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儿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压力,寻找解决这些压力的对策。从而使儿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身心愉快,更好地服务于患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北京某儿科综合三甲医院为例,了解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方法,运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对北京市某儿科综合三甲医院进行测试,分析儿科医务人员中的高水平压力,即健康危险性压力(HRS)的发生率,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其他变量,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样本中工作压力CPSS均值为25.07±5.85,HRS发生率为47.30%,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岗位、从医工龄、子女情况、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医务人员HRS发生率与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是否患有慢性病、工作中医患诊疗、管理及人际关系有关。结论: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社会及医疗管理者关注;如果长期失衡,得不到有效地缓解则会影响到对患儿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职业压力过大,势必导致护士由于压力而引发身心疾病,如工作疲倦感综合症,即劳累与焦虑.本文主要阐述有关儿科护士应对职业压力的认识观点,望能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4.
牟亚  晏玲  薛媛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6,35(21):1935-1936
目的 调查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工作压力源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重庆市各医院89名儿科病房护士和107名普通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护士工作压力源。结果 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SCL-90各因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大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提出了维护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儿科护士做了一些调查,从中分析并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程秀珍 《中外医疗》2012,31(13):16+18-16,18
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特殊群体、复杂人际关系等方面带来的工作及精神压力;要求护士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培养控制情绪、自信、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作为一个小家庭的寄托,其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儿童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还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生病的时候不能对自己的感受做明确表述,这一系列的因素为儿科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也给儿科相关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本文针对当下儿科管理工作中的压力问题及其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来源,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形式,对74名湛江市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及职业倦怠水平分析。结果护士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不同,压力来源各不相同,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初级职称以及学历为中专的儿科护士更容易感到压力,护理工作及专业、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交往3方面的影响较大。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容易造成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其中,年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均对职业倦怠产生一定影响。结论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及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应引起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缓解,保证儿科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儿科护士的压力源有:技术水平要求高、任务重、工作超负荷、生活无规律、有倒班及夜班制度、地位低、风险高、患儿及家属期望值高、复杂的人际关系、管理者的高标准与严要求等,以上因素造成儿科护士压力重重。减压的应对措施有:提高儿科护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与患儿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建立社会和家庭交换系统、采取人性化和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护士充分休息。  相似文献   

10.
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危险.护理人员"心身耗竭综合征"的患病率高达43.6%.相对于成人科而言,儿科护士易患性更高,应激反应更强烈.正确认识,积极应对,不仅有助于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也更有利于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分析现代儿科护士面临多重压力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从而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从内、外部原因详细分析现代儿科护士所面临压力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化解压力的四项对策:1提高自身应对能力;2科学管理,合理配制护理人员编制;3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护理人员待遇;4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地护理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从事儿科护理护士的工作压力,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帮助护士减轻或消除工作压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普遍存在家长对患儿溺爱,过度维权;恶性刺激;患儿不合作,加重工作负担;高科技带来的工作压力;待遇低,社会地位低;护士岗位角色转换与医护协调困难等工作压力。结论通过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改善管理作风,科学地培养和使用护士,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训练,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了自身的心理文化素养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的消费和维权、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持续高水平的压力源直接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根据国内一次调查表明50.5%的护士存在睡眠功能障碍,2.5%的护士患有抑郁症,患有静脉曲张和内分泌失调的人数也分别占7.5%和8.5%。儿科护士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即服务群体年龄小、各种操作技术难、家长挑剔多、经济收入少加上特殊工作环境、超负荷工作、社会给予不公平的待遇等给儿科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及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15.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巧梅  陈建强 《包头医学》2007,31(3):176-177
随着儿童健康观念和社会对儿童护理服务的需求和要求的日益增高,儿科护士肩负着越来越多的职业责任[1],面临着日趋增高的职业风险和工作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影响因素,以便采取良好的措施协助护理人员来减少压力。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问卷调查法对2所三甲医院的儿科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共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儿科护士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护理方面、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结论:儿科护士做好自身管理调节和护理管理支持能减轻儿科护士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张玉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263-1265
近年来护士工作压力或职业压力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关报道更是层出不穷。据国内一项调查表明50.5%的护士存在睡眠功能障碍,2.5%的护士患有抑郁症,患有静脉曲张和内分泌失调的人数也分别占7.5%和8.5%。护士这个被公认为是"高级保姆"的职业,能引起社会各界和相关学者的关心,作为护士的一员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18.
李欣欣  张海霞  孙鸿雁 《吉林医学》2009,30(24):3262-3262
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儿科护士而言,她们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她们充当着多重角色。儿科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除了专业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她们工作性质紧张,工作量大,干扰因素多人力资源有限。  相似文献   

19.
压力源是指能够引起心理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1].压力理论之父Hans Selye认为,生活事件过度或急慢性心理压力可以引发集体应急反应,并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持续的压力可损害人的神经、心理防御机制,从而使免疫功能下降,并导致疾病的发生[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儿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也随之增大.为了更深入的掌握儿科护士的压力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本研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8名儿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与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以及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感问卷,对儿科病房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在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应积极寻找缓解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方法,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