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均参与血压的调节。在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浆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肾素活性的水平,以及用氯沙坦或培哚普利干预后这些活性肽在血浆中的变化,进一步分析这些血管活性肽在该模型的变化机制。研究显示,高血压组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高于对照组,而血管紧张素Ⅱ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用氯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6周后,血浆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均升高。本研究发现在肾性高血压中期,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压的影响已不是主要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增加可能是血压升高的代偿作用。应用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后可增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和肾素活性,同时也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合成与释放,这可能对其降压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均参与血压的调节.在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血浆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肾素活性的水平,以及用氯沙坦或培哚普利干预后这些活性肽在血浆中的变化,进一步分析这些血管活性肽在该模型的变化机制.研究显示,高血压组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高于对照组,而血管紧张素Ⅱ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用氯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6周后,血浆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均升高.本研究发现在肾性高血压中期,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压的影响已不是主要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增加可能是血压升高的代偿作用.应用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后可增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和肾素活性,同时也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合成与释放,这可能对其降压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雄激素与心血管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雄激素对心房利钠肽、内皮素、儿茶酚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TXA2/PGH2受体,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心房利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又影响睾丸间质细胞的睾酮产生,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性别差异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探索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AMP激活蛋白激酶相关信号蛋白在该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取第3~10代用于实验。分别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或/和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细胞。MTT法及细胞计数法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及体积;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的表达。结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预处理能降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P<0.05),同时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细胞内线粒体肿胀、ATP水平升高,在此过程中伴随细胞内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表达下调(P<0.05);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CGRP8-37能拮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血管紧张素Ⅱ促增殖和促代谢的抑制作用(P<0.0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PD98059能部分拮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显著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其细胞内信号通路可能涉及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型受体-丝裂原细胞外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AMP激活蛋白激酶信息传递链。  相似文献   

5.
对11种与肺循环有关的血管活性肽包括缓激肽、P物质、神经激肽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组异肽、心房钠尿肽、铃蟾肽、神经肽酪氨酸、内皮素等在肺内的分布和对肺循环的影响及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以发光底物显色及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含量。结果:溶栓组和对照组相比t-PA上升,PAI下降,t-PA/PAI及CGRP上升,溶栓后2小时达高峰,6小时维持较高水平,24小时回降。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持续升高达正常值的3~4倍。结论:溶栓后血浆t-PA/PAI及CGRP迅速升高表现出同步消长关系。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持续升高,三者表现出正反馈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内皮祖细胞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从人脐带血分离、培养、诱导内皮祖细胞分化并鉴定,制备早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泌情况。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抗体预处理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或阻断内皮祖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观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标志基因平滑肌α-肌动蛋白以及合成表型标志基因骨桥蛋白表达变化的作用;进一步观察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信号通路(ERK、核因子κB通路)的作用。结果早期内皮祖细胞能够分泌较高浓度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并且较晚期内皮祖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祖细胞高;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能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阻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作用后,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抑制能力明显降低;同时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能够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ERK以及核因子κB通路的活化;阻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作用后,内皮祖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ERK、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能力明显降低。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参与介导内皮祖细胞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ERK、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动物实验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明显升高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本研究初步观察29例高血压病患者经ARB缬沙坦治疗6周对血压和血浆CGRP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1含量及其相互关系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调节机制中的作用,将Wistar大鼠20只分为:一周缺氧组(5只,一周对照组(5只),二周缺氧组(5只)及二周对照组(5只),低氧处理采用常压低氧舱,舱内氧浓度10±0.5%,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对照组和不同缺氧时间组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1含量.并通过P_(50)压力传感器法测定其肺动脉平均压。结果表明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中,一周缺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与一周对照组比降低,血浆内支素—1含量与一周对照组比增高,但均无显著差异(t=1.58,2.24,P>0.05)。二周缺氧组血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与二周对照组比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与对照组比明显增高(t=2.61,2.31。P<0.05),肺动脉压力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与内皮素—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负相关系数R=0.910,P<0.01)。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1共同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调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浆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在脑白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存脑白质疏松症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于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白质疏松症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组,内皮素-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多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包积液患者心包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与积液量、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35例心包积液患者按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Ⅲ、Ⅳ级,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积液量。