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治疗以噫气不除为主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旋覆代赭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梅尼埃病、慢性浅表性胃炎等症。结果与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以噫气不除为主的病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加味旋覆代赭汤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历年间接诊中使用加味旋覆代赭汤的各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旋覆代赭石汤。[结果]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治愈率高。[结论]应用加味旋覆代赭汤临证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呃逆、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加味旋覆代赭汤的适应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历年间接诊中使用加味旋覆代赭汤的各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旋覆代赭石汤。[结果]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胃虚痰阻,气逆不降患者具有明显临床疗效,治愈率高。[结论]应用加味旋覆代赭汤临证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呃逆、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系统评价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疗效,为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了理论依据。用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试验,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指出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相似文献   

5.
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方由旋覆花、甘草、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大枣7味药组成,用于治疗伤寒发汗误治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的历代医籍记载和论述丰富,后世医家对该方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了该方的方义及其功能主治。该文全面收集整理了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古今文献记载,从处方来源、方剂组成、药物剂量、药味炮制、临床应用、方义方解、煎煮法等方面对旋覆代赭汤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历代记载的旋覆代赭汤药味组成及其炮制方法较为一致,临床处方用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古代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反胃、呕吐、呃逆、便秘等疾病,而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古今临床应用广泛。通过对旋覆代赭汤历史沿革的探析和考证,可以明确该方的药味组成、处方剂量、药味炮制、方义衍变及煎煮方法,为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复方制剂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8月共收集我院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砂六君子汤组、旋覆代赭汤组和香砂代赭汤组。四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香砂六君子汤组口服香砂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组口服旋覆代赭汤,香砂代赭汤组口服香砂六君子汤和旋覆代赭汤,日1剂,共治疗20天后,观察四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及3月内复发率。结果:香砂代赭汤组总有效率为93.3%,香砂六君子汤组为86.6%,旋覆代赭汤组为83.3%,对照组为76.6%,香砂代赭汤组优于其他三组(P0.05)。治疗前,四组患者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香砂代赭汤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香砂代赭汤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三组(P0.05),3月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香砂代赭汤可以明显提高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较快改善症状,且复发率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香砂六君子汤及旋覆代赭汤。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TCMID、BAT-MAN数据库筛选旋覆代赭汤活性成分和预测靶点;通过GEO数据库和R语言分析GERD差异表达基因;通过TTD、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筛选GERD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和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旋覆代赭汤活性成分382个、预测靶点2364个;GERD基因表达分析共获得差异基因1549个;获得GERD疾病靶点2996个,与旋覆代赭汤的交集靶点共816个;根据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PPI网络的拓扑学分析结果,筛选出白桦脂醇、姜酮、槲皮素、延胡索乙素、葫芦巴碱等36个关键药效分子和E1A结合蛋白P300 (EP300)、磷脂酰肌醇3-激酶CA (PIK3CA)、肿瘤蛋白p53 (TP53)、蛋白激酶B1 (Akt1)、CREB结合蛋白(CREBB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STAT3)等164个关键靶点;富集到P0.05的GO条目1018个,涉及细胞增殖的阳性调节、细胞因子活动、炎症反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等;富集到P0.05的KEGG通路183条,涉及内分泌抵抗、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胃酸分泌、FoxO信号通路等。结论:初步探讨了旋覆代赭汤治疗GERD的潜在作用机制和有效活性成分,为旋覆代赭汤治疗GERD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服加味旋覆代赭汤联合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化疗引起的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口服加味旋覆代赭汤联合穴位注射山莨菪碱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加味旋覆代赭汤联合针灸的治疗方法,4周后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的71.9%(P0.05)。结论口服加味旋覆代赭汤联合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化疗引起的顽固性呃逆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治疗胃扭转的疗效。方法应用《伤寒论》之旋覆代赭汤随机治疗胃扭转40例。结果治愈率为82.5%,尤以服用3剂及6剂时为著,增加用药剂量未见有增加治愈率的趋向。结论旋覆代赭汤是胃扭转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旋覆代赭汤配伍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生 《光明中医》2010,25(5):818-819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配伍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64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旋覆代赭汤配伍针灸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多潘立酮配合红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配伍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合橘皮汤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旋覆代赭汤合橘皮汤加减治疗呃逆并观察疗效。结果:26例患者经治后总有效率92.31%。结论:旋覆代赭汤合橘皮汤对呃逆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间,共收集本院收诊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砂六君子汤组、旋覆代赭汤组和香砂代赭汤组。四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香砂六君子汤组口服香砂六君子汤,旋覆代赭汤组口服旋覆代赭汤,香砂代赭汤组口服香砂六君子汤和旋覆代赭汤,每日1剂,治疗20d后,观察四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及3月内复发率。结果:香砂代赭汤组总有效率为93.3%,香砂六君子汤组为86.6%,旋覆代赭汤组为83.3%,对照组为76.6%,香砂代赭汤组优于其他三组(P0.05)。治疗前,四组患者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香砂代赭汤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香砂代赭汤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三组(P0.05),3月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和旋覆代赭汤合用可以明显提高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较快改善症状,且复发率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香砂六君子汤及旋覆代赭汤。  相似文献   

