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保留回盲瓣回肠吻合应用于小儿急腹症8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回盲瓣回肠端端吻合术应用于小儿急腹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2008年行近回盲瓣回肠(末端回肠距回盲瓣15cm以内)端端吻合术的8例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中回肠吻合口距回盲瓣均在15cm以内,其中10cm以内的3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1d。2例发生切口感染,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结论对小儿具有重要功能的尚未被病变累及的回盲部可采用保留回盲瓣经阑尾根部引流肠减压近回盲瓣回肠切除吻合术。肠减压很必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的患者多数会出现腹泻和大便次数增多,有些持续时间长、恢复慢。我科于1997~2001年采用人工回肠瓣防治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腹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4~72岁,平均46岁。其中盲肠癌6例,结肠癌2例,升结肠慢性肉芽肿1例,回盲部结核1例。10例患者均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和横结肠左半做端——端吻合,并做回肠人工瓣。 2 方法 在右半结肠切除后,将回肠末端与横结肠左半做端——端或端——侧吻合。然后在回肠距吻合口约10~15cm处将远侧回肠向近侧端肠腔内逆行套入1~2cm,最后…  相似文献   

3.
结肠镜对128例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疾病检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内镜室于1993年9月~2002年8月,共行结肠镜检2219例,检出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疾病128例。现将结果小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28例患者中,男73例,女55例,年龄13岁~72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3天~18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59例,腹泻47例,便血22例。本组与临床诊断符合者54例(41%)。结肠镜使用日本奥林巴斯CF-P20I、CF-40I。2结肠镜检查结果(1)病变部位及性质:盲肠48例,回盲瓣24例,阑尾口9例,回肠末端47例。128例中共发现病变部位137处,有9例为2处病变。本组除寄生虫外,均有病理证实,结肠镜下诊断及病理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结果见表1。(2)大肠…  相似文献   

4.
保留回盲瓣回肠末段短距离吻合1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锵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129-130
目的探讨保留回盲瓣回肠末段短距离吻合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近回盲瓣的末段回肠行端-端吻合,同时切除阑尾,如吻合口距回盲瓣短于5cm者则经阑尾残端插入硅胶管越过回盲瓣达吻合口远端开放引流,防止因末段回肠内压力增高致吻合口瘘之严重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于术后2~3d肛门排气,2周拔除导管,饮食恢复正常痊愈出院,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在保证回盲瓣末端回肠段的血供及充分的小肠减压的情况下进行保留回盲瓣回肠末段短距离吻合,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年余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吻合手术的20例临床资料。术中梗阻近端肠管充分减压后按要求切除肿瘤及结直肠,于回肠末端戳孔向回盲部方向置入引流管,缝合固定,灌洗近端结肠,肠管吻合后,回肠引流管于右下腹戳孔引出,与腹壁固定。结果:全组病例无吻合瘘发生,粪便从回肠引流管处转流通畅,拔管后无粪瘘及腹膜炎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顺行性回肠管状造瘘预防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吻合手术吻合口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近来年,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开展及应用,对回肠末端病变的关注与研究也与日俱增。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消化内科行单人操作结肠镜检出45例回肠末端病变患者的结果和临床资料旨在了解回肠末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22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并与同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瘘发生;未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0例(17.86%)。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结肠腺瘤病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疾病。本病肯定为癌前病变,一经确诊应行外科治疗。既往多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或结肠、直肠切除,回肠永久性造瘘术。本院普外科自1984年以来,改进术式施行全大肠切除,回肠经肛管拖出术治疗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病。随访1a(年)以上,肛门功能得到了较满意的保留,本文就有关外科治疗问题予以探讨。 1 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30~56岁。病程3mo~15a。6例均有排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结肠镜诊断回肠末端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3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回肠末端病变诊断回肠末端炎29例,淋巴滤泡增生症14例,克罗恩病6例,肠结核5例,白塞氏病及淋巴瘤各3例,感染性肠炎、回肠末端血管畸形并出血、缺血性回肠炎各1例。结论结肠镜应作为回肠末端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葛于明  陈卫中  魏星 《江苏医药》2001,27(12):926-927
1997年 5月至 1999年 9月 ,我院对 5例膀胱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 ,以阑尾作输出道脐部造口的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8~ 6 2岁 ,平均 5 4岁。复发性、多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3例 ,膀胱腺癌1例 ,膀胱巨大结石合并鳞状细胞癌 1例。二、手术方法 其中 3例取回盲肠结肠去管重建形成可控性膀胱。常规施行膀胱根治性全切除术 ,截取盲肠升结肠 2 0~ 2 5cm以及等长的未段回肠 ,回肠近端与结肠远端吻合 ,恢复消化道连续性。以 0 1%新洁尔灭冲洗截取肠腔 ,升结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期回肠倒置预防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右半结肠切除后,观察组将远端回肠约10cm左右切断并倒置,分别与回肠及横结肠左半做端-端吻合(共20例);与同期直接将远端回肠与横结肠左半行端-端吻合(对照组,共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泻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观察组术后2个月随访20例患者均恢复了正常大便,而对照组20例患者多在术后2个多月才恢复正常大便,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回肠倒置预防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腹泻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9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了口服法结肠注气检查,并与常规钡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口服法结肠注气检查在显示回盲瓣、末端回肠及右半结肠方面优于常规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回肠膀胱术患者重建人工外尿道,改善尿液收集方法。方法 1995年8月至2005年7月,为17例膀胱癌患者,在施行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在右下腹壁设计两个反向梯形皮瓣对合为管状作为被覆,以回肠膀胱远端段肠瓣作为衬里,共同建造腹壁管状人工外尿道。17例人工外尿道中,16例与回肠膀胱术同时形成,1例在回肠膀胱腹壁膀胱造口1年后成形。在管状外尿道套接由阴茎套及普通尿袋改装的收集器进行尿液收集。结果 17例下腹壁人工外尿道均一次手术获得成形,供瓣区直接闭合,伤口一期愈合;尿流呈点滴或线状,收集容易,污染少。结论 该腹壁人工外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尿液收集方便,卫生,费用低廉,适合回肠膀胱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通常将回肠末端(约10cm)、盲肠及阑尾统称为回盲部。由于解剖生理上的特点,回盲部是肠管的炎症、肿瘤、结核、套叠和溃疡的好发部位。此部位的回肠端端吻合受传统解剖、生理观念的影响,多主张回肠端端吻合口距回盲瓣不得少于10cm,否则需考虑将回盲部、升结肠及结肠肝区切除,然后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我院2005年5月至  相似文献   

