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2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FTS理念指导下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术后2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出院时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首次下床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可加速患者康复,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胆囊手术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FTS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输液量及进流质饮食时间,比较两组VAS疼痛评分及疼痛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及1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 d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输液量、进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护理能迅速改善疼痛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且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肺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结合FTS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住院总费用减少(P<0.05),术后化疗开始时间提前(P<0.05),术后3~5 d VAS评分减少(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FTS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胆囊结石保胆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4例行择期微创保胆取石术(EMIC)的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TS护理组(观察组,n=72)和常规围术期护理组(对照组,n=72)。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时疼痛程度[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生活质量[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变化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d时,两组SF-MPQ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GIQLI评分也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护理在胆囊结石EMIC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7,(6):720-723
目的探究以多学科团队合作(MDT)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4例行择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MDT模式下FTS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并记录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与术后1 d和3 d时疼痛程度[数字疼痛评分(NRS)]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0.01)。术后1 d,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01);术后3 d,两组NRS评分均较术前1 d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MDT模式下FTS护理管理应用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围术期,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时间,且利于缓解术后疼痛,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2例LC手术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LC围手术期护理,试验组41例接受FTS护理;对比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试验组疼痛评分为(1.87±0.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72±0.98)分(P0.05)。结论:在LC围手术期施以FTS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在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6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T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不同时间[术后2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1个月EORTC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功能、症状、总体生命质量等QLQ-C30评分均低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fast-track surgery,FTS)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2组均行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观察组围术期采用FTS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术前及术后VAS评分,术后1d白细胞、红细胞、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下地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红细胞、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后施行快速康复治疗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提高免疫能力,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同时促进胃肠蠕动,缩短内环境恢复时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贾飞飞  冯乐玲  汪海清  任皓旸 《浙江医学》2018,40(22):2490-2491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跟骨骨折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7年3至9月收治的采用FTS护理跟骨骨折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1、2、3d疼痛评分(数字评估法)。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3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护理可有效降低跟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不同镇痛方式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水平等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多模式复合镇痛,对术前及术后VAS评分、细胞因子及皮质醇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术后1 d、2 d、3 d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IL-8、TNF-α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术后48 h IL-6、IL-8、TNF-α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Cor较对照组显著下性降 (P<0.05);术后48h Cor及ACTH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 结论 围手术期多模式复合镇痛可通过减轻术后炎症状态及应激水平,有效缓解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92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家属服务质量评价。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低于对照组21.74%(10/46)(P<0.05);术后第3d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反应性、保证性、可靠性、有形性、移情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有良好护理效果,可促进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老年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程度,提升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正>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肺癌的临床治疗,手术仍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腔镜技术的广泛运用,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逐渐成为了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1]。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是指通过循证医学证据,采取一系列围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联合腹腔镜技术应用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FTS理念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FTS理念联合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和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免疫指标(CD3~+、CD4~+及CD4~+/CD8~+),以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高(均P<0.05)。术后1 d、3 d、5 d,两组患者的WBC计数、CRP及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WBC计数、CRP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的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WBC计数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细胞免疫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FTS理念指导下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能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创伤和应激反应,抑制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为术后细胞免疫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47-150,154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路径护理,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入院后确诊为宫颈癌患者133例;采取双盲法,根据患者确诊后病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疼痛护理干预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与术后5 d、10 d NRS疼痛评分、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术前1 d与术后10 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依从性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NRS、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 d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简明疼痛评估量表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 d、10 d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调查发现围手术期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在腺样体肥大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行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可降低腺体样肥大围术期患儿SAS评分、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48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2、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4.3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37/37),高于对照组的81.08%(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降低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VAS评分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7.
鞠刚 《微创医学》2021,(1):38-41
目的探讨经Kambin三角顶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在髓核高度上游离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髓核高度上游离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Kambin三角顶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基线资料与观察组匹配,且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腰痛和下肢疼痛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年两组腰痛和下肢疼痛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后24 h、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及下肢疼痛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经Kambin三角顶点和经椎板间两种入路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髓核高度上游离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临床上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胸腰椎骨折的3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168)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n=168)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矫形效果、疼痛情况的差异,评估两组疗效,观察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在术后的1、6、12个月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第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8例(4.76%)、11例(6.55%)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与传统切开复位术相当,且其具有创伤小、减少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的优势,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思维导图督导管理在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展开研,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来我院普外科、肿瘤外科、胃肠外科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艾灸联合思维导图督导护理。护理相同时间后,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1)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焦虑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术后状态焦虑(SAI)、特质焦虑(TAI)评分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术后3天的SAI、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同组别中手术前后得分有差异,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手术完毕后1h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评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的6h、24h、48h、72h进行疼痛比较,观察组VAS得分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肠恢复时间比较:手术完毕后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判,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思维导图督导管理使用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降低手术疼痛感,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齐悦  王芳  卢想 《当代医学》2021,27(9):30-3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结肠癌切除术,术后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镇静程度及切口刺激疼痛敏感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在术后6~12 h内VAS评分最高。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 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在术后6~12 h内Ramsay评分最低。观察组术后24、48、72 h切口刺激疼痛敏感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结肠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