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医学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两个重要因素促成的.作为一个学科,急诊医学存在时间并不很长,但急诊作为一种医疗现象却是和临床医学与生共存的.生存的本能使人们一开始就认识到,在患急性病或受意外创伤后,需要立刻找医师诊治,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综合性医学学科,其重要性,正被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关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急诊医学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2.
急诊医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科缘学科。早在12年前国际上就正式承认它是独立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急诊医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急诊医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伤、病的急性期,以及若干特殊的危重症。如心搏和呼吸骤停、各种类型的休克、复合创伤、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胃肠道大出血、脑血管意外和急性中毒等。急诊医学的特点是始终处于处理急性病例和危重病症患者的最前列,并且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初步诊断和处理。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的专业队伍尚不够稳定,医务界对这门新兴学科认识尚不全面,这是妨碍急诊医学发展的障碍。但急诊医学的前景是良好的,这就需要从事急诊专业工作的医、护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以提高急诊工作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20年,随着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需求的增加,中国急诊医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急诊医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切实加强目前国内的急诊医学教育,如何在其发展方向、培训模式、学习内容、训练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不断提高,真正创建适合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献全  严元刚  凌宗秀 《重庆医学》2005,34(7):1111-1111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学科,它是由社会需要和医学发展而产生的,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独立学科.近年来,随着大的灾难事故的不断发生,急诊医学在减少人员伤亡,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以及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的作用,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理解.同时急诊科负责医院的急危重症病人的就诊、诊断和抢救,它的运转模式、反应速度、诊断水平、处理能力等决定病人的愈后,有报道显示美国自从建立急诊医疗体系后,其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由27%下降到11%.鉴于此,我们国家于80年代在县级以上医院相继成立了急诊科,并将急诊医学定为二级学科,解决了行政管理的问题,但发展急诊医学重要的是专业人员的培训,如何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和提高急诊医学水平,需要我们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去构思、实践和总结.目前我国的急诊医疗体系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设计和建设.我们重庆医科大学根据新形式,在医疗系开设了急诊专业,我院作为重庆地区最早成立急诊科和急诊医学教研室,肩负着我校留学生、七年制以及本科生的急诊教学任务,下面就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与同道交流,希望能探索出适合我国特色的急诊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谭光林  冯胜刚 《西部医学》2013,(12):1764-1766
本文简要回顾急诊医学的发展历史,透析急诊医学之现状,明确急诊医学之任务,解读急诊医学之特征,查找急诊医学之不足,探索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建设之路,积蛙步以至千里,不断健全、壮大急诊队伍,从而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与急诊医学学科的完善,既彰显急诊医学的特征,更体现急诊医学的人文关怀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跨科的学科,是医学领域中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临床专业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急诊医疗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在我国 ,有的医学院校已开设置了急诊医学课程.我院为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从中医本科 96 级开始设置了急诊医学课程,现已完成了相关的教学任务,现就怎样加强和提高我院急诊医学教学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严重多发伤的病例显著增加,据报道[1],严重多发伤所造成的死亡率,目前已上升为急诊病死率的第二位。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多发伤患者生命,已成为急诊医学及创伤外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院前急救严重多发伤125例  相似文献   

8.
放射科急诊工作素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马令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31-132
随着社会的发展,急诊医学成为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如何提高急诊工作能力、减少甚至杜绝医疗差错、纠纷、事故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家医院整体急救水平的高低,与各科医务人员的工作素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人体受到各种致伤因子的作用可导致损伤,如机械性的创伤、高温的烧伤、低温的冷伤以及生物性损伤等.损伤在生产、生活中相当多见,也是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性损伤又称创伤,可引起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出血及内脏器官损伤.多发伤涉及多个专科,如何提高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早期死亡率是急诊医学的一个新的而又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 ,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 ,某些项目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 ,得益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 ,得益于广大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相互支持。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到今天 ,许多大城市和地区已建立了现代化急救中心 ,全国各地县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 ,许多医院建立了ICU。这些设施挽救了大量伤、病员的生命。有的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 (组 ) ,使用全国统一的急诊医学教材。全国各地医院急诊科都已成为急诊医疗和急诊医学发展的主要队伍。至今 ,已召开…  相似文献   

