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征象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11个结节的声像图资料,采用TI-RADS分级进行评价,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良性结节以TI-RADS 2~4a级为主,恶性结节以TI-RADS 4b~5级为主。应用TI-RADS分级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为87.14%,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87.8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 0.866,0.949)。结论超声诊断中应用TI-RADS分级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定性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S-Detect技术对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取经常规超声诊断为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患者140例(共152个结节),均行超声S-Detect技术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S-Detect技术、TI-RADS分类及两者联合应用时诊断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152个甲状腺结节经病理证实,恶性结节92个,良性结节60个。超声S-Detect技术对TI-RADS 4a类结节的灵敏度40.00%、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81.67%;对TI-RADS 4b类结节的灵敏度为91.11%、特异度为57.14%、准确度86.54%;TI-RADS 4c类结节的灵敏度为94.59%、特异度为66.67%、准确度为92.50%。超声S-Detect技术联合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8%、90.00%、92.11%,明显高于TI-RADS分类及S-Detect技术单独运用时的结果(P0.05)。结论超声S-Detect技术对判断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超声S-Detect技术联合TI-RADS分类明显提高了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EUS对甲状腺TI-RADS 3、4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常规超声诊断为TI-RADS 3、4级的甲状腺结节(共95个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EUS表现,分析CEUS对甲状腺TI-RADS 3、4级结节的校正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常规超声TI-RADS分级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与手术病理级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6,P=0.06)。对于直径>1 cm的甲状腺TI-RADS 3、4级结节,与常规超声TI-RADS分级相比,CEUS评分及CEUS校正后T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01);对于直径≤ 1 cm的微小乳头状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1.00)。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甲状腺TI-RADS 3、4级结节,常规超声TI-RADS分级、CEUS评分、CEUS校正后TI-RADS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75、0.81时,截断值分别为TI-RADS 4a级、1分、TI-RADS 4a级,评估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5.3%、80.0%,69.3%、65.0%,82.7%、60.0%。CEUS评分、CEUS校正后TI-RADS分级与常规超声TI-RADS分级的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US评分与CEUS校正后TI-RADS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结论 CEUS对甲状腺TI-RADS 3、4级结节具有校正及提高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I-RADS)在甲状腺结节分级中的应用。方法 对166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级,在超声引导下对结节行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析其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以TI-RADS 2、3级为良性病变,TI-RADS 4、5级为恶性病变,TI-RADS分级提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5.35%(862/904)、16.16%(123/761)、57.47%(862/1500)、74.55%(123/165)、59.16%(985/1665)。结论 TI-RADS分级有助于规范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描述及诊断,但仍需不断的补充、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新评分标准(7分法)在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8例(115个病灶)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术前接受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病变的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弹性图特征。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8.00%、准确率为85.22%。超声弹性成像图中良性病变以1~4分多见,而恶性病变以5~7分多见。以5分以上(含5分)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则其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5.6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率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提供较大帮助,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但仍需结合常规超声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8例(共182个结节),术前均由高年资超声医师判读,弹性成像分级,CAD系统基于ACR-TIRADS及K-TIRADS指南分析图像及三者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其各自的诊断效能。结果: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弹性成像技术和超声医师三者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AUC最高,与弹性成像联合CAD相比,与单一检查方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年资超声医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弹性成像技术和超声医师判读三者联合运用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诊断效能可媲美高年资超声医师,诊断效能高于两者联合,高于运用单一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行甲状腺超声检查72例患者共86个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联合应用二者对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构建ROC曲线,评估各个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均能提高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效能,超声造影优于超声弹性成像。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最好,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7%、80.00%、93.02%、94.12%、88.89%,曲线下面积:0.885,与单独应用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在甲状腺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法和弹性成像技术单独及二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甲状腺患者的222个甲状腺结节。应用常规超声、TI-RADS分级法及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判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用三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 TI-RADS分级法与常规超声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常规超声和TI-RADS分级法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弹性成像(均P0.05),弹性成像的特异性较常规超声和TI-RADS分级法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I-RADS分级法和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时,当一种方法怀疑其为恶性结节时则诊断其为恶性结节,记为TI-RADS+UE 1;当两种方法同时诊断其为恶性结节时才诊断其为恶性结节记为TI-RADS+UE 2。TI-RADS+UE 1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66.0%、82.9%、76.8%及95.8%;TI-RADS+UE 2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96.1%、85.6%、95.8%及77.9%。结论 TI-RADS分级法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较高,与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应用能更好地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级标准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5例(共190个结节),根据结节直径分为1 cm 64个(1 cm组)和≥1 cm 126个(≥1 cm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参考TI-RADS分级标准和弹性评分评估结节性质,绘制超声弹性成像和TI-RADS分级标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评估两种方法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87.72%、特异性87.22%、准确率90.53%;TI-RADS分级标准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71.93%、特异性84.21%、准确率80.53%;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91.23%、特异性88.72%、准确率93.16%。1 cm组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0.63%,TI-RADS分级标准诊断准确率为76.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1,P0.05);≥1 cm组中,TI-RADS分级标准诊断准确率为87.30%(110/126),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77.78%(98/1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9,P0.0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I-RADS分级标准(0.926 vs.0.869),两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0.973)明显高于其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分级标准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弥补单一技术在鉴别诊断中的缺陷与不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被常规超声定义为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节重新定性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声造影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的进一步诊断价值。结果 84例102个常规超声TI-RADS 4类的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在增强模式和TIC的曲线变化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62.26%、特异度65.31%、准确度63.73%、阳性预测值66.00%、阴性预测值61.54%,超声造影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77.36%、特异度73.46%、准确度77.45%、阳性预测值78.85%、阴性预测值76.00%,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92.45%、特异度87.76%、准确度90.19%,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类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诊断,可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2011 Kwak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y Kwak,Kwak TI-RADS)、2015 ATA《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ATA指南)及2017ACR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ACR TI-RADS)3种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应用以上3种方法对结节进行诊断分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结果:Kwak TI-RADS、ATA指南与ACR TIRADS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分别为0.914、0.829、0.910,三者对甲状腺结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Kwak TI-RADS与ACR TI-RADS诊断效能更高于ATA指南方法(P0.05),Kwak TI-RADS与ACR TI-RADS分级方法的诊断效能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者的最佳诊断值分别为Kwak TI-RADS 4c,高度可疑恶性,ACR TI-RADS 5。Kwak TI-RADS诊断恶性结节的准确率高于另外2种方法(P0.05),ACR TI-RADS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高、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较低,ATA指南对部分甲状腺结节无法进行明确分类。结论:Kwak TI-RADS、ATA指南及ACR TI-RADS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中Kwak TI-RADS与ACR TI-RADS诊断效能更高于ATA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