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长江南京段洲滩钉螺孳生地进行监测研究。方法收集复盖长江南京段区域的LandsatMSS遥感片和1980~1989年江苏省钉螺面积数,比较分析钉螺面积的变化趋势。以ERDASImaging支撑软件分析遥感片,将LandsatMSS4个波段的数据以“TasseledCap”主成份分析模型分类组合成3个波段和15类后,提取出湿地地物特征。结果收集到1983年和1994年3个时段共三辐LandsatMSS遥感图。3个时段的湿地空间分布模型反映了特大洪水位与丰水位间、丰水位与枯水位间的湿地变化,从而得出钉螺孳生地分布与钉螺扩散的二个空间模型。并且在遥感图像中可直接正确地测算出钉螺孳生地分布面积数和钉螺扩散潜在面积数。长江南岸和北岸因决堤洪水淹没的二大区域在1983年的遥感片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江苏省1980~1989年江滩钉螺面积与全省有螺面积变化呈一致的指数曲线上升趋势,但以1983年特大洪水后有螺面积上升非常明显。结论这一技术为研究钉螺孳生地和钉螺扩散范围、预测下一年度钉螺面积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卫星遥感信息预测1998年洪水后南京市江滩钉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1998年洪水后对南京市江滩和通江河道钉螺分布的影响及其现状。方法 收集陆地卫星TM遥感资料和1998~2000年间南京江滩钉螺孳生分布情况,遥感资料在ERDASimaging8.3软件上分析,按周晓农等法,建模分析并分别提取出植被指数和水域分布区域。并进行校正叠加,提取出钉螺的可疑孳生地。随机抽取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所示的钉螺可疑孳生环境,分别与地面调查结果进行核对验证。结果 遥感资料分析结果预测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与近两年春季查出的有螺面积和分布范围基本相符,总符合率为91.67%(22/24),其中大环境符合率100%(9/9);中环境符合率100%(6/6);小环境符合率77.78%(7/9)。结论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预测钉螺孳生地对掌握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高危地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 了解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洪水淹没过的江滩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进行全面查螺。结果 长江洪灾后江苏省江滩 钉螺面积较洪灾前净培养1936.45万m^2。阳性钉螺面积净增加599.46万m^2。江滩钉螺主要分布在南京、扬州和镇江3市,占全省江滩钉螺面积的99.89%。钉螺分布特点与3个市江滩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冬陆夏水的生存条件有关。而洪水导致钉螺扩散是江滩钉螺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 钉螺的分布和扩散影响很大。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4.
日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的阳性率N,Abiru(阿比留教生)E.Kawasaki,M.Yano,S.Uotan1,H,Takino,K.Matsumto,H.Ohyama,H.Matsuo,H,Yamasaki,Y.Takao,...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时空特征,为全省钉螺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新发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等钉螺分布指标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实有和新发钉螺面积进行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及时空扫描等分析,探索安徽省钉螺聚集与扩散高风险区。结果 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逐渐降低。2020年全省实有钉螺面积26 238.85 hm2,主要分布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各年份间新发钉螺面积波动较大,2016年最高(1 287.65 hm2);2020年在池州市贵池区新发现1.96 hm2感染性钉螺面积。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Z = 3.00 ~ 3.43,P均 < 0.01),热点主要集中在湖沼型流行区并沿长江南岸分布;冷点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2011—2020年安徽省新发钉螺面积分布在整体上不存在空间聚集性(Z = -2.20 ~ 1.71,P均> 0.05),局部呈散点分布。标准差椭圆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分布相对稳定,与长江流向一致;新发钉螺面积分布重心逐渐从长江安徽段下游向上游移动。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1—2020年安徽省实有钉螺面积两个高值聚集区以从长江安徽段下游到中游的顺序出现;新发钉螺面积两个高值聚集区聚集时间和范围类似,均分布在山区。结论 2011—202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呈空间聚集性,存在向长江南岸、上游聚集的趋势,但山区钉螺扩散问题亦不容忽视,需加强对山区和长江沿岸新发钉螺孳生地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行政村尺度上探讨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空间分布特征,为精准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行政村为单位收集2017年湖北省螺情资料,构建湖北省钉螺分布空间数据库,分析钉螺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在ArcGIS软件支持下,获得流行村与长江的距离,分析该距离与有螺面积间的关系。结果 2017年,湖北省钉螺主要分布在13个市、63个流行县(市、区)、5 450个流行村。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村级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存在空间聚集现象(Z值均> 0,P均< 0.05);山丘型有螺面积呈随机分布,没有聚集现象(Z值> 0,P > 0.05)。聚集和异常值分析结果显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分布模式均有H?H、H?L、L?H和随机分布4种类型,其中比例较高的是H?H型;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分别有340、125个和110个,主要聚集在武汉市和荆州市,且主要聚集空间位置基本一致。垸内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有319个,主要分布在荆州市、孝感市和黄石市。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与流行村距长江的距离均呈负相关(r = –0.094、 -0.225和-0.177,P均< 0.01)。结论 长江流域钉螺孳生的聚集区,尤其是距长江较近的流行村是湖北省钉螺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日本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激酶基因单串重复DNA多态性(STRPs)T.Matsukage(松影十诗子)S.Nishi,S.Hinata,S.Dodo,H.Yamamoto,H.Watahiki,J.Takeda,A.Ichivama,G.I...  相似文献   

