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水飞蓟宾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水平和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88.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及降钙素原(PCT)均明显降低,IL-10则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联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酚磺乙胺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五六临床部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的原则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 mg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50 m L中,滴注速度0.025 mg/h,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门静脉血流量(PVF)。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人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PVF均显著性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磺乙胺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肝纤维化,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聪丽 《北方药学》2018,15(7):85-86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与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NAFLD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观察组予以水飞蓟宾+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 谷丙转氨酶(ALT)]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42/48),高于对照组的68.75%(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7,P=0.026);治疗后观察组AST、ALT、TC、TG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与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宁片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肝宁片,0.9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宁片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调节血清TGF-β_1、MIF、IL-18和MMP-13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加入到10%葡萄糖500 m L中,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部症状、全身症状、乏力、活动、焦虑和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收治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参碱注射液,15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连续给药2周后休息2周。两组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9%、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两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1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两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和HBe Ag血清转换率,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爽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15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中,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肝爽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AST、ALT、GGT和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IV-C)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HA、PcⅢ、LN和IV-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6.67%、33.33%,HBeAg转阴率分别为31.67%、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爽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水平,提高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大伟  顾勤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0):2552-2555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治疗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真菌性肺炎患者78例,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首日剂量70 mg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之后减至5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气道内持续泵注2.5%碳酸氢钠注射液2~5 m L/h。两组均经过7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C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 O_2)值及真菌清除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退时间和肺部湿罗音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 CO_2明显降低(P0.05),p O_2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 CO_2和p O_2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真菌清除率为71.7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治疗真菌性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真菌清除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预防抗结核药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护肝治疗。比较2组肝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损伤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肝损伤,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2 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50 m L中,滴速为20~40滴/min,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滴速为20~40滴/min,2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E)和心指数(CI)均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元(NT-pro 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醛固酮(ALD)、血浆心钠素(ANP)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清学指标,增加6 min步行距离,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炜  陈仁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950-1954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次,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2 d,自第2天复查凝血指标,若纤维蛋白原(FIB)1.0,则用量减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不同程度耳聋有效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度、中重度、重度耳聋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TPP)均明显上升,而FIB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黏度(HS)、中切黏度(MS)和低切黏度(LS)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凝血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9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区不适、腹胀、纳差、乏力、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ST、TBIL、ALT、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下降,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IFN-γ、IL-10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腹腔穿刺放液≤2 000 m L/d,放液后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 g/次,1次/d,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 g加入到0.9%生理盐水100 m L中,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加入到0.9%生理盐水10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发热、腹胀、腹痛、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腹胀、腹痛、腹部压痛和反跳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CRP、PCT、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7 d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8.18%、4.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亚胺培南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胎盘多肽联合TACE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介入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个TACE疗法周期的1~14 d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8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3.64%、3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减少、贫血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联合TACE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 (HQI)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硫代乙酰胺所致肝损伤模型 ,并测定肝功能 ,肝组织学检查及肝组织血浆和血清脂质过氧化测定。结果 :硫代乙酰胺模型组 2 4 h后大鼠血清 GPT为(1110 .0± 15 2 .5 ) U/10 0 m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HQI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 GPT分别为 (788.3±75 .3) U/10 0 m L、(76 0 .7± 6 7.7) U/10 0 m L、(5 17.1± 6 2 .2 ) U/10 0 m 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0 .0 1)。HQI治疗组肝组织和血清 MDA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 ;病理学改变显著。结论 :HQI0 .5 g/kg~ 4 g/kg可对抗硫代乙酰胺引起的大鼠肝脏损伤 ;本实验结果提示 ,HQI具有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丹参滴注液对人肝细胞的毒性,为药品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人肝细胞QSG-7701加样培养,收集24,36和48h细胞上清液,分别检测ALT、AST和LDH的含量,将所得的各种酶活力的单位与《中国药典》规定的酶活力范围比较,若在范围之内则为无毒性或毒性较小;若超过范围,则表示毒性较大。结果细胞株的ALT、AST、LDH实验数据均在《中国药典》规定的安全范围内。结论在临床用量50倍内,丹参滴注液的肝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