15.
<正>回肠末端是小肠疾病的好发部位。小肠疾病由于其起病隐匿,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而临床上对小肠疾病又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所以,在结肠镜检查时,将结肠镜插入回肠末段进行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镜检查时常发现有个别患者全结肠为正常内镜表现,仅在末端回肠或回盲瓣存在孤立性溃疡、糜烂或充血,从外观看溃疡小(最大直径约1.0 cm),形态较规则,周边黏膜正常或充血水肿,病变肠段蠕动良好,触之质软,镜下为良性溃疡改变,且患者常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otal colonic aganglionesis,TCA)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23例回肠末端造瘘时行结肠活检,病理证实为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二期采用Boley术式(即升结肠与回肠侧侧吻合术,回肠末端直肠肌鞘内拖出)治疗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及随访期间无水、电解质失衡,早期肛周皮肤部分病例有湿疹、糜烂,3~6个月后消失,术后半年排便4~7次/d,1年后2~3次/d.结论 右半结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比较符合结肠生理,Boley术式治疗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可作为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末端回肠外置术(不切开)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高危吻合口瘘病例,对行低位直肠癌保肛加末端回肠外置术的观察组与同期行普通保肛手术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治疗费用明显降低。末端回肠外置术在高危吻合口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可以立即在体外切开外置末端回肠,使肠内容物改道,促进瘘口愈合,避免二次手术打击,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防或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的措施及二者并存的术中处理。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14例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的原因及并存机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漏诊患者中,5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2例行I期可疑病灶切除、回肠或盲肠造瘘术,Ⅱ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回肠造瘘、腹腔引流术,Ⅱ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单纯行阑尾切除术,漏诊肝曲结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剖腹控查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瘘术。结论 掌握外科基本理论,遵循外科基本原则,避免惯性思维,减少漏诊机会,常能够避免急性阑尾炎术前漏诊右半结肠癌导致处理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彦坤  温志超  王联群  李佳伟  沈健  陈海鸣 《江西医药》2023,(9):1005-1008+1015
目的 对比回肠末端管式造口联合术中结肠灌洗与传统造瘘术在急性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收治的80例急性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癌肿切除、术中灌洗后断端吻合、回肠末端管式造口(实验组)21例,行一期癌肿切除、结肠造瘘、远端缝合、二期造瘘口回纳术(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间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费用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在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造口出血及皮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术中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总住院时间及总费用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回肠末端管式造口联合术中灌洗相比传统结肠造口+二期回纳术,在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下,显著减少总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降低手术次数,避免二次回纳手术风险,具有减少患者医疗负担及心理压力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左半结肠、直肠癌一期切除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关于回肠异位胰腺的报告逐渐增多,但同时合并肠套叠的病例罕见。国内文献迄今仅报告11例异位胰腺合并肠套叠,其中10例位于回肠,可见回肠是异位胰腺最易发生肠套叠的部位。因此,对于成年人发生于回肠末端肠套叠引发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