8.
以多只毛蚴感染多只钉螺后,逐周取样30只,以抗血吸虫卵的MG2McAb,应用ELISA检测螺体内血中吸虫抗原,并同时以镜检为对照。结果表明,感染3周阳性钉螺2体内血吸虫抗原的的阳性检出率为70%,以后逐周提高,5周为90%,8周为96.67%。提示该法拟有早期鉴别阳性钉螺的效能。在ELISA检测不同数量毛蚴感染钉螺体内血吸虫抗遥阳性率的比较中,感染后期,多只毛蚴感染组螺体内抗原阳性检出率为96.6  相似文献   

9.
湖北地区肋壳钉螺与光壳钉螺群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长江水系的湖北钟祥、蒲圻光壳钉螺和江陵、潜江、阳新肋壳钉螺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和苹果酸脱氯酶(MDH)电泳比较,结果显示:3地肋壳钉螺EST同工酶带数目、活性及Rf值完全一致;2地光壳钉螺与肋壳钉螺相比,酶谱特征也基本一致,EST同工酶仅1-3条弱带稍有差异;MDH同工酶仅蒲圻光壳钉螺与其它各地肋壳与光壳钉螺稍有差异,提示上述各地钉螺在各种系进化上具有比较密切的  相似文献   

10.
南京长江中心孤立的两个洲滩-潜洲、子母洲,面积333万m2、500万m2,洲滩从长江中生成至今仅20多年。经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钉螺阳性率0.4~3.1%,沟鼠感染率53.7~64.2%,重300g以上的沟鼠感染率达92.9%,滩上无居民和家畜。因此,这两个洲滩的血吸虫病主要在沟鼠中传播。研究表明,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消灭野鼠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南京日本血吸虫病沟鼠疫源地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南京长江中心孤立的两个洲滩一潜洲,子母洲,面积333万m^2,500万m^2洲滩从长江中生成至今仅20多年,经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钉螺阳性率0.4~3.1%,沟鼠感染率53.7~64.2%,重300g以上的沟鼠感染率达92.9%,潍上无居民和家畜。因此,这两个洲难的血吸虫病主要在沟鼠中传播,研究表明,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消灭野鼠也有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以多只毛蚴感染多只钉螺后,逐周取样30只,以抗血吸虫卵的MG2McAb,应用ELISA检测螺体内血吸虫抗原,并同时以镜检为对照。结果表明,感染3周阳性钉螺体内血吸虫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70%,以后逐周提高,5周为90%,8周为96.67%。提示该法似有早期鉴别阳性钉螺的效能。在ELISA检测不同数量毛蚴感染钉螺体内血吸虫抗原阳性率的比较中,感染后期(8周),多只毛蚴感染组螺体内抗原阳性检出率为96.67%;单只毛蚴感染组为100%,两组基本相似。结果表明,不论单只毛蚴或多只毛蚴感染钉螺,在感染后期,用ELISA检测螺体内血吸虫抗原的阳性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结核分支杆菌耐异烟肼(INH)分离株KatG基因完全缺失或突变的情况,探讨其在INH耐药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PCR和PCR-SSCP方法对58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KatG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以H37Rv标准株为对照,12株敏感株的KatG基因扩增产物,11株SSCP泳动正常,1株(8.3%)异常;24株耐INH株中,3株(12.5%)PCR扩增阴性,21株KatG扩增阳性,其  相似文献   