13.
黄剑林  张燕军 《陕西中医》2009,30(10):1325-1326
目的:评价生姜煎汁联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生姜煎汁联合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代赭石、党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治疗本病30例。结果:经本方法治疗2~6d,平均2.8d达到好转,3.6d达到显效。提示:生姜煎汁联合旋覆代赭汤可以有效治疗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  相似文献   

14.
靳华 《中医药信息》2013,30(1):35-37
通过对旋覆代赭汤方剂配伍的分析,结合临床工作,探讨旋覆代赭汤在慢性肝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认为其可以用于多种慢性肝病相关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RE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于TCMSP平台检索旋覆代赭汤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应用String、Perl语言等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出旋覆代赭汤与RE的交集靶点,并构建“化合物-交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应用Cytoscape中的MCODE和Cytohubba插件提取PPI网络的功能模块及Hub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将Hub基因与旋覆代赭汤作用于RE涉及的信号通路合并构建“Hub基因-KEGG”网络图。结果:从GSE68698数据集获得186个REDEGs。筛选得到165个有效化合物,71个与RE有关的作用靶点和7个核心Hub基因。MCODE功能模块及Hub基因功能注释显示,参与血管生成、细胞增殖、MAPK级联反应、转录因子结合、蛋白磷酸酶结合、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调控癌症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灶性粘连、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旋覆代赭汤通过调控机体的炎症级联反应,发挥防治RE的效用。  相似文献   

16.
李美  马啸  杨幼新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32-734
目前对于旋覆代赭汤应用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代赭石剂量究竟是大量还是小量应用,代赭石的炮制是煅用还是生用,旋覆花是否需要包煎,旋覆代赭汤的最佳煎煮工艺及服用方法等方面。通过临床观察,跟师体会,结合古今医家名著及临床报道,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代赭石的使用,旋覆代赭汤的煎煮时间,加减应用及后续治疗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期对该方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旋覆代赭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患者,以旋覆代赭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结合针刺治疗。结果:痊愈16例,有效12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应用旋覆代赭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旋覆代赭汤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设旋覆代赭汤治疗组与氯丙嗪、维生素B6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旋覆代赭汤临床应用举隅宁阳县职工医院(271400)张福全【关键词】旋覆代赭汤食道癌贲门癌胃癌临床应用旋覆代赭汤系《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代赭石、生姜、半夏、党参、甘草、大枣组成,功能降逆化痰、扶正益胃。余多年来应用此方加减对食道癌、贲门癌、胃癌的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为旋覆代赭汤治疗该病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应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处理相关数据.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7篇,共计468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经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后无效患者相对危险性(7篇468例):OR<,合并>=0.05(95%CI=0.03~0.11),Z=8.07,P<0.0001.结论:旋覆代赭汤及其加减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收益优于对照组(西药组).但纳入试验及患者有限,存在部分偏倚,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