行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导管引流术时,取心包液及静脉血。正常对照组(血浆)3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包液和血浆中CGRP、ET-1的浓度。 结果 心包液CGRP、ET-1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浆中的浓度(P<0.01),血浆中CGRP、ET-1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心包液和血浆中CGRP、ET-1水平均与心功能相关(分别为P<0.01和P<0.05),心包液中CGRP、ET-1浓度与积液量呈正相关(分别为r=0.43、r=0.38,P<0.05)。结论 心包积液患者心包液中CGRP、ET-1的浓度与心功能、积液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血浆内皮素 -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在脑白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并存脑白质疏松症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无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 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 ,两组血浆内皮素 - 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脑白质疏松症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组 ,内皮素 - 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组。提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低可能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血浆内皮素 - 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检测可望作为判断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同时为临床应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治疗脑白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牛磺酸对高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鼠腹主动脉狭窄和高盐摄入引起高血压模型上,观察到口服牛磺酸治疗4周后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42.2%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抑制EH患者和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的升高,增加高血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主动脉组织中的牛磺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在降压作用同时伴缩血管物质的降低和舒血管物质的增加,为牛磺酸抗高血压辅助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后,其脑组织内皮素(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Pulsinelli4-血管闭塞法的改良法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顶叶脑组织内皮素(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脑缺血后,大鼠脑组织内皮素(ET-1)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结论脑缺血对大鼠脑组织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心房钠尿肽(ANP)、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血管活性肽的变化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①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年龄在60至80岁以上的增龄老年人,其中96例健康老年人和104例老年EH患者ANP、ET、CGRP浓度。②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功能,测量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部分内分泌激素在难治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测定46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82例普通高血压病患者及20例健康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肾上腺素的含量,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难治性高血压组与普通高血压组血浆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难治性高血压组较高血压组血浆内皮素、心钠素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心钠素的含量随血压的降低而降低,血浆内皮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含量明显下降,对降压药物的反应增强。结论难治性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有重要关系。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不能有效的对抗内皮素收缩血管的作用及抑制内皮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测定了 76例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和 2 3名健康人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 (ET)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S)干预治疗后CGRP、ET水平的变化。结果提示 ,ARBS干预治疗后CGRP水平升高、ET下降 ,可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关系,测定76例冠心病患者和68例健康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型、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并对循环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①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明显差别;②两组内不同基因型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别,缺失型者明显高于杂合子和插入型者,但不同基因型间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明显差别;③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显著相关。结果提示,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是决定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但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关。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无显著相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非是通过升高循环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或肥大过程中是否伴有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涉及到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小凹蛋白1和caspase-3的变化。方法采用贴块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或肥大型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刺激静止期血管平滑肌细胞24 h建立。用噻唑蓝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吖啶橙/溴化乙啶染色观察细胞及细胞核形态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不同状态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小凹蛋白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降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增殖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代谢活性、细胞周期增殖指数(P<0.05);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增殖型血管平滑肌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同时发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小凹蛋白1的表达增加,而对caspase-3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显著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但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较小;其抑制增殖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可能与增强小凹蛋白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期望进一步揭示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人30名为正常对照组,严格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选取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90例,其中非左室肥厚组30例,左室肥厚组60例,测量血压、左室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及采取肘静脉血3ml,分离血浆,测量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所得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检验。结果①高血压组血浆内皮素的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左室肥厚组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5),左室肥厚组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与血浆内皮素的浓度呈正相关。②高血压组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左室肥厚组低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左室肥厚组左室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呈负相关。③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比值在正常对照组接近于1,在高血压组大于1,其中左室肥厚组大于非左室肥厚组。结论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比例失衡参与了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发生,二者在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通过检测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浓度可能对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治疗评价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