14.
选择出现持续性胸痛后不同时间进行溶栓治疗的5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及20例未溶栓的AMI病人按2h内,>2~3h,>3~4h,>4~5h,>5~6h溶栓和未溶栓组共分6组。以ST段计分法(Aldrichscore)计算入院时病人的缺血风险面积,用QRS计分法(Selvesterscore)测定梗塞后一周的梗塞面积。溶栓各组间缩小的梗塞面积与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h内溶栓组,>2~3h和>3~4h溶栓组溶栓前后梗塞面积的缩小与未溶栓组比较有显著差异:>4~5h,>5~6h溶栓组与未溶栓组梗塞面积的缩小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溶栓疗法缩小梗塞面积的作用与时间窗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myc反义寡核苷酸(ODNs)对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刺激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HECCM,用其刺激肺动脉SMC后,Northern杂交分析c-myc基因表达,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试验及细胞生长计数分析SMC增殖情况。结果HECCM显著刺激SMC增殖及c-myc基因表达增强,反义ODNs显著下调HECCM刺激的c-myc表达,显著抑制HECCM刺激的SMC增殖。同义ODNs无上述作用。结论HECCM可能通过刺激SMC之c-myc表达而使SMC增殖,反义ODNs通过下调c-mycmRNA表达而抑制HEC-CM刺激的SMC增殖。  相似文献   

16.
APACHEⅡ评分法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APACHEⅡ评分在国内ICU的适用性及对MODS的预测效果评价。方法:通过分析APACHEⅡ评分本组患者预测的检验力和辨析力明确基适用性。比较对MODS患者预测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来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回顾性研究556例患者,其中MODS患者75例。Lemeshow-Hosmer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H=3.78(P〈0.8),C=2.02(P〈0.98),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86。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行政村尺度上探讨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空间分布特征,为精准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行政村为单位收集2017年湖北省螺情资料,构建湖北省钉螺分布空间数据库,分析钉螺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在ArcGIS软件支持下,获得流行村与长江的距离,分析该距离与有螺面积间的关系。结果 2017年,湖北省钉螺主要分布在13个市、63个流行县(市、区)、5 450个流行村。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村级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存在空间聚集现象(Z值均> 0,P均< 0.05);山丘型有螺面积呈随机分布,没有聚集现象(Z值> 0,P > 0.05)。聚集和异常值分析结果显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分布模式均有H?H、H?L、L?H和随机分布4种类型,其中比例较高的是H?H型;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分别有340、125个和110个,主要聚集在武汉市和荆州市,且主要聚集空间位置基本一致。垸内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有319个,主要分布在荆州市、孝感市和黄石市。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与流行村距长江的距离均呈负相关(r = –0.094、 -0.225和-0.177,P均< 0.01)。结论 长江流域钉螺孳生的聚集区,尤其是距长江较近的流行村是湖北省钉螺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8.
报导Eu1-xSrxFeO3-y的固以应法合成,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及室温下的^57Fe Mossbauer谱,实验结果表明,Sr掺入了EuFeO3晶格,结构变化与掺杂量密切相关,室温下^57Fe Mossbauer谱由一套反铁磁六线谱、一套顺磁双线谱和一套顺磁单线谱组成。处于立方相的Fe离子的IS介于Fe^3+和Fe4+之间,可能参与电子跳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贵池区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全区近3年有螺环境调查数据,绘制感染性钉螺分布电子地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贵池区现有钉螺面积2934.88hm2,感染性钉螺面积10.76hm2.湖沼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89.52%,呈片带状分布,感染性钉螺面积占99.92%,钉螺孳生和感染严重,其中以湖滩分布为主;内陆环境点多、散,且环境复杂.钉螺分布以三类流行村为主,主要沿长江、秋浦河、升金湖和九华河流域分布,主要植被是杂草,与居民点距离大多较近,无新发现及复现钉螺.结论 贵池区感染性钉螺分布明显减少,钉螺分布呈徘徊态势,形势依然严峻.要提高查螺质量,加大螺情监测和血防执法工作,重点打击感染性螺点和易感环境,结合综合治理,压缩钉螺及感染性钉螺面积.  相似文献   

20.
998年,长江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江滩钉螺随洪水四处扩散,1999年春,我市组织了一次全面的查螺工作,查出有螺面积4938万m2,较1998年上升了46-7%,查出阳性钉螺面积1129万m2,较1998年上升了84-4%,现将此次调查的情况简述如下。1 方法1-1 查螺方法和时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调查方法[1]。3月上中旬层层培训查螺专业队伍,统一方法。3月下旬至4月底前完成全部查螺工作。1-2 阳性钉螺调查每个有螺环境解剖钉螺1500~3000只,不足者,解剖全部捕捉的钉螺。2 结果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