11.
急诊医学是一门以急危重病抢救为主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它是与内、外、妇、儿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1] ,近几年由于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急诊医学的学科建设也得到重视.大医院急诊科大多自成体系,人员、设施充足,可独立处置各常见的急、危重症.但中、小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急诊医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立顺 《安徽医学》2003,24(2):62-64,F003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急诊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一所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对急诊医学及其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利于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加速这一重要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拟对急诊医学的历史进行回顾,对急诊医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急诊医学的未来进行展望和探讨,以期宣传急诊医学,希望能对急诊医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急诊医学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和时代要求仍相距甚远.高度重视为急诊医学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急诊临床教学,是逐步缩小这种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急诊临床教学应从自身规律和社会需要出发,确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学途径和方法,不断扩大学科受重面,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更要通过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完善其知识结构和技能,加强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为我国急诊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不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外急诊医学比较与中国急诊医学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诊医学是适应日益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需要和临床医学发展、医疗体制变革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国外从80年代急诊医学迅速发展,急诊救援体系迅速完善,已经形成完整的急诊医疗体系。我国急诊医学尚属于新兴学科,尽管近年发展较快,但至今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起相应的急救医疗体系,其发展进程明显迟于西方国家,限制了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不断发展,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医院急诊急救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急诊急救几乎涉及医学各个领域,因此,急诊急救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对医院急诊急救管理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以便改善医院急诊急救效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诊医学是一门上世纪70~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边缘性临床医学,它是以临床各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具有全科性质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医学科学,突出在急、危、重症方面以及应急能力上。要求急诊医生不但要具有广泛性的医学基本知识、具有函盖所有临床学科的基本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学、心理学甚至一些医疗仪器工程学知识。另外,对急诊医生还要求要有好的体格、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目前我国的急诊专业医生,基本上都是从其他临床专业转行而来,他们面对如此高的要求,在没有任何成型的专业教育情况下,依靠前辈们的指导,利用加强自身学习和实践,努力适应着急诊医学对急诊专业医生的要求。中国急诊医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体系,院前急救、院内诊疗、急诊科建设以及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都取得明显的进步。与之比较,现职急诊专业医生的继续教育、后备急诊医生的培养上却裹足不前,除了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开始急诊医学本科教育外,几乎没有常规的、规范的、系统的急诊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本文尝试从目前的国情出发,探讨除研究生外的急诊医学教育模式。1急诊医学教育的现状1.1急诊医师的需求:急诊医学的兴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我国...  相似文献   

17.
如何搞好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急诊医学 (emergencymedicine)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临床学科 ,近几年 ,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 ,但是目前仍面临一些不足 ,如何搞好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本文结合急诊医学的特点和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如何搞好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的初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急诊医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此期间,人类以空前的速度建设了现代文明,全球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重大变革.每一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上升,交通伤明显增多,各种天灾人祸也接踵不断的发生,据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将有20%的创伤患者,因未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而我国有40%的冠心病患者死于发病后的15-20分钟,而且因为抢救不及时所致.这些对于新生的急诊医学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挑战,对于急诊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培养急诊医学专门人才,并且是一批除了具备扎实的急诊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具备熟练准确的抢救技能,在现场能够展开积极救治,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心肺复苏术,即可以使许多病人和伤员得到救治.[1]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意外及灾害事故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严重创伤伤员日益增多.如何快速抢救生命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多发伤急诊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的进~步改善,急诊死亡病例疾病谱与比例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间急诊死亡病例380例,期间急诊总人数为187895人次,急诊死亡率为0.20%,急诊死亡以外科疾病为主,共233例,占总死亡病例的61.31%,内科病例127例,占总死亡例数的33.42%,其中来院前死亡98例,占总死亡病例25.79%。380例急诊死亡病例前三位疾病分别是:颅脑伤、多发伤、脑血管意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以道路交通事故伤害为主因的创伤导致死亡尤为突出,故如何加强交通事故伤害救治能力,对交通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人15老年化、心脑血管疾病也逐渐上升,脑血管意外已在社区急诊死亡中跃居第二位,对老年医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组380例急诊死亡病例看,其中98例送达急诊室时已死亡或临床死亡的病人,在急诊死亡病例中占较高的比例,所以发展三级医疗网的急诊医学建设,加强院前急救,普及急救知识,逐渐形成急救网络化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